第一卷 華爾街上一聲響,新鄉城裡抄書忙
第一百七十五章 無線電
對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來說,無線電廣播是一項具有革命性的娛樂方式,真的堪比後世的互聯網。其實電視不過是有了圖像的升級版廣播而已。
有意思的是,當時也有些美國人指責無線電波傷害鳥類,引發洪澇乾旱,搞得床墊彈簧震蕩不已,讓地板開裂,導致孩子嘔吐,還會召來鬼魂……這就像一百年後東方某大國有些人認為手機信號塔會致癌一樣。
「我真的被你說服了,所以……」
袁燕倏從口中噴出了一團煙霧,隨著裊裊青煙擴散開來的卻是一句拉丁文。
然後,這一老一少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古羅馬貴族有義務向羅馬公民提供免費的麵包,也有義務讓他們觀賞到精彩的馬戲角斗。
拉丁文地位之高,以至於歐美學士、碩士和博士中的佼佼者會被授予拉丁文學位榮譽。
「而讓我感到更加受傷的是,最後我還是開口問了……」
「謝謝!」我們的袁大師微微一笑,右手在胸前繞了幾個圈圈左手往屁股后一背,像是演員謝幕一般瀟瀟洒灑地向老者鞠了一躬。
所以出身貧寒的老貝克和老愛迪生聽不懂這句話,富二代的小貝克和小愛迪生卻脫口而出道:「麵包和馬戲?」
他直起身來微笑道:「貝克先生,你也沒輸!」
總之,無線電廣播對美利堅從「進步主義」時代進入了「享樂主義」時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無線電廣播真正讓全民瘋狂那要到1922年,因此被稱之為「1922年狂熱症」。人們對這種「從空中拉回聲音」的新現象十分驚奇。對當時的美國人來說,廣播要比和圖書四十年代末的首次常規電視廣播更奇特,更神奇。無線電廣播被頂禮膜拜,視為科學的凱歌。
老貝克先生笑了好一會這才收住笑聲,他帶著遺憾的嘆了一口氣搖頭道:「袁先生,真是可惜啊……」
「Panem et circuses。」
他指了指另外兩位年輕美國人道:「那麼我們這些後輩不應該沿著他們開闢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嗎?他們滿足了美利堅人民的基本物質需求,而我們就應該提供精神上的需求……」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真的只講了一句話,而且這句話裏面居然只有三個單詞,那就是……」
「世人都說我父親托馬斯·愛迪生先生是一位絕世天才。可是在我這個兒子的眼中,他只不過比一般人更為勤奮也更為固執的老頭子罷了。要說到我心目中的二十世紀天才人物,理科方面自然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和馬克思·普朗克先生這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文科天才,我認為只有袁燕倏先生一人了。前面兩位為我們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而後者卻掌管著通往我們心靈之門的鑰匙……」
除此之外,無線電廣播使得美國社會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如果這個世界註定要被鮮血所淹沒,那麼我這位穿越者自然有義務也有權力讓這些鮮血流得更加精彩,更加絢麗,也更加有利於我的祖國和我的同胞。
商業無線電廣播就誕生在1920年11月的美國,不過第一家播音的商業電台並非紐約的NYPR,而是匹茲堡的KDKA。
「嗯……哈哈哈!」喬治·貝克稍稍一想便笑著點頭道:「是的,我確實沒有輸!」
——節選自路易斯·貝克的回憶錄《奇迹家族的奇迹》
歐美諸國之中但凡能稱之為「知識分子」的人都能來幾句拉丁文。這就像在中國但凡能稱之為「知識分子」的人都能來幾句……文言文。
「什麼?西奧多,你懂了但是說不出來?」
當然,這是對你們美國人來說。而且現在離大蕭條還有整整九年,你們…和-圖-書…嗯,還有我那就一起好好享受吧。
