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千秋功業永留名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地方
中國必須把主要的財富用在發展上,不可能把太多的資源放在醫療上,更不要說中國越來越老齡化,所以歷任政務院首相都會想方設法推行民營醫療,沒辦法,這一塊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國家快要吃不消了。
呵呵,想到這裏,秦主任就不由得露出了笑意。作為王平秋親自挑選的辦公廳主任,秦主任自然和王平秋關係不錯。王平秋正好看到他的表情,有些納悶得問道:「老秦,你笑什麼?」
丁越說完之後,自顧自看起了文件,周秘書長嘆了一口氣,出去安排工作了,看著他離開,丁越摸了摸腦袋,確實老得不成樣子了,腦袋已經徹底光了,時不我待,絕不能再拖下去了!
「就算出了事情,老子會一力承當,耽誤不了你的前程!至於孫總的承諾,孫總有什麼承諾,這種話你小子也敢亂說?」
這樣一來,幹部們想搞一些自吹自擂的文章就不太好辦了,要是再敢亂吹,一個不小心被上面記住了,提拔沒希望,反而搞不好要出事。
如果再完成了蘇北高鐵的立項,並順利動工,王書記在江東這一任算是圓滿了,雖然不能說是做得多好,但對江東人民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交代。
孫祖傑對這一類吹噓成就的文章很不感冒,他甚至在會議上說有人臉皮真厚,一篇文章九成九是優點,只有零點一成才是缺點,真有這樣大的本事,乾脆讓這些人來做他的位置得了!
不過中樞的決定,王平秋必須執行,他立刻在文件上做了一些批示,求,責令組織部和宣傳部按照規定,篩選合格的宣傳幹部,監委書記做好監督工作,秘書長做好協調工作,並由省委副書記負責執行,同時該文件轉發給各個常委,請他們提出寶貴意見。
王平秋做好批示之後,遞給了辦公廳秦主任,這時他嘆息得說道:「好傢夥,中樞是想大換血呀!這個衛望到底幹了什麼,怎麼會把孫總氣成這樣,呵呵,中樞宣傳口今明兩年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嘍!
但是從他的講話中,劉書記還是很敏感的發現這位新任省長似乎對秋平改革不是很以為然,當然了這也可以理解,他畢竟是華投幹部出身,他肯定知道孫祖傑對秋平改革的態度,自然不可能脫離老祖宗的思路。
就在王平秋有些入神的考慮問題時,辦公廳主任拿了一份華辦的文件過來,原來就在今天,華辦向各省市區發出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
朔方的民族工作難做,這三年以來,丁越先是按照中樞的要求,嚴厲整頓馬奇才的黨羽,對民族地區的黨組織進行了大調整,拿下了一大批人,然後是打壓種種宗教極端化思想和行為,甚至於他還親自帶著武警,查抄天龍寺,抓捕非法阿訇和一些地下經學學校。
秦主任點點頭,記住了王平秋的囑咐,這件事確實是一個大麻煩。國內有一大批人不幹正事,整天陰陽怪氣,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你知道個屁!」丁越瞪了一眼周秘書長,然後說道:「正是因為事情難做,才要在我的任上做好,我這個老虎都做不成,下一任書記怎麼可能做得好?」
王平秋在江東的任期只剩下兩年,兩年之後肯定要離開,是去中樞還是去別的地方,秦主任不太清楚,對於王平秋想在任內把蘇北的高鐵敲定下來,秦主任十分理解,做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要是做到了這一點,對江東絕對是好事。
呂培竹笑著答應了,他表示明天會回南都,到時候和王書記好好談一談,他非常樂意蘇北高鐵獲得更大的進展。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國家對基礎教育兜底,保證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力,同時通過私立教育讓一部分有錢人的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樣兩全其美。
這一塊據說王書記有些想法,但是也不清楚他為什麼沒有做,看來要回去和王書記談一談,問問情況,協調一下立場。
王平秋相當認同,嚴肅地說道:「咱們省也要注意,辦公廳給下面各市縣,各廳局都發一個同志,各單位負責輿情的同志,發現這一類明顯反黑或有影射傾向的新聞報道,第一時間上報,第和_圖_書一時間解決,不要等著上面發現,那就晚了!
