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此國盡滄桑且看今朝我最狂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舊筆戰震南北,袁鄭鏡破各西東(十)
還是註明一下,慕容這是自嘲和自黑。
不得不說,在「天朝上國」的迷夢被打破以後,賽里斯人內心深處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都有點「崇洋媚外」,這個毛病一直到一百年後還沒有痊癒。
形容洛可可風格用一個字就行了,那就是——壕!
早就「習慣」了的小沈和小鄭倒是還好,不過小郭和小成聽了之後又暗暗地腹誹了一下。
只聽男的拉著女的小手,焦急萬分地道:「落桐,阿拉這就要去廣州了,儂聽我講……」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回去寫文章罵一下那就對了!
好美的詩句……」
而袁家三小姐這麼嬌里嬌氣的親昵舉動可是吧穿林北腿給氣壞了,他忍不住氣急敗壞地道:「落桐,你……」
「郭沫若先生……」
此時天已擦黑,這場派對已經來了不少客人,男的西裝革履,女的衣香鬢影,再配上樂隊演奏的靡靡之音,和托著香檳小食的侍者僕役,妥妥就是一個十分適合龍傲天、趙日天們裝逼的高級社交場合啊。
頰生紅暈的蔣落桐一跺秀足,又似生氣又似撒嬌地道:「這位便是你這幾天經常提起的郭沫若先生!」
——節選自某場網路「論戰」。
反正對這位白富美來說,打工也只不過是一個消遣,電影公司可比雜誌社因吹斯聽多了,而且還能管住自己未來的老公,何樂而不為呢?
美人兒的赤果果的蔥白啊,天下有幾個正常的男人抵擋得住?
去了!去了!去了!
郭沫若被袁家三小姐這麼一拉,便輕飄飄地往樓上飄去。也把穿林北腿能殺死人的目光拋在了腦後。
我們年輕時候的歡哀哪兒去了?
「不不不……」
LOOK,我們袁大師一個疏忽,就差點讓他頗為看重的小郭和他來了一個反目成仇啊。
席家小姐姐原本是《婦女雜誌》的編輯,不過如今的天良影業實在缺少人手,於是就把自己未婚妻挖過去做文職工作了。
「ID梅花千骨:樓上是和老郭這條文狗同出一源的五毛狗!老郭反蔣投共明明是因為他們是情敵。」
小楊生煎這個人真的沒有什麼壞心眼,拿來做朋友還算是不錯的,稱得上是紈絝子弟當中的心地純良之輩。
雖則他們出來之前很努力地熨燙了一下,可是那一身西裝難免和-圖-書有點寒酸,和這裏的豪華場景有點不搭。
「哈哈哈……」聽他這麼一說,周遭的客人全都笑了起來,連帶著小郭也鬧了一個大紅臉。
「ID梅花千骨:你這條五毛狗又放屁了!明明是袁燕倏拆散自己妹妹和蔣公的大好姻緣,蔣公在日記裏面都寫了!」
雪上加霜的是,上海其實是吳文化為主流的江浙滬包郵帝國的「首都」。北京是全國人的北京,上海是上(江)海(南)人的上海,這句話還是挺準確的。
「大阿哥,你看誰來了?!」
「ID蘋果洲頭:說歷史問題扯到地域問題幹嘛?你和濤濤一樣喜歡喝速溶咖啡就高級了?告訴你這個搞地域歧視的果粉,阿拉身份證也是310開頭的。」
除此之外,到了後世還有具有賽里斯特色的戶籍制度這種歷史因素的加入……真要說起來可以寫一篇社會學或者社會心理學論文了。
「啊,結石大哥正要走,我來代我大哥送送他。」
說著這位傭人就快步上了二樓,而這四位很自然地打量起了周遭。
我們的袁大師是要在這裏舉辦婚禮,還打算著能住個一年兩載的,於是他借到手之後就安排人手開始裝修。
德國會館雖然是德國人建的給德國人用的,不過其外觀造型和內部裝修是典型的法蘭西洛可可(Rococo)風格。
而他那一點窮學生的自卑感又被楊經邦那點輕蔑完全給激發了起來,心裏面頓時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
「ID蘋果洲頭:你這顆果粉看過唐德剛寫的那本口述回憶錄嗎?蔣落桐自己都說了,當時是老蔣追求她,可是她喜歡上了郭老。要說情敵,那也是老蔣恨郭老才對。」
就算在一鴉之前,吳語區也是賽里斯最為商業化的地區。同時因為文化和經濟的相對領先,吳語區看不起北方,也看不起南方,更看不起西方內陸。
「楊總經理,韻芬女士,好久不見啊。」
蔣落桐上前幾步,一把挽住郭沫若的胳膊,嬌媚地仰起螓首道:「能見到郭先生您這樣的天才是小女子的榮幸!」
「您就是沈雁冰先生。我家主人吩咐過了,沈先生還有三位先生,請隨我來。」
她回頭再次深情地看了一眼小郭道:「還hetubook•com•com有郭先生去見我大哥,那就再見了。」