很好,有這兩個人肉翻譯器,自己裝逼就不會裝成傻逼了。
袁燕倏暗自鬆了一口氣,這位「華爾街奇迹」出身貧寒所以拉丁文應該是不會的。但是像他這種能爬到如此高位的大人物必定熱愛學習,那麼古羅馬歷史總歸應該了解一些的。
他衝著喬治·貝克先生點了點頭,又向著托馬斯·愛迪生先生誠摯地笑了一笑道:「美利堅合眾國正因為有了像貝克先生和愛迪生先生這兩位一樣的傑出人物,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繁榮昌盛。美國人民不但遠離了飢餓和戰爭,也在告別貧窮和困苦……」
他忍不住笑出聲來,笑聲也越來越大。
換句話說,拉丁文和文言文一樣都是用來區分上等人和下等人的「貴族語言」。
「沒錯,先生們。就是古羅馬人說的麵包和馬戲!」
傲然直立的袁燕倏手裡夾著雪茄,眼光灼灼地環顧身邊四人,最後把目光集中到了喬治·F·貝克的身上。
一位讀過古羅馬歷史,深諳美國經濟發展情況,接觸過多種行業,腦子聰明且靈活的大資本家絕對能聽得懂「Panem et circuses.」這句話的意思。
「我看你是不會來我的紐約第一國民銀行了。不過……」
這一大一小兩個因素就讓美國音樂界被黑人佔據了半壁江山。
——節選自路易斯·貝克的回憶錄《奇迹家族的奇迹》
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廣播對美國兒童的影響。無線廣播取代了父母成為學齡前兒童的第一位老師。這位「老師」那也是要賺錢的,於是就讓1920年代成長起來的孩子成了第一批真正的「消費主義者」。
不過這種「需求」到底要把美利堅人民帶往何處,那最好就讓老子說了算!
「除了我之外,在場還有托馬斯·愛迪生先生和他小兒子西奧多·愛迪生先生。和我不同,他們不但不相信尼奧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反而懷疑他是想成為紐約第一國民銀行的終身員工。以我對我祖父的了解,他應該巴不得袁燕倏先生真的為他工作
和_圖_書一輩子呢……」黑人爵士樂通過廣播被送進千家萬戶。美國白皮是不喜歡看到黑人的,不過還是能勉為其難地聽聽黑人演奏的歌曲和音樂。輕快的爵士樂馬上征服了頑固的美國人的耳朵,所以一戰之後到大蕭條這段期間也被稱作「爵士時代」。
然而,其他一老二少完全跟不上這兩位的思路……
「那麼愛迪生先生呢……你懂了但是你不想說?」
「先生們,你們的酒!」
沒錯,拉丁文就是歐洲白皮們的文言文。
「不會吧,路易。你居然沒聽懂?」
「我在和袁燕倏先生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為他僅僅用三個單詞就說服了喬治·貝克先生資助他構想的一項宏偉計劃。當然這句話也讓我心悅誠服,甚至連我那位為人固執的父親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中國人很『因吹斯聽』。而這句話就是……」
「而他也真的用了一句話說服了我的祖父。可是除了他們兩位,我還有愛迪生先生父子根本不明白他那一句話的意思。在那時,就像尼奧經常說的那句俏皮話一樣,『我感覺我的智商和自尊心受到了重重一擊』……」
——節選自西奧多·愛迪生先生在三十年代進行的某次訪談。
有些諷刺的是東方某大國為了迎接西方諸國帶來的「德先生」和「賽先生」,自己打破了文言文的藩籬,這就是目前如火如荼的白話文運動……別擔心,我們的袁大師肯定會去插一腳的。
「我一直和公眾這麼說,現在我還要再說一遍:雖然我是NYPR(紐約公共廣播電台)和其後的APR(全美公共廣播電台)的董事長,但是沒有我的朋友袁燕倏,那也不會有這家常年佔據收聽率首位的電台……」
「嗯嗯嗯……呵呵呵……哈哈哈……」
袁燕倏說到這裏,另外三位也算是聰明人的「新羅馬貴族」也終於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可是我的祖國我的同胞還要在飢餓和戰爭的泥沼裏面打滾,一百年後才能見到全民小康的曙光。
「你贏了!」