江東的歷史比較特殊,南都又是民國時期的首都,各種歪屁股的遺老遺少相當多,這幫人說些怪話也就算了,最喜歡搞一些影射和反黑,要是一不注意發了出來,被上面知道了,誰知道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衛望?
每個省市區都有名額,江東省這一次拿到的名額是八十人,這些幹部將首先在中樞黨校培訓一段時間,考核通過後,將會進入到新的崗位工作。
而對於醫療的問題,呂培竹同樣看到了問題的麻煩所在,中國的優秀醫療資源實在太少,而且集中在大城市,而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差距更是越來越大。
後來孫祖傑在日本大殺四方時,陳國手沒有去,這才成就了孫祖傑連續擊敗兩大超一流的神話,但是王國手的回憶也說了,孫祖傑最後一戰非常兇險,一路被動云云。
其次是儘可能壓縮不必要的開支,更有效地用好有限的資金,這一塊事實上已經做了不少年了,打壓莆田系,各類陽光採購,兩票制改革等等,說到底都是為了儘可能的減少醫療費用;
但是在東部地區,適當的素質教育,適當的私立教育是有必要的,有一部分人已經富裕起來,他們追求更好的教育,讓子孫後代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是人類的天性,同樣擋不住。
這麼一個大人物,又大權在握,黨內根本沒有競爭對手,按說這樣權力鼎峰的人應該好大喜功,應該喜歡別人拍他馬屁,他不是,從來不在意。
王平秋微微搖頭:「動一動也好,宣傳口神仙太多,動不動就搞出一些幺蛾子,怨不得上面發火。」
王平秋看完了這份文件,十分震驚,光光江東一個省就調了八十個人到中樞,這是想幹什麼,宣傳口大換血?
秦主任微微收斂了一些笑容說道:「書記,據我所知,呂省長以前也做過這一塊的工作,我想他應該有不少心得!
他很嚴肅的警告道:「丁越同志,光靠朔方的內務部隊不一定能夠穩定住局面,你要把困難想足想充分,把各種可能性都想到,同時做好—切準備工作。
也真是看到了這一點,呂培竹對於孫祖傑的教育思路,非常認可,素質教育沒錯,但中國的根本還在於公立基礎教育,只有公立基礎教育才能培養出足夠的人才,忘記了這一點,中國就不會有未來。
就在江東接到了華辦文件的同時,朔方區委書記丁越也接到了中樞的文件。朔方地方比較小,中樞不可能給朔方八十人名額,只拿到十個人的名額,而且指明是熟悉民族宣傳工作的幹部。丁越得到彙報之後,哈哈笑了起來:「華宣部那群王八羔子,光吃飯,不幹活,還靜幫倒忙,早該收拾了!
王平秋惱火地說道:「不管交通廳拿出什麼方案,他們都會有不同意見的,一天到晚都在內鬥,要不然怎麼會被稱為大內鬥省。
「恐怕難度很大!交通廳的方案改了又改,蘇北各市縣還是有不少分歧!」
從呂培竹的提出問題和種種說法來看,劉書記覺得這個人腦子挺清楚的,看問題也很透徹,應該是個能力不錯的幹部,不過能不能解決好就不知道了。
「別管他,馮根林那個文人懂個屁!」
問題是這條路屬於加強公立醫療,因此江東壓根就沒怎麼做,江東在民營醫院這條路上探索比較多,反而對三甲醫院的擴張限制重重;
當然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次撤市並縣,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換屆,完全可以合情合理的淘汰一大批幹部,從而對期方官場進行一次大洗盤,大整頓。
想到這裏,丁越眼睛微微一眯,眼睛中露出了凶光,老子連四百公里時速的火車頭都敢坐,還怕你們鬧事?你們敢鬧,我就敢抓,要是發現有幹部在後面煽風點火,那就一個都不放過。
「區委宣傳部?那裡有幾個好東西?不要用他們,從辦公廳抽調人,思想一定要過關,那些個王八羔子絕不能用!」
就在呂培竹思考的時候,秦主任的電話打了過來,通報了中樞關於宣傳系統的文件,又告訴他王平秋的決定,年和_圖_書底蘇北高鐵的方案必須定下來,他準備去中樞走走關係,到時候也請呂培竹一起過去,兩家一起想辦法。
為了避免朔方的工作出現漏洞,中樞甚至給了丁越一項非常重大的權力,那就是一旦事態緊急,並且中樞沒有及時做出決定,丁越這個朔方區委書記享有最後決定權!
