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作者:千里江風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旱蝗之禍,飛師遼東 第29章 突入成都

第九卷 旱蝗之禍,飛師遼東

第29章 突入成都

但騎術的精湛大概並不只是他們唯一的優點。
那人搖頭,「我並無這個意思。」
雖說在一些道路狹窄之地,依然只能讓將士魚貫前行,但在開闢出的那些山間道路上,在最為通達的一段區域,甚至可以讓人奔馬而走。
在這樣的威脅面前,張魯覺得自己可能是瘋了,才會一點都沒考慮到喬琰有可能會做出卸磨殺驢的舉動,直接打開了營寨的大門,將人給直接迎了進來。
他要是說自己還挺能折騰,在這廣漢屬國還能發展出不少教眾信徒,總覺得會在下一刻就遭到喬琰的針對性打擊。
可他聽到喬琰在此時不疾不徐給出的回答是——
四歲到十三歲之間的戰馬還能算是在服役的黃金年齡,這麼算來,朱檀居然已經在戰馬的服役晚期了。
該說不說,她將張魯驅逐到此地,讓他為了可以和成都平原之間偶爾進行物資交換,又為了有個符合教義之中贖罪原則的渠道,不得不行修路之舉,實在是她做出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而那喊殺聲並未持續多久,馬蹄聲就已根本沒給他們反應時間地朝著此地迫近。
「龐羲此人未必是益州戍防之藩籬,卻可能是我方之禍害,倘你父親身故之後,那詭計多端的大司馬和漢中太守直接拉攏龐羲,難保他不會為之所用,將益州門戶獻上。與其如此,還不若如我等現今所做的那樣,直接用嚴將軍將其取而代之。」
見馬超也表露出了幾分躍躍欲試,喬琰擺了擺手,乾脆讓他也跟著一起去了。
這總不能是劉焉讓他去執行什麼特殊的任務了吧?
既然這樣,他又為何不接下喬琰遞出的這個橄欖枝,讓自己從偏居一隅的狀態轉為前途無量呢?
有了這些至關重要的連接樞紐,和被張魯帶來同行的數百名士卒開路,這出橫渡摩天嶺的行軍在效率上何止是翻了數倍。
要是他能有這樣的東西,又哪裡還有必要讓人一次次地依靠著人力背負,才能將供給他在廣漢屬國生存的東西運過來。
喬琰話音剛落,張魯就脫口而出:「這和劉璋有什麼關係?」
任何一個身在高處的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在他們手握的刀兵之上還殘留著血跡,分明是在方才經歷了一出快速興起又快速結束的交鋒。
大司馬,喬琰。
這傢伙合該在廣漢屬國那地方繼續做他的修路工傳道士,來成都做什麼?自取其辱嗎?
所謂的政教合一,如果沒有政,在方今這個局勢下,教也就只剩下了一句空談而已。
怎麼就偏偏是他被喬琰給盯上了,甚至讓對方親自出征來到了他的面前。
很顯然,他也不知道此時到底發生了何事。
「君侯在說什麼?」
但怎麼說呢,張魯既然在這番奇兵忽至和益州有變的局勢面前做出了抉擇,往後就得算是她的下屬。
想到當年在漢中他被喬琰騙了個團團轉,甚至險些喪命的情況,張魯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怎麼想都覺得這個疙瘩並沒有比當年堅硬多少,那他顯然也不會比起當年的處境好上多少。
在這一刻,她不需要開口,就已經足夠讓人猜測出她的身份。
不只是撞擊聲!
而再往前,就是江油關。
馬超對於趙雲跟隨喬琰出兵,現下屯兵于洛陽,隨時可能出兵作為潁川後援,別提有多羡慕了。
然而在這尊坐榻之下,被錦緞所遮蓋住的下方鏤空之地,竟還藏著個聲音的音色和劉焉極其相似的人。
她是喬琰!
「張師君何必做出這種行將取義的樣子,」喬琰笑了笑,「昔年你我立場不同,加之你不能為我所用,我自然要讓你們長長記性,但你可曾見我對你母親和弟弟做出什麼誅滅之舉了?」
現在就是他們完成第一步的時候。
下屬之間還是要相處好關係的,不是嗎?
