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八百秦川,據有關中
第41章 樂平喬氏
聖旨的存在又讓這種分宗有了來自天子的支持,壓制下了一批負面議論的聲音。
如今這些人並未佔到什麼便宜,反而成了被丟出長安的笑柄,眾人還覺得挺有一番惡有惡報意味的。
現在這個決斷一出,她就不必這麼頭疼了。
這種分宗並不意味著和兗州喬氏再無一點關係,起碼這個從黃帝所葬的喬山那個「喬」字開始傳承的氏族還是依然存在的。
若要劉虞看來,只是將他們從關中丟出去,實在是有些便宜了他們。
畢竟一家人哪裡有隔夜仇。
而絕不是她出於更加深遠的考慮,在此時做出了這個必要的決斷。
在收攏人才、出兵討伐和經營民生上,她簡直有著非同一般的運氣,唯獨在親緣關係上……
這倒不是劉虞對喬琰的決定還有什麼建議她推翻的意思,而是他想再確認一下,喬琰是否不會再因此而後悔了。
聽聞喬氏以喬玄對長子幼子的無情來斥責喬琰,說她肖似祖父對族人冷血,不由皺起了眉頭。
所以這個大司馬的位置當然是不能讓喬琰請辭的。
喬琰可能沒有因此受到多少情緒上的折磨,反而樂見其成。
「喬氏好生冒犯,喬公與大司馬均為效忠大漢,於心至誠之人,何敢以這等言辭相辱!」
她身後跟著那批靈台待詔,看起來好一副人多勢眾的樣子。故而哪怕她明面上是在跟自己的下屬說話,實際上卻是在跟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沒能讓這些人有這個膽子來跟她辯駁。
分!確實得分!
卻不想是被人以這種方式驅趕出了長安。
劉虞想到這裏,又朝著喬琰道:「我看這樣吧,太原的郡治到底是在晉陽,而你的封地又在樂平,難以顯出其中分宗立戶的底氣。樂平既處太原上黨兩郡之間,兩郡又都不算小郡,不如獨立出樂平郡來,以樂平喬氏為名如何?」1
從戰局上的情況來說,這直接阻斷了兗州喬氏充當袁氏爪牙前來此地窺探的可能性。
她若想與對方處在冷淡的往來關係中,讓對方無法從她所任職的大司馬上獲取什麼利益,也無疑是有禮法憑證的。
劉虞又在此時問了一句:「你確定這個選擇不改了?」
她這個快刀斬亂麻的決斷,直接將她後續可能面臨的影響給一次性激發了出來,還是一種可以被她輕易化解的影響。
喬琰回道:「時至今日我還未曾做出過什麼對我來說後悔的決定,也不瞞陛下,我已將喬氏前來長安的幾人都給從潼關和-圖-書丟出去了,連件外衣都沒給他們留下。」
也很難說是不是程昱的心態對周圍形成了傳染,大概上到并州別駕下到并州民眾,連帶著任鴻這種一度離開過并州十幾年的「本地人」,都隨著這個消息的傳出而對兗州喬氏生出了一番同仇敵愾的想法。
而從宗族支持上來說,喬琰這位大司馬少了宗族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地限制了她通過給親屬的加官進爵,形成一股影響到皇權宗室的勢力。
若是像她這樣的股肱之臣都得因為這些無關緊要的人,不得不去當什麼征東將軍,那這長安朝廷還像什麼樣子!
隨著樂平學院為基礎構建出的文化中心,開始從原本的喬琰要在外招攬學生,挖掘老師,轉向了對大漢十三州擁有一種自主的吸引能力,流向此地的人口已越來越多。
如果說今日他們還不知道,被典韋親自率隊送出關中的幾個倒霉蛋到底是什麼人,等到第二日聖旨下達的時候,也就都清楚了。
畢竟這是要以天子下詔來成全的東西。
或許唯獨會出現的情況,也就是如喬琰所說,會有人質疑她這位大司馬是否因位高而忘本。
早在他和喬琰在涼州有過接觸的時候,他就已知道她的本事。
「你以為她是來跟喬氏敘舊,來說說你們幹了什麼好事的嗎?她是來跟我們通知的!」
做出這個決定她會不會心中苦悶那另說,好處卻是實打實的!