想到這裏,劉書記就更加小心了,這個年輕人招惹不起,只不過他內心深處還是有些腹誹,你們這些年輕人來江東鍍金,我們全力配合,可是你們那麼好的關係,為什麼不想想辦法把蘇北的高鐵修一修,真是見了鬼了,蘇北到今天還沒有高鐵,你們這些當頭的也好意思。
「頂破天就是我回家抱孫子去!你放心吧,就算朔方鬧出了大事,我也不會有事。孫總要想拿下我,早在鐵交部期間就拿下了,還會等到現在!
但是撤市並縣,地方派系能不能忍,丁越真得不敢肯定,因為這屬於掀桌子的動作。這麼大規模的撤併之後,原來各個地方勢力的地盤被拆得七零八落,影響力必然大為降低。
秦主任聽完,想了想勸說道:「這樣是不是太倉促了,地方上恐怕不太服氣呀?」
要說起來,第一書記孫祖傑是一個讓下面的同志相當頭疼得人物,他的關注點和一些人不一樣,如果說有什麼特點,那就是孫祖傑非常喜歡實事求是,不愛吹噓,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周秘書長被罵得低下了頭,丁越這才嘆口氣說道:「小周,我也不瞞你,孫總確實對我有承諾,但是前提是我必須做好朔方的工作。而要做好朔方的工作,撤市並縣必須做,這件事必須在我的任上做,別人做不了,也不方便做!」「那萬一。
劉書記知道,未來大概率會被敲打一頓,不過怎麼敲打也是有講究的,要是搞成了湘南那樣,大家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王平秋不僅沒有堅持呂原的政策,反而倒退了,先是嚴厲查處民營醫院,然後又取消了江東高考的種種改革,有人說他是感覺位置不保,迎合中樞,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平秋決心很大,見狀,秦主任也不準備再勸說了,他很清楚省委書記應該是下定了決心,當然這也可以理解,蘇北鐵路關係到王書記在江東的政治遺產。
考核沒有通過,將會退回地方;如果有太多同志沒有考核通過,將會計入到地方組織部門年終考核。
秦主任的電話打給呂培竹時,呂培竹正在鍾州,他先是仔細聽取了鍾州劉書記的彙報,又問了問秋平在鍾州搞得幾項改革現在效果怎麼樣?尤其是教育和醫療改革。
當然了,還有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放手讓三甲醫院做大做強,形成一個個超級醫院,通過醫院內部資源的流轉,實現分級診療。
與其這樣,還不如快刀斬亂麻,限定時間拿出一個方案再說。再拖下去,這個路還不知道會拖到什麼時候!你給呂省長打一個電話,把我的意思告訴他,再徵求他的意見,年底我和他一起上京,找中樞領導說理去。」
但是莆田系民營醫院模式確實問題多多,騙走了國家太多的醫療費用,反而不如公立醫院靠譜,這也是實際情況,以至於民營這條路怎麼走下去,現在各級領導都非常頭疼;
所以呂培竹決定嚴格執行孫祖傑的教育政策,民辦教育想發展允許,但不能侵佔公辦教育的資源;素質教育可以提倡,但那是有錢孩子放學后的活;普通人還是老實一點,先把主要功課學好了,不要本末倒置。
孫祖傑對於宣傳他的文章電視劇音樂作品什麼的,要求一直都是實事求是。最典型的就是他的圍棋生涯,曾經有一篇回憶錄把孫祖傑吹得天花亂墜,不過剛剛出來一天,就被全網封殺。
對於這位中國第一年輕的省長,劉書記事實上挺好奇的,一路上認真接待,小心陪同之餘,也在不斷觀察。
當然了,即便如此,各種馬屁文章還是絡繹不絕,不過除非過頭了,孫祖傑一般都不太理睬,想因為一篇文章獲得他的認可,更是難上加難,時間一長,除了華宣系統的那些筆杆子以外,很少有人刻https://m.hetubook•com.com意去吹噓孫祖傑。
沒過多久,孫祖傑的好哥們王國手寫了一篇澄清文章,大傢伙才知道原因當年還有一個陳國手,原來一直在孫祖傑頭上;
對於孫祖傑這樣實事求是的做法,不同人的看法不同,秦主任就覺得挺好的,看著舒服,不自卑,也不自大,比吹翻了天要好得多,這樣清醒的人,應該能帶領國家走得更遠。
丁越甚至還發現,一些人私底下已經在串聯,準備通過鬧事讓區委停下撤市並縣的準備工作。雖然丁越做了一些安撫,但很明顯過去三年的強力整頓,丁越狠狠得罪了本土幹部,本土幹部並不信任他。
