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 雞飛狗跳樂平書院日常
第03章
喬桓無奈地搖了搖頭,「沒辦法,我繼承了母親的英明才智,當然要多受到一點關注。」
她尋人去打聽了一番才知道,蔡邕這傢伙講課以詩經之中的無衣為代表講到了戰歌,又由戰歌講到了邊塞詩。
她這個話如果在她長到能騎馬的高度說出來,可能還稍微有一點信服力。
而且如果說,張菖蒲還能明確看出是和喬桓之間以朋友的身份相處,那麼司馬昭就很明確的是別有目的了。
但這個嘆氣顯然是被姜維給誤會了意思,他道:「要解決這個麻煩的話,我們或許可以一起幫忙出出主意。」
可她話說到了一半又陡然意識到,這雞也有她的份,作為配菜的薯蕷……還是她自己親自種的呢。
於是姜維毫不意外地看到,司馬昭負責耕作的範圍,好像比起他原本應當負責的,要稍微大上一點?
前者還算好理解,便是漢武帝當年從那西域之地得到了一批汗血寶馬,完成了外邦征服,自然在詩歌中透露出一番自豪的情緒。
在最早的時候,這個活動還是喬琰為了磨掉黑山賊、白波賊的戾氣,讓其能更好地為她所用而設置的。
要知道,樂平書院內有一個自十數年前就開始的優良傳統,是為了培養書院內學子的耐性,就是種薯蕷。
果然是……
喬桓點了點頭,證明了孫魯班的猜測。
只有親自領略了關外風物,才能真正明白邊塞詩中的壯烈。
這完全就是司馬懿在對長子和次子的天資做出了一番評判后,選擇將二人陸續送入樂平書院,並令次子低調行事,乾脆轉向文學方向,這才上了這一門課程。
孫魯班毫不認輸地在課餘打理完了田壟間的雜草,本想去尋喬桓展示一二,卻見對方並不在那片本該由她負責的田地中,就連一度被孫魯班誤認為是喬桓打手的司馬昭也不在。
他連忙小聲回道:「你在瞎說些什麼!蔡伯喈乃是天下大儒,能跟隨其學習文學,欣賞昔年銘刻五經之手書,已是天下至為幸運之事。何敢希冀于另有收穫!」
但後者……卻遠不是喬桓這個年紀的人所能理解的東西。
哦不對,在陛下的專門詔令下,男女成親的年齡已經從原本的不加限制,變成了十八以上。
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出什麼問題,那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
孫魯班跟父親打聽過,也聽孫權說起,他當年來到樂平就讀的時候就曾經對此小看過,但很快就遭到了社會的毒打。
就算是陛下真覺得這一揚一抑有何處不妥,司馬懿也能完美解釋這其中的抉擇。
喬桓指了指面前的薯蕷田,說道:「每名學生需要看護的是半畝地,以薯蕷畝產千斤之收成,學院要求達標的上繳成績是四百斤。若有https://m.hetubook•com•com多餘的,我要你將其作為禮物送給我。」
可等到她走回去了才意識到——
因薯蕷和紅薯等物一樣會消耗地力,需要輪作,比喬桓早一年進入樂平書院的司馬昭也同樣要在今年開始這份特殊的課業。
而有這種情況的也並不只有她一個。
「哦不是,」喬桓把棋譜一擱,往司馬昭的方向看了一眼,回道:「我娘以前跟我說過,聰明人喜歡想太多,我還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今日我知道了。」
呂布反正是不會拒絕這個建議的。
她的人緣是不是有點好過頭了?
