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事實上就是一家人。」貝倫說,「那個大姐是來挪威做生意的,在奧斯陸呆了二十年了,國內父母年紀大了才一起接過來養老。」他看陳煥之眼神驚奇,笑,「怎麼了?你在前面跟那個大姐說話的時候,我在後面跟小朋友聊天啊,小朋友對於一大早就要從床上爬起來,全家出動迎接一個他從未聽說過的明星表示非常不滿,說純粹是為了滿足曾祖父的願望而已。」
劉鑫源搖搖頭,「難說,31歲就算能保持比較好的狀態,身體各方面機能也開始下降了,尤其怕受傷,這個年齡受傷就真的什麼都完了。」
「如果我想幫幫他們,」陳煥之說,「腿受傷殘疾的人,和退役後生活困難的運動員……」
丁曼文是找工作找了十多天、錢也快花光了之後,才想起來幾年前呂瑞嘉曾經說過健身房裡可以聘請專業的運動員當私教,而呂瑞嘉的健身房是她找的第三家,終於不再以一句「不缺人」就打發掉她,還能提供底薪兩千包吃住帶提成。
也許可以跟費諾克商量拍幾個公益廣告,也可以繼續努力多拿些冠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影響力,這樣等到幾年後年齡大點了大概能混個提案資格,到時候就可以做些什麼了吧。
她也只比陳煥之大一歲,但在她們人生中唯一的交集、那次短暫的中學生運動會之後,兩個人的命運卻天差地別。
其實與蘇方方等其他短跑運動員比,陳煥之的整個跑動技術都是比較粗糙的。
在整個下午的技術分析中,雖然從劉鑫源那裡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但陳煥之自己也不確定她的經驗和狀態是否真的有研究價值。
而當她初步適應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技能、能在比賽中正常地使用出來后,就好像這個人經過簡單地練習,終於能舉起250斤的重量,看起來大有進步,其實仍未能完全掌握自己的能力。
陳煥之說實話,「這次是我狀態特別好,很興奮,而且這裏的跑道和鳥巢一樣那種,我覺得對成績也是有提高的,最近兩三個月可能都不能再到這個成績了。但我硬實力跑10秒7以內沒問題。」
到了前天,比賽只是一次普通的鑽石聯賽,但一方面是海城比賽升級后的第一站,主辦方早就各種大力推廣宣傳買通稿,另一方面陳煥之成績實在是太驚人了,前天比賽完當晚就上了央視晚間新聞,昨天又上了新聞聯播,到
hetubook•com.com了今天新聞效應爆炸,從微博到博客、從天涯到虎撲,到處都是談論陳煥之、談論她的10秒61的人。
另一方面,第一次美國冬訓過後,在邁爾斯的建議下,她都盡量在訓練中也開啟技能,以便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效果,但因為整體身體素質跟不上,她不止更容易累、而且更容易拉傷什麼的。
而陳煥之目前所要做的,就是通過大量的比賽和練習讓自己逐漸進步到能夠舉起350斤的階段。
等應付過了媒體採訪上了車,陳煥之才來得及問,「剛才那不會是一大家子吧?」
而目前200級的極速技能因為之前曾經使用過衝刺和速度,每個單項都加的比它高,雖然比賽前只練習過一次,但也算是得心應手,直接跳到了能舉起250斤重量的階段。
幸好她最大的財富並不是金錢,而是自己的影響力。
劉鑫源瞥一眼宣傳冊,「她能跟你杠幾年?你今年20歲,她今年都31了。」
扶著老先生的一個中年大姐用普通話解釋,「我爸是說謝謝你,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他也看了,特別高興,他年輕的時候也做過運動員。」解釋完了又順手塞給她一把名片,「這是我們家的中餐館,歡迎你隨時來吃,給你打折。」
劉鑫源說的這些現象陳煥之一直知道有,但她從沒這樣關注過,直到自己認識的人也成為其中一個案例。
陳煥之一愣,因為黑人都比較不顯老,她雖然知道,但還真沒把對手的年齡問題放在心上,「是說她的巔峰生涯沒幾年了嗎?我看她狀態還是很好啊,海城不還跑了10秒7?年輕選手那麼多,有幾個能跑到10秒7啊。」
陳煥之有點無語地撐住頭,覺得自己的粉絲構成實在是非常複雜精彩了。「這位老先生,真的十分熱愛田徑事業啊。對了,他怎麼看也得七十多歲了吧,年輕那會兒就有專業運動員啦?」
不是帶過的學員,劉鑫源毫不關心地點點頭,「哦,呂瑞嘉怎麼了?我記得她家裡挺有錢的,這是要支持她自己創業當老闆了?」
劉鑫源回憶了一下,「記得,小呂那會兒跟你一個屋吧,我記得你倆關係還挺好的,丁曼文誰?」
「行,那我就放心了。」
