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二州虎踞,絲路重啟
第21章 意外聲討
也……勢必要波及到司隸之外的地方!
荀攸見喬琰看著這封信的臉色越來越古怪,也生出了幾分好奇心,就見喬琰將手中的書信朝著他遞交了過來,笑道:「袁公路想得可真美……公達,我們還是小看他了。」
他琢磨著反正孫堅之死跟他也沒多大關係,那他要想跟喬琰聯盟,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她說——
屆時他們將劉協從長安城的火坑中解救出來,奉迎天子還都洛陽。
去幽州就是個好選擇。
她頂多就是在此時誇讚一句,袁術的腦子還沒有壞到家。
喬琰可以不認鄴城天子,是因為她手中有先帝的清君側詔書。
畢竟勢力往來,也不能用什麼千兩黃金之類的東西來打發她。
一旦他回返幽州,喬琰派出的援軍所需種種支持,都會由他來調撥支持,絕不會過多地將并州牽扯其中。
原本念在袁紹他好歹有個袁的姓氏在,覺得大家是利益一體的,便讓他身處朝堂也無妨。
他原本還有些懷疑,被送到袁基手中的這封信會不會是喬琰專門讓人偽造出來的。
而麴演……
這一招幹得著實有些毒辣。
她做出了兩個應對的舉動。
或許她此時還有這種賞花賞景的心情,也是因為中原這些陸續傳來的消息,雖有意外,卻大致還在預測的軌跡中。
袁術這個人的性情很極端。
看著這封信上故技重施的【紹非袁氏子】五個大字,袁紹暴跳如雷。
這一出安排……
「我看不妥。」荀攸回答得很果斷。
這算盤打的都要從豫州傳到涼州來了。
他還真得依靠并州軍的援助。
在歷史上他能在手握傳國玉璽也確實有點兵將在手的情況下,直接選擇稱帝,行僭越之舉,擺明了是「我想要,我就必須要得到」的理直氣壯。
這話要是被袁術聽到,只怕又要氣炸了。
所以他就算擊敗袁術進駐豫州,以袁紹手中的籌碼也能對他做出足夠的限制。
但這種發瘋,比起在系統的小道消息中所記載的那條,可還要離譜太多了。
但喬琰的目的只是讓袁紹知道這件事而已,通過袁紹的反應再刺|激刺|激袁術。
喬琰接著往下看,又忽然能理解袁術為什麼會這麼寫了。
但喬琰對袁術來信的不予理睬和扣押來使,無疑是又一個巴掌甩在了袁術的臉上。
袁術他真是什麼都敢張口就來啊!
然而還沒等他和手下的謀士想出個所以然來,便迎來了另外一個意外。
以荀攸聽來,這「小看」二字,好像並不是一句對袁術的稱讚,而更像是對對方的挖苦。
劉備他根本不足為慮!
