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第二十七章 紅旗老五的青蔥歲月11:心中的紅旗(尾聲)
後來,豫軍隨著西北軍一起反常公失敗,所部被編入列入孫連仲的二十六路軍,我的爺爺任二十五師師長。赴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第三次「圍剿」,在那裡,他受友人指點,與我的奶奶共騎一馬、喬裝改扮,帶著一批抗生素進入蘇區,見到了我甜朝太祖,跟他把酒言歡,從此我的爺爺便與CPC建立了秘密聯繫。回到部隊,他在戰鬥中故意「放水」,致使二十七師高樹勛部三次吃了敗仗,惱怒的高樹勛在二十六路軍軍事會議上大叫「紅旗老五的旗果然是紅的!」拔出指揮刀要跟我的爺爺拚命。結果自然是高樹勛打不過我的爺爺、被胖揍了一頓和_圖_書,此事不了了之。
1927年7月,時任建國豫軍、即第12軍副軍長、第2師師長的爺爺作為第二集團軍代表,赴九江參加軍事委員會會議,受友人提醒,他覺察到葉挺部、賀龍部等親CPC的部隊要「搞事情」,便在晚宴上設法把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灌醉,以至他沒能在8月1日趕到南昌,否則以張發奎在老第四軍中的威望,他萬一到了南昌,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戰之後,我的爺爺受到猜忌,賦閑,一直到渡江戰役前夕才被起用為江陵要塞司令,此時他已決心起義,渡江戰役時,他下令要塞對南岸開炮,用炮火支援第四野戰和_圖_書軍的渡江行動。
就這樣,我的爺爺跟北洋算是結了深仇,隨後受中山先生委託,我的爺爺小兩口踏上了美國的土地,去籌集革命經費。在美國,他跟司徒美堂先生一起到處奔走呼告,傾盡所有支持中山先生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這期間,他也曾去過歐洲活動,受一位友人指點,認識了當時在巴黎勤工儉學的伍相公和紅司令,與他們相談甚歡,成為終生摯友;也認識了那位友人特別交待「一定要好好交好」的、當時還是伍相公小跟班的我甜朝太宗,不過或許是性格相剋吧,他們卻相處的很糟糕,互相都看不上對方。
看著文史館的傢伙們有些失望的和*圖*書出了門,我心裏想,你們哪裡知道,「紅旗老五」的紅旗在心裏,而非手上。
抗戰勝利后,因不滿常公發動內戰,1945年9月上旬,第十一戰區新八軍的高樹勛決心起義,我的爺爺時任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十軍軍長,他設法拖住原計劃去高樹勛新八軍視察的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高樹勛才得以順利起義。隨後爺爺又故意率部走錯方向,讓出防區,結果劉伯承帥部突然出現在四十軍側后、全殲四十軍,軍長馬法五,副軍長劉世榮等高級將領被俘虜。
後來,我的爺爺歷任師長、軍長,在抗戰中轉戰河北、河南、湖北戰場,作為孫連仲的參謀長參加www.hetubook.com.com了著名的台兒庄戰役,還同高樹勛一起設計處死漢奸石友三。其間一直利用防區便利向延安、太行山等八路根據地偷偷輸送緊缺物資。
建國后我的爺爺歷任河南軍區副司令、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武漢軍區參謀長,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臨走前,他們中有個傢伙忽然問:「您爺爺不是有綽號『紅旗老五』么?太祖他老人家也說過他有面紅旗,他有沒有留下來面紅旗什麼的?」
1923年,中山先生髮表《新三民主義》,受此鼓舞,我的爺爺毅然決定離開燈紅酒綠的美國,回到國內,先回了家鄉,然後又去廣州加入樊鍾秀的豫軍,參加了保衛廣州、東www.hetubook•com.com征陳炯明和北伐的歷次戰鬥。
我聽了愣了一下,想了想,好像還真的從來沒見過,就搖搖頭。
(完)
爺爺去世后留下的遺物不多,最重要的就是三把手槍、9把小刀和兩根白蠟桿,這兩根白蠟桿當然不是他當年離家時帶走的那兩根,而是他離休后在自己院子種的,我記得很清楚,他親手把兩棵3米多高的白蠟樹伐倒、去皮、熏蒸、浸油、晾曬、打磨,然後豎著掛在儲物間里好久不許我們碰一下,折騰好幾個月才能用,從那以後,爺爺每天早上都要拿出來揮舞一陣子。現在摸起來還感覺沉甸甸的。不過,文史館的傢伙們對這個和那9把小刀都不感興趣,只把三把手槍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