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作者:千里江風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太行山下,小試牛刀 第05章 意在猛虎

第二卷 太行山下,小試牛刀

第05章 意在猛虎

這也是如今的護匈奴中郎將所需要做的事情。
所謂靈光一現大抵如此。
喬琰眼見這有條不紊開展的農事,對此頗覺欣慰。
喬琰讓她和秦俞合作,將此行帶回來的良種分門別類,先行由她們整合好種植之法,寫就后謄抄交給縣吏,而後令各戶前來領取,登記造冊,以確保這良種能落到每戶頭上,也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這話中的意思,喬琰所放的那個木塊正是她所選定的糧倉的位置。
她拱手回道:「那便提前謝過了。」
一個三十歲多的女子負責問詢,一個七歲的女童在旁負責記錄。
王揚並不奇怪,從她這裏聽到的依然是個不難達成的事情。
他一邊將這加料之法的記載交給了下人,一邊邀請喬琰在他這裏用一頓好宴,席間聽聞喬琰說起在洛陽之時便聽祖父說起過王柔,更贊他有大將之風,王揚臉上的笑容越發真切。
要知道護匈奴中郎將在西河郡內的南匈奴王庭之中可「參辭訟,察動靜」,地位尤在南匈奴單於之上。
連山川山道河流谷地都可以在這裏堆壘出來,復刻出一桿縮小的帥旗更顯然不是什麼不能做到的事情,而這面赤紅色的迷你帥旗之上,那個喬字寫得實在很有幾分肆意張揚的意味。
而比起那張揚的旗幡,喬琰本人更是一改平日氣定神閑,鋒芒畢露尤在其上。
見趙雲已經從忽然見到此物的狀態下緩過神來,她開口說道:「晉陽王氏處購置的一萬五千石粟米不日便會送抵樂平,我有意尋一處將其專門儲藏。」
「願聞其詳。」
誰讓只她一人可見未免有些可惜,布置起作戰方略來更容易出現傳達不當的情況,倒是眼下這般……
「良種,糧食和馬匹。」
王揚想到這裏,不由微微上抬了幾分唇角,卻又想著不該表露得如此明顯,努力壓了下去。
秦俞有種地的經驗,卻不能說完全通曉并州農桑,但她畢竟是在社會底層生活過的,要同樂平當地的縣民交流卻並非是一件難事。
而連喬琰這等天資縱橫的人物都不得不在名利權衡之中做出讓步,以確保樂平能得到發展的階梯,他楊修甚至還沒這樣聰明,又哪裡有什麼得意的資本。
在喬琰手中不知何時握住的書冊上,因未曾翻開徹底,他也只能隱約看到些許山脈圖形的繪製,又彷彿還有密密匝匝的文字記載於其上,雖未顯露全貌,卻大約是一本了不得的圖冊。
何況她如今算是徐福的上級,顯然也很有對他的激勵效果。
既然如此,她又為何不能效仿孟母三遷之事,隨同徐福一起趕赴樂平。
「當然不是,」喬琰回道,「先前讓你專攻九釀之法,只是為了儘快拿出足夠有說服力的成果,如今逐次添料在王氏酒業的手中,規模必定擴張,這不是我們可比的。但既然是由我們先開的頭,我也不打算就這麼放棄,我打算用些巧勁。這兩年間你稍看著些人研究技法精進,以及酒中品類研發上就是了。我有另外的事情交給你做。」
「倘若原本的一車糙酒,可換五匹駿馬,如今釀造出的醇酒想與南匈奴換七匹馬是否可行?」
可按照喬琰所說,眼前這酒並未在原料上精挑細選,甚至可以說跟最尋常的酒是同等的條件,一旦掌握其法,的確可以傾銷于南匈奴。
唯一需要在意的也不過是如蔡邕被貶謫之前,給劉宏所寫的奏章中所說的,「關塞不嚴,禁網多漏,精金良鐵,皆為賊有」,故而和-圖-書需要嚴格提防大漢的鐵器流入胡人的手中。
要教人識字,那便得想想他剛開始讀書識字的時候學的是哪些個字來著。
喬琰並未回頭,只看著前方說道:「此前的一月之中,于閑暇之時,我遵循祖父留下的手札,搭成了此物。」
這實在是個清晰直白的表達。
讓孩童去寫開蒙之言,大概也就只有喬琰想得出這種用途。
可行!怎麼不行?
