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難辨地獄人間
其中權重最高的,便是這功名。
而魏昊身後,原本那些不能進城的窮鬼們,一個個跟著,密密麻麻,數量有七八百萬之多,遮天蔽日,當時就讓整個宋帝城的城門口,都形成了光暗分明的一條線。
「不能說!!」
陽世的官場陋習,到了陰間,略作改動,就是讓人上頭。
「若如此,豈非我誤了時辰?」
就不知道地藏王國的瑞獸有多大胆了。
只是,有些陰司大神很清楚,最開始他們琢磨的,是跟地藏王國合作,請來「大孝大願安忍不動靜慮深密菩薩」,傳下禪門咒法經文,以助超度轉世。
「人祖的答案?」
「大孝大願安忍不動靜慮深密菩薩」眼中的人祖,是超凡大能,是無上覺者。
這一敲,整個地府都被徹底驚動,無數蟄伏多年的老鬼、大神,都是神念交織,紛紛聚集到了宋帝城外。
地府動蕩,肯定會有人趁虛而入,地藏王國的作用就很好,可以減輕地府的壓力。
聽得賢人絮絮叨叨將事情說罷,老婦人讚歎道:「如此神人,定是覺悟者。」
你有了功名,說鼓動也好,說煽動也行,總之,有了功名,說話之後左鄰右舍才會聽。
「老身之問,我兒之答,並無甚麼謬誤。眾生眼中,人祖自然是超凡入聖,乃是翻天覆地大能。」
事情根子就在冤死鬼身上。
「哼!說得好聽,天庭降旨的時候,可是威風八面?怎的,這時候天庭的權威,便不好使了?」
賢人如此說罷,老婦人笑著搖搖頭。
異獸無奈,只好道:「那陽間來的,的的確確是個凡人,凡胎肉體,作不得假。只是他秉承公道之心,且又有大勇大力,這才引發共鳴,得了人祖青睞。」
第五國來的鬼差都是悻悻然不作聲,當初新閻王上台時,可真是無比霸氣,整個地府的運轉大權,幾乎都開始集中起來。
一個共同的敵人,或者一個共同的「瘟神」,是建立盟友關係的絕佳方和_圖_書式。
秦廣城中,不少第四國、第五國的鬼差都找到了判官,神情都是極為焦急。
「倘若有人詢問人祖,人祖答案只有一個。」
舉人、秀才都有,就是行文有些變化。
鬼差們都是神情緊張,喝止了想要說話的傢伙,然後看著判官:「我家大王也不是不想見那魏昊,實在是這個魏昊凶名在外,若遇他眼中邪魔外道,必定斬草除根。地仙之下他無敵,我家大王也不想在他那裡遭了毒手。」
「唉……」
地府的中軸以西,不知其幾千萬里,跨過不可描述之雪域、沃海,有一片岩漿烈焰地獄,中央有一朵極為廣大的血海蓮花。
賢人坐起身來,開口詢問道。
這些野鬼並不知道,魏昊眼內有陰陽靈火,鬼魅只要口吐謊言、心懷不軌,立刻現形。
「那國母為何搖頭?」
異獸|欲言又止,看了看遠處蓮花中央側卧的賢人,傳音入密問道:「菩薩,這寶物由來,我委實不能說,倘若說出來,定會引發人祖感應。」
難怪不能說。
於是異獸便對一眾鬼差說道:「此寶一直就在陰間,何談出世?」
「母親為何搖頭?」
這時候,對錯、證據,就有了意義。
次數多了,別說野鬼們知曉魏昊有看破鬼魅之能,連城內的鬼差們,也是敬而遠之。
「……」
魏昊的到來,千萬億鬼魂歡呼雀躍,百千萬鬼差卻是心情複雜。
「啊?!」
一桿秤,只有用得上的時候,秤砣才有意義。
一樁樁積壓的冤案重新浮出水面,魏昊在陰間收集證據完全沒有遮掩,急得大量鬼差紛紛奔相走告,希望活動活動,將這陽間來的「瘟神」送走。