而這跟田徑隊在美國特聘的體能教練邁爾斯,當初所說的陳煥之「缺乏身體控制力、難以發揮全部的實力」其www.hetubook.com.com實是一個意思,這種控制力指的是對自己肢體力量的細微控制力,而不是說當她極度疲勞、肌肉里充滿乳酸、每動一下那種酸脹麻癢都那麼銷魂的時候,依然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訓練動作的那種意志力的控制。
真正的能夠妥善使用自己的每一塊肌肉、每一分力量,那是一種了不起的、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掌握的能力,不是加強意志力能夠達到的效果。
她從小進體校本來就是因為家裡窮,希望能藉此改變命運,既然沒考上學,家裡也拿不出錢給她復讀,她高中畢業后只好到當地的一個地級市打工。
而當時常常被他拿來嚇唬陳煥之的「小心記者黑你」,不能說沒有,事實上還挺多,但陳煥之除了偶爾下場手撕當做調劑心情,平時還真沒見她在意過——最少表面上看來是這樣沒錯。
陳煥之問劉鑫源,「丁曼文是運氣太差了點,不過退役運動員里像她這樣的多嗎?」
說起來,劉鑫源都不知道陳煥之怎麼突然這麼多粉絲,明明海城鑽石聯賽之前,據陳煥之自己講,她的微博轉贊都不過百來個,評論二三十,還不如博客關注的人多,但現在她賽前發的最後一條微博,光評論都上千了。
陳煥之幾乎是受寵若驚地從為首的滿頭白髮老先生手裡接過花——鮮花!在挪威能貴死人的一大捧鮮花!然後滿臉迷茫地聽著老先生不知道南方哪裡口音的話。
「也是一個屋的,不過她練撐桿跳的。」
「是啊,不過我是想說,呂瑞嘉請了丁曼文當她的健身房私教,」陳煥之說,「丁曼文嗯,過得不太好,但她其實是傳統意義上應該過得比較好的那種人,認真、細心、又能吃苦又努力。」
所以當他們在奧斯陸下飛機的時候,有媒體接機等著採訪也就算了,居然還有十幾個華人來接機,而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要知道整個挪威都不知道華人有沒有幾千個,前兩年過來比賽的時候也曾經短暫停留,貝倫當時買菜做飯想找家華人超市買點調料,跑遍了半個奧斯陸都找不到。
「所以你自己感覺,下一步這個成績時能快速提升還是平穩保持,還是說可能發揮不到這麼好?」劉鑫源問完想想,又補充,「長遠看我知道你肯定還要進步,就說近期,不是應付外人那種套話,咱們自己人實話實說。」
這也不一定啊,說白了還是不夠和_圖_書有錢唄。陳煥之嘆了口氣,有時候覺得自己超級富有,擁有前世想也不敢想的財富,但是到了真的想要干點什麼事兒彌補遺憾的時候,又發現那點錢不算什麼。
「那當然是我了。」陳煥之當時說,「杰特爾這是跟我杠上了吧,一聽說我參賽她立刻也要參加。」
在女子200米上陳煥之現在也有了巨大的進步,她在彎道用速度技能、快出彎道的時候就換成極速,當然,按照慣例,200米的技能切換中間是有停頓的,這樣對她的身體沒什麼傷害。再加上基礎屬性的提高,也跑出了22秒63的好成績,隨著她對新技能的控制能力提升,想必成績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劉鑫源做過多年的基層體校教練,所見所聞的內容,比陳煥之能想象到的還要豐富得多,他搖搖頭,「她這個屬於不錯的了,運氣也不算太差,現在不是還找到了一個挺好的工作了嗎?而且沒病沒災的,自己也挺努力,還知道考會計證、考本科。有好多人根本沒這個意識,只知道埋頭傻干,體校退役培訓也比較少,省隊市隊退役還給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但好多人一個是學不會,再一個是覺得沒必要,到最後找不到像樣的工作。還有就是不知道買保險,有時候我跟她們一遍遍說退役了以後,受傷也好病了也好,都沒人管治了,就算自謀職業也得買醫保養老,但有的人別管我說多少次也捨不得那一年幾千塊錢,臨到真的生病了,多少年奮鬥都一下子砸進去了。」
陳煥之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她原來也聽說過以前所有運動員退役了都分配工作,當然分配的工作有好有壞,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也有普通工廠國企,但總的來說都有著落,不像現在只有拿過非常好的成績的運動員才有這個機會。
至於作為本次比賽宣傳重點的女子100米,杰特爾本來不參加,到陳煥之她們抵達奧斯陸才發現,主辦方臨時更換了宣傳冊,封面上她和杰特爾一邊一個,中間一行大字:誰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女飛人?
