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雲州
第七十五章 廣場攝影展
但在雲州本地拍攝的一些風景照片,徐暢然看得很專註。雲州本地的山巒河流,他很想一一走過,能夠把這一方水土看過走過,就沒什麼遺憾了,那些名山大川,徐暢然反而沒什麼興趣。
徐暢然轉過頭一看,原來是何方宜,她和另一個女孩子在一起。這時,何方宜也看見了他。
回頭一看,何方宜也取了這本書翻看著。
看到一大半的時候,旁邊過來兩個女孩子,小聲議論著,聽見一個女孩子說道:
廣場的一邊做了一些長椅,還有一些老樹,太陽大時可以遮陰,椅子上總是坐著很多人,以退休人員為主,以及城市閑雜人員。平常徐暢然只是路過看著這些人,今天要來坐坐,看看社會風情。
不過,這兩個女孩子中,怎麼有個聲音有點熟悉呢。
看完攝影展,三個人來到新華書店,在文學類書架前選書,何方宜取了一本《傅雷家書》,說是語文老師推薦的,她還對同來的女孩子說,先借給她看。
和-圖-書「數碼相機好不好用?」何方宜問道。
椅子上坐了不少人,但還能找到空位,不過今天有更好的選擇。廣場中央正在舉辦一個攝影展,雲州地區1998年度的攝影作品,徐暢然對這個有興趣。
「呆會看完了,我們一起去新華書店。」徐暢然說道。
這本書沒問題,青少年必讀書,不過,也許更適合大學一年級,徐暢然這樣想著。
謝新芳做的麵條味道好,裏面放的紹子多,桌子上還有幾個冷盤,每樣放一點在面里,攪合一下,吃起來舒服極了,比外面說不清道不明的稀飯包子強得多。
攝影作品放大后貼在木架子上,一排排擺著,一共擺了三排,一張張看的話,要花一兩個小時。徐暢然氣定神閑,一張張欣賞起來。
「沒關係,膠片相機快過時了,過幾年買數碼相機。」徐暢然說道。
但其攝影觀念,在徐暢然看來是落後的,都是一種模式,歌頌式的,沒來由地表現崇和圖書高和歡快,比如拍農民,就是一個滿臉滄桑的老農民捧著一把穀子,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或者一個老太太在吊著一串串金黃色玉米棒子的屋檐下,滿臉笑容地吃飯。表現工人勞動的作品,必定是腳手架上,一群頭戴防護帽的工人在幹活,其實這也算不上工人作品了,只能算工地作品,並不屬於傳統的工廠題材,而是新興的房地產領域。
國人對葉芝的那首《當你老了》津津樂道,但徐暢然沒有特別的感覺,他最欣賞的還是那句:
「這張照片是劉叔叔拍的,他們去的時候還帶了帳篷,早晨4點多就起來了。」
至於風景題材,徐暢然比較關注,展出的風景照片中,有國內其他地方的著名景點,也有不少雲州本地的風景,對國內其他地方的風景照片徐暢然沒多大興趣,都是些兜里有幾個錢的離退休幹部,跟團走的景點,拍攝點也是拍濫的地方,那場景可以想象,搭好的平台上,一群群的人長和*圖*書槍大炮,等著光線出來,太陽一露臉就是一陣咔擦聲,拍出來的照片大同小異。
把衣褲放進書包里,這才感到書包帶出來不是裝樣子,而是真的有用。
走出世紀商場,考慮了一下,決定到附近一個廣場坐坐。
全部是膠片攝影,所以畫質還不錯,數碼攝影在1999年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新鮮事物,還得等幾年才會普及,而在數碼相機達到一定水平前,徐暢然也不會考慮買器材,僅僅是欣賞,就像今天這樣。
「哦,那我要買電腦。」何方宜說道,還拍了下手。
「沒事,過來隨便看看。」
吃完喊一聲:「媽,我走了。」一溜煙出了門,腳步馬上慢下來。今天不能去網吧了,沒意思,白花錢。還是去市中心逛一逛。
徐暢然在書架上看到一本《麗達與天鵝》,葉芝的詩選集,取下翻了翻,這本書也很合適晚上在床頭翻一下,也許看一首,也許看一行,都可以調適心情。但沒有決定買下,m•hetubook•com.com畢竟裏面很多詩都讀過,又放回了書架。
「我也是,不過我沒有照相機。」何方宜說著,吐了一下舌頭。
【向生活、向死亡,冷冷地看一眼。騎士啊,向前!】
從照片右下方的標牌來看,這些攝影作品主要是由雲州市的離退休人員拍攝的,他們組織了一個協會,經常組織拍攝活動,風景、人文內容都有。
這倒是個難題,徐暢然不知道何方宜喜歡看什麼類型的書,而按自己喜歡的推薦,又擔心讓人家花冤枉錢。
「算是吧,你呢?」
「好啊。你給我推薦兩本書吧。」何方宜高興地說道。
第二天如法炮製,早早背著書包要出門,謝新芳還是問在家裡吃早飯不,徐暢然看了看時間,就留下來。
「暢然,今天怎麼到這兒來了?」何方宜問道。
「喜歡看照片?」
「好用,但是要有一台電腦才行。」
那是一張取名《雲江晨霧》的風景照,照片上,早晨的太陽剛剛從遠方升起,放射出一束束天堂光,灑向和*圖*書大地和雲江,此時的雲江,被一層薄霧籠罩著,格外神秘而美麗。
坐公交車到市中心,世紀商場里看了看,也沒啥可買的,逛著逛著終於想起來,跑到針織品櫃檯,買了一件運動短褲和一件運動背心,下學期晚上跑步用,天氣熱了,運動服不能穿,只能穿短衣短褲。
「哇,好漂亮啊,我以後也想去這裏拍照片。」
這張照片應該是在比較高的山上,俯拍雲江,是在雲江上游的某個地方拍的,需要的器材是汽車、帳篷、照相機,至少要在頭天下午趕到拍攝點,搭好帳篷,第二天4、5點爬起來,搭好三腳架,等待日出的那一刻,一般人沒有這種條件。而那些離退休幹部也沒有這種精力拍這種照片,所以應該是事業有成又有點閑的中年大叔拍的,徐暢然也注意到,有些照片是報社記者拍的。
據何方宜介紹,跟她一起來的女孩子和她是同一個院子的,還在讀初三,今天她們一起來市中心,是想到新華書店買幾本書,寒假期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