實事求是地說,阿拉上海人被全國人民DISS真的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來者正是袁大總統的好友小楊生煎,還有他的未婚妻席韻芬。
「咳咳咳……」
幸運的是,他早就安排了一個后招……
我這個妹妹真是夠給力啊,事先讓她做的準備還有交代的事情可是一點也不白給啊。
於是他們跟著一位迎賓的傭人穿過了大興土木的前花園,來到了會館建築物的正門。
小楊生煎順勢解圍道:「哦,這幾位是你大哥請來的朋友。我來介紹一下……」
「啊,我知道了……」
「義兄啊,我就送到這裏吧,你還是在去廣州之前看一下陳小姐吧。」蔣落桐這才想起他這位義兄,轉過頭很是敷衍地道:「我還要領這幾位朋友……」
然後沈雁冰就把郭沫若和成仿吾介紹給了楊經邦。
他們立馬翻箱倒櫃拿出最好的衣服,又把自己好好地掇拾了一番,蹦蹦跳跳地就出了門。
我們袁大師如果在場肯定對自己妹妹這招「禍水東引」點一萬個贊。
而且袁大師還有一個更加牛逼之處,那就是他的英語小說得到了西方文學界的普遍承認。
眾所周知,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波旁王朝恰好是迴光返照,一個處於王朝末期的社會肯定充斥著享樂、奢華以及肉|欲,這些窮奢極侈的風氣全都體現在了洛可可之上。
「雁冰兄,我記得這裡是中國銀行的所在地。鴻漸先生的派對辦在這裏嗎?」
前文說到,袁燕倏打著摩根財團前任總裁哈里·戴維斯的旗號向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商借」德國會館。而張家老四經過一番運作之後,還真的把這裏租給了他。
究其根源,這是因為上海被洋人強迫著跑步進入了資本主義現代城市的同一時間,賽里斯其他地區還處在封建主義小農社會。
不過德國會館裏面房間很多,有些地方不用裝修現在便能使用,因此他索性就在這裏辦了一場喬遷派對。
「ID梅花千骨:什麼唐德剛,他就是史學界的郭德綱!你們五毛狗果然都是喜歡吃大蒜的。」
所以么,小郭和小成一聽到鴻漸先生這位國寶級作家指名請他們兩位前來參加派對,頓時hetubook.com.com就有了一種「袁太湖(孔北海)知世間有某家(劉備)乎?」的驚喜之情,哪裡還會說一個不字。
因此很多事情都是「家花不如野花香」,比如後世就出現了專門給外國人拍中國題材電影的中國導演。
可惜的是,他身上小毛病挺多的,還是一個非常「正宗」的上海人。
等他們到了目的地,看到的是美輪美奐的德國會館,更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
看看鴻漸先生的豪華住所,看看袁鴻漸的公子哥朋友,看看袁燕倏的傲慢做派,這個傢伙和我輩果然不是一路人!
「先生們,容小的去通稟一聲。」
此貼因政治敏感和地域攻擊關閉,請網友們注意自己的言論,謝謝。」
這種土豪氣息滿滿的風格是在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後期誕生的,之後便通行於整個歐羅阿爸。
所以優越感爆棚的上海人才把外地人叫做「鄉下人」,言下之意便是只有阿拉才算是「城裡人」。
因為是老同事兼老相識的關係,楊、席二人和商務印書館的兩位大編輯很是熱情地寒暄了一番。
楊經邦衝著這兩位倨傲地點了點頭,接著操著一口楊涇浜道:「鴻漸現在有點busy,就讓我來迎候你們了。Gentlemen,請隨我上upstairs。」
尤其是自視甚高的郭沫若本來就有那麼幾根傲骨……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我這個天生的流氓痞棍」。所以說,和鴻漸先生齊名的魯迅先生罵他是「才子加珂羅茨基(俄語流氓)」那真的是一點都沒有錯來著。
正在和兩位客人說得入港的袁燕倏轉頭一看……
卻聞女的背過身去看也不看男的,黯然傷神地道:「義兄,儂覅再講了!小妹我祝儂和陳小姐白、頭、到、老……」
不是給袁燕倏臉上貼金,至少在這個時間點上的小郭、小成還有小沈,小鄭,他們四位職業文字工作者兼革命青年對於他那個「白話文小說第一人」的名頭是極為服氣的,而對他的文學才華說是崇拜那也一點不為過。
所以相比賽里斯絕大部分地區,上海都太過「現代化」、「城市化」和「商業化」,而以江南人士為主的上海人優越感也確實太過剩了一點。
不然和鴻漸先生齊名的魯迅先生怎麼會只能走和平飯店的樓https://m.hetubook.com.com梯不能坐電梯呢?