可非要說的話,這件事最大的問題並不在袁紹的身上,而是袁術這傢伙胡來。
至於能否守住,那是另外的事情。
得罪袁術對她來說絕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對她隨後的安排只有好處而已。
劉虞話說到此,臉上的懊悔之色一閃而過。
但袁紹這一出手,卻是一連串的重磅行動。
他也必然會為了話語權而拼力一戰。
這也正是為何,他在給曹操這個兗州牧的位置之時,還想到過劉備和張邈二人,覺得他們都是兗州境內的不安定因素。
他說,他可以從豫州方向出兵,而喬琰從涼州方向進攻三輔。
袁術卻最多無能狂怒,再痛罵幾句袁紹乃是袁氏家奴而已。
不,她不止是這麼想,還打算再做得更絕一點。
以喬琰對劉備的認知,他絕不會錯過這個時機,讓自己積攢下一點家底。
他話說出口,聽喬琰並未猶豫地就批准了他的自薦,只是讓他帶人歸併到張遼的隊伍中,屆時聽從他的指揮,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他起碼還知道在這個時候辨別,誰看起來最有可能作為他的盟友,也最有可和*圖*書能幫他給袁紹沒臉。
「我部將中本有一位是玄菟郡人,可惜他因是董卓部將,被我派去重走絲綢之路去了,好在并州涼州所出將領也能耐苦寒,拖不了後腿。」
「雁門守將中,我將張文遠借調給您,留下稚叔留守,涼州這一邊,由麴季長護送您回返幽州。您看如何?」
他接著說道:「君侯既已選擇從義之舉,在孫文台命喪荊州后,扶持其長子孫伯符,若再與袁公路結盟,在兩方之間各不討好。此為其一。」
早年間,其兄長舒伯膺的親友被人所殺,沒遭到大漢律法的制裁,舒仲膺就為其報了仇,事情敗露之後,舒伯膺與舒仲膺二人爭相就死,結果都得到了赦免。
他後悔的並不是前來涼州勸阻喬琰進軍。
按照荀攸的說法就是,袁術這人打仗又不能跟孫堅相提並論,用他當一路援軍,可能還得被董卓抓住破綻打一頓,反而讓董卓重新樹立信心了。
想想送信人是袁術麾下的舒邵,信上的文字也確實是袁術的字,她又可以確定,此時不會有別人冒充袁術的名頭,折騰出這舉動。
出身?
這種細枝末節之事喬琰也記不得了,只是從這位送信者的言談舉止間,判斷出他所接受到的教育不差。本著能多氣到袁術是一點的想法,直接把人送去了金城郡,給程昱打下手。
袁術在信中所傳達的意思很明顯。
這話說得可真是冠冕堂皇!
今年將會發生的長安之戰,主動權從來不在董卓那頭,而在她的手裡。
按照許攸給他的建議,是讓曹操在收攏兗州地盤之餘,扶持劉備來對抗袁術。
劉備居然能運氣極佳地趁著這個機會,得到軍隊擴張的機會,和一個蕩寇將軍的名號。
於夫羅自從上次被姚嫦給直接擒獲下來,很是丟了一番臉面,偏偏一直沒找到將場子找回來的契機。
在賈詡離開涼州前往長安卧底的時候,他們都沒想到,袁術會這樣快和袁紹翻臉,也這樣快地改變了對鄴城天子的想法。
豫州牧的位置是不可能給的,這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而身在涼州的喬琰只需要將事情鬧大就好了。
胡軫是死在曹操的部將曹仁手裡的,華雄卻是死在劉備的部將關羽的手裡。
在這一點上便能看出袁紹和袁術這對兄弟之間的差距了。
是了!
袁紹聞言,手上的動作一頓,皺眉回道:「他可以用自己還未掌握兗州全境來說,自己不會倉促出兵。」
以她和袁紹之間的矛盾,也沒這麼好脾氣地去做這種事情。
荀攸都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會在喬琰這裏被按照這種方式來理解,但看著對方這種一本正經的強盜做派,荀攸覺得可能勸阻也沒多大效果。
這故事是不是袁術瞎編的喬琰也不知道,但喬琰惡趣味地想著,這大概會被《世說新語》這樣的文集當做確鑿存在的小故事吧……也算是和歷史呼應了。
先後被人擊敗、限制名位、拒絕結盟,讓一路發展都並不太順遂,偏偏還自視甚高的袁術,心中的無名之火已越燒越旺。
這些人好像都忘記考慮、或者說也確實不知道一件事。
要不是現在北面還有個公孫瓚需要應付,袁紹都想自己親自領兵直下豫州。
舒邵倒是想要抗議喬琰的這種舉動,可軍隊在側,喬琰又擺明了不怕他拿自己的名聲捆綁,他也只能先在此地做事,到時候尋機逃跑。
起碼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喬琰滯留涼州的時間延長,一方面是因為涼州局勢確實需要耗費心力來進行穩定,一方面則是因為能作為她另一路援軍的孫堅喪命于劉表和董卓的聯手之下。
我能取代孫堅的作用跟你聯合。
劉備自稱漢室宗www•hetubook.com.com親,那麼如若劉備當真脫離掌控,只需要以天子的名義令其回返鄴城便是。
他狠狠地捶了一記桌案,「不能再放任他這麼下去了!」
之前他頂多是覺得那些和袁紹交好的名士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居然寧可親近袁紹也不選擇他。所以說什麼許攸乃是「凶淫之人」,何顒乃是「凶德,當殺之」。
好一出畫大餅!