但是自小是窮孩子,又在美帝待過多年,見識過美帝的教育,呂培竹同樣看到了目前一些人推崇的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的巨大危害,他自然也很擔心教育固化造成的各類問題,尤其是對國家長期競爭力的損害。
但是即便如此,朔方還是有無數問題,一些問題一時半會根本清理不完,所以中樞就想到了撤市並縣。
華辦的文件對哪些重要崗位需要進行遴選,遴選的標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各地方必須嚴格執行,中樞也將派出工作組參与到各省市區的公開遴選中;
而地方派系則是誰都不得罪,誰來都笑臉相迎,全力配合,所以江東這些年相對安穩,但是隨著呂培竹的到來,情況已經有所轉變。
想了想,孫祖傑說道:「丁越同志,為了支持你的工作,中樞會從甘西和西秦抽調內務部隊,公開進!朔方天龍族聚居區,以威懾地方勢力;
丁越毫不猶豫地說道:「戒嚴,如有必要,果斷開槍!」孫祖傑聽到這裏,很乾脆地說道:「說得好,丁越同志!」
王書記在江東的任期只剩下兩年,兩年之後肯定要離開,是去中樞還是去別的地方,秦主任不太清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總要留點什麼。
涉及到內務部隊的任何動作,孫祖傑現在都異常關注,所以他得到彙報之後,立刻撥通了丁越的電話,仔細問清楚情況,弄清楚丁越的擔心之後,孫祖傑還是有些不放心,他覺得丁越的準備不足。
而在次日的中樞會議上,因為孫祖傑的堅持,中樞除了各項安排以外,還決定朔方在完成撤市並縣工作前,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朔方黨委、區政府、高校、各人民團體以及駐軍都將接受朔方區委的統一領導!
再加上撤併期間也要進行大量的查賬工作,一些狗屁到賬的破事自然也會被翻出來,所以撤市並縣一提出,就出現了巨大的阻力。
這項決議通過之後,立刻由華辦通報朔方區委,同時下令朔方區委對朔方黨政軍學以及各人民團體主要負責人進行通報,至此,圍繞著朔方撤市並縣的種種安排相繼準備妥當!
當然在此之前,也要做好準備工作,必須得到朔方內務部隊的全力配合,同時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當然了,這麼大的事情必須獲得孫總的支持和配合。
更要命的是區委直接管到區縣,管理層次減少了一級,下面的區縣將會被提升到正局級,而下面的鄉鎮街道將成為正處級,這也就意味著區委組織部將直接掌控朔方鄉鎮街道一級幹部任命,這將極大的打擊本土勢力對基層的控制。
章省長調離,呂培竹這個華投的後起之秀到來之後,江東的二三號都是孫系人馬,等到王平秋這個書記屆滿調走後,江東大概率會變成孫系的地盤,到時候本土派會不會受到什麼影響,還真說不準。
所以醫療這一塊要做三件事,一是儘可能的增加醫療資源,這樣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有足夠的醫生護士,可以提供比較基礎的醫療;
秦主任微笑著說道:「書記,您都不太清楚,我怎麼可能清楚。不過我收到之後,跟華書記的秘書孫大秘打探了一下,孫秘透露說,這段時間宣傳口查出了不少問題,有些人吃相太難看,上面震怒,決定來一次大換血!」
同時就是讓已有的醫療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這一點的問題現在非常大,目前的分級診斷模式麻煩多多,三甲醫院累死,其他中和*圖*書小醫院衛生所閑得要死,人才浪費嚴重。
「這個路修起來,地方上必然有得有失,要不然不至於有這麼多爭論,這個時候省委省政府就應該果斷決定,下級服從上級,這是黨的紀律!我決心已下,要是有人再折騰,就果斷調整職務!」
呂培竹的點評相對客觀,還幫著秋平做了一些辯護,這也很正常,秋平是昆州市委書記,是江東出來的幹部,他不可能太過苛刻的點評,這是官場的基本原則。
當然了,這樣理性的人也確實很難伺候,估計現在華宣口不少人正眼淚汪汪的跟監委解釋,他們只是吹噓,並沒有別有用心,但是監委聽不聽,就不知道了!