最後的一段路程已不算難走。
但他也知道,趙雲追隨君侯的時間更久,加之一直負責中央統兵之事,這個職責交給他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正是因為嚴顏的這番表現,才讓劉璋被趙韙說服,覺得劉焉對益州勢力的打壓更多的還是出自於私心,而不是因為益州人的能力上有缺。
幹了!
可當對方撥馬止步于台下,不疾不徐地撥開了被風吹亂的斗篷,朝著台上看過來的那一刻,趙韙只覺對方不是在從台下望著台上,而分明是在從一個更高的位置俯瞰著台上的這一出鬧劇。
趙韙話中的意思,便是要用鄴城的袁紹和長安城中跟喬琰唱反調的存在來限制她的舉動。
消失了許久的龐羲也落了座,只不過並未在此時說出任何的一句話。
在前頭還有三個兒子都在世,第四個兒子的本事還遠遠不及前頭三個兄長的情況下,劉焉怎麼會對這個兒子有所懷疑呢?
即便是先前還掛著穩操勝券之色的趙韙也不例外。
「宣讀個承嗣之事而已,怎麼還要搞出這樣的一副場面。」被吸引來此地的民眾瞧著上頭有些看不清的人影,不由嘖嘖稱奇。
這安排一出,全場嘩然。
張魯不無羡慕地朝著喬琰軍中的糧車看了一眼,這些獨輪推車顯然就是為了讓士卒在這樣的山道上搬運物資所用。
在最後籌備的兩天內,劉璋牢牢地盯著父親的呼吸,生怕對方會在忽m.hetubook.com•com然之間咽氣,讓他先前所做出的種種準備工作付諸東流。
「難道是要足下說出個繼承人的名頭,由府君來承認不成?」
「你們怎敢……」趙韙面色一變,豁然朝著騎兵來襲的方向走出了兩步。
再如何遇事從容不迫的人,好像也不該是這樣的表現才對……
雖說因朱檀是她的坐騎,自然會有專人為其保養,將它的服役年限給延長,可生老病死不僅是人之常情,馬也是如此。
一望無際的成都平原!
喬琰說的確實是借道二字。
正是因為這種想法,當馬超收到消息,讓他和姚嫦一道帶兵前往武都郡秘密與君侯會合的時候,他當即摩拳擦掌,就等著打出足夠漂亮的一仗。
趙韙面色不善地朝著他看來,冷聲說道:「足下是以何種立場來提出這句質問?府君已將話說得明明白白,四位公子也對這一安排無有疑義,足下卻偏要覺得此舉兒戲,意圖挑起我益州矛盾,實是將府君之威嚴置於不顧!」
這種態勢好像從未在劉焉的手下人中出現過。
至於劉焉的其他幾個兒子,只要在這樣的場合下出現,別管是被人押著過來的還是正常出場的,就跟劉焉的身體狀況可以跟人糊弄一樣,這些都是可以折騰出障眼法的。
若是劉焉此人原本就是這樣憑藉著喜好做事的人,會出現這樣的安排或許還情有可原,可劉焉在早年間給益州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他擅長於權力制衡之術,絕不是個意氣用事的性子,他又怎麼會做出這種匪夷所思的舉動?