否則若是讓他們打著族人長輩的名號,扒在喬琰身上吸血,她還如何能夠心無旁騖地將收復東方各州的事業繼續下去。
幽州之戰中兩方人馬的表現對比,更是讓劉虞清楚地知道,倘若沒有喬琰的支持,他非但做不上這個皇位,也不可能如今日一般,在才登上皇位的不久后,就能收到漢中也重歸朝廷掌控的消息。
他怎麼能因為得到了喬琰的器重,就真將自己當做弘文館的一員,當做長安朝廷的一份子了。
更即便喬琰已經不能仗著自己早年間只有十四五歲時候的年齡,來從旁人這裏博取到一個對孩子的體諒,她如今也還依然沒有超過二十歲,還是個年輕人罷了。
任鴻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想想大漢俸祿能發得出來,還得是因為君侯的努力,這種負罪感頓時又消失無蹤了。
若是他今日下達了旨意,明日喬琰又因為兗州喬氏的親族而選擇放棄這個決斷,來請求他收回成命,到時候他才是真的難做了。
他自hetubook.com.com己的面子抹不開,沒法對有些情況做出明確的斥責,可以藉著喬琰這件事上他的態度,來對外表達出一些訊號來?
言外之意,臉皮都已經撕破了,那就沒什麼後悔不後悔的說法了。
在她因家族的緣故而被迫做出抉擇,甚至將這個抉擇上達天聽之際,從劉虞這個「自己人」的立場看來,這依然是旁人在找事,讓她在身不由己之下選擇割捨親族。
君侯沒有那些糟心親戚的支持,那就沒有算了!
因對樂平的熟悉,在劉虞剛提出這個建議的一瞬間,她連到底要將哪幾個縣給挪進樂平都已經考慮好了。
「樂平分郡,喬氏分宗?」這個消息既然借道兗州通知到了梁國喬氏,也就理所當然地快速送到了袁紹的手中。
而在十歲之後,打從她開始誘導黃巾軍相互攻訐創下戰功開始,她不斷提升的官位爵位,以及她不斷累積的作戰和為政本事,更是和兗州喬氏沒有半點的關係。
就連劉虞自己這東海恭王的一支之中,都隨著他的登臨帝位而有了些煩心事。
「今日他們只是想從親戚這裏謀求好處,明日可能就是希望從朋友身上借點東西了。」
既是樂平喬氏,就休想再讓兗州的梁國喬氏跟她攀上什麼不必要的關係!
獨立出樂平郡?
喬琰可是他們鄴城朝廷的敵人!
何況按照袁紹和喬琰之間歷次往來所遭到的打擊,他出於直覺,怎麼想都覺得——
她在十歲之前所能擁有的生活源自於喬羽夫婦,做父親的當著任城相,領著朝廷俸祿,做母親的精心照顧,用心教養,才能讓一個原本有不足之症的孩童養到這個年歲。
大概確實如她所說,還不如做個孤家寡人。
任鴻朝著周邊環顧了一圈,確定這些人沒一個能打的,這才抱著手中的天時記載往尚書台走。
即便有劉虞的這個聖旨給她兜底,這也是個相當危險的動作。
但意識到這種同情心的瞬間,田豐又在心中抽了自己一個耳光。
有些則是覺得,這樣的地方即便是在勢力交鋒的時候也是最為安全的存在,畢竟誰也不會想要擔負上擅殺名士的風險,所以他們是來此地避禍的。
他只是在此時連忙將喬琰攙扶起來后回道:「只是分宗而已,何必要說什麼將大司馬的位置都給辭退。人言若有議論分宗為寡恩,此事便由朕來下旨。」
只要她能分宗出去!
