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作者:千里江風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八百秦川,據有關中 第15章 即位抉擇

第七卷 八百秦川,據有關中

第15章 即位抉擇

但,如今呢?
而當劉虞望著喬琰的眼睛之際,從其中品出了一種勢必要把守這條底線的執著。
好在,喬琰看起來並沒有這個意思。
他回道:「君侯來前,文遠剛有新消息傳來,在他退守居庸關后,廣陽郡與漁陽郡都只能落在了公孫瓚的手中,烏桓兵馬大量朝著漁陽方向而來,駐紮於此地,公孫瓚將濱海道所得戰俘納入己方部從中,打散在與冀州接鄰沿線的戍防,他本人則攜其精銳駐紮于昌平。」
劉虞話剛開了個頭,就被喬琰給打斷了,「您想說,袁紹不該做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畢竟您乃是先帝所委任的幽州牧,也是託孤之臣,袁紹雖另立弘農王為鄴城天子,也不當褫奪您身上的名號,否則其遙尊先帝的說辭便站不住腳跟了。」
如今各地財政都不豐,有一個崇尚簡樸的天子在位,方能上行下效,不是嗎?
麴演眼見喬琰並未有責備他的意思,先心中一松。
但公孫瓚可以為自己和蹋頓討要一個名號,讓兩方暫時處在互不干擾的狀態。
麴演後知後覺地也補上了一句,撐了撐陣仗。
公孫瓚此時要全力防備的,乃是上谷居庸關的方向,又哪裡會想到,原本作為鮮卑支部南下豁口的地方,會驟然局勢轉換,變成敵軍入侵之地。
南下?
好在劉虞被她說動,還省的他們再費什麼苦功,所以現在喬琰問的便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以志才看來,劉伯安即位天子后,我可有機會拿下大將軍之位?」
他緩緩地又做出了一句補充:「不能再讓他們為我受累了。暫時處在休戰局面,又有燁舒在并州方向隨時兵進,公孫瓚應當不敢放縱士卒劫掠平民,反該好生治理幽州才是。」
但這並不影響,在他的麾下有盧植朱儁皇甫嵩等能征善戰之輩。
喬琰朝著他俯身下拜,「劉公高義,為宗室典範,天下引領,以公為歸,何必以一時之成敗而妄論英雄!」
她前來雁門的時候也將他給帶上了,以防劉虞沒能被她的說辭給說服,到時候還能給她拿個主意。
公孫瓚的野心勃勃與其所表現出的實力,都令袁紹對其防備有加。
對上喬琰轉投www•hetubook.com•com來的目光,戲志才語氣從容地給出了這個答案——
公孫瓚不會跟他講究什麼情面法理,也不會講究什麼品行之說。
劉虞他若是生在安定之年,在一方貧瘠之地做一大員,或許還能憑藉著他愛民如子的品行和他在治理民生上的才幹,將此地發展到富庶豐饒的狀態。
「他……」
聽到他這個果斷的回答,喬琰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既然如此,您又何必以罪人之名而推脫呢?若是輸給叛逆之臣也要算是罪人,皇甫將軍也一度拿涼州亂賊無法,難道也得算是罪人不成?」
有了濱海道之勝,公孫瓚完全可以進一步收攏幽州的勢力,只是還缺了一個正統之名。
正因為她與她的長輩都沒做過,才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其提出批判。
若這個決斷的權柄真能在他的手中,他勢必要嘗試肅清風氣,令朝野改觀。
「……」黃琬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應該對此目的終於達成感到歡喜,還是應該覺得心情微妙。
將近十年間的戎馬倥傯,也讓他形成了極有個人特質的作戰風格。
喬琰:「倘若您為天子,可敢保證絕不會重蹈先帝賣官鬻爵之覆轍,令朝野肅清,政令通達?」
她道:「若第一條辦法不行,那就請您儘快回返關中即天子位,一旦稍有遲緩,袁紹若要向公孫瓚妥協,必然讓弘農王下令,委任公孫瓚為幽州牧,以烏桓蹋頓為烏桓單于,加王侯之位。」
喬琰說是說的要先往居庸關走一趟,還是先完成了對天子儀仗的擢拔,令這些并州騎兵將劉虞妥善送入關中。
並不需要。
這話他回得很坦然。
黃琬與之隨行而去。
既已有決斷,事情便該儘快辦起來。