袁紹若真非袁氏子弟,那他們能將袁紹往士人領袖的方向去捧,還能任由他在鄴城扶持天子,豈不也是個相當迷惑的操作?
大概也就是袁術仗著沒人會對他寫出去的信做出什麼修正指摘,才在氣頭上寫出了這話。
到時候他們南匈奴毫無競爭力可言,直接被人給取代了,豈不是要了命了。
從他殺韓遂獻首開城的舉動就已能看出,他的進取心可一點不少。
哪怕袁術在先後吃了這些教訓后,怎麼都要收斂起幾分自己的張狂脾性,好好啟用自己麾下的紀靈、喬蕤等將領,徵詢閻象、袁渙、張承等人的建議;又哪怕袁術憑藉著自己在汝南的根基,必定不會讓劉備這樣快得手——
公孫瓚的突然興兵,何止是讓坐擁青州、冀州的袁紹甚為不安,也讓收到消息的劉虞心急如焚。
袁術自己則為了清平漢室,以車騎將軍之名領兵在外。
賈詡是個足夠擅長機變的謀士,他會在對應的消息中做出計劃調整的。
他現在算是知道了,袁術要是將那種路中悍鬼的撒潑氣勢用在他的身上,到底是一種何等噁心的感受。
在袁術看來,他原本就不是只有一個結盟對象可供選擇的。
更讓於夫羅覺得自己必須跳出來請戰的,是他眼見喬琰手下歸化羌人的數量日益增多,極有可能會隨著喬琰在涼州的屯田地不足,而轉向并州的南匈奴駐地。
兩年前的洛陽之變,袁基帶著劉辯從洛陽北宮逃離,擺脫了董卓的控制,但在避入南宮之前,不慎身中一箭,偏偏因為劉辯膽怯而沒能儘快尋到醫者救治,以至於落下了病根。
在將信接過去看到信中內容后,饒是他向來心緒不外露,也不免表情微妙了起來。
趙雲在武威郡的公務暫時還不能轉移,那麼在喬琰麾下,相對來說忠誠度較高、頭腦也比較靈活的,自然是張遼。
這種生機鮮活的景象置於晴空之下,很難不讓人有一份好心情。
可等到具體的戰況消息經由代郡送入相鄰的并州雁門郡,又通過并州送到涼州后,劉虞覺得自己必須折返回去了。
而聲討袁術的罪名已經擺在眼前了。
「我觀劉備此人頗有大志,不似屈居於曹操之下的樣子,此消彼長方為正道。」
但想想當時的場景,袁紹隱約猜到許攸的意思了,「你是說——劉備?」
許攸在旁開口建議道:「曹操剛得到了兗州牧的名號,總該為明公分憂的。」
而喬琰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將袁術所寫的這封信,送去了鄴城,交給了袁基。
袁紹這頭覺得,他雖對袁術做出了限制,但能讓袁術依然頂著九江太守的位置,也能讓他擁有豫州一半的實權,只是平衡之道而已。
他在離開涼州的時候還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卻最後也沒得出個結論來,只看到喬琰站在高平城上替他們送別的身影,漸漸隨著隊伍的遠去而變得模糊。
這封信……在士族大多介意于名聲的大背景下,簡直是一股泥石流。
那麼這大概是某些人在進攻揚州無果,向鄴城朝廷求索豫州牧的位置也無果之後的發瘋行為。
不過這種捕風捉影的消息我也沒打算外傳,就是找你袁大公子八卦一番,求個答案而已,也順便提醒你,該處理處理家族內部分化的情https://m•hetubook•com•com況了。】
想通了這一點,袁紹立刻拍板做出了決定。
不解決掉袁術,天知道他還會折騰出什麼見鬼的情況來!