甚至這些人在猶豫不決的決斷中,除了在口頭和_圖_書上承認她的地位之外,根本就沒對她給出任何的幫扶。
總不免會有好事者想要從中打探喬琰和兗州喬氏之間的恩怨,卻很難從大司馬府出入之人的臉上看出任何的端倪來。
樂平侯獨立成戶,在漢代的律令中其實是符合標準的。
那不就是前陣子在喬琰出兵漢中還未曾回返的時候,跑到大司馬府來鬧事的幾個人嘛。
這還真是個喬琰未曾想到的發展。
那就加重了一層和他們并州人之間的自己人光環。
這種讓事情朝著更有利於她方向發展的補充事項,是由劉虞這位體貼的天子所提出的,跟她喬琰有什麼關係?
當然,劉虞並不知道的是,喬琰這裏還有喬蕤的兩個女兒喬嵐和喬亭,倒是將族中為數不多的兩個能人留下的後嗣,都照顧到自己手裡來了。
若這其中真有什麼可用之才,在喬琰如今還缺人的情況下,她當然不會將其錯過,大概也就不會來上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舉動。
「喬并州在兩日前已經讓人來過一趟了。」一人開口打斷了他的話。
若不進行擴容,喬琰都要考慮將山中塢堡作坊給挪移走了。
可由她這個年不滿二十的後生晚輩提出,從祖父開始分出一支來獨立成宗,便是一件聞所未聞之事。
可若要劉虞說來,這又有什麼「本」可言呢?
想到他此時還得將自己的兵力投入豫州的戰局中,從袁術的手中將汝南袁氏的另一半勢力給爭奪回來,他居然有點羡慕喬琰眼下的處境了。
劉虞的下屬或許會擔心喬琰這位大司馬有僭越之心,劉虞本人卻沒有。
但她請回的這個分宗立戶旨意,卻無疑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有什麼好議論的,」任鴻從靈台往長安城走來彙報文書檔案的時候,便聽到了一些閑言碎語的聲音,「議論此事的人,無外乎就是將自己帶入了沒甚本事還只想安享富貴的角色里,我看城中之人還可以藉此分辨一下,是不是應當和這些人劃清界限。畢竟——」
反倒是喬琰的樂平書院中,還養著故東郡太守喬瑁的次女喬真,還算是和兗州喬氏之間有一份善緣。
畢竟分宗這種事情,並不是可以隨便做的。
雖然說這些說話的人沒什麼本事,但她還是不免慶幸,在天子詔令下達的三日後,喬琰將關中各處事項問詢過後,便朝著并州回返,去處理分宗的儀式手續去了,所以她此時並不在長安城中,也就自然聽不到這些閑話。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是,當他們打著回來報信這樣的理由,讓其中一個人先回到兗州喬氏祖宅的時候,這人話剛開口說了兩個字就對上了族中長輩複雜的目光。
袁紹可沒覺得自己能從梁國喬氏和喬琰決裂這件事上得到多少好處。
她們這些下屬會站在她背後的!