倒是青委系,呂原和王平秋這兩個人,有些奇葩,同出一系,兩個人的思路竟然不太一樣,呂原太右,在江東一會是組織改革,一會又是教育醫療改革,搞得不亦樂乎。
當然了,當年秋平改革的難處也要理解,鍾州是江東最為貧困的市,要想發展就必須有錢,所以當時推掉包袱恐怕也有不得不為之處,不管怎麼說,這隻是一個試點,錯了就改回來,倒也沒什麼,至於多花一些錢,要客觀的理解,形勢不同,不要—味的縱向比較!
「省長的意見確實很重要,」王平秋聽完,微微點點頭,想了想說道:「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蘇北的高鐵,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不能再拖了!」
結果這一次偏偏是華宣系統的筆杆子倒了霉,衛望出事之後,已經連累了不少人,罪名竟然是反黑。什麼是反黑,吹過了就是反黑,問題是吹和反黑的尺度到底如何衡量,誰也不知道呀!
不過也有例外的,據說除了齊魯書記鍾信的馬屁文章和說法,孫祖態就很喜歡看,也許是水平問題,鍾信的馬屁更加超尺脫俗,與眾不同?
「全部從辦公廳調人,馮部長那邊不太好交代呀!」
王平秋點點頭:「現在確實是天賜良機,我和培竹同志一起推動,我就不信鐵交總公司還會無動於衷!至於地方上的爭論,我不準備再等了,年底前必須有一個結果。」
但是總不能寫自己不足的文章吧,到時候被抓到了就是證據呀,你自己寫得,還有什麼好說的?所以久而久之,很多科技領域成就的文章就比較實事求是了,優點說夠,缺點說透,然後一個總結,很枯燥,但是孫祖傑很喜歡這樣的文章。
這倒也罷了,也許孫祖傑天生不好這一口,也許他是一個純粹的事功主義者,所以一些人為了引起孫祖傑的主意,有一點點小成就,就吹上了天,尤其是科技上的一些突破,動不動就是世界領先,動不動就是國際先進水平。
過去一些年,江東屬於孫系和青委系輪流執政,各有各的攤子,既有鬥爭,也有合作,不過總的來說,兩大派系都比較節制,大家各玩各的,互不干擾。
鑒於宣傳系統暴露出非常嚴重的問題,有必要對幹部隊伍進行一定的調整,中樞決定中樞和各省市區在新一年的幹部公開遴選中,增加宣傳系統的公開遴選指標。
據我所知,孫總對這一類文章非常反感,不僅僅輿情辦那邊有人關注,我聽說高新中心,甚至於孫總的家人那邊也有一套人馬,時刻盯著網上的一舉一動。我們江東一定要做好這一塊工作,千萬不可以大意。
秋平的改革怎麼說呢,比較激進,他的一些做法對於鍾州的發展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鍾州這些年發展很快,慢慢追上了蘇北其他地方。
「書記,您說的我知道,可萬一出了事情,孫總的承諾……」
他甚至給宣傳口下了命令,科技領域的成就可以寫文章吹—吹,但是要寫成世界領先或者國際先進水平,必須得到高新中心專家委員會的認可,要不然文章的背後需要有一個醒目的備註,該成就未經高新中心專家委員會認可,純屬作者個人看法,這類的話。
孫系喜歡搞高新產業,吳州的液晶,南都的晶元,都是孫祖傑一系的人搞出來的,連續十幾年持之以恆的培養發展,現在已經搞得不錯;
想到這裏,劉書記有些哀嘆,江東的書記省長都是前途無量的幹部,偏和_圖_書偏還是不同派系,這兩位也不知道能不能友好相處,要是打起來就麻煩了。
中國不是美帝,人才不足,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可以補充,中國必須保證公立教育的質量,必須培養出足夠基數的優秀人才,否則未來沒辦法與美帝抗衡。
中樞的想法是典型的陽謀,朔方本土派系當然很清楚,派丁越打壓他們忍了,強行壓制天龍教他們也忍了,畢竟他們不能和中樞抗衡,就算丁越再能折騰,想在短期內動搖他們的根本難度很大,高層沒辦法,他們完全可以控制中基層;
