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六百五十四章 蜀陝古道(二)
徐暢然拍完照片,沒有在這裏住宿,匆匆趕往榮城。
徐暢然由衷地羡慕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找對了地方,這是一片戶外的寶地,從極高難度的鰲太線到輕鬆愜意的古道行走,各種中等難度的穿越線路,在中華的龍脊,在樹木茂密的山中小道,在鮮花盛開的高山草甸,接受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天地的廣闊,這樣的一生,也是幸福的。
見黎哥拿著兩根登山杖,徐暢然問他為什麼要用雙杖,是不是有什麼講究。黎哥說,他前幾年參加戶外運動時,還沒有登山杖這種玩意,大家都是用樹枝砍成木棍拄著走,後來有了登山杖,有收縮功能,能隨包攜帶,他很高興,買了好多根,出門也帶兩根,不知不覺養成用雙杖的習慣,感覺比用單杖更節省體力。
大爺海,拔仙台,是兩個重要景點,這兩個地方拍完后,就可以下山了。這一帶已經設為風景區,要收門票,道路進行了整治,遊客也比較多。徐暢然要記錄沿途的風景以及建設,對景區建設作一些反思,比如路上就看見一座廟宇正在修建,
和-圖-書
不是整修殘破的廟宇,而是新修一座,這種做法是否恰當,值得商榷。徐暢然一提,果然很沉,黎哥告訴他,包里放了一塊大石頭,現在他外出爬山,背包重量必須超過40斤,如果要走鰲太線,每個人的負重起碼在40斤以上。
黎哥說,以前太白山很險,即便是當地人,到達大爺海、拔仙台的都不多,十多年前,咸陽彩虹彩色顯像管廠的4男2女工和西北大學2名學生,一行共8人進入太白山探險,由於準備不足,天氣突變而迷路,最終付出了1人死亡,2人失蹤的慘痛代價。當地百姓以前還有到拔仙台「朝山」的習慣,因為極端天氣變幻,出事也不少。風景區設立后,遊客才多起來。
「有機會一定去。」徐暢然說道。
「走得快的話也要七、八天,沿途沒有任何補給,也不像藏區穿越那樣可以雇傭馬幫,只能靠人背,背那麼多東西,走那麼艱難的路,風險的確很大。」黎哥說道。
「走完全程,大概要花幾天時間?」徐暢然問道。
徐暢然的任務是m.hetubook.com.com往南走,拍攝儻駱古道沿線的古鎮與村落,因為黃記者的人馬主要是行走人跡罕至的古道,在幾個大一點的村鎮不會過多停留,這些地方的拍攝和採訪就是徐暢然要做的工作。
天回鎮為榮城北郊一個小鎮,已經完全失去古鎮風貌,重型汽車穿梭往來,塵土飛揚。再一了解,這個小鎮還是李劼人小說《死水微瀾》故事發生地,小鎮不復百年前形狀,但仍能感受到死水微瀾氣息,住在這裏,心態是浮躁晦暗的。
「這片風景區真是個聚寶盆,妙處在於包括了大爺海和拔仙台,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峰,你知道,秦嶺是我國南北自然地理及氣候的分界線,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站在拔仙台望去,這邊是北方,這邊是南方,這種感覺……那是絕好的旅遊資源不是?」黎哥說道。
「肯定要嘗試的,你在地圖上看就知道了,這是中華之龍脊,行走其間,極盡蒼茫,感受天地之偉岸,人之渺小,如匆匆過客,魂牽夢縈,揮之不去。我現在就在拉練,不信你背m.hetubook.com.com一下我的包。」黎哥說著,把背包從身上取下來,讓徐暢然拎一下。
黎哥30多歲,戴一副眼鏡,西安市某建築設計院工作,幾年前開始戶外活動,算是較早的一批,太白山頂來過多次,向徐暢然詳細介紹了以往的所見所聞,對徐暢然了解情況提供很大幫助。
一路向南,沿著千年前杜甫走過的線路,和黃記者他們不同的是,徐暢然不走山間古道,而是坐中巴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拍攝當地的古迹和市井風情,七、八天輾轉下來,來到唐玄宗當年班師回朝的地方,古蜀道的起點,天回鎮。
第二天下山途中,為了節省時間,還坐了一段索道。黎哥繼續介紹太白山的戶外活動,以前他們是從北坡到南坡進行穿越,去年7月,有個資深戶外愛好者走了一條新的線路,從鰲山出發,沿著山脊行走,最後到達太白山拔仙台。
黎哥的生活方式引起徐暢然注意,他是北方人,在西安讀書,並留下來工作,成為戶外愛好者,平時努力工作,節假日就和同好相約爬山。
「他們已經走通了鰲m.hetubook.com.com山到太白的線路,但是沒有對外界宣傳,因為這條路的艱險程度超越想象,風險非常大,他們擔心公開后引起各地戶外愛好者關注,引發意外事故。」黎哥透露出業內的「秘密」,徐暢然頻頻點頭。
真令人羡慕啊,國內著名的鰲太線就這樣浮現出來了,而黎哥也會成為這條線路的早行者。徐暢然只能暗自遺憾,如果他要花時間準備鰲太線,花的功夫太多,會影響他做其他事情。
路程可謂艱辛,特別在接近山頂的路途上,大量石塊鋪滿山體,叫做石河、石海,人在半山腰上的石海穿行,望下望去,無數嶙峋的石頭如猛獸般沉寂,令人膽寒。
小文公廟那一段路,在半山腰的石海穿行,雖然路面整修得還算平整,仍擔心失足滾下山坡,徐暢然感覺用登山杖能提高安全性。下山時登山杖作用更大,因為兩人都背著包,加上體重,身體騰空后落腳,全部重量由一條腿承擔,對膝蓋的衝擊很大,需要用登山杖先拄在地面,承擔一部分重量,再下腳,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徐暢然和黎哥匯合后,花了兩天時間,https://m.hetubook.com.com走了一段太白古道。
下山到達遊客中心,黎哥準備返回西安,他告訴徐暢然,還有一條古道上山,那地方叫遠門口,當年太白山搞旅遊開發的時候,曾經和村子談過,沒有達成協議,才改在這裏。那條古道他隨隊伍走過一次,還保留著原始風貌,風景非常美麗。
「這是一條天然的線路,怎麼講呢,如果你從空中看太白山,就會發現大部分顏色是綠色的,那是森林,太白山的森林覆蓋率不低,但在山脊上,有一道黃線,從鰲山一直通到太白山拔仙台,像是有人畫上去一樣,實際不是的,因為山脊上沒有樹木,全身石頭和泥土,所以看上去是黃色的,連接起來就是一條線路。」黎哥說道。
「那麼,你……」
徐暢然在拔仙台拍了不少照片,視野開闊,群山峻岭,令人心潮澎湃,他對黎哥說,一覽眾山小的確令人激動,不過他本人不大喜歡風景區,凡是要門票的地方,他都有點反感,只是這風景區囊括了拔仙台,不得不低頭……
到達大爺海時已是黃昏,徐暢然運氣好,拍到了「日照金山」,當晚住宿在大爺海,每人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