她也只是讓長安城中的民眾又多了個議論的話題罷了。
這話對兗州喬氏來說是個事實,對大漢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這些人沿路回返所受的罪,也該當能夠平息她的怒火了。
「通知她在天子的支持下,從喬公祖開始往下分出了單獨的一支來,名為樂平喬氏!」
在這種糾結的情緒中,田豐便未曾留意到,當喬琰被劉虞攙扶而起,又聽到劉虞這份由天子下詔的承諾之際,眼神中有一瞬的變化,其實並不像是個被脅迫至此的人所應當有的表現。
田豐的語氣顯然不像作偽,這便大概真是促成了喬琰決定分宗的最後一根稻草。
別說是拿喬琰當子侄輩看待的劉虞,就連被喬琰抓來做了個證人的田豐,在聽了喬琰的這番說辭后,對比先前兗州喬氏的表現,他都覺得自己想給喬琰掬一把同情淚。
在他讓人磨墨備詔的時候,又令田豐這位證人說起了當時兗州喬氏的表現。
蠹蟲生於桃李,實難倖免……
這回返祖宅之人本以為這是喬琰讓人來告狀的,本想說這出聲得罪她的話可不是他說的,說不定等下次他們帶上一份賠禮道歉之物,這件事也就這麼揭過了。
但不管是出於哪種理由,在這種情形下,樂平確實有了單獨立郡的基本條件。
而對并州那頭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巴不得自家州牧不再能受到兗州喬氏的桎梏限制,不需要應付這些人情往來的事情,反正喬玄的祀廟就在并州,在此地分出一支來也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幾個喬氏族人,在來長安的時候還滿心以為能從喬琰這裏撈到一點好處,就算不能位列九卿,從她這裏撈到一個朝廷敕封的太守位置,彌補掉失去了東郡太守的損失,總還是好的。
這種分宗對長安朝廷來說也確實有好處。
想到時已近四月,這長安城雖處在北方,總歸也是凍不死人的,便道:「那好,朕即刻下旨,准允你分宗立戶。」
看看都把他的大司馬逼迫成什麼樣子了!
但袁紹不是個傻子,他自己也深受宗族之患的影響,不會看不出在這危機之下所潛藏的好處。
但若是樂平由縣成郡,對喬琰來說簡直是https://m•hetubook•com•com個意外之喜。
這樣一來,喬琰大概也能頂上并州人的地域歸屬。
但這種變化過於稍縱即逝,甚至有可能連郭嘉這個相對熟悉喬琰的人,都並未覺得她在這番唱念做打的表現中有任何的破綻。
也或許……
這就是個老謀深算的混賬!
直接分宗!
別管這算不算是天子對朝臣的家務事做出了越界的過問,劉虞都覺得,這是一道他必須要下達的聖旨。
一想到這裏,他甚至轉頭就朝著沮授問道:「公與啊,你說我有沒有這個機會分出個鄴城袁氏來?」:,w,
在邊地戰事往往會導致戶中無男丁的情況下,這條律令也有其必要性。
以至於當喬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虞比起想要勸和,可能還是感同身受的想法要更加強烈一些。
這些人也太過傲慢了!
這些簇擁在周遭的人口,有些是抱著入學書院的想法,希望能聆聽大儒講學,甚至是成為他們的弟子。
既然已經無法同時顧全小家和大家,遇上的又是這個兩漢對立的特殊局面,與其讓自己牽絆在家族所造成的負累之中,還不如果斷一點,從祖父喬玄開始直接分宗出去一支。
更何況,喬琰在「孝」這一字上,有替父母報仇而剿滅黃巾的舉動在,哪裡有讓他們從中置喙的餘地。
總之錯誤都是兗州喬氏的。
光是樂平縣本身,已經不足以負擔起這樣數目的人口了。
但若真讓她獨立出了太原喬氏的這一支來,兗州喬氏將再不能通過所謂的族譜,來跟她細算什麼長輩關係,更不能憑藉著這種長輩身份來她面前擺架子。
也就是父死,無子男、祖父母、母親代戶,可以由女兒為戶主。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還未曾開口,那在上首的喬氏族長憋了兩日的怒火,在此時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泄的渠道,一把就抓起手中的拐杖,朝著他打了過來:「你們到長安到底都做了什麼!」
可惜她現在該當表現出是一派因親族不作為而被迫分宗者的無奈,而不是算盤打得誰都能聽見的老謀深算之人,喬琰便只是朝著劉虞拱手回道:「全憑陛下做主。」
倒戈也不能這樣倒戈的。
等等……她這個靈台丞好像應該算是領著大漢俸祿的,說是下屬其實也不太對?
但他礙於自己的寬和之名,只能仰仗著喬琰逢戰必克的威名來打消掉一些人的想法,反倒是喬琰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不知道比起他要有決心毅力多少倍。
聽到喬琰這種幼稚的報復行動,劉虞努力讓自己沒直接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