要是真如喬琰所說的那樣,益州的下一任接班人是劉璋的話,一想到他和益州士之間微妙到家的關係,張魯可以確認,在喬琰不插手於此地的情況下,他可能無法在這廣漢屬國的地界上生存下去。
以摩天嶺中處在陰平道路線上的一座山嶺為例,其海拔逾兩千米,光看其北坡還算和緩,南坡卻幾乎一條懸崖峭壁,也就是那些天師道教眾為了達成師君的目標,才有這樣的膽子在此地修建出一條通行之路。
這麼看來,她果然還是該當讓這一場場的戰事,在這五六年內結束才好。
「既是少有的立功機會,決定了我等能否在君侯的其他幾支隊伍中抬起頭來,我等當然要竭盡全力一戰才是。」
在張魯和他們閑談為何能有此等士氣的時候,姚嫦瞥了他一眼,說道:「你難道以為并州軍在這種吃苦耐勞上就會遜色於我們多少嗎?他們之中多得是拿塞北鮮卑練手的。這次君侯選擇讓出兵之人幾乎都出自於涼州,實則是給我們建功的機會。」
前者還時常會有益州的本地人為了抵達關中而通行,後者就當真是人跡罕至之地。
她拊掌輕拍了兩下,眾人卻絲毫也未曾見到在她的臉上出現任何的尊重之色,「只是,有貴客遠來,為何不親自出迎說上兩句,以顯示閣下的待客之道呢?」
但他話還未說完就被趙韙的一句「放肆」給打斷在了當場。
他拍了拍劉璋的肩膀,鼓勵道:「四公子,這些顧慮都可以在現在暫時放下,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扼住那些反對聲音的唇舌,讓州牧名正言順地將您冊為繼承人。在長安那邊有所察覺之前,把生米煮成熟飯!」
張魯難以置信地朝著喬琰看去。
但這些困難對於已經訓練有素的士卒來說,還在可以承受的範疇之內。
馬超:「……?」
趙韙卻只是嗤笑了一聲,「四公子不必擔心此事,若是長安不肯將州牧的位置給您,有人會願意的,只要有一個正名在手,您就可以和北面一爭。何況,您難道不是漢室宗親嗎?喬燁舒權柄日盛,要是再容不下您這個大漢血統的准州牧,有的是人反對她進攻益州的舉動。」
他想了想,又問出了第三個問道,以打消自己心中最後的疑慮:「以趙先生看來,若是長安那頭因我父親之死,派出了另外的一位益州牧,我等又該當如何應對?」
喬琰笑道:「也算不上差遣,那就先為我帶個路吧。」
所以現在,享受到那獨輪車運載工具,沿途翻山中也未曾短了吃喝的,就成了他了。
那倒是還真沒有。
可另一位時常頗為劉焉所看重的龐羲,卻也有數日沒有露面了。
被趙韙舉薦來頂替龐羲的將軍嚴顏,確實是個難得一見的武將人才,且比起龐羲更有統兵御下之才。
雖然這幅情形有點怪異,可想想從劉焉生病到如今也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如此漫長的醫治時間里,劉焉的那些下屬和兒子覺得遭受著長久的壓力和痛苦折磨,也很能讓家中有病患存在的人所理解。
在張魯被這個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之時,就聽喬琰問道:「張師君現在可以準確地回答我這個問題了,你是否願意借這個道,又是否願意隨我同行呢?」
他思忖之間又聽得喬琰問道:「借道之事我已開門見山地告知於你,其他的話我也不妨問得直白一些。張師君鞏固天師道在益州的地位,必須要仰賴於真正掌握益州權柄之人,可劉君郎顯然在我當年的會獵之中已經將你當做了棄子,這才在這數年間對廣漢屬國置若罔聞。你要想復起,依賴他是沒有和_圖_書用的。」
她朝著剩下的幾人吩咐道:「整頓軍隊,步兵先行,先取涪縣,我要與縣中一人聊一聊他的路。」
劉璋為繼承人!
就算是不一定非要按照嫡長繼承的規則,那按照繼承人選賢的規則總還是應當的吧!
他手下的這些教眾經由過了早年間漢中之戰的篩選,又多有尊奉天師道而拋下家庭隨他遠來此地的,在拚死一搏的意志力上絕不會輸給涼州人太多,總是能給對方造成些損失的。
為了防止有人詬病他們是在劉焉病中做出了篡權舉動,甚至可能在劉焉之死上也動了手腳,趙韙和劉璋一番商定而後,還是決定讓劉焉「親自」對外公告這個結果。
張魯的教眾頓時朝著馬超怒目圓瞪,「你怎麼跟我們師君說話的!」
再只要他們能找到一個在聲音上和劉焉很相似的人,在外人看來,這就會是劉焉自己在宣讀這樣的旨意。
這真不能怪劉璋會對長安心存恐懼。
趙韙哆嗦著唇,一眼看到了人群之中那個最為醒目的存在!
