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作者:千里江風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卷 王業興替,天下歸一 第14章 長安面聖

第十一卷 王業興替,天下歸一

第14章 長安面聖

但呂令雎很快反應過來,她頭腦跟不上喬琰此刻要做出的種種博弈,那就乾脆不要在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上多問,反而浪費時間,總之這是君侯的吩咐,眼前也是她期待已久的並肩作戰機會。
可對於此刻手握那方玉璽的劉揚和意圖協助他剷除喬琰的王允來說,這樣的問題不是他們要在此時考慮的,而是在將喬琰這個大司馬給剷除之後再來斟酌的!
印信,乃是劉揚從劉虞那裡直接搶奪而來的,甚至沒有經歷過偽造,更不存在什麼問題。
想到王允的提醒,鮮于銀並未說什麼「此事等大司馬回到長安便能知曉」,或者是「大司馬如此發問莫非是不打算遵照天子旨意」這樣的話,只是小聲回道:「這也是情非得已之事。陛下的身體自去年十月間便始終不算太好,如今更是……有些話不大方便寫在徵調大司馬還朝的旨意之中,只能先請您回去再說了。
直系歸屬於劉虞的金吾衛,準確的來說負責的只是以長安宮城為中心擴散出去的一片,根本就不是整個長安。
張仲景在池陽醫學院內,一天不知可以救治多少個病人,又或者是教導數十個學生,現在卻不得不和他一般作為困居在此處的人質,著實是讓劉虞大覺對不住他。
可等到她真去了長安,身陷那囚牢之中,情況到底還能否由她來掌控,便實不好說了。
要不是他還記得自己的使命,也勉強可以將期待喬琰踏入陷阱的急迫說成是陛下急召,他幾乎都要將自己的想法給暴露殆盡。
鮮于銀的呼吸都幾乎要在此刻停滯了。
鮮于銀眼看著這封在從長安來到洛陽的路上被他翻閱過無數次的聖旨,即便明知喬琰絕不可能從中看出任何一點問題,他還是忍不住給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那她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只需要答應就是了!
呂令雎怎麼說也得算是樂平書院的優秀畢業生,自然對此做出過研究,怎麼會將這二者之間的相似性給看錯。
「君侯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那大司馬府上的精兵精騎雖然不少,可也不過一百多人,加上咱們此番快馬加鞭趕回長安隨行的,也就只有四百餘人。倘若那位衛尉不配合的話,光靠著我們可能沒法攻破長安的宮牆才對。」
在這等緊張的情緒之中,他也理所當然地沒能看到,在喬琰的目光落到那「即刻回京」四個字上頭的時候,眸光中閃過的一瞬譏誚情緒,只聽到喬琰開口問道: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大司馬來完成這項破局。
無論是因為他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了有些情況不是他所能掌控的,還是作為天子他要儘可能地讓喬琰這位征討四方的臣子有著絕對的主動權,劉虞都很少干涉喬琰本人的去向問題。
「陛下為何不將具體要商定之事在旨意中說個明白,也好讓我在回返長安的路上先行思忖一二。又或者是先讓我知道個大概情況,倘若洛陽這邊的事務更為緊急,便先將此地的事務處理妥當之後再行回返?」
她的第二個問題讓呂令雎忍不住掰了掰手指。
他忽然想到了什麼一般,朝著張仲景問道:「有何種病症是需要到外頭抓藥的,能鬧出越大動靜越好的那種?或許我們還有將消息傳遞出去的機會!」
至於這聖旨下的是否妥當,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等喬琰到了長安再說也不遲。
不錯,就是太心虛了!
喬琰又道:「再者說來,你以為他們能掌握住長安城的多少地方?」
「長安城中有皇甫太尉、王司徒、黃司空等人在側,又有諸位為國盡忠的大臣,到底是何事有如此之要緊,和*圖*書還需我也一併回去?」
劉虞朝著被封死的窗戶看去,外頭的日光經由了一番阻擋投落在殿中,都被削減了幾分溫度,徒添了幾分慘淡之態。
一個甚至只能被當做信使的前鋒。
正因為如此,他絕不能再給自己再多添上一個罪名。
喬琰朝著車窗外掃了一眼,似乎是因為方才馬車這邊的動靜,讓鮮于銀顧不得心虛,下意識地便朝著馬車的方向看了過來,可惜有窗紗的阻擋,又間隔著一段距離,鮮于銀並不能清楚地看到喬琰那頭髮生的情況,更看不到她在這個投回的目光中藏匿著一抹深深的冷意。
聽到這話,呂令雎的表情頓時亮了起來。
「君侯,您覺不覺得那前來報信的鹹魚都尉,看起來有點問題?」
打的就是這些傢伙!
