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此國盡滄桑且看今朝我最狂
第七十章 聖約翰里放厥詞,小說報上刊宰執(完)
比起陳先生,他要謙沖和藹。
這個太監的理由要比什麼做大保健被抓進去,什麼女裝去給人做大保健被抓進去「正義」了多得多了啊。
沈雁冰狐疑地從他手裡接過這三本冊子定睛一看,只見它們的封面上用標準的宋體字寫著:
一方面,他不但是天魔傳人的老朋友,還是軍道殺拳的老上司。
他總不見得直接拿出一筆錢硬塞給文學研究會,然後就要求其中的成員們給自己搖旗吶喊、衝鋒陷陣、鞠躬盡瘁。
不過現在也不算太遲,他可以搶先為後世的漢文、漢語和漢字定下「自己」的袁氏標準!
辛酉年下半,《宰執天下》發於《小說月報》時用橫版簡體。一時之間,指斥如雲攻訐如雨,甚有人言袁公欲以夷變夏,當誅之以謝國人。
「哈哈哈……」
——節選自海倫·斯諾的《西安事變親歷記》
其實最大的一個理由便是……他、習、慣、了!
和國語羅馬字一樣,他就是看不慣、看不慣、看不慣,所以一定要改、改、改。
然其立意新穎情節曲折、語言雖淺白卻又不失趣味,天下人莫不趨之若鶩,效仿者不知凡幾。
他立馬站起身來接過最後一本小冊子,接著便恭恭敬敬地向著袁大師鞠了一躬……
「袁燕倏這個人怎麼說呢……雖然他日後會和美帝國主義沆瀣一氣,還和南洋那些華人大資本家打得火熱。但是回到二十年代初,鴻漸先生是我們這些文學青年的最為欽服的偶像,甚至沒有之一。
另一方面,他曾
和_圖_書經和穿林北腿關係不錯,一度還要按照中國人的習俗結拜為兄弟;而他和宋家兄妹也很早就是認識,據說宋夫人還給他當過一段時間的秘書。
天魔傳人曾言:鴻漸著宰執,天下競折腰。
——節選自《茅盾晚年(七十年代)訪談錄》
「有了袁某這本《宰執天下》,雁冰主編也就不用再擔心這件事情了。因為袁某每個月至少向貴報提供五萬字的稿件。」
「你的範式?」
這時在座其他人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傳看了起來。
「只不過以我看來,這個創作板塊實在太過貧乏了。當然啦,這也不能怪你這個主編,誰叫當今文壇就沒有幾個人懂得該如何創作白話文小說呢?」
一個人穿越到二十世紀或者二十一世紀之後站穩了腳跟,那還想著賺錢幹嘛,應該認真考慮的是該怎麼花錢!
——節選自《一生煎熬有誰知:楊經邦回憶錄》
比起李先生,他要恣意曠達。
袁燕倏莞爾一笑道:「保羅斯,小弟在美利堅時候有幸和吳雨僧,湯錫予還有陳鶴壽見過一次面。你們哈佛大學的『三傑』也跟我說起過這件事情。在小弟看來,趙宣仲選擇羅馬音太過繁瑣,不利於在民眾之中推廣……」
「茲事體大,恐怕雁冰主編一個人還做不了主……」
《漢字(常用字)國際標準化方案——作者袁燕倏》
以我這個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觀察,她似乎和軍道殺拳,穿林北腿還有張將軍都有一些不同尋常的關係……」
沈雁冰也不能一手遮天,真要做出這種重大決定,最後還是要張元濟和高和*圖*書夢旦這些高層拍板定案。
袁燕倏從包里掏出了最後一本冊子道:「這是《宰執天下》的開頭十萬字,請雁冰主編帶回去徵詢一下貴社同人們的意見,再做決定也不遲……」
什麼國語羅馬字和漢語拉丁化拼音孰優孰劣,什麼橫版比豎版更加符合科學公式,什麼簡繁字之爭……其實我們的袁大師全然不關心!
《小說月報》各地乃至海外銷量暴增,堪稱風行一時;《宰執天下》單行本坊間亦是供不應求,真乃都中紙貴。
真的不是針對誰,袁鴻漸同學覺得那些斤斤計較小錢錢的穿越者同行……都、是、垃、圾。
我們的袁大師大笑道:「果然還是雁冰主編知我……」
實際上,後世大陸和部分海外地區比如新加坡和大馬之外,全球其他地方所使用的漢語拼音仍然沿襲國語羅馬字。
不過正因為文學研究會裡面是一幫全都很有想法的文人,所以袁燕倏砸錢的方式就要有些講究了。
不管是把豎版改成橫版,還是鑄造新的簡體字模等等諸如此類的事項,這些更動肯定會有成本的。而且這筆成本恐怕還真的不少呢。
一句話:他穿越就是來改變世界,而不是來讓世界改變他!