也正是在他們心中疑竇叢生之時,喬琰忽然開了口:「劉益州遭逢動亂也巋然不動,好風度啊。」
自中平二年這匹馬到她的手中,到如今已快十年了。
一聽這話,姚嫦忍不住在旁笑了出來。
劉焉明明有四個兒子!
這陰平道的路線,若不是有張魯這樣的領路人在側,喬琰根本不敢隨便走。
劉璋遲疑著咬了咬牙,想到已經氣若遊絲氣息奄奄的父親,按照醫官的說法,他最多也就是再活上日了,他確實已經沒有了退回來的機會。
然而沒等他接著開口,他卻忽然耳聞一陣猛烈的撞擊之聲從遠處傳來,打斷了他繼續對此提出質疑的話。
為劉焉所統轄的益州,其實更加準確的說是在成都平原的區域內,而就像漢中平原被夾在秦嶺和米倉山大巴山一樣,成都平原也是被山嶺包圍在中間的,其中的一道屏障,就是他所在的鵠衣壩後方的摩天嶺。
張魯這個負責帶路之人甚至很有眼力見地告知了喬琰,在江油關的附近何處有個馬場,可以讓他們先劫掠過來一批馬匹,便能以更快的速度抵達成都。
在喬琰說出借道二字的時候,已經身在此地數年的他並不會錯誤地判斷,喬琰所要借的到底是哪一條道。
但劉焉是漢室宗親,這就給了趙韙等人操作的空間。
但她轉頭面對著這條通往成都的坦途之時,卻並未如同張魯所猜測的那樣,打算橫衝直撞抵達成都境內,而是露出了幾分深思之色。
無論是哪一條都不沾邊的劉璋忽然登上這個位置,只要是腦子還沒壞的人都知道其中不對了!
而此時身在風浪中心的一名男子,在屋中踱步許久,頂著頭上因心焦而冒出的冷汗,徑直衝向了站在一邊的另一人,「趙先生,咱們真的要這麼做嗎?那到底是我未來的親家!」
能得到這樣待遇的,不應該是董卓那個水準的人物嗎?
她摸了摸自己所騎的朱檀馬,便見朱檀刨了兩下馬蹄以示同意,讓她臉上的笑意不覺更深。
這一行騎兵竟是一邊騎行一邊張開弓弩的動作,保持著騎行間穩定瞄準的樣子,被日光照出的弓弩尖端倒映著令人膽寒的幽光,直刺入人的眼中。
他只是覺得這一切安排都發生得太過突然了。
誰讓跟在他們後方的,是一道無人可擋的鋼鐵洪流。
他從手下的信徒之中走了出來,站在鵠衣壩的營寨城頭,朝著喬琰問出了一句格外真摯的發問:「敢問大司馬,何以到訪此地?」
誠然,州牧是由朝廷委任,從刺史發展而來的,按照常理上來說,並不存在什麼劉焉將益州牧的位置繼承到劉璋的頭上。
張魯想到這裏,又覺得自己這選擇何止是正確,還可能是很正確!
明明司隸還有旱蝗災害需要她這位大司馬居中坐鎮,以免出現災情引發民亂的情況,又明明豫州那邊才發生州牧被殺、汝南丟地的情況,需要她隨時督轄豫州和兗州的敵情,再有他這個天師道的師君在廣漢屬國夾著尾巴做人,怎麼看都干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吳懿和張魯!
如果劉焉在四個兒子中,將承嗣家業的繼承人定為了自己最小的兒子,那麼一旦劉焉身故,他的勢力從屬都會先聽從劉璋的號令。
見馬超朝著她看過來,她連忙回道:「這可不是我跟他說的,你少賴我頭上。君侯喊我了,我先走了。」
在趙韙給他安排好的台詞腳本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出!
父親早年間說自己不如前面三位兄長能擔事,幾乎斷絕了他繼承益州牧位置的可能,但趙韙等人信誓旦旦他要比前頭的幾位兄長更加合適於這個位置,又讓他找回了不少信心。
摩天嶺往東延伸,就是漢中平原以南的米倉山。
一過江油關,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成都平原。
好在,老天似乎是對他有所眷顧的。
那是趙韙等益州士給他選出的上位吉日!
