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烽火燎原
第1005章 透支信譽
可這一次來的是楊家的嫡親小姐,他又不敢硬勸。
現如今太原府內的錢莊票號已經發展出了二十多家,規模大小不一。一看註冊本金都是二三十萬兩,可是每年在賬目上流動的金額何止千萬。
至於說為什麼只剩下這點錢,除了有些地方財政搞成一坨屎需要彌補虧空,有些地方情況複雜到現在都收不上稅,各種地方駐軍的軍餉消耗,以及購買西洋武器彈藥之外……就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了。
這買賣誰不想做?
但你要說他們真的重視……那倒也未必。
普通人借這麼大一筆錢,大掌柜可能都要在心裏掂量掂量。但楊家借錢,那根本不用考慮人家能不能還上的問題。
低於這個數,人家都沒必要跑你這兒來借錢。
絕對花不出去,哪怕你把整個太原府最繁華的這條大街兩邊的店鋪都盤下來,也花不了這麼多錢。除非你拿著這個錢去收購一家銀號。
而且要的都是小額票據,一千兩不嫌多hetubook.com.com,一百兩不嫌少,這一看就不是跑長途買賣,而是要立刻花用出去的。
只用了一盞茶的工夫,雙方就寫好了借貸文書,全程都是由兩家的掌柜親自監督畫押,而那位楊家的小姐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主,連看都不看一眼,抬腿就走。
大掌柜的一路賠笑送出門外,心裏忍不住感嘆,也不知道楊家人要把這五十萬兩砸到什麼地方去,這種事他不敢打聽,也不想打聽。
如果沒有其他意外因素影響,比方說突如其來的外敵入侵,那麼再給他們一百年的和平發展時間,說不定還真能讓他們發展出具有大明特色的現代金融體系。
不是不能借更多,而是到最後,楊家商行的掌柜都快要綳不住了,一想到要付出去的利息,說話聲音都發顫。
這八百萬兩是一個什麼數字呢?簡單來說,在這一時期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理論上可以達到五千萬兩白https://www.hetubook.com.com銀。這其中包括土地、商業、鹽鐵、海關等等各方面的稅收。
這叫做優質債務。
山西商人是出了名的愛攢錢,說不好聽點就是摳門。你可以懷疑銀票的真假,但是不用懷疑晉商票號庫房裡儲藏的本金。一般小規模的擠兌人家根本不在乎。要想搞大場面……你也得有那個資本才行。
同樣的借貸利息,一千兩銀票和一百兩現銀的利潤就相差十倍,這是豬都看得懂的發財之道。
楊錦香的手腳也有些冰冷,她不是沒見過這麼多錢……好吧,確實沒見過這麼多錢。楊家的內庫里肯定有錢,可她哪有資格去內庫。
不能說晉商完全沒有意識到眼下的機遇和風險,事實上在這個團體之中已經有不少目光長遠之人開始籌謀布局。比如喬家投資工廠興辦實業,就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話說回來,楊錦香眼前這八百萬兩的銀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相當於掌握了比當今朝
和_圖_書
廷戶部還多一倍的財富。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就是遭人惡意擠兌,但這個問題在晉商團體里不是問題。
但在扣除掉各種地方和國家財政開支之後,戶部每年留存下來的銀子差不多能有五百萬兩。朝廷就要靠這五百萬兩來解決第二年的災荒賑濟、房屋修繕等等問題。
慕燕翎在蘭州開府,組建西北神武軍。晉商票號表面上都表示支持,而實際上拿出來的真金白銀寥寥無幾。
人家也有話說,不是我們不想出錢出力,可我們都是平民百姓,出的錢多了,朝廷官府那邊如何交代?到時候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栽贓下來,那就算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了。
正經的票號借貸業務當然不至於如此喪心病狂,例如晉元亨的月息只有七厘,也就是說借一千兩銀子,一個月有七兩的利息,一年就是八十四兩。看似不多,但實際上能從票號借貸銀兩的都是其他商行店鋪,數額巨大,累計起來也非常的可觀。
街面上放印子錢,也m.hetubook.com.com就是高利貸,講究一個九出十三歸,也就是你借十塊錢,到你手裡只有九塊,然後你得還十三塊,還不上那就利滾利,越來越多。
並不是說票號里有一百兩銀子,就只能發放一百兩的銀票,哪怕超發一千兩都沒事。因為銀票本身在山西省內就有貨幣價值,十個人裏面,都未必會有一個回來兌換現銀。
人家願不願意賣暫且不說,你要非這樣做就純屬腦子有病,自己開銀號不好嗎?
這就是銀票,或者說貨幣的好處,相對於過去的金銀來說,不僅攜帶方便,交易方面,更有利於票號賺取紅利。
晉商票號發出的商票,並不能算是正常意義上的貨幣,嚴謹地說,應該是叫做匯兌憑證。
這種東西對於票號來說,只要時間足夠,是可以隨便印的。
這個數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個天文數字,但是對於楊家來說,那也就是九牛一毛。
比如火耗什麼的。
憑票兌換足額銀兩,所以叫做銀票。既有貨幣的流通功能,又不用擔心hetubook.com•com會貶值。
說不好聽點,為了五十萬兩就賴賬,人家丟不起這個份兒。
楊錦香一開口就要借五十萬兩,大掌柜雖然心驚肉跳,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所以直到現在為止,楊錦香還搞不清楚,自家這位小夫人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葯。
但都是紙,而且花不出去。
你也甭說楊家現如今大不如前這種話,這等於放屁。如果楊家還是當年的楊家,晉元亨別說借錢了,得反過來把自己的招牌信譽抵押上去,人家才有那麼一點可能,拿你家的票號匯兌。
但他們想借銀票,那就沒有什麼值得猶豫的了。
楊錦香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走遍了太原府所有的錢莊票號,倚靠著楊家的名頭,借出了足足八百萬兩的銀票。
比方說這五十萬兩,楊家要借三個月,到時候連本帶息歸還五十一萬零五百兩。晉元亨一兩銀子都沒花,光靠著自己家印的匯兌銀票,就能憑空賺取一萬兩的利息。
如果楊家想要拆借現銀,那晉元亨的大掌柜或許還會猶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