「您看,若他真是為了陛下的身體情況擔憂而將您給請回長安的,他此時應當心急如焚地想著長安的情況,若我們還有這個餘暇去看他,他也該當讓我們加快腳程才是,何必躲開我的目光呢?」
起碼……起碼還不到喬琰和這大漢朝廷翻臉決裂的地步。
若是眼下的困境連她都無法破解,又有誰能為之呢?
這就是一封以喬琰的身份不得不接下的聖旨。
在他們正式過潼關進入長安周遭地界的時候,鮮于銀的心思都快飛到長安城下去了。
去歲虞翻還曾經預言過,說喬琰和長安城相衝,若是留在此地,或許在兩年間就會面對身首異處的威脅。
現在喬琰想要讓她去衛尉府救人還容易,要依靠著這部分人手攻破宮牆卻有些麻煩。
喬琰的這個反應並不算太讓鮮于銀意外,在他從長安出發的時候,王允便已經同他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極有可能會被喬琰給抬出來。
而後他便看到,喬琰絲毫未曾料想到他們已在宮門內布下了重重陷阱一般,整了整自己身上用於面聖的衣冠,便已徑直朝著那宮城之內走去。
張仲景卻搖了搖頭,「陛下不必如此說,醫者父母心,就算今日讓我上門看診,面對著危險處境的乃是那位皇子揚本人,我也會選擇前來的,更何況是陛下這位仁君。」
在呂令雎看來,拿霍光這等輔政大臣來和喬琰相提並論,都是一種對她的褻瀆,更何況是用何進來類比。
在他從長安城中出發的時候,張仲景便被徵調到了長安內宮之中。
呂令雎嘀咕道:「君侯!現在是笑話我的時候嗎?」
連那遼東的烏桓戰場上她都能殺個幾度進出,到了長安城應當更不是什麼問題。
劉揚咬牙切齒地回道:「讓她進!她非要帶著她的那些下屬一道送死,那就一道在黃泉路上做個伴好了!」
喬琰回道:「對了一半吧,不過你若說他折騰出來的那點能夠叫做陰謀,那也未免太過高看他了,他充其量也就是被丟出來打前鋒的。」
在看到那洞開以候的宮城城門之時,他無聲地鬆了口氣。
喬琰朝著他氣定神閑地回道:「不合規矩?誰定的規矩?」
懷抱著這等先入為主的想法,呂令雎打量鮮于銀的眼神里就多了幾分挑剔。
又一步。
聽到張仲景這個篤定的回復,劉虞面上的頹然之色稍稍緩解了幾分,卻並未徹底從他的面上消退。
「這不合規矩!」鮮于銀連忙試圖阻止,但還沒等他挪動腳步,就已被典韋給一把拎到了一邊。
「殿下,這該如何辦?」宮牆之上的小卒一見這樣荒唐又有理的一幕,連忙奔向了藏在望樓之中的劉揚,朝著他問道。
等閑情況下,劉虞這位天子至多也就是在跟喬琰往來https://m.hetubook•com•com的書信之中交流些朝堂上的安排。
瘋了!真是瘋了!
劉虞已用自己的實際經歷證明了,他誠然不是在軍事上的好手,所以不會做出這樣的橫加干涉。
那何進大將軍府上的確堪稱一句人才濟濟,可其中有幾人是真心為他效力的,又有幾人是能為何進所用,替大漢的基業添磚加瓦,說出來簡直是個讓何進能從地下跳出來的答案。
但即便沒做出這等兇殘的舉動,她還是忍不住小聲說道:「君侯,咱們真的不能直接打道回府嗎?」
字,出自淳于嘉專程尋來的精通仿寫之人,按照尚書台替陛下草擬聖旨之時的字跡。
在這最後一句落定的那一刻,喬琰根本沒打算再徵求鮮于銀的意見,領著典韋等人便朝著宮城之內走了過去。
在這整場布局中實在只能算是個小嘍啰。
「這混賬到底是為何覺得,那是我沒有膽量去做的事情!」
想到父親的病症原本就讓他的身體不太好,劉揚的腦子總算還是好用了一回,在利用玉璽將暫時罷朝以及將喬琰徵調入長安的消息給下達下去后,便打著為父親身體著想的理由將張仲景給找了過去。
不過他方才說的有一句話倒也不能完全算是扯謊。
劉揚也不是不知道,他和王允密謀剷除喬琰,固然能打出個為大漢基業著想的旗號,但當他們的行動中還混雜著一個將劉虞的人身自由給限制起來的時候,比起只是「可能奪權」的喬琰,他這才叫實打實的叛逆!
