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最後的三國

作者:風之清揚
最後的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五胡亂中華(下) 第八百八十章 文鴦的心思

第九卷 五胡亂中華(下)

第八百八十章 文鴦的心思

羅憲也試圖派人和晉軍文鴦取得聯繫,因為此前劉胤一直有交待,蜀軍在冀州作戰,將是最為艱苦的,必須要與當地的晉軍搞好關係,全力以付匈奴人。
但文鴦卻沒有氣餒,除了繼續地限苦作戰之外,他一直默默地等待著機會。
這樣的局面,一度讓劉宣比較擔憂,如果晉蜀兩軍聯合起來,勢必將是匈奴人的末路,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匈奴人真沒有什麼實力擋得住晉蜀兩軍的聯手攻擊。
巨鹿之戰最後的結局,卻是第三方力量的介入。
這次大戰之後,冀州的局面很快就分化了,原先晉匈對峙于鄴城的格局已經是蕩然無存了,最初蜀軍進入翼州后,首先形成了晉軍在南,蜀軍在北,對處於中間的匈奴人進行夾擊的格局。
只能說羅憲派出使者來的不是時候,如果他們早來一些或者晚來一些,都不可能丟掉性命,但是偏偏他們和晉國的使臣撞到了一起。https://m.hetubook.com.com
蜀軍的大規模入冀,匈奴不得不抽調兵力來應對,而這必然會大大地減輕文鴦的壓力,文鴦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是很久了。
這次羊祜力排眾議,向司馬炎請求要文鴦出征,司馬炎只能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但文鴦看得很清,如果此戰文鴦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戰績來,恐怕今生就不會再有任何的機會了。
同時,文鴦也是孤獨的,背負著叛國害主之名,長久地得不到重用,文鴦的落寞可想而知,同時在洛陽,他幾乎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人與他相交往來,長年累月的孤獨寂寞,讓文鴦人未老,鬢先衰。
不過巨鹿之戰後,這樣涇渭分明的形式很快就補打破了,隨著晉軍的北上和蜀軍的南下,三支軍隊徹底地攪在了一起,形成三國混戰的局面,就整個形勢而而言,犬牙交錯,形勢複雜。
蜀軍最大的對手並非是和_圖_書晉軍,而是匈奴人,如果因為這件事晉蜀兩軍大打出手互相攻伐的話,漁翁得利的,只能是匈奴人,所以羅憲不是比較克制。
羅憲猜測一點也不差,當時蜀軍使者到晉軍大營之時,正巧司馬炎也派出了使臣前來軍中視察,在晉國使臣的質疑目光之下,文鴦相當決然地毀書斬使,向使臣表明了心跡。
在羊祜的手底下作戰,有什麼功勞首先應該是羊祜的,當然文鴦對羊祜也沒有什麼不滿,如果不是羊祜的力薦,文鴦根本就不可能獲得重用的機會,這種知遇之恩,文鴦還是時刻銘記在心的。
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文鴦立刻便是燃起了鬥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這次的戰爭之中。
羊祜轉戰河內,將冀州這一攤子都扔給了文鴦,做為新上任的翼州刺史,文鴦還是著實激動了一把,他盼望已久的機會是終於來臨了。
但留給文鴦的機會卻也是相當地艱難,羊祜剛和圖書剛離開的時候,留給文鴦的兵馬只有三萬,這麼大的冀州,這麼多的匈奴人,三萬人馬確實是捉襟見肘,文鴦肩上的擔子比任何人都要重。
文鴦是自傲的,他年輕時候一戰成名于淮南,聲名鵲起,世人提及文鴦,總將他與曾經在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的趙雲趙子龍相提並論,這無疑也讓文鴦引以為傲。要知道,趙子龍生活的那個時代,名將輩出,群星璀燦,而到了魏末晉初這個時代,將星凋零,就連周旨陳元這樣的都能稱之為大將,文鴦與他們並列,地位相同,但他的內心之中,卻從來沒有尊重過周旨陳元這些人。
自從羊祜離去之後,文鴦就一直渴望著可以獨擋一面,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為了應對文鴦的咄咄逼人的攻勢,劉宣不得不下令從巨鹿撤軍,巨鹿之戰無疾而終。
劉宣也沒有想到他精心布置下的伏擊戰,居然到最後打成了持久戰,儘管這個持久戰上匈奴https://m.hetubook.com•com人還是佔據著明顯的優勢,但想要吃掉蜀軍,卻始終也沒有機會。
不過文鴦更渴望著獨自作戰,這樣他就可以向司馬炎來證明自己了,文鴦暗暗地憋著一口氣,一定要讓司馬炎知曉,選擇自己是何等明智的。
但文鴦內心之中的狂熱之火卻從來沒有熄滅過,在洛陽蟄居十年,他時刻渴望著可以重披戰袍,踏上疆場,如果讓文鴦能有所選擇的話,他寧可浴血疆場馬革裹屍,也不願意孤寂終老於洛陽那條無名的小巷之中。
蜀軍諸將聞訊之後個個火冒三丈,紛紛請命要帶兵去討伐文鴦,但最終還是羅憲保持冷靜,克制住了情緒,將此事壓了下去。
於是羅憲派出使者前往晉軍大營,試圖說服文鴦晉蜀兩軍聯手共同地對抗匈奴人。但出人意料的是,文鴦不但拒絕了羅憲的提議,還毀書斬使,態度相當地惡劣。
所以到達冀州之後,文鴦是特別地賣力,連戰連捷,一舉地打破m•hetubook•com•com了匈奴軍對鄴城的攻勢。
機會總算是不經意地來臨了,蜀軍的入局,讓文鴦身上的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文鴦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立刻率軍由守轉攻,對著匈奴人的陣地發起了猛攻。
文鴦很清楚,他能獲得這樣的機會,確實是彌足珍貴的,如果不是胡人作亂,晉軍能征善戰之將連番折損,司馬炎絕對不會重用於他。一個人歷史的污點在沒有得到洗刷之前,是很難贏得別人的信任的。
文鴦因為淮南反叛之事,回歸朝廷之後,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人捉住什麼把柄,此番蜀國使者一來,文鴦臉色都發白了,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的赤膽忠心,蜀國的使者便稀里糊塗地丟掉了性命。
按理說文鴦如果拒絕合作的話,大不了驅逐使者,但居然他干出毀書斬使的舉動,實在是出乎意料,羅憲判斷文鴦如此做,一定是別有所圖的,他用如此強硬的態度,估計是象什麼人證明自己的決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