「其二,王氏有酒坊產業,無論是人手還是器皿都比我臨時採買要節省得多,而瓦解南匈奴怨懟之情,並非出於一家一戶之念,乃是大漢之大利,既然如此,便實在得明白何為術業有專攻,從而儘快達成目的。祖父心懷大漢,更葬於樂平,琰也不能讓他失望才是。」
喬琰余光中見到趙雲的表現,不覺有些慶幸自己做出的這個決斷。
可否銷往南匈奴?
「不知君侯所要的利是……」王揚問道。
那是——
以釀酒之法賺來了樂平兜底的存糧,又以此神來之筆意在南匈奴,這絕不是等閑之人能做出的事情!
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在喬琰的這番舉動中,他著實可以說得上是受益良多。
她因自行駕車而來的颯爽之舉讓喬琰對她印象極好,又因對徐福的教導出眾而讓喬琰盯上了她從事教化的可能性,現在還能放到農桑這頭等要務上,喬琰怎麼想怎麼覺得招攬徐福之事著實划算,更並沒吝惜地對她給出了樂平侯家丞的位置,正應了程立先前的猜測。
「我可做何事?」
以趙雲所見,的確不是個尋常的位置。
作為交換,讓他在達成目的后替喬侯上報一份功勞便是。
誰讓身為樂平縣侯,喬琰手邊有太多百廢待興的事情,又哪裡有這個精力去做此事。
喬琰又道:「算起來也得多虧你跟來了,若非我想給你出個考題,也沒法想到這裏。」
趙雲耳聞她語調雖緩,卻帶著一種聽來只覺雷霆乍驚的氣勢,「但獵人雖無爪牙之利,卻懂得擅用工具,也懂得挖掘陷阱,更懂得馭使同伴。」
南匈奴中一部分人的不滿和那崛起的休屠各部對大漢的仇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後者必須要武力鎮壓,前者卻只要讓他們體察到歸附大漢的好處便足夠了。
上一任護匈奴中郎將強勢更換匈奴單于的行為後,這一任護匈奴中郎將確實可以人如其名地來上一出懷柔政策。
何況自孝文皇帝時期,雲中太守就開始於邊境地區設立軍市,也即士兵貿易的集市區,在軍市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關市,在邊境和平之時,駐防將士也可與胡人貿易,又進而衍生出了一些私人集市。
只要中央有穩坐之勢,北匈奴游弋于外也好,南匈奴歸降於內也罷,這種互市也只會讓匈奴的牛羊馬匹流入大漢,進一步促成邊境的安定。
誰讓在她得到這重託后,喬琰又說了一句話:「俞然為安定之態,不知我可否有朝一日,將樂平之安定歸功於你。」
即便喬琰自稱追名逐利為常態,更覺樂平如今的情形只能說是在遵照規律發展而已,但趙雲看的是她做了什麼而非是說了什麼,只覺自己將剿滅黑山賊的希望寄托在喬琰身上,的確是個正確的選擇。
「喬侯放心,此事我必定為你辦得妥當。不過喬侯這張釀酒之方,光是換來萬石粟米降低些許採購價格,實在是讓我這個佔了便宜的有些於心不安。」王揚想了想說道:「便由我做主,加到一萬五千石可好?和-圖-書屆時我再派出幾個王氏家將替你送來就是。」
而後,便是她從一個後來之人全局的判斷上,提前知道了三年後的南匈奴之變,也得為之提早布局,以免黑山賊之事方畢,又有并州匈奴之亂波及,即便有山脈地形阻隔,在胡虜的鐵蹄之下,也難有安生可求。
要知晉陽和樂平相距不遠,良種也並非是引進外來物種,這便實打實是個改善的舉措。
喬琰搖了搖頭,「此言差矣,樂平此地不比晉陽富庶,要從去歲天災之中徹底恢復元氣,必定要持續農耕屯糧二三年,若是現在便將收成釀造成酒,拿來出售,倘若明年又起旱災或是蝗災,該當如何處置?這與竭澤而漁無異,我斷不能做這種事。」
喬琰何必拒絕他的示好舉動,總歸兩人之間的交易各取所需,此後還有往來的機會。