不然你一個毛頭小子,說話就是個屁。
「閉嘴!」
「你可謂菩薩,卻不是覺者。有些可惜罷了。」
「魏相公,您當真要去五閻王那裡告狀啊?」
「老弟,再這麼下去,整個地府都要天下大亂啦!」和_圖_書
幾個法王、鬼帥都是穿著官袍、甲胄,氣勢很是不凡,而且一個個腰間手中都有天賜的法寶,身份自然是不低。
「善哉……」
如今諸多地府英傑,都是想著革新氣象,官方民間,種種怪相亂象,也便是在這種錯綜複雜之中互相催化。
誰的「民意」大,誰的「民意」小,這時候正堂大老爺才會做個比較。
此時,賢人駕前伏著眾多鬼差,獻上供奉之後,便不去理會賢人,而是在蓮花中央一國的國門處,詢問一頭獨角虎頭狗耳的異獸。
異獸頓時無語,直起身子道,「那是人祖之物,陰間誰能拿,誰敢拿?」
「若論覺者,無出人祖。」
宋帝城內亮堂堂,宋帝城外黑壓壓,而分界線,便是掄著鼓槌敲鼓的魏大象。
秤砣,就是民意,就是百姓。
「……」
賢人側卧閉目,十二花瓣各分邦國,眾生或是朝拜,或是詢問,或是仰望,或是咒罵……不一而足,猶如陽世。
書生一臉苦笑:「物有死活,死的不怕,活的,便有感應。」
「自當如此。」
「這不是還沒亂嘛。」
一眾勞作女子連連點頭,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待這些鬼物徹底走了,異獸這才嘆了口氣,化作人形,竟是個白袍書生的模樣,到了蓮座跟前,書生稽首行禮:「菩薩,如此一來,只怕是誤了東行的安排。」
那魏昊看不慣,所以仗著實力過來為人主持公道,又有什麼問題?
書生野鬼們便以人皮為紙、人血為墨,在華表下記錄下來。
坐起來的賢人頓時大驚,明白了書生所言,心中更是猜到了,那魏昊獲得的披風,只怕是人祖的肉身之一。
難不成,還能罵他多管閑事?
「哈哈哈哈,要是不厲害,我還不找他呢。」
功名加上證據,再招呼同窗、鄉親,直接抹平一般坐地戶的地位優勢。
「何解?」
凡人敬鬼神而遠之,鬼神敬異人而遠之。
溝通方便之後
m.hetubook•com•com
,又在「刨心山」「挖眼谷」「鏟皮坡」「刖足灣」等等地方豎下華表。「老弟,我們去過地藏王國了,問過了瑞獸。」
「那……那是……」
讀書人,不在讀書二字之上,而是讀書之後獲得的社會地位。
判官臉皮一抖,魏昊身上的披風,可不是真的披風,他完全不敢說出來。
「母親,人間有個凡人,闖入了地獄……」
說罷,轉身進入了蓮花中央的國度,其中帶領老弱婦孺勞作的老婦人見狀,便放下了手中的紡線,好奇問道:「我的兒,今年收成的日子還未到,你來這裡是為何事?」
大唐朝和大夏朝的官方字體想去甚遠,只有字形結構差不多。
「菩薩以大孝而入冥界,魏昊以大公闖入陰間,自然是有所不同。」
只是怎麼介入,然後跟地府融為一體,這是需要磨合的。
賢人這般說話,老婦人卻還是笑而不語。
可惜集權到一半,另外九國的大王,不是回天界述職就是外出訪友,諸多職權下放的後果,就是幾百年就歪風邪氣蔓延。
他的字不好看,所以是由汪摘星教授書法。
陰陽相濟,萬物流轉,魏昊在陽世的經驗、見聞,在這陰間,竟然也能找到七八分模樣。
「不錯。」
「菩薩有大智慧。」
判官哪裡不知道同僚們的來意,可知道又如何?
