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二州虎踞,絲路重啟
第32章 問罪漢陽
或許是留意到了姜唐投來的視線,她朝著這個方向看了過來,目光之中不乏敦促鼓舞之意。
姜氏做了什麼讓她不滿之事!
荀攸沒法反駁郭嘉的這個說法。
雖不必協助參戰,但好像已經徹底融入了喬琰的部從之中。
她在此地協助羌人兵卒的聚合,口中說的著漢話。
先行於冀縣的騎兵中,曾有跟隨她一道兵出白道口襲擊鮮卑王庭的。
對比她先前處置武威顏氏的情況,今日這情況好像還要更嚴肅得多。
時正八月,這片軍屯中風吹麥浪之態,雖然因兩山所夾的地形限制而不如金城的寬廣,卻依然從窗外給人傳達來一派豐收的景象。
姜冏驚愕不已,更是被帶下去的時候心中有了幾分隱約的猜測。
而哪怕已經拿出了這樣的陣容,喬琰依然留有鎮守在涼州并州的兵卒將領,以防內部出現什麼動亂。
姜唐下意識地摸向了自己的腰間。
與此同時,一枝羽箭橫空掠來,釘在了冀縣的城頭上!
這還不是這支大軍所聚攏的全部。
所耗費的時間至多不過兩日而已。
時至今日,她才終於可算是十八少年,風華正茂!
那是先前喬琰在將薑糖遞給她的時候,她將糖吃完后留下的糖紙。
因為他們並沒有足夠數量的騎兵,可以保證他們在深入涼州之後,還能應戰涼州勢力對他們所形成的阻攔。
當有人朝著這位領頭人看去的時候,不免恍惚意識到,她先前做下那些令人覺得匪夷所思之事的時候,還要更加年少。
但這不是給一個人投去的目光。
只剩下了匆匆調兵的舉動背後,堪稱決絕的征戰意圖!
也不管這到底能否定國,起碼這個涼州境內——
姚嫦則處在羌人隊列的最前頭,一派羌人統帥的英姿颯爽模樣。
荀攸收回了看向前方的目光,問道:「先對冀縣出手的結果,是你們商討過的?」
頂多就是覺得,這個舉動還是稍微有些危險。
此時她已不再需要告知于這些麾下的士卒,他們砍殺敵人的每一個人頭,都能給他們以及自己的家庭帶回來多少進項,和-圖-書就如同她當年在奇襲塞外攻殺休屠各胡的時候所做的那樣。
榆中乃是金城所在的河谷盆地的延伸。
著實是大胆了些。
然而今日的她……
自武威郡而來提前屯紮在媼圍城的兵卒,在趙雲的帶領下,與他們在定西會合。
今日的情況大有不同。
剛被人喊來此地的姜冏,自去年年末開始便已在金城郡協助程昱處理政務,完全沒反應過來是什麼情況,就被喬琰令人給鎖拿了下來。
所以當她發起這個進攻指令的時候,這些人帶著為她而戰也為自己而戰的信念,形成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浪潮。
馬蹄震地的颯沓聲響里,她身上的玄色斗篷也隨著風行而翻動。
所以對於喬琰想要拿漢陽四姓來作為這個立威的目標,荀攸並沒有什麼意見。
縱然這種完整還只是一種跡象,也並不影響姜唐做出這種判斷。
在眼前的這場整兵備戰中,他們也依然是作為出戰的一員而不是什麼後備軍。
「君侯……」
在喬琰需要藉助涼州特殊的環境和這個西涼軍入侵的最佳機會整頓涼州豪強之際,姜冏也只能先當著階下囚。
涼州的豪強,對涼州本地來說可以叫做世家,可對中原世家來說他們是不夠格的。
在她用一年多的時間里所形成的秩序之下,沒有人會對她的這道指令形成任何的質疑。
然而他們又哪裡會想到,他們的對手,早在第一封彙報這些人抵達此地的消息送到榆中之時,就已行動起來了。
徐晃所統帥的先登營,麴義所統帥的重甲營,典韋所統帥的近衛軍,也都各有一支像是這些大宛寶馬騎兵一般,乃是由軍中精銳所組成,同時裝備著代表并州境內最高水準的鎧甲與刀兵。
董卓的部將不敢以這樣的方式兵進上邽。
比起人力物力的消耗,比起涼州未來的勾畫,他們之中的蠹蟲最好成為一個合格的警戒信號!
