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作者:千里江風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中平之末,洛陽風雲 第23章 討賊檄文

第四卷 中平之末,洛陽風雲

第23章 討賊檄文

眼見董卓一副被這討賊檄文給氣的半死,李儒將桌案上的檄文給取了過來,打眼便見這絹帛上一手好字。
城頭的西涼軍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
蔡邕的飛白體屬實好認。
她再度朝著座中數人看去,除卻賈詡這人持重有度之外,對這場即將來臨的洛陽之戰,似乎都有那麼幾分興奮。
麴義與呂布一樣都是桀驁放曠之才,在關鍵時候可為一方強援,但在此之前,卻得給這等悍馬以一個發揮的場所。
「不過君侯也算是有個意外之喜。討董檄文傳檄并州各郡,有意應徵入伍的姑且不說,那韓馥麾下的麴義倒是對他這託病舉動頗有微詞。」
小規模的騎兵交鋒,他在涼州的時候便經歷過多次。
他說喬琰這是實用主義檄文也正因為這兩句。
在并州的數年時間里,陸苑都是陪著喬琰一道走過來的,也理所當然地傳染了她身上那精明強幹的氣場。
「君侯放心,我必為您做到!」
在如今這董卓亂政,大漢威嚴徹底掃地的狀態下,四方諸侯割據的景象距離而今不遠,那麼口頭的聲援與盟誓已經遠不能達到喬琰的需要。
這城下為首之人好高明的箭術,也好驚人的射程!
「此為——示敵以弱之法。」
那畢竟是國都洛陽啊……
【自領相國者董卓,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得蒙先帝器重,以前將軍位征討涼州。然馬騰韓遂之亂不減,結托權貴于顯官之事昭彰,承資跋扈,肆行兇忒,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竟有輿金輦璧,輸貨權門,坐領三台,專制朝政之事】
他本還以為對方在返回并州之後的二十天內並無動靜,是因為已經接受了這洛陽時局於她缺席期間出現的種種變化,哪能想到,是她在此時憋了個大招!
董卓自入洛陽,雖如今漸成張狂之態,自恃手握大權,行橫徵暴斂劫掠之舉,卻也未曾對洛陽的防衛有所懈怠。
「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區區西涼一匹夫」的言辭不斷閃現在他的面前,現在又有對方進駐河東的這般排場,他若是再無動於衷,那才真是妄對他這自封相國的膽魄!
這個反應顯然沒有逃過對方的眼睛,也讓那赤紅馬上的青年將領朗聲而笑。
呂布這種就不必說了,先前喬琰讓他鎮守綏遠城捯飭軍屯之事,大約是因為威名遠鎮鮮卑的榮譽感和軍屯田收穫斐然,又有賈詡在旁協助,呂布乾的還算拿得出手。
說這是出自於政治生物的冷酷權衡也無妨,河東衛氏必須給出一個非此即彼的立場!
喬琰因這出兵指令而稍顯冷冽的眉眼稍稍柔和了幾分,「你去吧,并州便和_圖_書是你的後盾。」
若這位衛氏的未來家主閑來無事,也偶爾會上樂平住上兩日。
這喬侯上來就把董卓與那呂產呂祿和王莽相比,當真是一點沒給他留什麼臉面。
為顯出對此番出征的重視,也為了顯示出聲討董卓的正義性,在從并州出發前,喬琰又往洛陽送出了一封檄文。
喬琰任并州牧后與并州世家的關係越發緊密,似乎也激發了對方几分危機感,乾脆將其胞弟衛仲道也送來了此地就讀。
聽聞董卓帳下李肅前來拜訪,喬琰還真有那麼幾分意外。
「……」李儒沉默地又朝董卓瞥了一眼。
遠觀其陣仗,那分明不是他們的人手。
這也確實是董卓覺得憂心的。
想想還是要顧念一下董卓的想法,李儒將這句誇讚並未說出口來。
「以你這可開三石弓的臂力,若要將這懸系了檄文的箭矢在洛陽守衛的射程之外命中城牆料來無妨。」
「看完了?」董卓這會兒心情也沒平復下來,朝著李儒看過來的眼神里還帶著刀子。
這是士氣的基調!
