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幼麒初鳴
第0026章 神仙打架
老話說「下不來台」,指的就是這六尺戲台。你要沒有真本事,上去出乖露醜惹怒神魔,那可是真要吃不了兜著走,絕對撿不著好。
徐老爺笑道:「你剛才不也說了嘛,龍女身邊自有奇人義士護法衛道,不一定就懼怕那洋人妖法。但如果想要低調隱忍,消息就未必靈通。這個時候你把聲勢搞大一點,讓他們得到消息,是走是留就看他們自己了。日後上面若是追責下來,你這算是有通風報信之功啊。」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原九州地大物博,數千年王朝更替,分分合合,各地風俗千奇百怪不勝枚舉。就說在這山西鄆城縣的地界上,自古以來便流傳一句老話,叫做三尺台,六尺案。
師爺賠笑道:「縣尊大人莫急,我是覺著徐老爺說得在理,就是這名目不妥當,太過刻意生硬了。他畢竟多年不在官場,可能已經忘了,那上差不是你能交代過去就完事的,你不把他哄妥帖了,讓他看出點貓膩來,回頭還不是要給你穿小鞋?我www.hetubook.com.com的意思是——打草驚蛇咱們要做,但得做得更穩妥隱蔽不留痕迹才行。」
張知縣頭疼道:「那你倒是說,如何才能穩妥隱蔽不留痕迹?」
為什麼把這兩個東西連在一起說呢?因為在這個地方還有一種更特殊的建築,也就是在那種豪門世族居住的鄉鎮裏面,會花大價錢興建起高達六尺的大戲台,那上面雕龍畫鳳,極盡奢華。說是戲檯子,你在外面看著跟那個王侯府上的宮殿也差不多。
對外的說法當然是家大業大,人口眾多,戲檯子建太低了坐後面人看不見。但是當地人基本上都知道,超過六尺高的戲台同時也是供案,另有一樣用途就是祭祀鬼神。
師爺呵呵一笑,湊近大人耳邊,小聲說道:「大人你想,無論是和尚道士想要作法都得搭高台,準備三牲四果。不管那洋和尚有什麼本事吧,咱們提前把這些給他準備出來,那是一點毛病沒有。咱們也沒見過洋人,要是有什麼準備和-圖-書不周的地方,那也是大鴻臚寺沒有提前告知,說破天也怪不到咱頭上。」
張知縣心中一動,忍不住拍案叫絕。
張知縣一點就透,連連點頭道:「不錯,正是此理,到時候別人問起我有說法,現在也是奉命行事。雖然不能兩全其美,但至少也是兩邊都不得罪。良臣兄,你這個主意好啊!只不過這個尺度……如何把握?你說我要是把排場鋪得太大了萬一真把人家龍女給驚了……」
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台就是戲台,這個年代但凡是縣城村寨裏面都有戲台,逢年過節都要請戲班來唱戲。有的時候大戶人家辦紅白事,也要請戲班,就在自己家裡拿磚頭壘出一個簡單的戲台。這個戲台通常高不過三尺,上面唱戲,下面人坐在板凳上看戲。
聽徐老爺說縣尊莫慌,我有一計,張知縣當時就有點慌。
師爺出的這主意極其陰損——你們不是覺得洋和尚念經管用嗎?那就送他上六尺高台,嘗嘗俺們本地土特產,看你能否消化得了!
張知縣m•hetubook.com.com好不容易放回肚子里的心又一下子提了起來:「怎麼不妥?如何不妥?」
張知縣皺眉一想,似乎有些道理,可是還不得其法:「你說我要怎麼交代?」
祭壇上還要擺供案,放上三牲四果,然後準備好一應物件,什麼硃砂黃紙啊,什麼糯米紙錢啊,還有什麼黑狗血驢蹄子啊,都看具體需要。
那時候鄉下人也沒什麼見識,要看一位大師法力高不高深,就看他登壇的姿勢漂不漂亮。像那種一個箭步躥上去的,不用問肯定是高人。要是腿腳不利索靠徒弟給扶上去的,那主人家心裏就得掂量掂量了。提前跟棺材鋪子打好招呼,別等到時候作法做到一半,大師先支撐不住死在上面,那場面太不好看。
師爺笑道:「那大鴻臚寺專門負責洋務造辦,對洋人了解可能更多一些,但還真未必能知道咱們這裏的地方民俗。到時候咱們就把檯子給他們搭高一點,讓他們跟神仙打架去!」
他也是急不可待,站起身就要往外走,徐老爺連忙起身相送。
在
和_圖_書六尺高台上唱戲,不止唱給人聽,還要唱給祠堂里的列祖列宗,及諸天神佛,山精水鬼,十方妖魔,魑魅魍魎。
心說:親家公啊,你老哥什麼水平我還能不知道嗎?你還能有計?人家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咱倆臭皮匠湊一起能整出什麼花活來?我也就是找你嘮叨嘮叨,你還敢跟我說你有一計,計將安出啊?
且說這張知縣離開徐家坐上馬車,回到縣衙里喚來師爺,把這主意跟師爺說了。師爺閉上眼睛思索半晌,搖頭道:「不妥,不妥。」
案,則是供案。一般來說專指和尚道士降妖作法搭起來的檯子,這玩意兒不可能說家家都給你修一座祭壇讓你上去跳,只是降妖除魔,又不是借東風火燒連環船,沒必要搞那麼正式。基本上來說,就是找十三張桌子摞起來,下面九張桌子,上面四張,加起來正好差不多六尺高。和尚道士以這個作為祭壇,登壇作法。
徐老爺擺手道:「不礙事,人家真要是真那麼容易就被查出來的,皇上還找什麼洋人?明天你就隨便找個借和_圖_書口,比方說城裡鬧妖精,要請五台山的大師過來作法降妖,但凡是家裡有孩子的,每家每戶交一塊孩子舊衣服扯下來的布頭,做成百衲衣贈予寺廟僧眾,為縣城祈福消災……換別的什麼說法都行,只是乍聽起來沒問題,但不能細琢磨。龍女身邊要是有聰明人,肯定能品出味道來。」
不過再怎麼說也是讀書人,腦子轉得總要比農家莊戶快一些。徐老爺雖然不是什麼卧龍鳳雛,但畢竟事關自己家小,逼也逼出來幾分急智,當下便壓低聲音說道:「縣尊你想啊,這事情你想遮掩是遮掩不過去的,普通差人倒也罷了,那洋人要來的話,那藍眼睛大鬍子你說怎麼遮掩?我覺得倒不如你就順水推舟,給他往大了操辦,這樣對兩邊都有交代。」
張知縣倒吸一口涼氣,拍案驚嘆道:「妙啊!良臣兄,這就是敲山震虎,打草驚蛇!我盡心儘力做事,到時候對上差也有交代。我看行,就這麼著吧!我現在就回去安排,改日得空再請你吃酒!」
張知縣想了想,點頭道:「然後呢?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