「區區摩天嶺想要將我等攔截住,簡直是個笑話。」
可他很快意識到,自己並沒有出錯。
可為何這種聲音會出現在此地?
劉璋目光一亮。
就像是趙韙和劉璋所說的那樣,長安朝廷就算並不想要他做這個www•hetubook.com.com下一任益州牧,也只能認下這個事實。
在劉璋茫然於他何處說錯的時候,趙韙朝著劉璋拜了下去,「該當稱您為州牧了。」
劉璋訥訥,「是……趙先生說的是。」
可如果他不同意會怎麼辦呢?
趙韙滿不在乎地回道:「親家?你拿他當親家,準備在你長子到成婚之時便與對方按照州牧所指派的那樣成婚,但他當你是親家嗎?我想你已經在他那裡得到一個答案了,若是讓你和你兄長同時出現在他的面前,他會選擇誰來成為未來的益州之主。」
趙韙的眼中閃過了幾分嫌棄,但想到對方好拿捏的脾性才恰恰對他們有利,能讓他們這些益州人士既繼承下來劉焉的聲名又壓過東州士的風頭,他在繼續開口的時候又只剩下了一番好言好語。
喬琰遠遠看見姚嫦朝她奔了過來,留下馬超站在原地又愣神了片刻,才賭氣跟上了隊伍,不由為這等鬧騰的場面頗覺無奈而好笑。
但他這問題剛一出口,便對上了喬琰似笑非笑的目光,「這不就是我要請你一道去看的好戲嗎?」
如果說從長安往漢中的子午谷、駱穀道、斜穀道因行在秦嶺之間而難走,那麼這條陰平道就實在是不逞多讓。
此時的成都中,或許是因為身為最高統領者的劉焉近來少有出現,讓此地在平日里的運轉之餘還有著幾分緊繃的氣氛。
要是喬琰在兩年前說出這樣的話,對張魯來說無疑是對他這教義的褻瀆,可在經歷了在廣漢屬國這地方艱難地開拓教宗后,張魯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了一個事實。
張魯在心中哀嘆。
她要討伐劉焉!
隨後入座的便是劉焉的幼子劉璋,和劉焉的其他臣子。
這可真是見了鬼了。
公平啊……
「沒什麼,」喬琰抬眸朝著前方看去,從姚嫦的角度正見她眸光中的一抹輝光金影,「我在說,我們該給成都平原一個驚喜了!」
直到和喬琰在同一個屋子之中就坐,朝著上首的那張臉看去的時候,張魯都還覺得有點恍惚。
大概在成都那邊見到這支奇兵之前,他張魯會先變成一個笑話!
做父親的比他這個做兒子的有本事得多,尚且如此,他也無法免俗。
「愣著做什麼呢,集隊口令都響了。」張魯還沉浸在思緒之中,就被馬超把他給拉拽了起來,朝著前方輕輕一推,「五斗米,該你到前頭帶路去了。」
為之開路的,竟是兩個對他們而言的熟人——
而是因為——
他就指望著一件事,原本定給他的職責不能便宜了別人,最好也別出現什麼劉焉因為恐懼於長安的威勢直接投降的情況。
這句話讓張魯驟然意識到,自己明明距離成都平原只有一山之隔,卻可能要比喬琰還要不清楚此刻成都的局勢。
他又忽而一笑,「不對,我說錯了一點。」
別管狀態如何,人總歸是來齊了。
但讓在場之人中除了那些早通過了氣的益州士外都未曾想到是,劉焉在此刻宣讀出的繼承人名字,並不是他在名義上的嫡長子劉范,也不是他曾經在朝中擔任過治書御史的次子劉誕,也不是他那在父親的安排下迎娶了吳懿之妹的三子劉瑁,而是他向來沒有多少存在感的第四子劉璋。
在場大多有過交戰經驗,絕不會分辨不出這到底是什麼聲音。
張魯茫然了一瞬,以為自己是出現了什麼幻聽。
但凡喬琰說什麼要將他給斬盡殺絕在此地,以確保邪教不會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肆意傳播,張魯就算明知道自己並非是她的對手,也要給自己爭上一口氣,跟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別來無恙?