也尤其讓他覺得喬琰當得起此前耳聞讚譽的,是她明明掌握了此等斂財之法,卻深諳不可竭澤而漁的切實道理,也無論是在減稅還是發糧種上,都表現出了仁厚之象。
可倘若,這模型中的山川簡直像是一尊縮小的太行山,連山中的陘口通道都被捏塑得清清楚楚,上有群山萬壑,下有流水經行,那便著實稱得上是個神跡了。
明明喬琰所做之事,比起軍事武裝,顯然更像是基礎建設,趙雲也並未反駁地跟了上去。
這一句等同於是進一步承認了釀酒的成本。
別說喬琰在行事說話的分寸上儼然是個成熟有方的樣子,並不像是會在這種事情上獅子大開口,就說她這等手腕和已然傳開的聲名,也足以讓王揚願意付出一部分的代價來拉攏她。
這種穩健而老練的手段倘若放在對手身上,簡直是這世上最可怕的事情,好在她顯然在人情世故的處理上,卻並沒有等閑天才的恃才傲物之感,反而上來便先與他們來建立合作關係了。
那麼樂平便可算是頻繁遭到戰禍波及,毫無喘息機會,又談何從中發展。
在這彷彿落子的動作中,乃是與她先前言及兵戈不利的時候一致的凜冽之意。
她原本選擇跟隨徐福來到樂平投奔喬琰,乃是因為她眼見這個此前一心只想做個遊俠的兒子,居然有了想要學習知識的想法,深覺喬琰對他的影響力不小,還是個正向的影響。
這也比《三字經》這等經典之作顯得不起眼些。
永元元年的稽落山之戰,永元二年的伊吾之戰、河雲北之戰,永元三年的金微山之戰,永初三年和永和五年的兩次鎮壓南匈奴反叛,讓近年來的南匈奴對大漢甚懼,堪稱俯首帖耳。
在東漢時期普遍成婚較早的環境下,徐福年十五,秦俞也才不過三十來歲而已,這實在不是個能稱得上老的年紀。
「這太行山中匪首,料來不只是行動輕靈而已,還堪稱謹慎從事,但若是眼下有一筆觸手可及,又堪稱令人心動的收益,不知道他們還能否穩坐山中。」
喬琰:「這世上之人追名逐利本是常態,實在沒有必要避諱而談,王氏要賣酒之利,南匈奴要貿易之利,難道我喬琰就能免俗了嗎?既然一開始就提及是與王氏做個交易,我自然也是要利的。總歸王氏能給我這個利,我又何必讓樂平黔首貿然從事釀酒行當。」
但他很快便來不及去想,這地圖到底是在此前以何種方式做出記載的了。
下一刻,她便抬眸朝著他看了過來:「我意在猛虎,敢請足下助我一臂之力。」
他開口道:「若真m.hetubook.com.com如君侯所說,此事於我王氏何止是有利可圖,說是大恩也不為過,只不知道——」
但她是這樣想的,對楊修來說,這話就顯然不像是個人話!
現在能平添一份籌碼,總歸是件大喜事。
「尋常之酒,出酒率二倍有餘,此法也是同樣的,並未有從中折損。」喬琰見王揚聽懂了她話中的潛台詞,也顯然有些意動之色,又補充道。
甚至還極有可能大有賺頭。
「你是如何想到此法的?」楊修糾結了半晌還是問道。
「祖父去世的前夜和我說起了他的履歷,尤其是在度遼將軍任上的事情,此前的幾任度遼將軍在出兵壓制匈奴上的經驗之談,在祖父到任后修兵養士的數月間都吃了個透,漢匈關係平衡之法,也正是他教給我的。」
這些縣民原本在見到喬琰帶良種而回的時候,還當這是縣侯的自家土地上要種植的東西,卻沒想到是要分給他們的,一聽秦俞的話也頗有知無不言的意思。
誰讓樂平縣侯的家底不豐,每一份良種都得用在刀口上。
這顯然是接著她的上一句猛虎與獵人之說,繼續說下去的。
在朝著樂平折返的時候,她一眼就看到了楊修那異常複雜的神色。
「你開蒙雖早,距離如今大約也並未有幾年,就勞煩你寫個開蒙手冊出來了,若是有拿捏不準的地方,盡可去請教伯喈先生。」
喬琰回道:「我既掌樂平,便需要些用以交代政令上的人手,但時人多不識字,以樂平偏遠也少有官吏會安插到此地來,倒不如擇選出些有天分的少年人教習,就如同徐福這般的情況。」
是了,比起因為「徐福之母」而被記載下來,又如何比得上是以自己的名字留書呢?