且不說典韋的近戰能力和趙雲的兵卒統御能力到底如何,就說呂令雎自己,她也自忖是個應戰的好手。
要讓劉揚、王允等人的籌謀算計暴露在人前,她必須要親自深入虎穴一趟。
呂令雎剛想接著說些什麼,忽聽喬琰說道:「護烏桓校尉呂令雎聽令!」
眼見喬琰忽而轉回頭看過來,鮮于銀連忙問道:「敢問大司馬還有何種吩咐?」
喬琰的目光緊緊鎖定著面前的鮮于銀。
倘若劉虞真因為意圖傳遞消息而出了什麼性命之危,那麼在世人的眼中,將他逼迫到這等局面的劉揚勢必要遭到問責,喬琰這位大司馬也要擔負起一定的責任,這絕不是張仲景想要看到的結果。
她連忙問道:「我猜對了?這小子真有陰謀?」
這是無膽嗎?那是不能!
「你看,還有子龍在呢。」喬琰指了指車駕的後方,補充道。
果然在她們還未抵達洛陽,途徑華陰地界的時候,趙雲就已經從原本綴在隊尾的狀態下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或許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讓自己的心緒平定下來,撐到數日之後!
「那是鮮于都尉,不是鹹魚都尉,給他一點面子。」喬琰笑了笑,回道。
用對付何進的方法來對付喬琰,也不知道是應當說他們是太小看了喬琰,還是應當說他們太拿自己當回事。
在孫策身死之前虞翻曾經做出過提醒的情況下,喬琰固然不相信天命之說,只相信人定勝天的道理,總也是需要對此小心一二的。
呂令雎越說越覺得真是這麼回事,乾脆從原本騎乘著的馬匹上跳了下來,翻上了喬琰所在的車駕。
在將呂令雎派去救援鮮于輔后,還剩下了一個人。
早年間長安的修繕之中,喬琰打著要考慮到天子安危的由頭,對宮牆進行了好一輪嚴苛的修繕,就差沒將弩機也給安裝上去,也便是最後想著這等草木皆兵的情況,極有可能會顯得天子風儀有損,這才稍微往回收了收。
反正他早已表現出了態度,劉揚絕不適合成為他的繼承人接替皇位,想來這長安城中的官員里也沒有哪和圖書個很想不開的會押寶到他的身上。那麼他至多也就是將劉虞給他劃分的財產田產,以一種紈絝子弟的方式給揮霍出去而已,應當鬧不出什麼大麻煩。
那明明是天下歸於安定的唯一希望,卻為何會遇上這樣一出橫空殺出的災劫!
「確實不是,但你也用不著如此擔心。」
如果,能讓她縱馬馳騁的話。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個容易被攻破的地方。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這種直覺系的本能反應,她怎麼看都覺得,這傢伙有點不對。
這實在是一出他們未曾料到的意外。
在她話音剛落的下一刻便聽到喬琰的另一條指令,「一經得手,即刻率部攻破長安宮城,不得有誤。」
「這哪裡是我們敢造假胡編的。」鮮于銀回道:「陛下一向對您的行動少有過問,如今卻一反常態地讓您回返議事,已是重之又重的情況了。張仲景先生早已在半月前就從隔三日的問診改成了常駐宮中,實在不是什麼好徵兆。」
他們至多能拿到宮城的主導權,要讓其形成一支能對喬琰造成足夠威懾的強兵勁卒,簡直就是個無稽之談!
鮮于銀滿心滿眼在意的都只是喬琰能順利地被他接引到長安來,哪裡會注意到還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插曲。
她伸手朝著後方的親衛招了招,「隨我入內面見天子。」
只因在時局瞬息萬變之間,喬琰可以突如其來地駕臨揚州地界,隨後北上徐州,正式結束此地南北對峙的局勢,曹操和袁紹也同樣有可能趁著喬琰並不在洛陽,對著此地發動進攻。
「他們怎麼能將您與何進相提並論!」
他強壓著心頭的鬱氣坐了下來,嘆了口氣:「是我連累先生了。」
趕路上耗費的時間看似不多,卻極有可能在關鍵時候成為致命的拖延。
「不就是當年孝靈皇帝對付大將軍何進的法子?!」
自他從南陽被喬琰請到長安來,又親眼在長安以北的池陽見到這醫學院的興辦和興盛,在張仲景的心目中,喬琰已是個頻頻創造奇迹的存在。
呂令雎一面為喬琰在回返長安的時候將她也給一併帶上而驕傲,一面也不免想到,喬琰此前跟她說的是,她打算帶著呂令雎跟她一道並肩作戰的,若是如此的話,這個回返長安的情況多少有點微妙。
一聽這話,喬琰當即皺了皺眉頭,「此話當真?」
劉虞絕不能因為他這搶奪玉璽的舉動而被氣死了!