「這話你在此地說說也便算了,」喬琰搖了搖頭,「且先不急,看看呂布的表現。」
喬琰動了動眉頭。
在喬琰于并州各郡宣布了討賊決定,開始調整邊防人手布置的時候,各郡太守對她的決定並無異議,唯獨一個韓馥,忽然說自己病了,像是生怕喬琰因為度遼將軍為武職,也將他抓上一道前往洛陽討賊。
只是這等圍繞樂平書院的教學事業所形成的聯繫,在喬琰看來也不過是今日來明日畢的存在。
讓他們更清楚地判斷來人是敵非友的,是這一行騎兵在射程之外停駐了下來,每個騎兵都飛快地將攜帶的三兩人頭拋擲於前,在他們的前方形成了一道極其驚人的擺設。
先時他給董卓羅列的名單中便有此人,只是因對方乃是那并州的典學從事,才打消了對其發起招攬的念頭,卻沒想到喬琰倒是毫不吝惜于將人家用在此道上。
赤兔?
此時即便她不做出什麼承諾,喬琰也相信當年她曾說過的那句話——謁者因君侯所給的底氣而腰直,在今日也絕不會有所改變。
他話音剛落便有人回道:「末將願往!」
可想到喬琰吞下了黑山賊與白波賊,若是算是後勤兵卒,還真差不多就是這個數量。
河東衛氏自當年衛覬向喬琰求索援兵開始,便與樂平之間保持著聯繫,衛覬也應諾將衛氏族人送來了兩位前往樂平任教。
牛輔……倒也不是不能算良將,可多少還是因為他乃是自己人的關係,才被放在如今這個位置上。
和圖書對方的笑聲中,他身後的五十騎兵齊聲喝道:「并州牧喬侯令我等為董賊獻禮,並討賊檄文送到,我等去也!」
第二支羽箭更是幾無停滯地襲來,扎在了前一支箭不足三寸的位置,唯獨的區別也不過是在這一支箭上還捆縛著一塊絹帛。
再往後看他便知道董卓為何這麼生氣了。
「將軍何必發這樣大的火氣?」李儒走到了董卓的面前問道,「今日洛陽北郭的情況我已經聽人說了,這并州軍以五十騎破我方百騎而已,以有心算無心,要贏也不難,若真是兩軍對壘,又豈能令對方如此輕鬆出入?」
牆腳鬆了,之後也就好挖了。
「聽聞喬侯喜騎赤紅色駿馬,相國先時征討西涼,恰得一名駒,名為赤兔,欲以為禮物送與喬侯,以通往來之好。只不知喬侯意下如何?」
在將人請入帳中后,便見對方朝著她行了一大禮后說道:「董相國自入洛陽,先周旋于袁氏逆臣之間,后掌軍事,擢拔賢能,若有所為之事令喬侯誤解之處,實非相國本意,聽聞喬侯進軍,以平鮮卑之悍將勇卒兵進河東,欲襲洛陽,相國心中惶恐,想與喬侯一敘,以論治國之道。」
呂產呂祿之禍,有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來平定,王莽篡政有光武帝中興,總歸這佞臣賊子終究不得善終,那麼董卓這自詡忠良實為漢賊之人也顯然遵循這個規律。
李儒踏入太尉府的書房,看到的便是一地狼藉的暴風過境,以及坐在桌案之後怒氣沉沉的董卓。
真是好一個喬燁舒!
