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文華

作者:風吹陌梁
重生之文華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生記

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生記

【鄧明鄉同意了她的請求,和她離婚,他對雪兒的父母說,兩人性格不合,感情已盡,離婚是最佳選擇,各給雪兒的父母和她一筆錢,但雪兒把給她的錢全部退還,獨自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當時,在長江水道上,深入內陸上千公里的地方,巡遊著各國軍艦,歐美法德英,列強的軍艦一個不少,他們來這裏幹什麼?無利不起早,他們是來護送重要的戰略物資——桐油,因為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桐油產地,而且很快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桐油出口基地。】
【由於他的特殊經歷,他的許多觀念和其他人有很大區別,比如,他不再把自己看成家族傳宗接代的一環,而這當時是很多國人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擁有較大的資金實力后,鄧明鄉來到當時中國經濟的龍頭上海,要在這裏干一番事業,他與洋人合作,引進先進的生產線,創辦多家工廠,到30年代,已經成為國內實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只是他為人低調,很多事都不親自出面,而是找手下代勞,因而很多人並不知道他。】
【桐油由桐樹的果實壓榨而成,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栽桑種桐,子孫不窮。」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用途廣泛,當時桐油的主要用途一是做油漆使用,二m•hetubook•com•com是直接塗飾器物,三是造船之用。舉例來說,古人所用的油紙傘,就是在紙傘面上塗桐油,方有防雨功能。】
故事還沒有寫完,徐暢然心裏已經明白,張知富、鄧明鄉的命運是國人的一個縮影,無數讀者都會通過這個人物反觀自身的命運,感知歷史的進程,在心靈上被深深震撼。他預感到這部小說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鄧明鄉詢問雪兒離婚的真實理由,她說出實情,找到了真愛,她決心為愛情犧牲一切。她表示,感謝鄧明鄉把她從鄉下帶到上海灘,給了她學習的機會,對她也很好,但那時她還小,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現在她找到了自我,要追求真愛,不成功便成仁。】
【當他從暈厥中醒來,成為另外一個人的第二世,他的人生就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他開始從一個與旁人無二致的懵懂少年,走向了發家致富的道路,由於手法果斷有效,迅速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一次,經過多方打探,他得知張知富的一個後代在北方某小城生活,他得到具體|位置,獨自一人前去探望。遠遠地,他看見一個破敗的平房,一個年輕人在門口蹲著,頭髮蓬亂,衣著寒磣,手上端著一個飯碗,埋頭刨飯,隨後抬頭茫然地www.hetubook.com.com看著四周,眼神中透露出生命的困頓和無奈。】
【不過,正如有人說的「自由給得太多,也會出事」,鄧明鄉的一個姨太太叫雪兒,因其名字最後一個字為雪,生得貌美如花,肌膚賽雪,人也很聰明,16歲被鄧明鄉花重金從鄉下娶為姨太太,到上海經歷文明的熏陶,23歲時突然提出離婚請求。】
【鄧明鄉在遠處默默觀察了幾個時辰,最後給這家人偷偷給了一筆錢,回到上海。他心裏的想法是,不糾過往,過好現世,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當時社會上流行「實業救國」這個說法,他打算踐行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桐油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當時不少參戰國家認為不久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紛紛加緊備戰,尤其是各種戰艦,更是列強發展的重中之重。戰艦的表層,為防止海水腐蝕,要塗一層植物油,以前的方法是塗亞麻油,後來工程師們發現使用桐油效果比亞麻油更好,重要的是,桐油的乾燥性非常好,它的乾燥速度是亞麻油的數倍,在爭分奪秒進行軍備競賽的列強國家眼裡,速度就是生命,各國紛紛採用桐油代替亞麻油作為軍艦塗料,桐油一舉上升為重要的戰略物質。】
