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七百零八章 古道新悟
這段古道因遠離公路,長年無人行走,老樹纏滿古藤,重重疊疊,遮住了天光,形成一條陰森森的通道,石頭路面有些潮濕,還有些顏色奇怪的苔蘚,令人有進入時光隧道之感,但在鏡頭下又有奇異的景象,徐暢然又有些恍惚起來,懷疑自己一個人在這條路上是不敢走下去的。
耳邊似乎響起昔日馬幫行走的鈴聲,徐暢然想到,古人趕著馬幫行走,一個來回就是一年半載,一輩子也就走個幾十回。
「慢點,不用走快了。」徐暢然知道,此時時間特別寶貴,要讓它流逝得慢一些。
走了幾里地,下午一點左右,到達永國寺,只見一堆殘垣斷壁,但大門還算完整,頗有莊嚴氣象,據說永國二字為永曆帝與晉王李定國中各取一字而成,是永曆帝取的名字,李定國曾率兵在此山與追兵作戰。
「是嗎,要停一晚?那你可以到我那裡住,不用開房間。」徐暢然說道,他估計周志明是路過榮城,再轉車到陝西。
一路機耕道,往下走了一段,又是土路,兩人走著走著,聊起天來,周志明問徐暢然走完行程是否回和圖書燕京,徐暢然說要到榮城住幾天。
「很不錯,我以前不大搞戶外。後來看了你的博客,也想沿這條線走一趟,只是不好找人。」周志明笑著說道。
在燕京,儘管不用上班,但仍然像被什麼東西驅趕著,腦子裡運轉著,即便休息,也很難進入徹底的放鬆。這時是完全放下了,所有的一切都不用思考,想著的只是什麼時候到下一站,下一站也是他期待的,去年呆過兩天的花橋。
兩人在「萬馬歸槽」盤桓了一陣,繼續前行,此時是正午,天空湛藍,沒有一絲雲彩,路途中不斷碰到農人、牧童和水牛,都在悠閑地走著,相比之下,徐暢然和周志明顯得行色匆匆,其實他們也體會到難得的悠閑。
走在古道上,體會到昔日馬幫的艱辛和時日的漫長,意識到古人和今人的生活具有本質的不同,對古人生活的觀照,是為了讓今天的生活不重蹈覆轍,活出新的滋味和新的意義來。
「從這裏到博南山,都是保護地段,建設控制地帶為道路兩側三十到五十米內,不過真正保存完好的只有這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小段。只有到前面博南山上,還有保存比較好的路段。」徐暢然對周志明說道。
這段古道寬約5、6尺,分級而上,每級約十步,又名十步梯,兩人慢慢走著,微風輕拂,吹來絲絲涼意,古道兩旁樹木茂密,遮住了陽光,只留下斑駁疏影,在鏡頭下特別富有詩意。
「你應該去過燕京吧?」徐暢然問道。
「以前都在城裡獃著,沒這樣走過路。」周志明喘著氣說道。
徐暢然把這些典故講給周志明聽,周志明頻頻點頭,顯然,兩人各有長處,形成互補。
從永國寺下山到杉陽鎮,屬於博南山西坡,基本沒有古道,步程略有10公里,兩人準備加快速度下山,預計要走三小時,在周志明提醒下,兩人拿出護膝綁上,登山杖也拿在手上,這都是下山時需要的。
「暢然,在準備新作品啊?」周志明看見徐暢然把筆記本放進包里,笑著問道。
古人的一輩子就是單純的一輩子,留下一重經驗,現代人則通過回溯歷史,獲得多重經驗,豐富了自己的生命,這也是重生之義www.hetubook.com.com。
「快到永國寺了。」他回頭笑著說道。
「以後有機會去的話,跟我聯繫,可以在我那兒住。」徐暢然說道,周志明笑了笑。徐暢然給各地和他一起行走的朋友都說過這句話,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來燕京找過他。
「是的,不過朋友中沒有人走的話,多花點時間,在網上應該能找到的。」徐暢然說道。當然,在網上找就需要一點緣分了,畢竟相互不了解。
兩人喝了水,吃了點葡萄乾,繼續往前走,終於來到了一段古道,是整個博南山保存最好的古道。古道已經離開公路,往密林里鑽去,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錯過。
「我在榮城也有住處。」周志明微笑著說道。遠處,杉陽古鎮已經在眼前。
「不是,是給演講用的。」徐暢然把演講的事以及剛才的感悟給他講了一下。
「也不錯,你看這石頭上,馬蹄踏出的印痕。」周志明拿起相機低頭拍攝著。
在花橋住了一晚,吃飯時喝了點青梅酒,老闆說是用古鎮元梅所產青梅泡的,真假不知,但價格到位,8元一兩,兩人一共喝了二和_圖_書兩,周志明說他一般不喝酒,不過這酒難得,也嘗嘗。
「你慢慢往前走就行了,不要朝兩邊看。」徐暢然對前面的周志明說道,拍完了空寂的古道,又要拍幾張行走的畫面,現代的行走者和保存完好的古道結合,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好的風景,徐暢然會選擇無人的畫面拍幾張,有人的畫面也要拍幾張,周志明剛好可以充當模特,而且,只需要他的背影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翻博南山,上山的路上看見一堵殘垣,可能是過去的關牆,但這裏並無古道,沿著盤山公路向上走,由於背著包,汗水流出來,周志明不停抹汗水,徐暢然提議多休息,反正不趕時間。
想到這些,徐暢然趕緊掏出小本子記下來,這種帶有現場描述和即時感悟的話語,在演講中效果特別好,他一直想著要在剩下的兩場演講中拿出新的東西,現在心裡有數了。
漸漸地,走到古道的最高點大風埡口,周志明說這裏海拔有2500米,仔細想來,山並不算高,只是地處高原而已。這一段道路平緩,路面陽光斑斕,感覺特別愜意,周志明也恢復了精神,走和-圖-書在前面。
對了,這一段古道行走和感想,可以在下次演講時加入進去,重生就是對歷史的觀照,對今生注入新的意義。
因為徒步,這次終於見到「萬馬歸槽」一段,保存完好的一段路,名字很大氣,實際長約百多米。古道兩邊林木蔥蘢,陽光明亮,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思緒不由自主地往古代回溯。
「去過,次數不多。」
「哦,我也是到榮城。」周志明說道。
「可惜聽不到,要是我在燕京,一定去聽。」周志明說道。
「這兩天感覺如何?」徐暢然問道,他知道,雖然很多城裡人嚮往過這種生活,但真正能背包走出來的少之又少,不僅是生活和事業方面的考慮,很多人到臨頭可能又會懷疑這種行走的價值。對於周志明,徐暢然並不了解他為何加入行走的行列。
十步梯長約一公里,走完后意猶未盡,不過,很快又來到密林深處的另一段古道,周志明對道路和方向比較敏感,這段古道比較隱秘,他四下探望一番,竟然找到了,要是徐暢然一個人的話,也許會錯過。古道果然還是在山上能保存下來,在平壩很快會被新的人類活動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