這位八旬老者先是皺眉苦思,不過他馬上就舒展https://www.hetubook.com.com開了眉頭,雙眉一挑嘴巴一張露出了一個歡悅的表情。
就像Philosophic Doctor不是指專門讀哲學的博士,Summa Cum Laude也不是指讀拉丁文的學生,而是指最優等畢業生。
到1930年,美國城市中平均兩個家庭擁有一台收音機,而在農村平均五個家庭一台。是的,就像當年東方某大國全村人聚集到有電視的人家看電視一樣,美國人民也會蜂擁到擁有收音機的鄰居家裡享用這項「現代科技」。這被稱之為「收音機聚會」。
「APR的成立真的頗具傳奇色彩,而我就是當事人和目擊者之一。我的朋友袁燕倏說他能用一句話說服我的祖父,幫助他建立一家全國性的廣播電台。我向我祖父的墳墓發誓,我當時真的是相信他能辦到的。沒辦法,你如果和尼奧接觸的時間越長,那麼你就越會相信任何奇迹都可能出現在他的身上……」
本章副標題:真的只用了一句話,卻寫了四千字
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個時候侍者送來了他們的餐后酒。而袁燕倏點的正是「血腥瑪麗」。
直到一百年後拉丁文都是法學和醫學這兩類學科的必修科目之一。美國的法官真的會寫全拉丁文的審判書,美國的醫生也會真的能寫全拉丁文的病歷。而根本看不懂的普羅大眾面對這樣的審判書和病歷,只能去找懂拉丁文的律師和另一位醫生。
「既然如此,那我就稍微解釋一下吧。」
不過有些諷刺的是,無線電廣播並沒有推動女性自由,反而在二十年代中期因應市場需求把女性塑造成了FLAPPER(輕佻女郎)和HOUSEWIFE(家庭主婦)。這兩者的形象取代了二十年代早期的SUFFRAGIST(女性參政論者),成為了「現代女性」的標準模板。
我們的袁大師再次美美地吸了一口雪茄,噴了一團青https://www•hetubook•com•com煙之後從容地說道:「先生們,我們還有廣大美國人民正處在一個雖然稱不上最好,不過也能算是美好的時代……」
而且就像一百年後網路「免費」音樂下載讓二十一世紀唱片業遭受重擊一樣,廣播也讓當時美國各類唱片銷量大大地下降了。然而因為美國黑人的經濟地位較低,他們買不起收音機只好繼續購買唱片,這就逼得某些唱片公司不得不轉而製作黑人喜愛的音樂。
而緊隨其後的電視更加深了這種對婦女的形塑,使得這兩種「現代女性」形象一直沿用到了七十年代。直到嬉皮士運動和女權主義運動興起,才終於打破了美國女性這種呆板的印象,不過也僅僅是「打破」而已。
而他們這些新羅馬的貴族沒有義務提供免費的麵包,卻有義務提供精彩的馬戲角斗。更棒的是,新羅馬貴族還有權力從不免費的麵包和精彩的馬戲角斗中獲得巨額的利益!
「不過我也必須坦率地承認,我本來以為尼奧會像往常那樣口若懸河地雄辯一番,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讓人「雖然不是很明白他在說什麼,但是總感覺他很厲害的樣子。」至於『一句話』什麼的,要麼是一種修辭的手法,要麼是一個別緻的玩笑……」
本應該受到哈迪斯眷顧的袁大師舉起了盛滿猩紅色液體的透明酒杯,此時此刻的他卻好似阿波羅附體一般露出無比燦爛的笑容道:「先生們……」
美國現代中產階級就是汽車、電話、家庭電氣化、當然還有商業電台這四者共同塑造出來了。尤其是無線電廣播深刻地改變了美國人的性觀念、性別角色和兒童撫養方式。其重要性再怎麼誇大也不為過。
「CHEERS!」
「我和袁燕倏先生相識於1920年11月21日的新澤西。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因為這個日子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坦率地說,雖然我讀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但是我本人更為鍾愛文學藝術。可惜我實在缺乏這方面的才華,而且又受到了父親的壓力,所以才會選擇我並不怎麼喜歡的專業。不過在那天,袁先生為我指明了我事業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