也還不等那城頭之人反應過來城下之人的身份,已有一支白羽箭破空而來,一箭擊斷了那城頭的董字大旗,而後釘在瞭望樓之上。
這封檄文是在喬琰的要求下,請蔡邕寫成的,也便是一封《為喬并州討董賊檄文》。
這些西涼兵卒已經習慣了將屠刀朝著弱者而去,此番出行的隊伍也便有些列隊的混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喬并州和一般人的罵法還不一樣,她真沒誇大事實來說。
【歷觀載籍,暴逆不臣,貪殘酷烈者,多難長久,太尉董卓,自稱忠良,細數不然,料循其理。】1
董卓循聲望去,眼見站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牛輔。
「將軍——」
董卓打斷了李儒的話說道:「文優不必再說,我意已決,便以我之賢婿出戰,以阿多為副將,趁并州軍馬並未于河東整頓齊備,先斬其鋒!」
在對方來人之中還有一神射手存在的情況下,這種勝利更可以理解。
【以此檄文布告天下,令天下人知聖朝有拘逼之難,料來能救國於水火之間者,非只喬并州一https://m.hetubook.com.com人也。屆時州郡連接,四方有志之士兵進洛陽,舉師揚威——】
「你以為我氣的是那個?」董卓冷聲回道。
見自請出戰的是他,董卓想了想喬琰的戰績,不免猶豫了幾分。
那牛輔既是他的女婿,在此時出戰,倒也正好能代表他來證明,他董卓並非不善戰之人。
在這一點上,韓馥與喬琰相比就做得太差了。
【再視董卓,不過西涼一匹夫爾!如律令!】2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個理由,她方能有了結尾的一番慷慨陳詞:
但這等屯田戍邊之事,哪裡有跟洛陽里的叛逆賊人開戰來得激動人心。
對比一下她當年所寫的《州牧封建論》,在罵人水平上可算是大有長進了。
不過作為被罵的那位,大約不會覺得有多痛快就是了。
事實上呂布做的著實是比喬琰所期待的還要精彩得多。
「不,」李儒搖了搖頭,「我並不是在說,不能用牛將軍進攻喬并州所屬,我只是在想,她于檄文中言辭激烈,有年少者意氣風發之象,我等何不先助長其氣焰,來上一出先禮後兵舉動。」
怎麼,她這是領了呂布的劇本?3
不過李儒端詳了一番這討賊檄文的寫法,又覺得這與蔡邕所寫的幾篇碑銘以及那述行賦不像一個文風,卻與那并州喬燁舒的實用性做派相似得很。
呂布領著數十騎當即動身,也自然而然地將整頓軍隊的職責完全留給了張遼與趙雲。
董卓問道:「文優此話何解?」
眼見那人彎弓搭箭,似在城頭逡巡之間尋找目標,他們本還想下城頭追擊的動作都不由一頓。
【使董卓之行徑放任自流,今日可開文陵掠寶為己用,逼殺太后,明日則以摸金之校尉破棺戮屍至於先賢,漢室陵遲之禍至矣,其窺探神器、摧撓棟樑之心已顯,帝都有吁嗟之怨,于邊陲字字可聞。悲乎哉?悲乎矣!】
呂布雖不會什麼戰陣理論,有一點總還是會的,那便是讓這些人一個都別從他的手底下活命!
她所要達成的目的是讓河東衛氏向著并州牧的出兵示好,而非是雙方打感情牌、達成什麼友善往來。
這人在并州地界上長到三十歲,養出了一身冠絕的武力,也同時養出了好一派專業挑釁的狗脾氣。
「誰人敢為我趁那喬琰駐兵未穩之際,突襲其大營,逼退此軍?」
這等大出風頭的舉動,被喬琰交到了他的手裡,呂布眼睛都要亮了。
李儒看到這裏往董卓的臉上看了一眼。
也好一篇討賊檄文!
河東世家在他引兵進駐期間從未給過他好臉色,卻在喬琰出兵之時,給出了這等天淵之別和圖書的對待,再想到他在這洛陽城中行事,還得先啟用一批天天只會提建議的名士,分派出去那麼一堆實權官職,他心中的火氣也隨之直冒。
這開篇便是——
李儒最近奉勸董卓收斂一點的建議,沒少被董卓當做耳旁風,以至於他此時還岔開思緒想了想,作為頭一個被喬琰這般指著鼻子罵的,他家將軍還挺待遇獨特的。
「并州猶有邊防之患,那喬琰小兒如何能有三萬兵卒!」董卓咬牙喝道。
他伸手指了指面前桌案上展開的絹帛,「我氣的是這玩意!你看看她都讓人寫了些什麼!」
這與他前幾日負劍上堂的意氣風發可截然不同。
【董卓罪至於此,不堪託付輔政之職,何能不復長戟雄兵,陳良弓勁弩,整頓戎馬,匡扶社稷,鑄非常之功!】
於是原本還在洛陽北城之上的守軍,等到的不是北行劫掠而歸的同僚,而是一行數十騎飛奔而來。
「將軍所要擔心的可不是那喬并州麾下的兵卒,」李儒語氣嚴肅地說道,「那喬并州前軍剛出陘口,便有安邑衛氏、聞喜裴氏、襄陵賈氏簞食壺漿以迎并州軍,她此前身在并州,卻能得河東世家之擁戴,著實不可小視。」
像是她在檄文中所寫董卓領前將軍位置卻沒能根治涼州之亂,結交權貴,出入鑾輦逾制,盜竊文陵之寶,逼殺太后,索取百姓財貨之事,確實都是董將軍最近做出來的。
但他顯然意識不到喬琰在這番舉動中的用意,對他來說,喬侯所表現的態度正是那任務除了他之外無人能做到,這就夠了!