可也就是這個兒子,在這「吉日」到來之時,將他給帶到了高台之上,放在了一把有些寬的坐榻之上,而後將他固定在背靠之上,讓他看起來依然有著行動能力。
也正是因為龐羲的銷聲匿跡,讓人不得不將目光投在了這益州州府之地,揣測到底在此地發生了何事。
他們這才驚覺,從城門那邊的撞擊聲傳來到喬琰出現在台下的這一段時間內,劉焉非但沒有說出過一句話,也沒有做出過任何的一點移動。
「走!」
可在這開路之人後方真正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那種興師問罪的神情頓時凝固在了臉上。
她並不只是因為攻城掠地不能將後背交給這些城池,這才必須要對涪縣動手。
益州的富饒促成了益州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弄權斂財之風盛行,他或多或少也知道一點,他怎麼想都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改變此局面的能力,可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眼下的益州來說才是最合適的狀態。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喬琰進軍蜀地,該當算是王師駕臨,這條陰平道上常見的蛇蟲都並未出現在山道上發起襲擊,剩餘的也就是行軍速度被窄道所阻攔,和翻山所帶來的疲累而已。
涪縣這地方,到了後世就是綿陽,在如今,這裡是從江油關前往成都的必由之路。
好在,當他們跨摩天嶺陰平山而過,跨越岷江,再行出去一段就是馬轉關。
趙韙告知於他,蜀中的這一連串變化和將巴郡太守都給換了個人的操作,並未引起那漢中太守徐庶的注意。
他甚至還在中間醒來了一次,聽到www•hetubook.com•com守在床前的劉璋告知於他,他們四兄弟是輪流守衛在病床前面,不疑有他地帶著欣慰的神情又昏睡了過去。
張魯原本覺得自己身體挺康健的,在這句話中都要被喬琰給說得不好了。
哪怕對方此時並不應該出現在此地,像是跨越了從漢中到成都的千里之遙直接飛過來的,也絕不會讓人錯誤地判斷出她的身份。
即便張魯手中的人力不足,不夠在陰平道上七百里的區域全部鋪設起嶄新穩固的道路,但在其中必要之處「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卻還是能做得到的。
劉焉第三子劉瑁的妻兄,兗州陳留人氏,吳懿。
群山環抱,涪水中流,險峰林立之前涪江急湍流過,這便是陰平道的終點。1
劉璋對這種過於冒險的舉動有些擔心,可趙韙卻說,只要讓劉焉「活著」出現在公共場合,要達成這樣的目的也並不很難。
「這話說得倒也對,何況這也真是咱們這位州牧的做派。」
屢次三番地拿他開刀,將他作為那個殺雞儆猴的「雞」,就算他真是只兔子,這個時候也應當來咬人了!
等他將來適應了益州牧的位置再發起變革也不遲。
這第二個問題得到了回復,讓劉璋臉上的緊張之色稍稍和緩了幾分。
隨著撞擊聲而來的還有奔馬來襲的踢踏聲和在一瞬間爆發出來的喊殺聲。
反正,讓劉焉距離那些聽到宣讀的人夠遠,就可以防止別人發覺,劉焉是昏睡而不是清醒的狀態。
她還接著那五個字又說了一句:「在借道之餘,我還想請張師君與我同行,往那蜀中看一場好戲。」
而劉焉的命在醫官的救治之下,還維持著氣若遊絲的一口氣,並未因為發病之急而直接過世。
「那麼,將希望寄托在劉君郎的繼承人身上有用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和劉璋此子的關係並不太好,因為你母親兼挾鬼道方才博取了劉焉的信任,讓你雖是益州本地人士,卻和益州士的晉身走了截然不同的路子,也和劉璋背後的益州士分道揚鑣。」
而在高台的另外一頭,比起這一邊稍矮一些的臣屬席位之中,劉焉的前三個兒子都以有些精神恍惚的樣子被人攙扶著入座。
「總得讓你們也看看天下統一的盛世……」
可如果說他之前只是有三分懷疑的話,那麼在趙韙做出了這等過激表現之時,這種懷疑卻幾乎到了十分。