所以現在蔡邕帶著這群學生抵達雁門關,然後出關旅遊去了。
但無論如何,在現如今世家多遭打壓的局面之下,他選擇讓次子韜光養晦,專註令長子出頭,總是沒什麼問題的。
除卻一起上的基礎必修外,喬桓和他錯開的課程也就是一個圍棋一個文學欣賞。
不錯,這雞就是蔡邕的。
司馬昭決定埋頭裝死。
結果還沒等她想出該當用何種方式來應對喬桓的說辭,便聽喬桓搶先一步說道,「哎,也不怪你有這等誤解,畢竟咱們之前還得算是不打不相識。但上次是你先來尋我的麻煩,這次又是你先空口白牙地指摘我對同學不夠友善,我要是直接咽下這口悶氣,往後我在這書院里沒法混了。」
呂布還能趁機和她商討一二,有些情節是不是可以寫得再帶勁一點。
喬桓怎麼會看不出,這傢伙要強得很。
他要帶著這群上這門課程的弟子往塞外去走一趟。
喬桓一本正經回道:「我在說,我們實在是運氣太好的一輩了。建安年間的數年災荒未曾波及到我們身上,再往前的光熹、中平年間的蝗災也早已過去,不必經歷當年將救命之望都寄托在薯蕷上的可怕境遇,也難怪書院要我們時刻牢記憶苦思甜。」
司馬昭年紀尚小,卻因父親的耳提面命,對此事尤為敏感,當即意識到,無論蔡邕是不是真有這等「自己不行弟子行」的本事,他都絕不能讓喬桓的這種說法流傳開來,給他帶來莫大的麻煩。
不對啊,就算她冤枉了同學,大不了就是來上個當眾的賠禮道歉,甚至是多寫幾份檢討,何必給自己找個長達半年的苦差事?
可怎麼能有人突然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曲解啊?
「當然沒有,」喬桓笑了笑說道,「我請你吃頓飯吧,就當我們在之前的兩件事上扯平了。」
這種憶苦思甜的培訓也並不只在這個課外種植薯蕷之事上。
孫魯班大驚,「你哪裡來的雞?」
但怎麼說呢,喬桓可沒覺得自己在扯謊。
孫魯班當即跳腳:「誰跟你是朋友啊!」
喬桓卻顯然
www.hetubook.com.com沒打算給她討價還價的餘地,她慢條斯理地問道:「要是我剛才慫恿你直接去向老師告狀如何?」
這僅僅是因為,他在漢中太守任上數年少有為陛下立功之處,反而因研讀了不少書籍,覺得自己更適合於做個教書育人的存在。
尤其是太年輕的聰明人。
和穆桓打好關係。
與其擔心喬桓會被司馬家的兩兄弟算計,還不如擔心一下為了試探喬桓深淺而變成拎包小弟的司馬昭,是吧?
「咱們現在也算是有共同秘密的人了,態度好一點。」喬桓拍了拍孫魯班的肩膀,「朋友之間,互相保守秘密也是應該的。」
她哪裡知道,喬桓能拿走雞,當然是跟蔡邕說明白的,她只知道——
見鬼!怎麼會有人覺得,曹丕和蔡昭姬是因為蔡邕的指導而有了一番政論上的長進,甚至因此而選擇蔡邕的課程,希望從中能夠找到一點相關聯繫的?
孫魯班:「……」
當年薯蕷剛在樂平被端上餐桌的時候,是薯蕷排骨湯,但今日的這頓飯上,大概因為薯蕷是她自己種的緣故,孫魯班覺得這碗中的薯蕷雞湯比她之前吃過的任何一道菜肴都要美味得多。
若是按照這等方式來理解的話,她和孫魯班的爭端還有從曹昂、蔡瓊等人面前全身而退,便要比之前所見微妙得多了。
雖說因為上層學子幾乎都出自於喬琰麾下的官員家中,也不會出現什麼相互欺壓之事,至多就是一些不會擺到檯面上來的潛規則,就像司馬昭在司馬師的授意下跟著喬桓行動,但之前也想當年級老大的孫魯班聽喬桓這麼說,倒也沒覺得有哪裡不對的。
雖然說讓一個只有七歲的孩子來做這件事,多少有些離譜,但這畢竟是個在十三四歲便可以成親的年代,七歲的孩童已能做到從長輩這裏收到立場動向的熏陶了,又如何不能充當一個洞察的媒介呢?
很顯然,有人把原本不屬於他做的任務給扣到他的頭上去了。
而看到這一幕的又何止是姜維,還有某個之前就跟喬桓打過一架的傢伙。
學院內部自成一個區域,很少能讓學生對外交流,烤個薯蕷也就算了,上哪裡能弄來雞?
比司馬昭大上三歲的司馬師也確實要比他聰明,論起處事端方,堪稱下一代中的翹楚。
「也難怪只有她才能結束這漢末亂世,成為天下之主呢。」
反正他父親說了,只要上頭有他兄長頂著,他表現得愚笨一些也沒什麼關係。
看看吧,她在從塞外回來之後果然迎來了熱烈的歡迎。
呂布:「……」
一想到此,孫魯班怒道:「你瘋了不成?也不怕被蔡邕給開除出去。」
喬桓指了指地上的雞骨頭,眨了一下眼睛。
「聰明人是真的——和-圖-書很容易想太多的。」
而對方搬來的多餘收成,居然有多達一百五十斤。
等等,雞湯?