而丁曼文則是預賽一輪游,落敗后回到本市體校,想想自己繼續練體育也沒什麼前途,就轉回了普通高中預備考大學,雖然從小學五年級就一路體校念上來,文化課成績實在太差,但體育成績還不錯,撐桿跳能衝擊一個二級運動員,就準備考體育專業,誰知在專業考試那天又www•hetubook•com.com偏偏吃壞了肚子。
當她從技能中獲得了敏捷或者爆發的提升,其實她還是像自己平時那樣跑,但是當真的跑起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也更不容易累。
在她受傷以後、尤其是去年復出但是沒得冠軍的那個賽季,雖然是作為身殘志堅的典型代表,可是從各種微妙的角度不明顯地黑她的人就沒斷。
她想了一會兒,突然問劉鑫源,「教練您還記得呂瑞嘉和丁曼文嗎?」又不等他回答,接著說,「前段時間我看呂瑞嘉發微博,她健身房開張了,而且一下子就開了三家店。」
呂瑞嘉當時在電話里唉聲嘆氣地說,「其實我這裏也不缺人,不過我提前交代過,有專業體育經驗的優先錄取,當時店長看她高高瘦瘦又好看,才想著招來當門面。我這裏好歹課賣得多了掙得多,也算是專業對口了,要是當服務員,那能有什麼優勢呀,當年大家都一個屋裡睡,怎麼就至於這樣了呢。」
話一出口,劉鑫源自己瞬間都是一愣,猶記得兩三年前還是陳煥之在記者面前一通吹、劉鑫源一邊在後面圓場一邊回頭給她訓話的模式。這不過兩三年光景,已經成了陳煥之說啥他信啥的模式了。
「怎麼沒有,」劉鑫源接話,「52年咱們就參加過赫爾辛基奧運會,不過那會兒運動隊都是叫體訓班,後來就改成專業的運動隊了,按職工標準發工資,退役了直接分配工作,看老大爺年齡,搞不好就是那會兒。」
丁曼文訓練努力,工作也努力,很受老闆賞識,可惜這老闆賞識到一定地步了居然開始性騷擾,氣得丁曼文當場打了他個滿臉開花,把工作兩三年攢下來的錢都賠成了醫藥費。
最後一個階段,當然就是這個突然有了力量的人經過充分的練習,學會了怎麼發力、怎麼保護自己,雖然是300斤的力量,但最後能舉起350斤的重物。而對陳煥之來說,她只有很短的一段時期里能達到這個標準。
因為她的技能也是隨著經驗值的增長而不斷被升級變化著的,當她好不容易通過練習掌握了爆發提高45時的使用技巧后,因為成績的提高、經驗值的積累,她很快就又將技能等級提高了,爆發變成了提高60,再次需要重新練習掌握。
當然「陳黑」們也順勢掀起了又一波高潮,但這次再也用不著陳煥之自己披著馬甲親自下海手撕了,她的粉絲們先替
www.hetubook•com.com她在網路上戰了個天翻地覆。
雖然成績算不上特別出色,但也只是輸給了杰特爾的22秒54排名第二,但有一個前提就是真正擅長200米的卡貝爾、斯圖爾特等人,因為適應不了奧斯陸最高才十幾度的溫度,害怕低溫下劇烈運動受傷,根本就沒來參賽,反正鑽石聯賽的新賽制與黃金聯賽不同,一場比賽的勝利不算勝利,全程積分高才是王道,更何況還有最後兩站積分翻倍,如果前面幾站一騎絕塵,積分把別人甩的遠遠的,最終決賽不參加一樣拿到冠軍的可能性也有。
她雖然沒了錢,但是好歹氣是出了,想想海城是大城市,工作機會也多,法制也比較健全,乾脆到海城來找工作。可是大城市工作機會固然是多,可對學歷的要求也高,她之前考的會計證、成人自考本科毫無用途,根本找不到一個工資能讓她活下去,又有一定發展和上升空間的工作。
劉鑫源不得不先潑她冷水,「老話說『救急不救窮』,你要是認識的人里有人遭了難,你臨時幫上一把,這個可以,但你沒法子一直幫。有些事兒是政府的責任,就你那倆錢,真往裡填沒幾天就花光了,還幫不了幾個人。」順手按按她頭頂,「好孩子,還是別想那麼多了,留好你的錢,好好比賽吧。」
據呂瑞嘉所說,她自己不負責招聘,直到後來才發現招到了老熟人,等到合同也簽了、都開始崗前培訓了,丁曼文才在閑聊中透露,應聘時她身上只剩兩百塊錢了,要是這個私教的工作沒著落,下一步就打算去應聘服務員和保潔了。
「所以說我戰勝的只是正在下降的杰特爾嗎?要是能和她的真正巔峰、去年海城那個杰特爾一起跑一次就好了。」陳煥之說。
這種感覺很玄妙,如果解釋的話,大概像是一個人突然有了300斤的力氣,這時候如果他用盡全力想舉起300斤的重物,那首先就要肌肉拉傷,因為他從沒有試過用自己的肌肉發出這樣大的力量、而他也並不會使用這些力氣。這就好像陳煥之以前體質屬性低下時,稍微一用切換技能就要受傷,每次升級后都首先需要一段時間來學習如何使用技能。
在奧斯陸訓練了一周后,6月4日的鑽石聯賽奧斯陸站,鑽石項目是女子200米,又有主辦方重金邀請,陳煥之就連非鑽石項目的100米也跑了。
陳煥之戰勝了蘇圓圓得了冠軍,從此開啟了她的勝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