如果說吳懿的出現已經讓他足夠意外,只因他在將吳懿調走後,一直讓人將消息封鎖,嚴禁其傳遞到對方的耳中,那麼張魯的出現就更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若是在這個時候還出現了什麼益州士和東州士的抗衡,劉璋又像是當年平定郄儉之亂的情況一般將這種對峙壓下去,對益州有了一份平亂的功勞,再由他們這些益州豪強對他表現出支持,那麼——
「先生……先生不必行這等大禮。」劉璋扶起趙韙之時,已再難從他的臉上看到那些忐忑的情緒,只有大權即將在手的激動。
按照趙韙的說法,益州武將里還有一位槍法好手名為張任,可惜此人還未來得及得到劉璋的「慧眼識珠」,將其從那從事的地位上提拔上來,就已經被劉焉打發給了途徑此地的樂平書院師生,讓其做了護衛對方東行的保鏢。這舉動聽來何其荒唐。
想歸這樣想,他還是又小聲地朝著趙韙問道:「可龐將軍早在去年就被父親委任作了巴郡太守,令他負責督查漢中動向,我等貿然在他回蜀述職之時將他拿下,是否破壞了父親在蜀地的戍防計劃?」
他們下意識地朝著那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便赫然見到,在那些四散奔逃的群眾避讓開的方向,一列精甲騎兵伴隨著煙塵飛揚朝著此地奔襲而來。
她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在此地的!
他試探性地問道:「大司馬除了讓我領路之外,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
有功必賞而非靠著喜好來做事,放在益州其實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
喬琰要借道,只有可能是要走翻越摩天嶺的陰平道,從一條有別於穿行米倉山、大巴山山口的道路,進入蜀中成都地界。
頗得劉焉所看重的東州士中,吳懿早早被調派到了涪縣戍守,作為成都的一方屏障,此人沒在成都出現並不奇怪。
按照張魯所收到的消息來看,他的母親盧氏和他的胞弟張衛,都還在那漢中活得好好的,只是讓天師道變成了徐庶以及他背後的喬琰用來治理漢中郡民的一種特殊手段而已。
張魯覺得自己很可能沒有其他的選擇。
喬琰回道:「很簡單,我說什麼是天師道的教義,你就以師君的身份將其加入進去。」
這種驚人的計劃被她以何其輕描淡寫地口吻告知於他,好像也是在無形之中對他說出了另一句話:如果他同意借道,甚至是為這個翻越陰平道的計劃添磚加瓦,那麼他就可以真如同她在話中所說的那樣,去蜀中看一場好戲。
認出她身份的那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而後,順著她目光看向的方向,齊齊地朝著劉焉看去。
最多兩天多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兵臨成都城下!
別看此時距離成都等地還有數百里的路程,可到了這裏,他們已經可以用全速朝著那益州州府前去了。和_圖_書
喬琰會忽然轉道出兵益州,顯然不是要在毫無緣由的情況下與劉焉決裂,而是因為此時的成都,已經在發生益州牧權柄的轉移了。
他又朝著這些翻山路途上表現得尤為輕鬆的士卒看去,對喬琰麾下的這些涼州悍卒又有了一番認知,覺得自己並未選擇跟她作對,而是趁著此番借道的情況和她達成合作,很可能是他做出的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彥材,你讓人和張師君走一趟。」喬琰吩咐道。
對方年紀太輕,或許也只是喬琰留在漢中這地方的傳聲筒而已,不必真將其當做一回事。
他伸手抹了把自己前額的冷汗,長出了一口氣。
此刻駐紮在此地的,便是劉焉的得力下屬吳懿。
趙韙清楚地看到了劉璋臉上這番神情的變化,便知道這劉焉的四公子已經徹底為他所用。
若劉焉在和漢中的交鋒之中佔據上風,張魯或許還有重新博取他的信任,在益州牧的支持下繼續傳教的機會,但現在劉焉何止是沒有這個反攻的機會,他還極有可能將要不久於人世了。
「君侯威及四野,多有將帥來投,那新州新郡能否讓我等老將參与戰事,完全就是看君侯的心情,這種既定的任務總不能跑了。」
劉璋憑什麼成為這個繼承人?他連長得都沒他上頭幾個兄長體面!