麴演又道:「此外便是,按照文遠所派出的哨騎探報,有一隊公孫瓚麾下的精銳並烏桓騎兵南下而去了。」
以喬琰看來,即便是要對彼時東逃的公孫瓚與蹋頓行追擊之舉,也絕不應該抱有什麼一戰定勝負,或是為圖減免傷亡而行人數震懾的想法。
他本是抱著建功的想法出戰的。
喬琰斟酌了一番公孫瓚和蹋頓這個化敵為友舉動的意義,hetubook•com•com和公孫瓚有可能說服蹋頓為己用的理由,估量起了公孫瓚和袁紹在此時聯合的可能性。
「要應對此事唯一的辦法,就是您速往關中即位,如此一來,袁紹與公孫瓚此舉便只是東西二朝對立之中的常態,並非真是什麼品行問題。」
劉虞滯澀了好一瞬,方才回道:「可我是一個剛有濱海道之敗的罪人,又有何面目擔任至尊之位?」
她的祖父喬玄位居太尉官職的時候,西園買官之風還未曾開啟。
但當他以正面統兵作戰的方式面對公孫瓚之際,這就成了對他來說極其致命的一點。
他回道:「當然可以。」
但此刻要緊的是接下來的天子即位之事以及司隸秩序的恢復,而不是介懷於他是不是白走了一趟。
原本的幽州戰局裡,劉虞得到了喬琰麾下眾人的協助之餘,大半兵員和物資補給都是出自幽州的,他還沒有那麼多拖別人後腿的負罪感。
若非此時乃是喬琰與劉虞在交談,麴演都恨不得橫插一句,說他也想去。
所以要讓他在幽州發展基礎建設,聽上去簡直像是個笑話。
早先他得到漢靈帝的委任平定張舉張純之亂,他可以因為對烏桓人的態度所博取的好感,行懸紅賊首之事,以另一種方式瓦解亂賊,以至於這種缺陷還未曾暴露得這麼明顯。
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之權,有此名號,她便可在南征北討之中不需時時處處問詢朝中意見,從理論上來說自然是喬琰的首選。
「洛陽離鄴城太近,在短期內依然不適於作為都城,只怕這國都還得選在長安,所幸劉公素來行簡樸之道,這長安宮室所需修繕的不多。」
那麼袁紹確實是可以和這位惡鄰暫時談談的。1
可如今是劉虞即位,作為倡導此事的首發之人,她卻可以順理成章地從中獲得高陞了。
她話還未說完,麴演的眼睛已經亮了起來。
望著這一列遠去的背影,她這才朝著身邊的戲志才開了口。
但他聽到的,卻是劉虞以依然虛弱的語氣開口道:「不必了。」
「可這種限制是可以被打破的,他還可以在以公孫瓚為幽州牧后另做一件事!」
這些士卒的磨和-圖-書合程度尚不足夠,又剛經歷了公孫瓚的襲營驚嚇,反而會在公孫瓚的面前暴露出無數漏洞。
可他難免想到先前貿然出擊所造成的損失,也進而想到,若按照她所說之法出戰,廣陽與漁陽二地必然深陷戰火之中,這兩地的民眾又當如何呢?
而她本人官至并州牧,也依靠的是本人的實力和功績。
而比起他往南下擴張,他的首要矛盾還是與張遼,以及其背後的喬琰對峙。
可這還真是一句以喬琰的身份能說出的話。
當年她行箭射刺史之舉,郭縕就極有判斷力地做出了「同流合污」的舉動,今日他也在瞬息之間判斷出了此事對喬琰、對并州、甚至是對天下來說的優劣。
劉虞雖未開口卻頷了頷首。
劉虞雖然親眼見過喬琰到底是如何起用涼州羌人、安定民生的,先前那一戰的陰影還是讓他下意識地往悲觀的方向想了。
出身寒微的履歷,讓公孫瓚在必要的時候不乏變通之能,多年間統兵人數的限制和騎兵的兵種,又讓他極其擅長以少打多的突襲戰。
不過劉虞還做出了一句補充,他即位天子,乃是在眼下局面中的不得已之舉,倘若劉協能夠被找回,他絕不二話,立刻退位還朝于劉協。
當隨同劉虞一道撤入并州的黃琬也聞訊趕來的時候,他便聽到喬琰告知於他,劉虞已願意前往關中了。
喬琰只是正色朝著一旁的麴演看去,「軍報中難以盡述眼下的情形,我自晉陽趕來此地,幽州那邊應當時局還有些變化,此時如何了?」
「大司馬。」
若要喬琰評價,這話說的……實在是很天真。
「其一,我即刻發動并州兵馬強攻昌平,蹶張弩雖還在關中並未送返并州,但與幽州突騎作戰原本也不能依靠此物。此戰之中,令呂奉先與馬孟起等人自綏遠城出塞,繞行至燕山山脈后南下,奇襲公孫瓚後方,同時令文遠出居庸關與之合擊,或能令公孫瓚難顧首尾。」
再者說來,關中初定中央無主的情況還是黃琬在勸說他上位的時候所說的,也確實是如今的實情。
或者說這大概也不能叫聯合。
然而戲志才回道:「我倒是覺得,君侯應當試試另和*圖*書外一個位置。」
此法確實可行!