「等等,」呂令雎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假傳天子有疾的消息,掌握住宮城,將您騙回,極有可能要對您不利,這不就是……」
「令雎領命!」
不錯,這絕不可能是劉揚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完成的行動。
他所擔心的,何止是喬琰的安危啊?
不過……
「仁君?」劉虞苦笑了一聲,「如果說我剛被扶持上天子位置的時候還覺得,仁君乃是穩定關中民心的必需存在,那麼今日我卻得承認,真正的仁君和我這等連朝野上下動向都難以察覺的人絕不是同一種。」
以天子的身份逼迫門外的士卒開門這條路子顯然是行不通了,把守在那裡的都是劉揚的心腹,劉虞再在此事上耗費力氣也沒什麼用處,反而正如張仲景所說,只是在摧殘自己的生命。
有了他對自己承諾的絕不與喬琰為敵,就算劉虞預想之中那個最壞的情況出現了,以喬琰的脾性也絕不會拿劉揚如何。
在長安最外圍的守城兵卒和在三輔地界上的軍屯屯兵幾乎都歸屬於喬琰。
那根本就不是為了讓趙雲能在旁人猝不及防之間憑藉著武力值做出什麼支援!
不過她說是說的給鮮于銀一個面子,實際上這和圖書話中的嘲諷之意,即便是呂令雎這等沒什麼心眼的存在都聽得出來。
也就是這個舉動,差點讓鮮于銀將自己是舌頭給咬了。
可劉虞怎麼也沒想到,劉揚那與實力並不匹配的野心居然會真的得到什麼人的支持,以至於他已先完成了掌握長安宮城,將他的父皇給囚禁起來的壯舉!
也正是出於這種想法,他們在朝著這張偽造的證書上扣上玉璽印信的時候,那叫一個果斷堅決。
「你說我的疾病是心病鬱結,這話說的不錯,但心病尚且有破而後立的機會,蠹蟲入體、啃食枝幹,卻只有大樹崩塌一個結果!」
張仲景說的沒錯,以喬琰的本事,就算劉揚當真是在後頭有高人相助,那也應當不能對她造成什麼要命的打擊。
典韋是勢必要跟隨她一道進入長安宮城的。
那麼暫時不回長安,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呂令雎點了點頭。
見張仲景朝著他投來的目光中似有幾分不解之色,劉虞嘆道:「不懂我此刻在說什麼也好,我現在只希望,倘若那玉璽真要被那混賬當做誘騙燁舒還朝的信物標誌,燁舒千萬莫要回來。」
「天子有詔,令我自洛陽即刻還京,我回來了。但我近來偶感風寒,眼下這正是天寒地凍時節,為防風寒加重過了病氣,需有二三十壯丁為我結成屏障遮風有何不妥!」
「啊?」呂令雎愣了兩三息方才意識到喬琰說的是去營救外頭那個鹹魚都尉的兄長。
「一抵長安城門,不得耽擱,即刻前往調度大司馬府內精兵,前往……前往衛尉府營救鮮于將軍。」
「若我未曾對他們設以防備,我又為何要帶上你、子龍和我們的牙門將軍呢?」
可一想到這一點,尤其是在得到了喬琰做出的默認回應后,呂令雎當場就要炸了。
劉虞簡直要因為劉揚這一連串的表現給氣暈過去。
喬琰回道:「誰跟你說,只有你這一路兵馬的?」
當張仲景將那一根根針灸所用的長針從他身上取下來的時候,他才勉強回過兩口氣來,也當即怒罵了出聲:「逆子!我為何會生出此種逆子來!」
可就在她即將踏入宮門的一瞬間,她忽然在原地停住了腳步。
無論是劉揚的那等荒唐行徑能否成功,張仲景的處境都不安全,簡直是被無辜拉下水的。
她當即將自己想要說的話給吞了回去,回道:「在!請君侯吩咐!」
在洛陽以東還有袁紹和曹操這兩位大敵的情況下,劉虞更不會做出這等愚蠢的決定!
有人都將這個要命的算計落到她們的頭上來了,憑什麼讓君侯還得看在什麼大漢忠臣的立場上忍氣吞聲?
那傢伙為何會被關起來?又為何需要她的營救?
在他的心臟都幾乎要蹦出來的時候,他這才聽到對方說道:「那好,我即刻趕回長安。」
但他也同樣聽得出來,張仲景和他思慮的其實並不是同一件事。
太心虛了!