舒邵舒仲膺此人,算起來和典韋還是個老鄉,也是兗州陳留人。
棘手得很。
不對!
其一是將前來送信的舒邵給扣押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之家,養出了袁公路這種角色,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本事。
他也並不是因為袁術此舉丟盡了士族的臉面才會這樣說。
五月的涼州,在風中隱約傳來了馬蘭花清淡的香味。
袁紹聞之心動不已,卻還是又問了一句:「倘若劉備攻下了袁術佔據了豫州,與曹操各處一州又當如何?」
可劉備連那個濟南相的位置,都是從鄴城天子這裏獲得的,如若再加上了一個蕩寇將軍奉命討賊的名號,他將更加需要按照規則來辦事。
到時候我們一起將劉協救出來了,我這還得算是迷途知返。
可劉虞與公孫瓚共事多年,清楚對方用兵的本事。
可這一封信是連帶著送信人被一起逮住的,再沒有了讓袁紹懷疑個中真假的餘地。
可他在走出喬琰書房的時候又忍不住想到,上一次往幽州去作戰的時候,整個南匈奴部族內部都是怨聲載道的。
在這種身體精力不濟的影響下,袁基幾乎沒法從事什麼需要動腦的事務,只在鄴城朝廷中領了個光祿大夫的名頭,卻只挂名掌議而無實權。
不趁著這個時候請戰,發揮出一點作用,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從禮法上來說,袁基為袁氏大公子,地位在袁紹和袁術之上,但從實權上來說,在袁紹已經穩握兩州之地的情況下,袁基不可能再給袁紹造成什麼麻煩。
寫完了以上這些,袁術總算是扯回到了正題。
本著家醜不可外揚的想法,袁基當即就將這封信給扣了下來,又令人給喬琰送來了一筆封口費。
更不用說,她已經從劉虞的面色中看出了一種態度。
「燁舒不必勸我!如今公孫瓚看似只手握六郡,可樂浪玄菟二郡孤懸在外,他隨時可取,涿郡未下,也只是為了和袁本初之間保留一個緩衝地帶,真正還屬於大漢的幽州只剩下了上谷郡和代郡,以我兒的本事絕無可能守住。」
喬琰也是這麼想的。
他應當已經從喬琰的態度中看出,她不會在麴義和麴演處於同一條戰線作戰的時候偏向於後者,所以他必須要給自己謀求另外一條出路。
可若是直接將信轉交給袁紹,又好像太便宜袁本初了。
所以她是必定要製造一些意外來攪局的。
既然袁術都已經不跟他講究什麼兄弟之情了,那他就更不用給袁紹留臉面了。
別看袁紹現在因為公孫瓚的勢力驟然擴張而對他起兵相迎,但幽州環繞渤海的特殊地形,已經註定了袁紹不會深入追擊,頂多是要保證冀州邊境的安定而已。
喬琰倒是有點想看看若是讓趙雲和公孫瓚對上會怎麼樣,也想看看以八百甲士擊敗白馬義從的麴義對上公孫瓚,會是何等景象,但在斟酌一番后,她還是選擇了張遼和麴演。
喬琰問道:「公達以為,我們要不要和袁公路聯手?」
誰知道袁紹蒙蔽先帝子嗣,在冀、青二州獨攬大權,使得鄴城朝廷名為漢室,實為偽賊。
說是說的封口費,不過這也著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
而後便是袁紹按照許攸所建議的那樣,以濟南相劉備為蕩寇將軍,負責征討叛逆之臣袁術,由兗州牧曹操提供軍糧軍械供給。
若要從公孫瓚手裡收復幽州,還得靠劉虞自己。
喬琰無奈地笑了笑:「有壓力自然是有的,可比起幽州落入賊子之手,吃力些也無妨。」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https://m.hetubook.com.com袁術的這句話應該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袁公路首提擁立皇子辯為天子之事,如今又生反覆,若其確有其才也就罷了,未嘗不能暫為助力,但賢者于其麾下不得所用,若對上董卓,反為破綻。」
不過現在知道這個消息也不遲。
他後悔的是自己沒能因為對公孫瓚存有足夠的戒心,而太晚回返幽州。
這封信還不如上一封,未曾送達,就已經被袁紹的部將高覽給截留了下來,送到了袁紹的面前。
若他早回去一些,公孫瓚是不是就沒有興風作浪的機會了?