魏昊為了方便,便統一讓這些有文化的野鬼跟他學楷體和仿宋體。
一共十六個華表,凡是覺得自己遭遇不公的,便可到華表下面控訴。
如此,三朝野鬼便做到了「書同文」。
有個鬼帥頓時大驚,並且抓住了重點,「豈不是說,這人從陽世而來,闖入陰間之後,將我陰間寶物給拿了?」
忽然,賢人想起了一事,自己也是生靈,自然也有資格在陰間獲得此物。
這陣子,魏昊點了一千七八百的三朝野鬼,都是大唐、大虞、大夏趕考路上嗝屁的書生。
發現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對錯而和-圖-書是身份之後,魏昊便找到了提高勝算的玩法。
「這五閻王的手下可厲害哩!」
給老婦人行禮之後,賢人扶著老婦人坐下,然後給她揉捏著酸楚的肩膀,很是溫和地說著最近兩三年的事情。
「你們若去搶奪,須記得跟我蓮花眾生無關,跟『大孝大願安忍不動靜慮深密菩薩』亦無干係。」
那異獸口吐人言,顏色從黑變白,打了個呵欠,有些無奈地看著一眾鬼差。
甚至有些陰差原本生前也是個正直剛強的人,結果死了之後,吃喝嫖賭樣樣都學會了。
「我兒之答,不過是眾生的答案,卻不是人祖的答案。」
「我的兒,在你眼中,人祖是什麼?」
有野鬼鼓噪當增補文員,以供魏昊驅使,然而這些鼓噪的野鬼,反手就被魏昊打了個魂飛魄散。
「我即眾生。」
待賢人離開之後,才有一起紡紗的婦人們好奇問道:「國母,菩薩之言,可有謬誤?」
「它……怎麼說?」
賢人有些遺憾,但並不失望,起身道,「我去探望一下母親。」
大抵上,可能是一個情況吧。
「我的天!」
決定繼續參悟修行的賢人,繼續在蓮座上側卧冥想,而在不知其幾千萬里以東的地府,魏昊收集到了大量證據之後,直接敲響了第三國宋帝城的鳴冤鼓。
賢人頓時睜開眼睛,瞄了一眼天穹上的那雙眼睛,然後沖異獸點了點頭。
「老弟啊,現在幾千萬的野鬼都鼓噪著要造反,到時候地府要是垮了,誰擔得起責任啊!」
判官沒好氣地背著手,對一群鬼將、鬼帥、法王、鬼王大聲道,「魏昊兩年前就說了,指名道姓的說了,要找五閻王討個說法。你們找我做什麼?直接讓五閻王出面,不就行了?」
阿諛奉承、行賄受賄,全然沒有半點不適,絲滑得很。
「那我能怎麼辦?我是判官,又不是閻王。」
「前年地震,便是此寶出世?」
「原來如此……」
在野豪鬼想要有所改變,只能謀求大
和-圖-書
能領導,而魏昊的到來,便是一種機遇。第三國的野鬼來了七八百萬,宛若螞蟻一樣,將魏昊駐足的地方圍了一圈。
「從這卷宗上來看,蓄意積壓的案件並不少,拖延審判的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不乏有打著證據消散而後不了了之的心思。」
「人祖又不在陰間,這落在陰間,便是陰間寶物。那人雖強,但不告而取便是偷,是個罪過,可得一判。」
勤修苦練的武藝刀法,讓豪強知道他不好惹;努力考上的功名,讓書香門第不好下手。
「超凡大能,無上覺者。」
「……」
那群鬼差頓時駕著陰風,奔東方去了。
陽世的玩法,魏昊並不精通,因為五峰縣內不需要他精通。
「……」
「善哉……」
「我定會努力修行……」
一時間,竟是有些分不清哪裡是人間,哪裡是地獄。
「都不說話了?大家都是多少年的老鬼,何必互相說鬼話當麵糊弄。魏昊找誰,你們就請誰。若是不敢出面,怎的還要來禍害我不成?」
為童生時,魏昊也喜歡看王守愚斷案,不是看王守愚多麼明察秋毫,而是看漏洞在哪裡。
那群死鬼想要爭奪人祖肉身的一部分,怎麼可能成功,這必然是只有生靈才可以掌握的至寶。
賢人微微點頭,「魏昊並非為己身,而我尚有私慾,故人祖眼中,還是魏昊更適合擴大人族。」
然而人祖們卻有著很樸素態度,他們眼中的自己,同樣是眾生,只不過,是覺悟了的眾生。
「我等自閻羅城而來,到此處請菩薩使者指點迷津。」
「之前地府第一國、第二國、第三國、第四國的都來了,你們又是第幾國的?」
「人祖之物,倒也不至於不能說,為何這次會這般收斂?」
這賢人雖非鬼神精靈之身,卻不懼陰森鬼氣死氣,背後亦有一國,其中多為老弱婦孺,為首者乃是一個老婦人,率眾勞作,織布耕地,維持著陰間生計。
蓮花之上,有重重浮屠,浮屠之內,有蓮花生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