其他人暫且不說,文學研究會裡面可是有朱自清這樣寧願餓死(嚴重胃潰瘍導致胃穿孔)也不吃花旗國麵粉的「古之義士」。
——節選自《民國世說新語——文學第四》
宋子文翻了翻那本《袁氏漢語拼音》,稍稍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尼奧,我好像在趙宣仲那裡看到過類似的方案。以我拙見,你的這套方案比他還要完善一些,似乎……似乎還要淺顯一點。」
袁燕倏再次一笑道:「密斯徐,這個問題我也向哈佛那三位解釋過,西人數理化公式都是和圖書橫寫的。既然我們要迎接德先生和賽先生,那麼做出這麼一點小小的改變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當時,和雙方關係都匪淺的他恰好在西安附近的終南山旅遊度假。
況且他如今想要收的小弟全都不是一般人。而是後世語文教材裏面經常出現的那些大作家……要知道是哪些大作家百度就行了,也不多贅述了。
他老人家穿的晚了一點,沒趕上新文化和白話文運動的第一波,所以比起南陳北李胡適魯迅他們這些人,資歷淺了一點。
對於這種人,總要保持那麼一點敬意的吧。
欲知後事如何……那個等一下,我們的男主角要先升個級。
那麼按照每月五萬、每年六十萬字的速度,到時差不多更新了七百多萬字的《宰執天下》正好被迫「太監」。
「西安事變能順利解決正是靠了袁燕倏先生在國共雙方之間的努力斡旋。
我們的袁大師一點都不計較袁氏漢語拼音和國語羅馬字這兩者孰優孰劣,只要他老人家看得慣那就是最大的理由。
當然啦,他說的是穿越到近現代的同行,而不是近古之前的倒霉蛋。
「沈主編,給我一本……」
「沈先生,讓我看看……」
他看不慣此時的豎版書,他也不想學國語羅馬字或者四角號碼,更覺得日後那個簡繁體之爭無聊的要死:13億人普遍使用的標準不是「正朔」,難道那些邊邊角角之地抱殘守缺下來的就成了「正朔」?
如果歷史不發生太大變動的話,再過11年到了1932年淞滬會戰,《小說月報》就會被迫停刊。
繁瑣呢,確實繁瑣了一點,比如宋的羅馬注音是「soong」。
「雁冰主編,袁某之所以願意把《宰執天下》這筆稿酬拱手相讓,就是幫你來承擔貴報改變樣式的成本。」
別www•hetubook.com•com忘了,他們兩人還是哈佛同學,而老趙早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就開始搗鼓羅馬拼音字了。所以宋家大公子見過也不意外。
尤其是我的妻子韻芬,正是在她的極力勸說之下,《婦女雜誌》主編章雪村和編輯周喬峰也成了這場文字革命的重要支持者……
反正他是搞不懂那些「崛起的文豪」、「回檔的俗人」和「純真的逆流」的思路,穿回去之後整天惦記的都是那些三瓜兩棗、雞毛蒜皮、兒女情長……
比起魯迅先生,他更加摩登也更加洋氣。
袁燕倏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推廣自己這套來自後世的「袁氏國標」呢?
「你算是說對了,袁某就是要來搞一個THE GREAT文字REVOLUTION!」
他看到人家想要說話,立馬抬手道:「如果扣除這些成本之後還有盈餘,那麼這筆款項就當對貴社的資助好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袁先生還把他那個當電影明星的妹妹也帶到了西安。
我們的袁大師也就能名正言順地對廣大讀者宣(甩)布(鍋),國事淪落至此,筆者無心寫作,要怪就怪小怪獸……那個小日本好了。
沈雁冰放下那本最厚的那本《袁氏漢字標準》,既有些激動又有些敬佩地說道:「鴻漸先生,雁冰終於明白了,閣下不但是要來推動文學革命,原來此一次還要舉起文字革命的旗幟啊!」
他所說的趙宣中自然就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了。
要不是怕顯得太過「靈異」,他都能直接把700多萬字的「非全本」一次性甩出來。
「說到『我的朋友袁燕倏』在二十年代搞的那場和圖書文字革命,韻芬和我都是薄有微勞。
《漢文格式、標點、符號國際標準化方案——作者袁燕倏》
這就是袁大師第二個目的:收小弟——那麼小弟這種東東,不肯砸錢怎麼會有呢?
所以下一章就是《每臨大事須升級,一到高潮便發卡》
「哦,對了。袁某說的貴社不是商務印書館,而是閣下與高朋在今年年初成立的那個文學研究會!」
我們的袁大師從皮包裏面拿出三本手寫的小冊子道:「便是貴報……沒錯,便是雁冰兄你主持的《小說月報》整張報紙接下來必須遵循袁某的範式!」
我們袁大師現在兜了一個不算大的圈子,就把「收買」這件事情搞得清新脫俗了起來。
看完了《袁氏漢文規範》的席韻芬開口問道:「鴻漸,請問你為什麼要用橫版呢?」
「雁冰主編,袁某曉得貴報現在一個月發行一次,每月十號發刊,每期定價二角,有論評、譯從和創作這三大板塊。」
「而袁某唯一一個要求么……」
文學研究會十二位發起人之一的沈雁冰聞聽此言,那就再也坐不住了。
《漢語拉丁化注音國際標準化方案——作者袁燕倏》
羅馬拼音,正式名字「國語羅馬字」到底是什麼東東,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了。
沒錯,比起袁氏國標漢語、袁氏國標漢文、袁氏國標漢字的推廣,區區一本《宰執天下》的稿酬又算得了什麼?!
而我第一次見到袁先生的時候就被他輕易折服,當時頭腦一熱也沒有想到和其他人通個氣,便決定邀請他擔任文學研究會的名譽會長。他也真是個痛快人,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比起胡適先生,他更加……好吧,還是用袁先生的原話,老胡這個人就是有好運氣和好脾氣的好好先生。但是其他「氣」,比如才氣骨氣就要差一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