從袁基修養的住所一出來,袁紹便陰沉著臉色,斟酌起了要如何對待袁術。
而在此時的涼州,喬琰已在送別跟她緊急辭行的劉虞。
比如說袁紹跟人一起去搶新娘,最後還是袁術給善後處理的。
如今也是如此。
直到她走下了城牆,徹底消失在視野之中。
再加上,大概正常人都知道,在孫策和袁術之間應該做出個什麼選擇。
可袁術卻覺得,這是袁紹現在翅膀硬了,要跟他徹底撕破臉皮來了!
不過他也忍不住小聲問道:「燁舒發兵相助,當真不會有礙於并州民生?」
所以他隨後在信中所說的大意就是——
所以,劉虞要走無妨,她得再搭一把手。
真是——
這在漢末時期,乃是海內之間都要引為美談的事情。
也不用再給鄴城的小皇帝留什麼臉面!
他已在此地見到了大漢少見的羌漢和睦景象,這其中或許也能給他算上一份功勞,對他而言已屬無憾。
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喬琰自然也是嚴格遵循這個規矩的。
這一支隊伍若從雁門郡直接進駐代郡,物資的補給線相當短,又有太原王氏為了保住自家的代郡太守,勢必會提供物資支持,對喬琰的影響微乎其微。
涼州已經進入五月了。
喬琰自高平城往附近的火石寨走,看到的就是此地和遠處的丹霞地貌山岩之間鋪開的一片紫色花海。
劉虞知道,現在也不是跟喬琰客套的時候。
而後喬琰這位驃騎將軍便可以和他這個車騎將軍繼續聯手,掃平天下亂賊,還漢室清明,必定留書于史冊,令後人瞻仰。
袁紹不是袁氏子,本為袁氏家奴,僥倖矇騙,被父親過繼給了伯父,擁有了一個正統的名頭,但實際上是個什麼玩意呢,袁術他也不屑於去說。
得虧喬琰是藉助著在涼州整軍的機會發展民生,順便觀望天下棋盤上的各方局勢,袁紹的牽制反而是在幫她一把,這才不會被袁術的話給挑撥到。
在宗法背景很大程度上框定了起步助力的情況下,身為袁氏嫡子的袁術對袁紹做出一句這樣的評價……
「我記得昔日的漁陽張舉之亂,你也是出兵協助過的。」喬琰抬眸朝著於夫羅看去,開口說道。
但讓喬琰有些沒想到的是,在劉虞離開涼州之前,又有一人找上了喬琰,申請自己也想要隨同一道出戰。
在這句大致意思是「只要我們都討厭袁紹我們就是一路人」的說法之後,袁術又來上了幾句袁紹早年間的糗事,以圖讓喬琰越發確定他的誠意。
未曾脫軌的是——
不過也正如荀攸所說,良才在袁術的手下大多不能得到重用,那還不如投入到涼州實在缺人的建設中。
以他們這個兩路合圍的行軍方式,董卓必定沒有逃脫的可能。
但公孫瓚進軍薊縣,兵迫涿郡,讓袁紹對幽州和冀州交接處的戍守變得尤其在意。
袁術以袁紹出身作為攻訐之處,雖會給袁紹留下點作為茶餘飯後談資的黑料,可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會對袁紹造成根本性的打擊。
但麻煩的是,他無論是保持現狀還是對袁術進一步做出限制,都必定會招致袁術的進一步m•hetubook.com.com不滿。
這舉動之中的畫外音便是——
首先就是去年為袁紹寫過痛斥董卓檄文的陳琳,將手中的筆杆子調轉指向了袁術。
於夫羅連忙回道:「不錯,我對幽州的環境還算熟悉,料來能發揮出一點作用。」
「我不是要勸劉幽州避讓危險,我只是在想,是否要派人協助於您。」喬琰說道:「您應當知道,代郡太守王季道乃是我麾下護匈奴中郎將王叔優的胞弟,幽州的護烏桓校尉乃是我上郡從事令狐孔叔之父,幽州與并州既同為邊陲之地,本當守望相助才是。」
袁術這廝偶爾還是有點聰明勁的。
先前喬琰勸他,未知局勢不要輕舉妄動,以免落入公孫瓚的陷阱,為之擒獲,劉虞還能勉強坐得住。
那就把信給袁基好了!
