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的,太不容易了,別的項目的人恐怕體會不到女子短跑這樣長期生活在大魔王統治下的感受,尤其陳煥之對打破紀錄如此渴望。
其他人的狀態提升都在意料之中,只有元繪雲的表現給了徐指導一個意外之喜,「這孩子也知道努力了,好事兒呀。」
陳煥之哭笑不得,「至於嘛,就讓我休息兩天就行,等比完賽回國了我繼續之前的訓練計劃就行。」畢竟比完賽就有經驗值了呀。
因此陳煥之預賽也收著跑來節省體力,7秒21輕鬆小組第一。
110米欄金牌啊,陳煥之忍不住好奇之心,「劉飛現在在北京還是海城訓練?他狀態怎麼樣?受傷了沒?」
陳煥之露出個牙疼的表情,「行吧,這個跟我目標倒是一致了。」
「好!好!」劉鑫源雖然早在訓練中就知道她有這個實力,甚至她現在還留有餘力,可當這一刻真的出現的時候,也忍不住跟著她一起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你這個還好,現在上邊對你期待比較高,畢竟咱們這個項目天生關注度不一樣。但是不會對外宣傳你這個點,要爭取給你減少點壓力。」劉鑫源搖搖頭,「現在外邊對田徑期望值太高了,整天說這個能沖金、那個能保銀的,其實整個中心上下有八成把握拿金牌的就110米欄一個,別的鏈球、競走、馬拉松、中長跑、還有你,除了鏈球稍微強點應該能保證獎牌,別的都只能說是有可能衝擊獎牌。結果到了記者嘴裏呢,成了最少保證兩金,羅主任快氣死了。」
陳煥之說,「沒有啦,我只是有點累。」
「個子矮在60米上真的有優勢。」陳煥之捏著下巴站在看台邊觀看半決賽的第三組,蘇方方和老熟人愛德華www.hetubook.com.com茲都在這一組。蘇方方身高160,在短跑運動員中已經算嬌小的了,而愛德華茲只有157,與她們相比,身高已經長到172的陳煥之就有點太高了,若無敏捷加成,光是起跑三步她就能被小個子敏捷型選手落出半個身位去。
「但現在女子100米發展的趨勢已經不一樣了,女子選手們都越來越高了,除了愛德華茲,已經沒有一個現役1米6以下的運動員能跑進11秒了。」劉鑫源說,「好好發揮你的優勢,60米可不是你的主戰場。」
「我沒獎牌任務吧?」她自己雖然衝著獎牌去,但如果上面把她這塊獎牌算到計劃里,那壓力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就算她自己頂得住壓力,也禁不住別人天天在耳朵邊叨叨呀。
室內世錦賽的賽程非常緊張,女子60米排在比賽日的第二天,上午十一點預賽,下午五點半半決賽,過兩個小時,晚上七點半就要決賽。一日三槍,可以說強度非常高了。
能夠在預賽和半決賽中節省體力收著跑,也是她對技能控制力增強的表現之一,這是當她有了這種控制力后才明白的。
即使技能一開、爆發力直接飈上100,但如果這份力量像你自身的力量一樣熟悉,那怎麼會收不住呢?這就像是能跑11秒的人讓她跑12秒跑不了一樣不科學,唯一的理由就是缺乏控制能力。
而現在的陳煥之,成績下限可以控制,上限卻依然穩定,但她總覺得這種控制力跟如臂使指比,還有點距離。
劉鑫源又感嘆,「別說你聽了要拿獎牌壓力大,你知道有的記者號稱什麼,說要是劉飛不拿了金牌,北京奧運就算是失敗的奧運,這和圖書不扯淡么,你說說他和孫教練得多大壓力。」說著說著就給自己比較出幸福感來了,「沒事兒,小陳,放輕鬆,上邊說要拿獎牌是上邊的事兒,咱們自己只要成績有進步就行,別管省里還是中心,他們說什麼咱們都當沒聽到,反正這100米除了你也沒人能跑啊。」
陳煥之哈哈笑,「教練咱們心這麼大別人知道嗎?」
結果下飛機的時候來接機的除了劉鑫源,居然還有好幾個記者,如果不是都是些熟悉的面孔,陳煥之都想回頭看看是不是她又自作多情,後面還跟著一個明星團隊了。
訓練狂魔陳煥之現在訓練時長下降了,但訓練強度提高了。身體素質的訓練繼續延續冬訓期間的原則,具體項目則根據陳煥之的感受隨時調整,而速度訓練則被大大的加強了。
結果劉鑫源更有種「果然如此、終於來了」的感覺,故作輕鬆地安慰她,「等我們回去調整訓練計劃吧,現在開始調整還來得及,別擔心,每個人訓練都有倦怠期,雖然生理上可能還沒到極限,但是心理上已經先一步感覺不舒服了,這是正常現象,回去跟郭教授好好聊聊就好了。」
陳煥之就負責一臉無辜地被連行李帶人一起拉著走,路過眾位記者的時候還跟認識的幾個人一一打過了招呼,等上了車陳煥之才好奇地問,「是我又有什麼新聞了嗎?」
結果去歐洲比賽一圈兒回來,雖然成績確實提高了,但訓練表現依然是鹹魚一條,氣得徐指導暴跳如雷又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憑什麼在外邊就好好訓練回來就偷懶呢?好吧,客觀地說,還是比以前強的,但跟蘇方方、陳煥之比那就是偷懶沒有錯呀。
而最大的驚喜當然非陳煥
和_圖_書之莫屬。
訓練計劃兩個人之前就交流了無數遍,她們在美期間的訓練影像、紀錄以及歷次正式非正式比賽的紀錄田領隊也隨時在回傳,劉鑫源和徐指導兩個人天天研究這些,既要學習人家先進的訓練方法,也要掌握運動員的實時狀態。