「將他押入金城大牢好好看著!」
郭嘉又笑道:「再說了,君侯包圍姑臧城的時候不就說了嗎——」
隨著那些學會了
和圖書
漢話的羌人承擔起了漢羌之間信息傳遞節點的作用,羌人中留下和出戰的兩批,快速歸屬到了其該當前往的位置。但奇怪的是,姜唐一點都不覺得這兩種迥然不同的特質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是什麼很需要值得奇怪的事情。
這是個足夠她應變的距離。
從武都郡散關方向而來的消息,經由漢陽與隴西之間官道北上,可以直接送往此地。
不止如此。
在這第二日的黃昏前,冀縣的城門還未到合攏時分,身在城中的漢陽豪強都聽到了一陣大地震顫的馬蹄聲,直奔他們所在的方向而來。
當她將戰甲往身上披掛的時候,整個榆中地帶調兵的動靜,已經形成了一片震動的聲響。
在這條羌人勢力都已經完成了整頓的路上,絕無任何一點對她可能造成阻攔的存在,與一片坦途也並沒有什麼區別。
當然,話是這麼說沒錯——
從框定首功制度到如今也才不過是四年的時間,可秩序實在是有一種很驚人的推動力。
何況此刻,喬琰自己還在隊伍之中!
她隨身的佩囊里還放著一樣東西。
重要的是……
可他暫時無法從喬琰這裏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更無從知道,同時被喬琰列入目標的還有另外三家。
可惜留守在金城郡軍屯負責隨後秋收之事的人,就像是此刻目送這列隊伍經由葵園峽開赴而出的姜唐一樣,並不會看到隨後的畫面。
而喬琰則站在這支整裝待發的隊伍之前,看著這些聚攏的兵卒人潮,眼神中像是被日落金輝投入了一團熾火。
哪怕此刻在整合的軍隊並不只是她帶來此地的并州軍,還有收編的馬騰韓遂部將,以及被她徵調入伍的羌人隊伍,也依然保持住了這種效率。
在將其上的糖漬給清洗乾淨后,好像還依然殘存著幾分薑糖的清香。
漢陽四姓到底是因為勾結董卓還是因為失職,才讓董卓的部從悍然殺入了涼州境內,不日便會抵達上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彼時的喬琰,在姜唐看來像是個溫和的領袖,且對她們表現出了一派包容之態。hetubook•com.com
這種聯合中過於薄弱的關係,讓其中充斥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各自為戰。
漢陽豪強的行事作風裡,也帶著幾分賊寇之氣。
上一次她看到對方的時候,她還是個剛準備前來湟中谷地的參狼羌流民,而姚嫦正在負責將西宮鹽池的鹽滷朝著湟中地帶運送。
「段太尉的羌人滅絕策略與涼州三明另外二位的懷柔都沒有起到根本性的改善,如今君侯教化種植,以貨幣和文字連接羌漢關係,已經看到了希望,那麼方今所做,就該是斷絕其他東西的干擾。」
「看到這麼多的精兵強將,還是有種天下半數英雄聚集於此的感慨啊,是不是啊公達?」
不過說起來,她所騎乘的朱檀,到如今才算是到了戰馬服役最佳的年齡,在奔行之間有著一派遠勝從前的風采。
在他本人未曾犯錯的情況下,這一舉動只有一種可能——
當這些聲威赫赫的隊伍列隊完畢之際,所有人都能看到,喬琰登臨葵園峽的高處,正在朝著列隊的方向看來。
就像荊州本地都會出現世家和宗賊之分,潁川人看漢陽四姓也是如此。
因為言必兌現,軍功升遷的認知已經固化在了那裡,隨著軍隊的擴張,也被隨之告訴給了原本不屬於這支隊伍的新兵,進而成為了軍隊向心力的一部分。
災厄年節里,這種香氣不免令人覺得希望在即。
屆時急行軍的好處沒有享受到,所產生的弊病卻要由他們自己來背負。
身在漢陽冀縣的四姓宗族豪強,也同樣不知道這一點。
先前往絲綢之路走了兩趟的徐榮和馬騰,連帶著馬超等人一道跟隨在這場出征的隊列之中。
涼州的夏日行軍,又遠不像是中原地界一般氣候難熬。
他們只需要執行就夠了!
姜冏確實是個人才,但他畢竟出自漢陽四姓。
雖然無法清楚地看到她臉上的神情,可當甲胄在身長槍在手的時候,在她的身上已經看不出任何一種可以用溫柔和緩等詞語來形容的氣質。
但喬琰可以。
在她舉手投足間展露的戰意和出鞘鋒芒,都讓人毫不懷疑,為和_圖_書何這一支聚集起來的隊伍,會選擇聽從她的指揮。
還是精銳!