公孫瓚面對危機的手段確實可圈可點,但他絕不是一個能從馬背上走下來,轉入治理民生工作的人。
他不能再讓幽州陷入這樣的處境之中了。
倘若將并州乃至於關中的勢力都投入到幽州的戰局中,誰也無法保證,這些看似已經平定的地方不會掀起新的民怨。
劉虞雖還在病中,但他的這個病乃是心病,並不影響此時車駕南下前往長安一路的顛簸。
她語氣嚴肅地說道:「您已有濱海道一敗,他要聯合公孫瓚給您身上潑髒水,也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這世上多的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事,所以只要您一日沒有奪回幽州,這種未曾澄清的惡名就會相伴左右,也會讓公孫瓚從叛賊,變成一個站得住腳跟的幽州牧。」
何況烏桓此時與公孫瓚結盟,一旦喬琰不能斬除後患,隨時可能引發烏桓的反撲。
喬琰笑了笑沒做出回答。
不過喬琰並未對劉虞的這句話做出任何的駁斥,而是果斷地轉入了第二個選擇。
可時逢亂世,他在統兵天賦上的欠缺,卻讓他寸步難行,更是難免因為這等指揮不當的情況,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到了那個時候,才當真是幽州之禍了。
喬琰耳聞這一句,不由心中唏噓。
劉宏長年身處禁宮之中,他只怕連軍隊指揮所用的令旗都看不明白,更遑論出兵作戰。
「您這話還是說錯了。」喬琰回問:「昔年先帝耀兵于西郊大營,遴選度遼將軍之際,可曾真要他本人也能精通騎射、統兵有方?」
但對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劉虞來說,這些話還是別說了。
喬琰心中一轉,當即朝著劉虞說道:「公孫瓚若欲結袁紹得以正名,我等如今只有兩個選擇。」
聽聞喬琰趕來的消息也匆忙前來的雁門太守郭縕,沒聽到前面的那段對戰局的剖析,倒是聽到了喬琰所說的這一句勸進之言。
他在幽州牧的位置上若是有想要斂財的想法,早可以積蓄起一筆不少的財富,又何至於在先帝病故前想以太尉職務委託於他時,因無餘錢上任,先後以其他賢才舉薦于中央,請先帝另選一人。
以呂布和馬超的實力和-圖-書,以及呂布麾下所配備的大宛寶馬,要走這一路塞外之行,也確實不難。
在他神思恍惚地被人從幽州前線送到并州來的路上,他最先想到的不是要為長子劉和復讎,而是——
因推舉天子之事暫時告一段落,黃琬也不免在此時有這等閒情逸緻調侃道:「這也是燁舒先前推舉劉公為天子的理由?」
不必喬琰對他給出什麼指示,他已朗聲應和道:「請劉幽州即天子位!」
早前長安朝廷和鄴城朝廷都給出了驃騎將軍的名號,但因前者處在董卓的鉗制之下,後者乃是被袁紹迎立的偽朝,無論是哪一方的委任她都不可能接。
以他在幽州所達成的平抑糧價結果,他確實有這個本事。
這句話,非要說起來竟是一句對漢靈帝直白的譴責。
現在又被公孫瓚打了一場翻身仗,也就更讓他擔心自己還得被牽連。
眼見喬琰戰意高昂,劉虞心中也未嘗沒有被說動之意。
他從骨子裡透露出的特質無外乎就是兩個,擴張與進攻。
在公孫瓚襲營的時候只是造成了他的受傷而沒能將其斬殺,已經讓麴演鬱悶不已了。
也並不影響,彼時的劉宏可以給自己打出「無上將軍」這樣的名號。
何況要商討待遇的,還並不只有一個公孫瓚,還有一個蹋頓。
所以說他前來勸說劉虞的意義在哪裡?他好像根本沒有起什麼作用的樣子。
喬琰沉吟片刻,「此舉意在防備袁紹入侵,也防止劉幽州舊部難以聽從他的安排,反而給了文遠反攻的機會。公孫瓚此人的確有善戰之能。」
喬琰對他說道:「請子琰先將劉公送回長安,等我先往居庸關走一趟,確保此地防守無虞后,再入關中。在此之前,勞駕您與盧公荀公等人,將禮制等事商議妥當。」
這場對劉虞的埋伏,還偏偏發生在了濱海道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發生在公孫瓚必須依靠這一戰取勝,來保持對蹋頓的統領狀態之際!
喬琰又問:「我再問您一句,倘若您為天子,這長安乃至於關中,是否能在您的手中徹底擺脫董卓之亂的影響?」
這樣看來,劉虞落敗得也實在不冤。
聯合烏桓也只是他為了達成這兩個目的的必要妥協而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