但是陳煥之的7秒15在她所在的第二小組只能排到第二名,第一名是來自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斯科特,一個比陳煥之矮了多半頭的黑人姑娘,7秒12。聽劉鑫源介紹,她雖然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但一直在美國長大、接受訓練,在那個以避稅和旅遊而聞名的小國里,她是最出色的運動員之一。
第二天被班車拉到訓練局,第一面劉鑫源就單方面宣布,「好,備戰奧運的全封閉訓練從現在就開始了,所有紀律一會兒發你手機上,最重要的一條是,不許在外就餐,發現一次,直接開除。」
不過沒有經驗值打底,也造成了一點誤會,比如比賽前一天適應場館的時候,陳煥之居然像蘇方方一樣只訓練了半個多小時就要求回酒店休息了,嚇得第一次隨中國軍團出征的劉鑫源連連問,「受傷了嗎?還是身體不舒服?」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如邁爾斯的判斷,對她來說,學習如何在高速運動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爆發力和敏捷,遠比盲目的身體素質訓練收益更高——她現在已經能輕鬆打破李雪茹的7秒19紀錄,只剩在比賽中實踐了。
陳煥之回到北京的時候就她一個人了,田領隊在蘇方方三人去歐洲參賽的時候就跟著一起走了,而貝倫則在前一天飛往歐洲與蘇方方等人會合,成為他們這次歐洲之旅的隊醫。
郭教授是B體大的運動心理學副教授,體總m.hetubook.com.com特聘分配給田管中心提供心理服務的專家之一,算是陳煥之保障組的一員,但她平時的心理評估一貫比較穩定,郭教授的主要工作也只是先通過平時相處取得她的信任,還沒有進行過實際的干預。
師徒二人說說笑笑,送陳煥之到運動員公寓休息,幾個月不在,她的房間也沒落了打掃,依然是推門就能住,收拾收拾東西倒倒時差。
劉鑫源同樣面無表情接下了這一招,「啥牌子的,要多少,直接發簡訊給後勤小高。」
半決賽上,陳煥之7秒15輕鬆打破李雪茹在2001年室內世錦賽上創造的7秒19全國紀錄,她衝過終點線的一瞬間就聽到了系統的播報,撞上盡頭的海綿牆后都沒等電子屏上成績出來,扭頭就去找劉鑫源,「全國紀錄!我的第一個全國紀錄!」
劉鑫源欲言又止,最後決定還是相信小弟子的大心臟,實話實說了,「任務是保一塊獎牌,衝擊金牌看緣分。」
唉,這都不行,看來這次集訓的決心真的狠,從現在到奧運會這是要一直封閉半年的節奏。陳煥之拱手稱服,老老實實開始訓練,幸好她去年就把炒股方式換成網路了,要不這會兒損失可大了。
「沒有,」劉鑫源煩躁地扒扒頭髮,看得出來在陳煥之出來前他被騷擾得夠嗆,「這不是奧運熱度起來了么,所有運動員都熱,不過大部分人都封閉集訓了,像你這樣能出現在機場的就算稀罕物了。而且現在各個中心都開始下金牌任務了,各個媒體也是,一天三猜十八問,天天問這個能不能金牌、那個能不能獎牌。」
「需要啥直接給我說,讓後勤買好了給你送公寓去。」
每天的速度專場訓練中,30米、60米、100米https://m.hetubook.com.com、120米、150米,每一次都需要她按照比賽強度進行訓練,而對陳煥之來說,就意味著每一次都要技能全開,按照比賽標準消耗體力,因此沒了加練,她的體力消耗卻依然很高,每天經驗值也定額消耗11萬,這才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狀態。
到3月5日啟程前往西班牙參加室內世錦賽那天,她正好只剩了200多萬經驗值留下治傷應急了。
她在比賽中跑出了一次10秒99后,在之後的一個多月中又數次跑進了11秒,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是10秒93,遺憾的是,那次的錄像畫面中明顯可見樹葉搖動,應該超風速了,只是訓練中沒上風速計,不知道超了多少。
「呃……」陳煥之回憶了一下,除了她自己算是預料之外,08劉飛退賽記憶深刻以外,田徑項目北京奧運戰績如何?真沒印象了,畢竟二三十年了,可能挺好可能挺壞,光記得總金牌數第一了。
陳煥之滿腦袋問號,「那我昨天剛回來,還要去外面買東西的呀。」
這個時候紅白臉配合就靠默契了,劉鑫源很明顯不想讓陳煥之接受採訪,強硬地拉著她胳膊一路快步走走走,一邊走一邊打招呼,「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記者朋友們讓讓,小陳現在接受採訪必須得中心同意,麻煩大家跟中心宣傳部聯繫,我們先走了。」
「在訓練局,沒聽說受傷啊。」劉鑫源詫異,不過想想也有可能運動員們有自己關係好的小團體傳遞消息,雖然陳煥之怎麼看都不像跟誰關係特別好的,「狀態應該不錯吧,聽說經常跑到13秒以內了,以這個節奏到奧運前狀態起來了說不定把他自己世界紀錄又破了。」
喝,比淘寶口氣還大。陳煥之面無表情說,「衛生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