可此時,隨著這一年之間的合力耕作、築造家園,也隨著通過語言和文化拉近的關係,眼前的統兵出征里更有了一種上下一體的完整。
「如若有人將通敵于董卓的舉動付諸于實踐,她必定會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的,公達也不希望,君侯做一個言而無信之人吧?」
李應、樊稠、胡封等人在經由陳倉的休整后,朝著上邽方向推進,對這一點一無所知。
落日很快沉沒在了不知道哪一座山的背後,只剩下了定西城下舉起的一支支火把,將此地映照得有若白晝,也照亮了這片屬於她的軍隊。
騎兵先行,直撲冀縣!
郭嘉朝著荀攸看去,在這種向來情緒不太外露的人臉上,居然也看到了幾分恍惚之色,可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以至於馬匹邁步而前的合隊中,騎兵本人所表現出的精氣神也被調動到了戰意高昂的狀態,越發顯出精兵悍將的氣概。
也正是在這個列隊的過程里,姜唐又一次看到了姚嫦。
空氣中也透著一股麥田香氣。
荀攸很想吐槽,言而無信應該不是用在這個地方的。
喬琰不會毫無緣由地將他扣押。
郭嘉望著她帶兵先行遠去的背影,在緩緩策馬間臉上浮現出了一縷笑意。
她當即下達了指令。
她一把將手中的信報捏成了一團紙球,拍案而起。
這或許就是她近來學到的漢話新詞里的「文可安邦,武可定國」。
那已是三年多之前的事情了,卻讓人時至今日還覺印象尤新。
郭嘉卻並不那麼覺得,他回道:「大漢百年間在涼州的亂局裡投入的金錢,若是用於賑濟救災上,所能起到的效果必然顯著,可這些錢砸到這片不可放棄的邊陲之地,卻連個響聲都沒有聽到,為何不能改一改應對的策略呢?」
「得到信託被委任官職的涼州豪強,好像並未實現以涼州治涼州的任何一項目的,那他們也是時候清醒清醒了。」
而也正如喬琰先前就策劃好的那樣,這是她問責于漢陽四姓的最好機會!
多年間,
和圖書羌人部族不乏在涼州地界上,因反抗爭權而結隊作戰,也因種號之間的傳承關聯和所屬地域的鄰近而合作。
在這榆中地界上的聚眾會合里,騎兵步兵快速而秩序井然的列隊,伴隨著作為統兵信號的鼓聲而動,令眼見此景之人,只覺心肺血液都好像在隨之震顫。
為求消息能儘快送達,不必翻越烏鞘嶺而過,造成什麼時間上的耽擱,將武威顏氏的家產收繳上交之後,她便從武威郡轉為巡視金城郡的軍屯,暫住于葵園峽以西的榆中。
喬琰手握著這封信報,指尖微微收攏。
他們的其餘部從跟隨於后,隨之擰結成了一股破堅鋒矢的氣場。
他們也無法保證自己後續的補給,能始終成功躲開涼州守軍的截斷。
他們也隨時可以因為利益的緣故發起強弱之間的吞併,保留著最野蠻的特質。
在隊列的最前方,一行三百匹大宛名駒所形成的隊伍,形成了一道再醒目不過的風景線。
「傳令媼圍城與榆中金城各部,」喬琰看了眼窗外的天色,下達了指令,「黃昏之前,騎兵列隊駐紮定西。」
喬琰顯然並未因為徐榮曾是董卓的部將、馬騰曾經在涼州掀起反叛這樣的理由,而對他們做出任何的限制。
這是她的命令。
甚至還有一支隊伍,正在遼東協助劉虞從公孫瓚的手中奪回幽州。
因為她才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
任何一個看到眼前景象的人都不會懷疑這一點。
不只是人數。
她看到的,還並不只是與她同族的羌人。
沒有任何一支隊伍能抗衡得住這樣一股力量!
經由呂布篩選出的三百精銳騎兵,既為此刻馳騁良駒而心中激動不已,又深知他們所需做到的,絕不是為了保護這些來之不易的駿馬畏縮不前,而是讓這些遠道而來的烈馬在戰場上發揮出他們的意義。
不過在正式收穫之前,這場預期而來的戰爭會發動在前面。
喬琰擺了擺手,示意沒有要多跟他說的意思。
但此時,這確實是一個讓多數人受益的決定。
這般情景,就連喬琰治下的民眾都未必能夠知道其中全貌,更何況是她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