許攸搖頭:「不!要的就是他這個理由。他出不了兵無妨,提供些出兵的糧草助力總是沒問題的吧?明公是否忘了,當年的成皋虎牢關之戰,胡軫和華雄可不只是曹操的部下殺的。」
「……」喬琰厚臉皮慣了,都愣是被這一段給整無語了。
許攸又道:「明公所要付出的可能只是一個諸如蕩寇將軍之類的名號,卻可以立刻獲得一支攻伐袁術的隊伍,若能勝,可為明公除掉一個心腹大患,若不能勝,也能一面拖住袁術的腳步,一面削弱曹操的物資,何樂而不為呢?」
別管其他人信不信吧,反正都會給袁紹帶來一點不太好聽的名聲。
所以在念叨著喬琰和袁紹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的咒罵聲中,袁術決定聯絡公孫瓚。
比起袁術這種造謠式潑髒水,陳琳這一通疾風驟雨的討逆說辭,那可真是……要換了曹操在對面,頭風病都要給氣好了。
但這位的本事顯然也並不只是在這種遊俠之舉上,袁紹後來給他的任命是沛國相。
大家都是兗州人,應該還是有一點共同話題的。
袁基在收到喬琰的信件轉達后,深知不能在此時再對袁術有什麼刺|激,所以也沒選擇去信給他做出規勸。
若要對幽州戰況把持得當,非張遼不可。
這便是一出近乎無本的出外勤。
這樣一來,「非袁氏子」的袁紹和他所擁立的偽帝劉辯,也就沒有了其正統的意義。
而後他便將袁紹給找去說了一頓。
意外大概是——
光是靠著他僅剩下兩郡的地盤,以及劉和手下那些被公孫瓚攆著跑的部從,絕無可能做到擊敗公孫瓚。
像是呼衍脫里這位左谷蠡王,甚至生出了對大漢的反心。
只是未曾想到,才過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要試著扶持劉備來對付袁術了。
如今他怎麼就自己往這個坑裡跳了?
現在可倒好,他直接上來就是一句袁紹不是袁家的孩子。
尤其是在破關抵達洛陽后,他還一度被喬琰指著鼻子痛罵。
對當今天子不敬,又勾結幽州叛賊公孫瓚,無論是哪一條,都足夠讓袁術成為被聲討的對象。
也難怪袁紹會做出讓劉虞趕赴涼州,限制喬琰救援真正天子的舉動。
喬琰盯著這封書信的首句看了半天,驚愕交加。
興師討董的虎牢關之戰,對袁紹來說,不能算是什麼光輝的歷史。
此等猛將,便是袁紹見之也有種見獵心喜之感,絕不會將其忘掉。
他心中還存著那麼三分希望,覺得袁術這人再怎麼混不吝,總不至於真連家族名譽也徹底不要了。
倘若她當真因為被阻滯了進軍而負氣,又確實是個年少狂傲之人,袁術的這番話還挺有挑動情緒、讓人跟他同仇敵愾的本事。
【我從你們袁氏的袁術這裏聽到了個小道消息,說袁紹他居然不是你們袁氏的子弟。
許攸笑了笑,反問道:「明公難道忘記了劉備的出身嗎?」
短時間內袁術是沒有這個多餘的空閑給袁紹找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