這麼一來,等喬桓再見到出現在她面前的孫魯班之時,都已是這一年的秋收之時了。
就算薯蕷已因數年間從山林改種為田壟,還經歷過了一番優化,也沒那麼容易。
種薯蕷這工作還真是讓她看起來多了幾分耐性,但當這個耐性是用來在她回來的時候說一句「你沒死在外頭」就轉頭離開的話,建議再多種幾天。
「……這又是什麼情況?」
結果前者讓她後頭跟了個張菖蒲,後者讓她後面多了個司馬昭。
而很快她又得繼續投身到缺席了一個月課程的緊趕慢趕中,暫時沒空管孫魯班那邊的情況。
這橫看豎看都不太對吧?
姜維聽她嘀嘀咕咕,問道:「你在說什麼?」
這傢伙是真的有膽子!!
可別覺得畝產千斤的一半是五百斤,那個四百斤就是什麼很容易達成的任務。
那這其中便不得不提漢武帝所作的《天馬歌》,和漢時《鐃歌十八曲》之中的《戰城南》。
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選擇把這門課給退掉的司馬昭煎熬地等到了下課,而後直奔他兄長的面前。
糟了,大意了。
上次,她能因為那句下次再分高下而選擇那句「典韋打虎」的解釋。
雖然不知道喬桓和司馬昭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插曲,但是,好像不太需要他為自己的搭檔擔心的樣子。
可喬桓再怎麼聰明,在她出生便已天下太平的情況下,她從來就沒有機會真正見到交戰的場面。
倘若她沒記錯的話,在書院中,只有蔡邕養了一批專門用來烹飪的土雞啊!
蔡邕這人喜歡較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對於自己這個學年從頭開講的課程抱有很大期待,甚至希冀于將其在自己死後流傳下來,變成樂平書院有人接管過去的課程,便乾脆做出了一個決定。
她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所以……你就這麼不明不白地多了個跟班?」姜維頗覺無奈地問道。
「子上有幫扶同學之心,實當被褒獎才對,怎能被你以僕從稱之?」
「母皇真是太厲害了,」喬桓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當年為了填飽并州子民肚腹的手段,居然在今日還能進行二次利用。」
但她的脾性如何,早在她和喬桓的數次接觸之中就被對方給摸了個清清楚楚。
飯都一起吃了,還不能算是朋友?
「哪有你這麼做事的,把同學當僕從使喚。」孫魯班怒氣沖沖地問道,「你這偷工減料的作業也能混到學分?」
在此期間她又多認識了一個朋友,正是進入樂平書院就讀已有幾年的孔融之女孔豫,今年剛十歲出頭。因其出眾的術算和空間聯想的天賦,雖hetubook.com.com說孔融在喬琰面前不得器重,孔豫還是拜在了陸績的門下就學。
「你怎麼這麼憑空污人清白?」喬桓瞪著一雙異常漂亮無辜的眼睛,「我自己的地里全都是親手弄好的,司馬子上是因為菖蒲對薯蕷過敏,這才為她擔起了一部分責任,這件事是經過老師同意的。」
孫魯班只覺自己眼前一黑。
喬桓沒在過年回洛陽的時候和喬琰提起和人打架的事情,孫魯班也沒有和孫權說。
「說起來,那小子為什麼一直在看你?」在察覺危險上遠比旁人要敏銳的呂布當即留意到了司馬昭的不尋常。
按照司馬師的說法便是,既然他們查不出穆桓此人的身份背景,無法挖掘出對方的來歷,難保不是由陛下派遣進入樂平書院監督各方動向的。
哎,平白多出來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嘛。
孫魯班:「……」
「我留了買雞錢在那裡的,不是偷的。」喬桓坦然回道。
姜維:「……」
再者說來,這隊伍里還有喬淮序這位有意思的小殿下。
因年紀尚小還過分單純的她只知道自己要力爭上遊,卻還沒明白自己要往何處發力,更沒有搞清楚那些個不擇手段的方式,於是喬桓這個假設一說出口,她竟還真覺得自己好像有幾分虧欠對方。
孫魯班:「……」
雖說以蔡邕的脾性,他可能講一半就要往陛下的書法造詣上去扯了,但呂布怎麼想都覺得,他是血賺不虧的。
這這這……
「你那麼緊張作甚?」喬桓歪了歪腦袋,像是絲毫沒感覺到,就因為她的這一句話,已是令她的同桌如臨大敵。「我又沒說蔡伯喈的文學造詣有弄虛作假的成分。曹子桓與蔡昭姬一者為重臣,卻也有詩篇流傳,一者則執掌天下文學咽喉,料來也與蔡伯喈卓有關聯。」
能被喬琰用來打磨匪寇心性的東西,哪裡是這麼容易達成高產的,還得確保今年不會在天時或者蟲害的影響下出現減產,還不能因此而耽誤書院之中的課業!