對於丁越的大嘴巴,周秘書長有些無語,他想了想轉移話題道:「書記,這些幹部,從宣傳部抽調人手嗎?」
呂培竹有心放開三甲醫院的擴張,在這一塊多做一些工作,既是對孫總醫療政策的呼應,也是想儘可能的找到更多的辦法。
「中樞這樣,地方上不也這樣?」秦主任微微嘆了一口氣:「洞房花燭夜,放著新娘子不親熱,一心學習孫總的講話精神,這樣明顯反黑的宣傳都敢搞出來,上面能不生氣嗎?」
廣府和西域天差地別的醫療條件,讓呂培竹意識到,目前各類醫療問題的矛盾可能還是有限的資源和廣泛需求之間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將是長期的。
中樞告訴各省市區,這一次各地方通過遴選的幹部必須前往中樞黨校學習,華組部有權力根據他們學習的情況適當調整他們的崗位。
丁越都這麼說了,周秘書長自然只好聽從,這個時候丁越說道:「今年年底朔方的行政區劃改革必須定稿,上交政務院,不能再拖了!」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中樞警法委也會派出技術工作組,對朔方的電視台網路和民間電台予以監控,萬一有什麼意外,立刻截斷信號。
另外這個人說話感覺挺謹慎的,比較小心,不輕易得罪人。不過這也不奇怪,前途無量,小心一點是應該的。
劉書記並不知道,就在此時,呂培竹也在思考他未來在江東的執政。這些年呂培竹國內外、東西南北跑了一圈,尤其是西域和甘西的幾年對呂培竹的影響很大,政治思想也慢慢成熟起來,他意識到中國太大了,也太複雜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同地區因應各自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改革。比如教育私有化改革,要是發生在中西部地區,可以肯定中西部地區的教育必然會崩潰,一大批孩子本來就讀不起公辦教育,更不要極其昂貴的私立教育了。而一旦沒有良好的教育,中西部地區將會越來越貧困,這也不利於中國的未來。
「書記,這件事太難了,我看最好一步步慢慢來,不能急於求成,一下子撤銷五個地級市,還要把二十二縣級單位合併成十幾個區縣,這麼多人怎麼安置呀!要是下面鬧騰大了,搞出了什麼事情,上面責怪下來,您怎麼交代呀!」
同時華辦的文件還告訴各省市區,中樞決定加大與各地方宣傳口乾部的交流,各地方組織部門必須按照中樞給予的標準,篩選並向中樞推薦表現出色的宣傳幹部。
頓了頓,孫祖傑冷森森地問道:「丁越同志,如果鬧騰得比較大,多地同時出現打砸搶這樣的混亂局面,你準備怎麼辦?」
呂培竹點評了一番,說了一番正確但意義不大的話,改革沒錯,秋平同志的改革大體上做得很好,但是涉及到千家萬戶,民生領域的改革最好是有穩妥一些,從鍾州這件事,可以看出政府有政府的責任,不能什麼事都想這推出去。
秦主任笑著說道:「書記,呂省長在蘇北考察的講話,我都看過了,他也非常希望把高鐵修起來!」
但不得不說,當年秋平的改革確實有些過火,把學校賣掉了,把醫院賣掉了,結果十幾年後,鍾州遇到了不少問題,沒辦法只能把醫院買回來,又開始蓋公立學校,這一反一復,國家反而虧了不少。
朔方總人口不到七百萬,總面積不過六萬多平方公里。不論是人口還是面積,都不如山城,完全沒有必要搞什麼區市縣三級管理體制,通過撤市並縣,變成區縣兩級扁平化體制,可以有效的加強區委區政府的管理能力,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經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