偏偏小郭和小成現在混得也不咋地,都住在石庫門還能注意穿著嗎?
那一桌麻(語)將(文)四人組,他們分別乘著兩輛黃包車抵達了位於外灘的目的地。
「到了到了,應該就是這裏了。」
「走啦,郭先生。」
因為如果不是一個熟人社會的話,社會成員只好用氪金狗眼看衣識人了。後世的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老子還沒有介紹他們認識,這就如此熱絡了啊!
他就這麼飄啊飄啊,飄到了二樓的大餐廳之中,就連人家怎麼背得出他的現代詩這碼事都忘了詢問。
我們年輕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
不愧是天生的演員,一身西洋裙裝,手裡還提著一個小包包的蔣落桐瞬間就從傷心調整到了歡快的狀態,嬌憨地問道:「楊大哥,這幾位是……」
正走到半當中的楊經邦他們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也只好尷尬地咳嗽了一聲道:「結石兄,三小姐,你們在這兒呢?」
「ID梅花千骨:儂格只YP又來裝阿拉上海寧了。」
「ID蘋果洲頭:啥寧是YP?戶口簿拿出來看看,籍貫是上海就覅講自己是上海寧……」
「這個么……反正鴻漸先生給的就是這個地址。你們看,門口有人,我們上去問問吧。」
就算有男人能抵擋得住,民國著名渣男之一的小郭肯定也不在其中。
這個時候,老蔣和小郭也打了一個照面……
「ID蘋果洲頭:你不信唐德剛寫的回憶錄,卻相信老蔣自己寫的日記?!果粉都是智商問題……」
我們袁大師一拍額頭,十分訝異地揚聲道:「落桐,莫非他是你的『男、朋、友』?」
「密斯陀沈,密斯陀鄭,Welcome啊Welcome。」
他這個典型的「上海人」又沒有聽過小郭和小成的名字,再一看他https://m.hetubook.com.com們兩位這個打扮,臉上就很明顯地不以為然了起來。
我們年輕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
而在一個「商業化」和「城市化」的南方大城市,先敬羅衣后敬人是一個普遍現象。
就這樣他們跟著小楊生煎上了二樓,而等這一行人來到樓梯轉角處,恰好撞見了一男一女正在拉拉扯扯。
他很「努力」地辨認了一下,疑惑地道:「嗯,這位公子倒是面生。」
見到她俏麗的面容,聞到她少女的芬芳,小郭一時之間那真不知自己身處何方了。
「ID蘋果洲頭:樓上為什麼要罵郭老是文狗?他在四一二加入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抗戰回國赴國難都是假的嗎?」
聽到這個名字,袁家三小姐雙眼就是一亮,直接吟誦了起來道:「我們年輕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
「哦,哦、哦。原來你就是郭鳳凰!」
四人聞聲一瞧,就見樓梯上走下來了一位矮矮胖胖的年輕人,他身邊還有一位眉目清秀的年輕女子。
還記得嗎,小楊生煎在一開始出場的時候,就是四個麻將搭子當中最注重自己穿著的那一位。
郭沫若此時認定了從鴻漸先生到袁鴻漸再到袁燕倏就是一個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大少爺。
不用多介紹了,他們撞見的正是前幾天剛剛義結金蘭的乾哥哥和乾妹妹了。
渾身骨頭輕了一半的郭沫若勉強壓抑著激動的心情,強自鎮定地點頭道:「正是拙作。想不到三小姐也喜歡這首詩,那真是在下的榮幸!」
和後世的「外地人」一樣,小郭和小成也注意到了小楊的那種「歧視」,心裏難免就不大爽利。
他們四位只是觀賞了一下前廳的一小部分,就有了那麼一點目眩神迷之感。
這個時候,郭沫若和成仿吾當然已經知道此次做東的乃是我們的袁大師。
等她背完了《鳳凰涅槃》的這一段,俏臉上露出了崇拜的神情,嬌羞地問道:「郭先生,這首詩是您寫的嗎?」
「大阿哥,你就喜歡欺負我這個妹妹。倫家哪有什麼男朋友啦、啦啦、啦啦啦?!」
就在大家都覺得中不如西的年頭,冷不丁出了袁燕倏這種能讓西人服膺的作家,那還不讓國人視為「國寶」啊。
正因為他們四個都吃文學這碗飯,也都是新文化運動熱心參与者,自然知道鴻漸先生那些白話文小說的牛逼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