他們所騎的乃是喬侯給他們提供的塞外好馬,所用的乃是以并州鐵礦打造出的鋒銳兵器,更是在休整了一夜后才盯上的這伙西涼強盜,若是這都能讓他們給跑了,那還得了!
不等李儒提出什麼迎敵策略,他當即一拍桌案站了起來。
【曩漢之初年,產祿專權,擅斷決事,下凌上替,於是有平勃奮起,誅夷逆暴,王道興復。前漢之末,王莽篡逆,辱慢天地,鴆殺孝平,反戾飾文,罪難盡書,於是有光武興兵,光明顯融,海內昇平。】
若這是平日里倒也無妨,偏偏這朝著他們襲來的,卻是實打實的并州狼騎。
分明正是如那討賊檄文中所言,要以良弓勁弩,長戟雄兵來鑄這非常之功了!
在西涼軍下得城來,發覺這些頭顱真屬於他們今日北行的同袍之時,再要追擊這些說走就走的并州騎兵,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因為喬琰便將這自稱忠良實為不臣的理由,連帶著對董卓的一通人身攻擊,都在隨後來上了一出火力輸出。
他琢磨了一番,確定這大約是大儒蔡邕和*圖*書的手筆。
郭嘉朝著喬琰又道:「若君侯能將麴義收歸帳下,還正可令兩騎相鬥一爭高低,給那韓度遼用是浪費了。」
呂布領人殺賊如風,射出的兩箭也奇快,帶著人一道撤走的速度更是快得驚人,絲毫也沒有要與此地糾纏的意思。
李儒:「我聽聞將軍麾下有一併州人名為李肅,請將軍派遣其為使者,領一重禮,前去贈予喬并州吧。」
他們只能將此地所發生的情況,連帶著那封隨同羽箭而來的書帛送到了董卓的面前。
這是一種近乎直覺的作戰方式。
可下一刻他又想到了喬琰指責他忝為前將軍,卻不能平馬騰韓遂之亂的痛罵。
三日之後他便收到了消息,喬琰傳檄于并州以及河東,所整頓的三萬軍馬自軹關陘而出,沿汾水夾道行軍,自太原郡入河東郡而來。
縱然有呂布挑釁,他也已讓人去己方屍體殘骸所在之處查驗,大略能知曉,到底是如何讓對方得手的。
再一對比他初來洛陽之時慘淡的三千人,他便覺得自己的年紀活到了狗肚子里。
但今日這支正往河內方向前去搜刮的隊伍,卻在半道上遭到了襲擊。
陸苑起身離座,朝著喬琰回道:「文和先生此番的作用在對涼州士人武將的剖析,奉孝意在臨戰對策,聯絡河東氏族之事還是交給我來去做吧。」
但董卓大約只是今日受氣還是不夠的。
喬琰深知董卓是個什麼性情,因此沒選擇中間經由什麼人傳遞消息,以免讓他有了什麼可以遷怒的對象,而是給了呂布一個任務。
縱是郭嘉這等計謀之士,也到底是年少了些,在此時于眼神中蘊藏著幾分躍躍欲試。
尤其是那些游弋在外「搜牢」的西涼兵卒,也在無形之中起到了巡邏的作用。
他放下這檄文半天了,最後一句「再視董卓,不過西涼一匹夫爾」還是反覆在他的面前撲騰,一想到讓蔡邕謄寫檄文的喬琰小兒今年不過十六歲,他便想讓人領兵直撲并州去跟喬琰來上一場拼殺。
郭嘉回道:「君侯對并州的掌握顯然不是他能想象的,他還真以為他與袁紹的書信往來沒被您發覺,那袁氏兄弟二人自洛陽潛逃,似也有募兵聯盟討伐董卓之意,韓馥便自然不能應和喬侯的討逆之舉。」
喬琰將幾乎已成她標誌的白羽箭,與那寫有檄文的絹帛一併交到了呂布的手中,「你此番乘我的朱檀馬去,務必讓人知曉,我等聲討董賊之舉名正言順,我并州兵馬也絕不懼怕他那西涼虎士,你可能做到?」
也正好作為己方展現給董卓的一尊籌碼。
喬琰目送呂布遠去,朝著郭嘉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度遼將軍還病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