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凌峰攬月倚嬌顏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這部電影一定拍(一)
突然,陳總抬頭問道:「暢然,你是否覺得現在社會上比較懷舊?」
晚上回到家裡,繼續看這部小說,小說的主線仍然是團結緊張的高中生活,講台上方掛著的標語是「搏搏搏,上大學」,那個年代的口號是「人生能有幾回搏」,而年輕人的出路就是上大學。
徐暢然以他慣有的方式,一目十行地看起來,故事的主角叫聶曉東,剛滿16歲,坐在一輛大巴車上,好奇地打量著窗外的世界,車停下來,聶曉東和一群年輕人魚貫下車,走進一所縣城高中,他們要在這裏讀三年書。
分到了學生寢室,第一次進入教室,見到了性格各異的同學們,班主任上講台作自我介紹,一切都是新鮮的,經過幾天的學習,到星期五下午,聶曉東和一些年輕人坐上大巴車,回家住兩天。
看到這條副線,徐暢然來了興緻,描寫三線生活的作品太少了,幾乎沒有看到過,沒想到居然出現在百象文學,說明百象文學的生態好,能夠吸引和容納這種很小眾的作品。
凌晨一點鐘,徐暢然臉紅紅的,握著拳頭,在心裏說道:「這部
和圖書電影,一定要拍。」
小說似乎源於個人體驗,故事非常生動,也很有趣,尤其是對時代的高度還原,令人唏噓,在大量真實細節的帶動下,很快進入沉浸式閱讀,連午飯送到辦公室快涼了才開始吃。
辦公室里,徐暢然和陳總都在埋頭看「作業」,看一看稿子,還要到網站上看原作,原作的內容和文筆,以及成績,都是重要的參考。
「暢然,你看看這本。」陳總舉著一份稿子說道,稿子上有幾個大字「我的1982」。
下午,徐暢然和陳總討論了一番,兩人一致認為浦鳴選擇的這部小說非常好,他的作業和面試都是第一,再一次走在前列。
幾位應聘影視公司負責人的「作業」已經交齊,分別列印成冊,發到主考官手裡。作業是用百象文學網站上的小說策劃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彈性很大,快的話半天可以齊活,慢的話半個月也不嫌多。
這些數字徐暢然也不懂,只知道可能是單位的代碼,很多評論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成長曆程大致如此:從小在工廠長大,工廠很重視教育,m.hetubook.com.com教師都是名牌大學生,一個班只有一二十個人,教師隨時在廠區碰到父母,稍有調皮就反映過去了,所以學生都很努力,到了高中,學生人數太少,就去地方中學讀書,考上大學,也脫離了工廠的圈子。
徐暢然抬起頭,思索著說:「有這個感覺,前兩天在天之涯論壇看到一篇回憶2002年的帖子,跟帖的人很多,很多人一說就是那年怎麼怎麼,好像很感慨,其實才過去幾年啊。」
「是的,時間概念變化了,才兩三年前的事,也是用好多年前這樣的字眼,好像特別容易感慨。這應該是一種社會心理吧?」陳總說道。
65信箱報到!
主角望著面目全非的一切,眼神茫然,只是,不可磨滅的記憶,還保留在腦海深處,昔日的奮發、友誼和愛情,在記憶中再次鮮活起來。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雖然學習緊張,在電視劇《霍元甲》放映時,學校滿足學生的需求,把電視機擺出來讓大家看,聶曉東卻沒有看電視屏幕,而是不斷hetubook.com.com朝遠處偷瞄,學習委員和班長竟然站在一起看電視,難道他倆真的……
原本以為是描寫80年代奮發圖強的高中生活,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另一種生活也漸漸呈現開來,原來,主角聶曉東和車上的年輕人是從大山裡的工廠來縣城讀高中的,他們的童年和少年都在廠區度過,很少接觸過外面的世界,他們生活的工廠,是60年代從大城市搬遷過來的,叫三線工廠。
小說最後,主角人到中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故地重遊,山裡的廠房宿舍仍在,但大部分已經破爛,當地農民在廠房裡養著雞鴨,主角又來到學校,學校已經搬遷,原址變成一所中專,專為沿海工廠輸送學徒工。
他找出那份稿子,原來是浦鳴的策劃稿,上次他們最看好的一個應聘者,看到「我的1982」這幾個字,徐暢然便有了好感。
高考結束,皆大歡喜,幾乎所有的工廠子弟都考上大學,地方學生成績也非常好,學校的高考升學率達到94%,是歷年最好的一屆,空氣中瀰漫著幸福的味道。
3277報到!
徐暢然笑了笑,陳https://m.hetubook.com.com總說半天,只是個引子,1982年的懷舊性比2002年當然要強多了。
這兩年,出現了一個詞「文青」,對舊式文藝青年似有貶損之義,對這個詞,學界還沒有很好地分析過,徐暢然認為,要一分為二,一是社會快速發展,舊式文青確有跟不上趟的地方,另一方面,文化在向低俗衝刺,新一代青年靠網路的碎片文化哺育,底子薄,對舊式文青的素養有酸蘿蔔心理。浦鳴對題目的改編避開了這個問題,是一種保險的做法。
回學校時碰到學習委員,兩人聊了幾句,學習委員問了聶曉東報考的志願,說她也報了同一所大學,還對他笑著說道:「大學里再見。」讓他期待了一個暑假,後來才知道,那是學習委員的第二志願。
這部小說描寫上個世紀80年代初,南方某地縣城高中生的生活,徐暢然立即進入百象文學,找到那部小說,小說原名《逝水1982》,也不錯,浦鳴改編的電影名「我的1982」文藝性弱一點,但符合時下的命名方式,更具時尚感。
小說的成績還不錯,讀者的反饋很多,吸引了不少人到m.hetubook.com.com中年的老三線,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在網上看小說,讀者留言中不時看到這樣的留言:
班上分為工廠子弟和地方學生兩個團體,工廠子弟是小團體,主角聶曉東他們漸漸地和地方學生熟悉起來,從他們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也發生過一些誤會和摩擦,充滿生活氣息。
「可以這樣說,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在增加,比如這次金融危機,就讓很多人迷茫,而過去在點滴回憶中,顯得更加美好,現在,懷舊的事物容易引起共鳴。」徐暢然總結道。
但荷爾蒙也在身體里起作用,聶曉東和同是從工廠來的一位姑娘,被同學認為是青梅竹馬,起鬨為一對男女朋友關係,實際上,他暗戀的是班上一位醫生家庭的女生,這位女生是學習委員,她又和來自工廠的班長被同學們起鬨為一對,事情就是這樣陰差陽錯。
工廠在80年代中後期逐步轉型,過程很艱難,吃過很多苦頭,有的搬回原來的城市,有的合併,原來的廠房人去樓空,如今總是夢回童年,看到這方面的小說,特別親切,評論打賞者眾多,作者偶爾露面一次,都是呼籲大家不用打賞。
萬山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