雲中郡這等一線邊關尚且如此,位於西河郡,已屬於歸降蠻夷的南匈奴也就更是如此。
喬琰將目光轉向了趙雲。「我觀刀兵已漸成,敢勞趙郎君隨我前來一趟。」
在隨後從喬琰這裏得到了九釀春酒法后,他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祁縣王氏出了王子師,現於豫州的黃巾後續清剿中累積聲望,雖然還不如他們晉陽王叔優做到護匈奴中郎將上的位置高,卻也難保被對方後來居上。
王揚不自覺地又朝前挪了挪。
「我何以說將此法交給王氏乃是大利,正因為除卻王氏,沒有旁人有這個與南匈奴大量貿易的條件。此外,上一任護匈奴中郎將以右賢王為單于,仍有左賢王與左谷蠡王蠢蠢欲動,倘若酒水貿易能換走一部分南匈奴戰馬,是否也能令王叔優這鎮壓南匈奴之事更有把握?」
他當即果決開口道:「君侯儘管開口就是。」
可令她並沒想到的是,喬琰這位年少的縣侯,何止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甚至對有才有能之女子也多有提拔賞識之意。
他眼見喬琰從一旁拿起了一木塊,按在了山下其中一處,便也下意識地看向了喬琰指尖所指的方向。
趙雲在這環繞樂平範圍的太行山山形上目光逡巡,很快找到了他當日遇上秦俞和徐福母子的位置,此地的坳口環境也和他印象之中的並無差錯。
可喬琰隱約記得,唐朝有個名叫李翰的,編著了一本兒童識字課本,名為《蒙求》,其中便有一句叫做「楊修捷對,羅友默記」,這類名人與行為事迹結合的識字方式,在如今無疑可以採取,以楊修的捷對之才,用來填充出整首識字詩歌無疑很合適。
他甚至盤算起了是否該當從王氏收集的駿馬中https://m.hetubook.com.com挑選出一匹上好的,來作為送給喬琰的禮物,也或許他在之後跟匈奴的交易中,得讓叔優專門留意此事才好。
在這屋子的中間鋪著一塊規模不小的木板,墊高到了大約腰部的高度,而在木板之上,赫然以泥土堆壘出了一片山川地形。
喬琰這回答一出,王揚便再不必顧忌地笑了出來。
王揚記得,此前王柔便曾經寫信給他提到過,南匈奴好酒,尤好醇酒烈酒,但好酒的釀造成本就在這裏,交易給匈奴換來的利益與送往洛陽等地相差無多,所以銷售的分量一直不大。
他忍不住將腦袋別過去看向了另一頭,心中腹誹哪有人給別人出考題,自己卻先搶答了個超綱的答案的。
他們甚至會覺得大漢在這貿易上著實給了他們讓利,將價值十匹馬的酒水用七匹馬的價格朝著他們兜售。
他更是眼見喬琰忽然伸手,將這桿帥旗果斷而決絕地插在了北山和太行山脈的兩山之間。
饒是此前在洛陽城中之時楊修便已經知道,喬琰在深謀遠慮上遠超他的想象,否則也無法在鼎中觀外寫出那州牧封建論來,但今日一對比他所提出的尋唐氏交易更能得利和喬琰的一手可傾銷美酒往南匈奴的說法,同時直接拉攏到并州世家的支持,這顯然更是兩個不同層次的行事方略。
太原王氏,除卻王柔這個現在就已經當上護匈奴中郎將的之外,他那弟弟現如今是代郡太守,未來卻會做到安東將軍的位置上,未必沒有跟喬琰打交道的機會。
喬琰舉了舉面前依然溫熱的酒杯,又道:「不怕您笑話,若非要說的話,還有第三個理由。」
此等待遇無疑意味著,喬琰得到了太原王氏的友誼。
但酒顯然並不受此影響,尤其是好酒。
他也陡然想到,這或許正是為何喬琰會讓王氏在將粟米送來樂平的時候,要讓對方表現出大張旗鼓的架勢,比起用來安定己方的民心,更重要的意義無疑是擾亂對方的軍心!