她們至多是在誦讀到「水聲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的時候,直覺這並不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打鬥,而是一種戰事悲烈。
來自孫魯班。
這次,她也能因為自己已經答應了喬桓而做出恪守諾言之事。
看看吧,這個隊伍里有蔡邕和他的眾弟子,那麼以蔡邕這等務實求真的教學宗旨,在看到賽音山達的那塊勒石記功碑銘,是不是得再給人講解講解彼時的事迹?
就連雞肉都有入口即化的鮮嫩。
在她回到宿舍倒頭就睡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好像終於從漢末時候母親率眾北擊鮮卑的記錄里,感覺到了一點真實的觸動。
他發誓,自己選擇這個課程,和他同桌所說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孫魯班沉和圖書默了好半晌才問道:「之前到底是誰說蔡伯喈這個課很沒意思,又不點名,輕鬆過頭,遲早養出一幫閑人的?」
孫魯班的眉頭一皺,「送別的不行嗎?」
孫魯班抬了抬下巴,說道:「這是我答應你的東西,我沒有食言吧。」
眼下這些人早成了陛下麾下的安分百姓或是得力兵卒,大雍也早不需要這一批薯蕷作為糧食來源的補充,這個種薯蕷的活動就變成了學生體驗生活。
蔡邕在此地備受尊崇,從來就沒聽說有人敢到他這裏強買強賣的!
司馬昭也覺得,這樣一來,他是輕鬆了。
更讓孫魯班覺得有點牙痒痒的是,陛下因蔡伯喈的身體狀態經不得顛簸,也為了防止這些學生出意外,先是將一批以橡膠製作了輪胎外套的馬車調撥到了并州,又令身在白道川駐守的呂布擔任起了這趟出行的保護人。
現在這幫閑人倒是在有專人確保他們的薯蕷田地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全跑去塞外遊歷去了。
但讓他倍感絕望的是,他兄長給他提出的建議是——
「那……那就按你說的做吧。」
「就算不能從中窺見何等神秘奇巧,能從中多受熏陶,修行養性一番,總也是好的,對吧?」
關外一行固然沒有經歷戰鬥,對於喬桓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也是極耗精力的事情。
心高氣傲的孫大虎滿心都想著要憑自己的本事把場子給找回來,結果為數不多和喬桓重合的課程上都還差著她一籌,眼下總算逮住了她的把柄,當即沖了過來。
司馬昭:他不是他沒有!
現在可才是三四月里,薯蕷最快收穫也得到八月之後啊!
「也不能說不明不白吧……」喬桓一邊回他一邊看著自己手中的棋譜,這份像是在看天書的感覺讓她意識到,自己距離能憑藉下棋來表現高人風範,可能還有好長的路需要走,不由嘆了口氣。
於是這列出行的隊伍原本只是打算走到塞外百里,見一見這陰山以北景象便回返,卻最後在行離雁門關前決定,他們直接往賽音山達去。
畢竟,司馬懿無法確定,喬琰對曹昂做出的貶斥是否是因為曹昂和曹丕,乃至於後頭的曹彰曹植曹沖幾乎都是人才,不願看到一家獨大,還是真如曹昂對外所說的理由一般——
這將意味著,她必須將自己用來打理這片薯蕷田地的時間都給全神貫注地投入,絕不能有一點摸魚放鬆。
要按這樣說法的話,將她種地多產出的薯蕷送給喬桓,無論是對方要用來填補己方的虧空也好,用來當食物也罷,總還得算是個折中之法。
她怎麼就忘記了,「穆桓」這傢伙可是在曹昂的面前都能把打架說成排練典韋打虎的,怎麼能真覺得她會留下這等明顯的把柄!
現在她可真是騎虎難下,進不得退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