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凌峰攬月倚嬌顏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再爬七鳳山(三)
下午三點,接到杜老師信息,說她到學校去一趟,晚上就不回家了,徐暢然很高興,晚上可以去杜老師的「別所」過夜了。
休息了一會,隊伍又要往山下走,老太婆挽留大家多坐一會,幾個隊員把一些沒有開封的食品送給兩位老人,老太婆說不用,你們帶在路上吃,大家把食品放在屋裡,和兩位老人揮手告別。
這個費用對兩天的穿越行程來說一點不貴,主要花費在租大巴車,要把隊員送到起點,然後轉場到終點接人,再返回市內,租車費加油費一共4千多塊,這錢必須花。
花了4個半小時走到山腳,抬頭一看,好高一匹山橫在眼前,不相信自己是從上面走下來的,反穿?徐暢然搖搖頭,徒手上去都困難,何況還重裝?走了一段路,見到停靠在路邊的大巴,心裏踏實下來,晚上鐵定能到家了。
老頭身體似乎不大好,一直坐在椅子上,老太婆叫老頭給大家拿點吃的東西,老頭顫顫巍巍站起來說,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他找找看,大夥忙把他叫住,說都帶了吃的,老頭才顫顫巍巍地坐下了。
徐暢然問他見過王某本人沒,電
https://m.hetubook.com.com視上不算,對他是什麼印象?中年人說他前兩年來過學校幾回,在大場合見過,這兩年沒來了,說這人架子端得足,有背景,好多人都怕他。
回程路上,大家還是坐原來的位置,中年人已經知道他上次看的照片是徐暢然拍的,問了一些攝影方面的事,說年輕時曾經對攝影感興趣,參加工作后就淡忘了,現在是數碼相機時代,他又玩不轉電腦,徹底和攝影告別了,但喜歡看照片。
從有人喊看到房子,到走近房子,又過了半個小時,大家擁到屋檐下,四處找地方歇息,並拿出食物補充體力。
徐暢然站在屋檐一角喝水和吃餅乾,為了補償鹽分,還開了一袋榨菜,狼吞虎咽一陣,覺得差不多了,才拿起相機拍照,鏡頭自然是對準兩個老人。
「雲州大學?總不至於是中學吧。」徐暢然立即問道。既然找學生作陪,就不大可能是中小學了。
在心裏感謝領隊的付出,穿越了這麼遠的路,大巴繞了一個大圈,隊員一下山就能坐上回家的車,其間要付出多少心血?再看自己,好像什麼www.hetubook.com•com也沒做,只是跟著他們走。其實戶外活動也是講關係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團體,而自己是一個人,好在領隊比較照顧他……
放下電話,想了想,又給在鄰市忙活的尹飛揚打電話,告訴他這次爬山聽來的有關王某的信息,他覺得這些信息挺重要。
第二天上午,領隊給徐暢然發私信,希望把有他形象的照片發原圖給他,徐暢然欣然照辦,中年人也找他拍過一些留影,也把原圖發到中年人的郵箱里,還給中年人打了招呼,很快收到他的回信表示感謝。
老太婆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和大家說話,她說很少有人到這裏來,有人問他們為什麼不搬下去,她說年紀大了,不想到其他地方去。徐暢然認為,以前這條路是山上和山下的通道,曾經人來人往,現在山上有些地方通了公路,這條小路除了爬山的隊伍基本沒人走了,兩位老人也就相當寂寞,誰還會從山腳下爬上來玩呢?
老太婆讓大家下次再來,大家答應著,徐暢然知道,這段路他恐怕是沒有機會再來了,回頭一看,老太婆站在屋邊樹下,一直看著他
和-圖-書
們。這兩次參加戶外活動,對雲州的中年人群體有一定了解,與燕京接觸的人對比,有明顯區別,這些人關注的是身邊事,業餘時間多,活得比較滋潤,也可以說簡單,跟他們在一起比較放鬆。
原來是幼師,徐暢然心裏翻騰著,表情卻很平靜,中年人不像是老師,估計是行政或者後勤。對這次穿越,中年人覺得風景不錯,但下山有幾處危險路段,走得提心弔膽,以後碰上這種穿越活動,他得斟酌一下。
有不明情況的群友問是不是請了專業攝影師跟隨?領隊回答說沒有,雲上戶外群的人多才多藝,照片都是隊員自己拍的。說話間,群里又加入幾個新人。
「幼師,女生多。」中年人小聲說道,丟了個眼色,徐暢然會心一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
中午,這次活動的費用計算出來了,由於包車費用比上次高,參加活動人數也比上次少幾個,每個人的費用剛好200元,節餘20多元充公。
路途遙遠,睡一會覺,看一會窗外,再聊一會天,兩人聊到雲州這幾年的變化,徐暢然提醒中年人,下半年電廠開工后,雲州空氣質量可能會有變和圖書化,特別是冬天。
中年人點頭稱是,感嘆雲州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徐暢然知道他所指是誰,趁機和他聊起王某,中年人一臉不屑,但又無可奈何,說這人表面功夫厲害,也會收買人心,雲州的老師包括他老婆,都對這人有好感,因為給教師漲了不少工資。
原來中年人也在學校工作,徐暢然很想套出他所在的學校,直接問顯得唐突,又破了戶外三不問原則,就繼續聊這個話題,說這王某不知看上雲州什麼,老是不往上調,莫非在雲州有什麼緋聞?
燕京的人群則沒有這樣簡單,總是在想很多事情,有很多計劃,每天都過得比較緊張,關注各種大事,對藝術也比較在意,兩相比較,優劣難辨,徐暢然知道,他自己的行為偏向燕京一端……
房東是一對老夫婦,熱情地迎接大家,把屋裡的凳子搬出來給隊員坐。老頭臉上溝壑遍布,說他82歲了,一兒一女都在外打工,老太婆說話有些不利索,聽說大家是從山上走下來的,說怎麼走這麼遠的路,語氣充滿同情。
中年人沉思著搖搖頭,說沒有聽說過,徐暢然聽了,有些失望,中年人小聲說道,他來和-圖-書學校視察,學校在外面訂了個包間請客,還找了兩個漂亮女生作陪,「唉,現在都這樣。」中年人笑著說道。
回到家,徐暢然連夜把照片處理出來,發在雲上戶外群相冊里,一共上傳80多張精美照片,雖然上傳時已經是夜裡12點,仍然引起群內不小的轟動,沒有參加活動的隊員紛紛感嘆這次活動天氣好,風景好,是一次完美的活動,而照片拍得太漂亮了,就像跟著隊伍走了一回。
有人說過,中國攝影一大俗是喜歡拍攝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不過眼下,環顧四周,最有拍攝價值的正是這兩位飽經歲月滄桑的老人,徐暢然的拍攝很低調,盡量不靠得太近,舉起相機快速咔嚓幾張,然後放下相機,尋找好角度后再迅速拍幾張,不像有的人拍照,用威猛的鏡頭直對著人家,不停地按快門。
除了對戶外活動的認識不同,徐暢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年輕人參加戶外為什麼不多,雖然一次兩天的活動兩百元不算多,但加上裝備費用,路途上的食物準備,一年也得花上兩三千,這對年輕人來說是額外的支出,加上年輕人愛好多,花錢的地方多,就捨不得在戶外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