憑藉王柔這位護匈奴中郎將的關係,這自然毫無問題,甚至可以在貿易之中佔據優勢地位。
一桿縮小的帥旗。
於是這樂平縣中便時常能見到這樣的情景。
不過是需要他在運送隨後的萬石糧食往樂平的時候,在從晉陽出發的時候低調行事,在已經抵達樂平邊界後行動張揚些而已。
不過這樣一來,秦俞便著實不敢有任何懈怠,必定要將喬琰交託給她的任務給達成了。
秦俞——也就是徐福之母,又顯然要比程立徐福等人更清楚田桑之事,還頗通些文墨,實在是此事上最合適的負責人。
楊修茫然地接下了這個差事。
她心中這番思量自然不會說給楊修聽,但楊修見她交託此事的語氣慎重,不像是在說什麼打發他的話,又在路上就盤算了起來。
有了減稅與良種饋贈之事施恩於民,有了那一萬五千石糧食的基礎庫存,她便可以開啟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了。
「但不管怎麼誇張,有個道理總是沒錯的,在誘餌足夠誘人的情況下,即便知道後面可能會有獵人,一隻猛虎也會想,它會不會不僅能成功吃掉這個誘餌,也能給這個獵人一擊。」
這無疑是一句極高的期待,也不由讓她心中驚動。
這種貿易並不至於助長匈奴的膽量。
他當然不會覺得,以喬琰跟他相差無幾的年齡,為何她自己不去做這件事。
王揚心中飛快打著盤算。
「君侯既坐擁樂平萬戶之眾,田產良多,為何不自己去做這件事?要知道西和_圖_書河郡的私市發展到如今規模也已不小,直接帶人前往就是,未必要通過叔優這條路子。」
光武帝破隗囂平定隴西之戰中,馬援聚米成山谷地形,指畫講解形式,已有沙盤之雛形,算起來喬琰所拿出的這模型也並不算是破格。
王揚聞聽這兩句,不由越發覺得這位喬侯著實不簡單。
「說來,還有一事我想勞煩長者。」喬琰又道。
優良的糧種以王氏在晉陽的地位並不難收集,馬匹在達成和南匈奴的交易后也足可以供給。
在她鬆開手回頭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未曾合攏的門扇之外有風吹入,正將這縮小的帥旗上那一個「喬」字吹開在這片同樣縮小於一桌之地的田地之上。
而喬琰所說既有大名又有大利的「名」中,必然有大半是王柔獲得的,這也等同於是在他們晉陽王氏的身上加了碼!
趙雲雖不曾見過多少天下豪傑,卻也覺得喬琰的表現堪稱天下第一流。
匈奴人的糧食種植都未成規模,又何談去拿多餘的糧食去釀酒。
蔡昭姬算起來也能協助此事,但喬琰在返回樂平后給了她另外一件差事,便無暇抽出空來。
在跟隨喬琰進了縣衙中一間房子后,他更是愣在了原地。
而匈奴的生產力和遊牧方式,讓他們即便處在歸降定居的狀態下,也對漢朝的貨物有著極大的缺口需求。
這一番賓主盡歡后,王揚令人先將良種裝車妥帖,又親自將喬琰送出了門外。
別管喬琰是希望營造出一個倉中有餘糧的景象安定民心,還是她想要讓樂平縣內知道她已與王氏達成了合作的關係、讓政令得以推行,又或者是什麼別的想法,總歸這都對他們王氏來說沒有壞處。
聽到喬琰說的「這兩年」,明擺著就是不會輕易將他趕走了,楊修不由長出了一口氣。
比起酒業因新方而發展、從而進一步擠壓唐氏的市場,比起王柔利用兜售低價美酒給南匈奴后帶來的政治效益,喬琰只是需求一些良種和馬匹,在王揚看來,簡直和不要錢沒什麼區別。
趙雲眼見她一邊說一邊又從一旁拿起了個東西。
他又把頭轉了回去問道:「我接下來還是研究這釀酒之法?」
這是他此前從未想到過的場景。
他已經親自品嘗到了這酒與先前同種原料的酒所釀造出的成品之間的差別,南匈奴雖是異族卻也並沒長個口味相反的舌頭,如何會品嘗不出來。
他倘若此前還覺得,喬琰在允諾於一月為期,讓他看到她的行動的過程里,多少有些不務正業的成分,那麼在與她一併前往晉陽,又親眼見到了她在那王揚面前的表現和一番說辭后,這點想法便早已經煙消雲散了。
倘若現在有一個辦法讓王氏在不損傷利益的情況下協助他完成這個「懷柔」,王揚自然樂於去做這件事。
若非喬公祖已然長埋于地下,並無法給出一個回應證明,饒是趙雲自認穩重,也想去問問他到底是如何在此前留下這樣的記載的。
這算什麼利?
「我聽人說過,倘若利益足夠,有些慣常冷靜的人也有可能會鋌而走險,踐踏律法,而倘若這是數倍于付出的利益,便有可能會冒死的風險而來。」喬琰說到這裏輕微一哂,「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既有系統中那個立體地圖的功能,喬琰自然也會想到做出個沙盤來。
秦俞起先的幾分猶豫,在喬琰的那句話中消弭于無形。
而得了這家丞位置和良種發放重擔的秦俞,當即雷厲風行地領著蔡昭姬行動了起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