張魯擺了擺手,「行了行了,聽說這位馬孟起將軍曾經想刺殺大司馬,結果衝著呂奉先去了,是跟常人的思維不太一樣的,沒必要對他苛責。」
父親又不是他殺的,他……他也沒有耽誤對方就醫的機會,他到底有什麼可內疚的。
畢竟,這樣的競爭只有可能在待遇的公平面前出現。
他那位父親當年能想出復立州牧制度,佔據益州這種獨立在外的天府之國,又屢屢統兵行鎮壓分化之舉,已可算是梟雄人物,可他還不是對那位大司馬敬畏有加?
喬琰若是要對道教一杆子打死,根本不需要費這樣的心力。
「不錯,」馬超在旁接話道,「何況我等早被安排在漢中,正要用我等涼州兵之精悍以抗衡南蠻,為此蓄勢待發兩年之久,早憋著一口氣了。」
想到州牧的名號、府君的稱呼都將要從他父親的身上轉移到他的頭上,又想到在漢中以南還有米倉山、大巴山這樣的山嶺和巴郡這個緩衝地帶作為屏障,劉璋此時只想時間快一點到兩日後。
姚嫦行到她面前的時候,喬琰這話的尾音已經低到了幾不可聞的地步。
張魯回頭,朝著他後方的山嶺看了一眼。
上次長安朝廷那邊來了人將他冊封為當朝大將軍,他也弄出了不小的動靜,把人都聚攏到了身邊,今日再搞出了個相似的場面,只能說是他初心不改。
一旦父親身故,讓大哥成為接任的益州牧,對他這個已經幹了不少混賬事的弟弟,可能根本就沒有放過的可能。
張魯心思急轉,知道已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去路。
也當即就有人從自己的席位上站了起來,朝著端坐在上頭的劉焉質問道:「敢問府君,您輕描淡寫的一句幼子可托,就要讓我等相信他是繼承您事業之人,是否過於兒戲了!」
哪有這麼稱呼人外號的?
他何德何能啊!
在眾人從這驚變之聲中反應過來當下情況的那一刻,都紛紛朝著對方看去,卻在所有人臉上看到了茫然不解,或者說是驚疑不定的神情。
此事可行嗎?當然可以!
「四公子,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已將母族拉攏到手,又有我們這些益州豪強的支持,若州牧病體可愈,或許還有回退回來的機會,大不了便是和州牧請罪而已,可現在你有嗎?」
「我來此借道。」
他起身,朝著喬琰拱手行了一禮,「願聽憑君侯差遣。」
對方並不像是其他騎兵一般行動倉促,只是任由她所統帥的隊伍在她的後方分成兩列,流向了前方的高台,在下方形成了由騎兵和弓弩組成的包圍圈。
張魯對於馬超這種年紀的人,居然管自己叫做「老將」,很是無語了一陣,但又不得不對他們表現出的這種競爭上流的心態,覺出幾分艷羡來。
自從決定要趁著父親病重奪權開始,他就沒有哪一天睡過好覺。
在這一群人中打眼望去,頗多涼州悍卒模樣的存在,甚至還有為數不少的羌人。
所以彼時他可以從漢中平原逃竄到廣漢屬國的地界上,畢竟這樣的遷移並沒有跨越這種阻斷南北的巨型地理屏障。
這要讓他怎麼回答!
這條路是真不好走。
「那可是州牧,跟你這種家中只有農田的哪裡是一回事。」另一人當即回道。
劉焉好排場,好臉面,此事人人知曉。
藏在劉焉坐榻下方的那人在這短短數息內,冷汗都要浸透脊背了。
趙韙語氣從容:「四公子這話說的就錯了,最了解益州布防的難道不是益州人嗎?龐將軍初為議郎,後為州牧從屬,從司隸入蜀且從文轉武,在他擔任巴郡太守的這一年間,巴西地界上多有他專權攬士之舉,卻何曾聽到過他成功打擊那漢中太守的威名!」
對外公告劉焉選擇的繼承人。
喬琰望著這一片和關中平原以及漢中平原都不太相同的景象,多日來因行走險關而緊繃的面色終於在此時微微舒展,露出了一個笑容。
他也不是全無脾氣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