【描寫的正是詩人小時候和-圖-書在嘉陵江畔在桐油燈下學習古詩文的情景,桐油燈成為鄉愁的象徵。】
【鄧明鄉也有一個特點,喜歡躺在女人肚皮上休息,他隨時帶著一個姨太太,累了,就讓姨太太玉體橫陳,他躺在人家肚皮上小憩一會,醒來後生龍活虎。】
【雪兒的父母聞訊從鄉下趕來,把雪兒關在房間里,要「打斷她的腿」,鄧明鄉勸阻他們,不讓他們亂來,他進入房間,和雪兒長談,希望她看在孩子的份上留下來,但雪兒去意已決,堅持要離婚。】
【對女人,鄧明鄉的態度也有不少變化,對姨太太們的態度開明許多,賦予更多的自由,鼓勵她們讀書,願意參与到生意中來,也會給予機會,所以他的姨太太個個心情舒暢,氛圍和諧。】
【在那個年代,沒有純粹的生意人,必須依附某個勢力,不然很容易被人算計,鄧明鄉在上海沒有找青紅幫,也沒有找軍閥,他找的是洋人,相對來說關係比較單純,大家都為一個利字而來,同時也有較強的契約意識,不像國內那些幫派組織有亂七八糟的虛飾和講究。】
如果說張知富的故事算是前傳,那麼鄧明鄉的故事就是小說的主體。鄧明鄉的命運對讀者來說更具吸引力,這一段是整部小說的核心。
【古人也有用桐油晚上照明用,時間長和_圖_書達千年,畢竟煤油燈是後來才出現的,而且價格偏貴。詩人余光中寫過一首《桐油燈》,開篇這樣寫道:】
以上就是小說《三生》中段發生的故事,和第一個主人公張知富的故事相比,鄧明鄉的故事細節更豐富,情節更曲折,整部小說漸入佳境。
【其中的緣由,這世上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鄧明鄉只是一個符號,不過是他的第二世。】
〖記得在河的上游,也就是路的起點,有一個地方叫從前,有一盞桐油燈亮著……〗
【在涉足桐油生意的過程中,由於當地不少行業被袍哥組織控制,特別是船運和碼頭搬運,沒有袍哥頭目的同意,是沒法獨立做生意的,鄧明鄉不願意為此加入袍哥組織,他托關係找到當地老大,捐錢買了個「師爺」名號,每年給一些底錢,也就是會費,維持名號,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生意,不會受到袍哥干擾。】
【鄧明鄉看準了這個機會,把生意的重點轉移到桐油,而他一旦參与,就不是小打小鬧,不僅大量收購桐油,還創辦煉油廠,並與洋人合作,開辦專門的桐油洋行,佔據桐油產業鏈的各種層級,生意越做越大。】
【這幾年,桐油生意逐漸火爆起來,需求量越來越大,價格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起桐油生意,鄧明鄉經過周密部和*圖*書署,也打算涉足這一朝陽產業。】
【18歲那年,鄧明鄉暈厥過一次,醒來后,他具有了另一個人的全部記憶,那個人就是張知富。】
〖中國木油(即桐油)可與石灰碎麻混合,填塞船縫。〗
【直到13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遊歷中國,接觸到了漁民使用桐油,他在遊記中寫道:】
【20世紀20年代,長江邊一個小城,碼頭上,年輕的鄧明鄉正在指揮夥計們裝船,貨物是當地出產的一種榨菜,在長江下游一帶很受歡迎。】
【貨物快要裝滿,鄧明鄉站在一塊高台上,望著滔滔江水,陷入沉思。最近他正準備把生意的重心轉移,從農產品轉移到一種經濟作物,桐油。】
【而後,他首先向歐洲人介紹了桐油及用途。1516年,葡萄牙人與中國通商,第一次將桐油作為商品輸出到國外,在以後的歐美工業革命進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桐油的用途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被廣泛應用在油漆油墨、機械化工、電力能源、醫藥衛生等等重要領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植物油性原料。】
【除了做生意、辦實業、和洋人打交道,鄧明鄉在女人方面也不含糊,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他先後娶了6房姨太太,北地金粉,南國胭脂,燕瘦環肥,軟玉溫香,賺錢之餘,沉湎溫柔之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