一步。
原本被王允等人的那番算計而心中有幾分不快的喬琰見到這樣的一幕,都不由露出了個會心的笑容。
當她身處在洛陽城中的時候,她何止是對於長安朝廷來說的大司馬,也是此地地位最高的長官,不必受到任何人的約束,可在長安城中,她卻必然要受到種種限制。
要不是此時不合適,鮮于銀幾乎要因為這句回復長出一口氣。
君侯將他們帶上隨行,顯然是對自己的安全有所考量的。
一想到這不知道是何種身份的人團簇在劉揚的身邊,教唆著他這個心比天高的兒子即將做出爭權奪利之事,偏偏他又已處在了被軟禁的狀態中,劉虞便只覺心急如焚。
要不是喬琰抬手示意呂www.hetubook•com•com令雎安分坐著,她此時恨不得直接提著長戟就去將這鮮于銀給砍了,哪容他在這裏放肆!
攻破長安宮城簡直像是個叛逆的舉動又如何?
他以為劉揚至多也就是不學無術,加上有那麼點漢室宗親子弟常有的高傲毛病。
明知道有人在前頭謀算卻還要往這坑裡跳的情況,實在是讓呂令雎越想越覺得渾身難受。
這還真不能怪喬琰在一面享受著劉宏給她的名聲地位后又對他做出了這等背刺,要怪就怪蔡邕在整理《東觀漢記》這等史書稿件的時候也得對於其上還未記錄的後續事件做出增補,其中便包括了已然過世的漢靈帝。
長安那裡,雖然在名義上是天子的管轄之地,但打從喬琰領兵從涼州一路殺入關中,直到攻入長安以來,便被打上了一層很重的專屬烙印。
說不定,在她們直接領兵將那長安宮城給包圍起來的時候,這些沒臉沒皮的傢伙還有這個膽子說他們並沒有這等對君侯行刺的想法,實是君侯在以小人之心揣度君子之腹!
可他此時還能做什麼呢?
「打道回府做什麼,這世上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與其日日夜夜對這些人提防有加,甚至是強忍著噁心也要讓他們躋身高位,坐在那個本不該當屬於他們的位置上,還不如堅決一點,用這等引蛇出洞的辦法將他們給一網打盡。」
這還真未必是她將聖旨之中的問題和長安城中對她的布局給看了出來,而是因為——
樂平書院的進學內容里,為了防止這些學子和時代脫節,有對董卓之亂的全部分析,其中便包括了漢靈帝對外戚意圖做出剷除舉動的嘗試。
在他們看來,幽州、并州、徐州、揚州、荊州的布置隨時都有可能對著曹操和袁紹的地盤做出威懾進攻,他們便怎麼想都覺得,就算那兩位聯合在了一起,也絕不會趕巧在這建安五年的開端對外率先一步做出還擊。
喬琰表露出的這個隱晦意思當即讓呂令雎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但她忘記了,自己正坐在馬車之上,這一跳,當即讓她的腦袋撞到了上頭的頂板,疼得她齜牙咧嘴地重新坐了下來。
但與其說這是讓張仲景常駐宮中,還不如說,這是將這位神醫也給扣押在了那裡。
「陛下切莫如此動氣,您的病症原本就是心病鬱結,若是還在此時難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只怕不是長久之象。」張仲景一邊替劉虞順著氣一邊說道,也讓這心中苦悶不已的老父親將視線轉移到了張仲景的身上。
雖說喬琰帶上的也不過是那麼二三十個人而已,可這些人已像是一重重人牆一般將喬琰給團團圍住,這意味著他們要想通過弓弩直接取了喬琰的性命,將會變得遠比之前麻煩太多。
這便是差別所在。
畢竟,連數年前還處在地位低下狀態的醫者,在她的麾下都能得到這樣的事業進展!
「這並非明文規定之事吧!」
她就知道,君侯絕不會做出什麼妥協的舉動。
有車廂車簾作為隔絕,鮮于銀絕不可能聽到她們之間的對話,呂令雎這才接著說道:「君侯,我看我們得小心著點。」
「陛下,」張仲景直覺劉虞此刻的情緒不對,連忙勸誡道:「您先不必如此悲觀,大司馬何其聰慧機智,如何會因皇子揚掌握了宮城,篡取了玉璽便被欺騙入套。若您在此時先在身體上出了什麼岔子,那才真要不妙了。」
只要一切還能被阻止在並未發生的狀態之中,這長安城中便還能維繫著粉飾太平的樣子。
呂令雎陡然意識到,為何喬琰居然會讓趙雲並不以將軍的身份隨隊,而是以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兵形象。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