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八十二章 提前到來的大考
這或許對大明發展沒有什麼用處。但其實上,是大明發展根本。那就是政治穩定。
朱元璋有懲於此,才用這種控制手段。
朱元璋沉默片刻,說道:「是喊出那個:『國朝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的楊慎。」
一聽何夕提起這裏,立即感興趣了。說道;「哦,說來聽聽。」
或許這一件事情,將來要做,但絕對不是現在。最少朱元璋還沒有做好鋪墊,更不要說大戰在即。
朱元璋用兵,幾乎不用監軍,並不是朱元璋信任各級將領。而今朱元璋一般任命主帥的副將都擔負的監軍之任。他的前線的控制,是通過人事權進行的。
而這個老師也是非常嚴厲。內心之忐忑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形成這個格局。那些老將們也可以保全了。文武之間相對平衡也就可以達到了。
「第三,建立監軍體系,將監軍下放到百戶中。從上到下,每一支軍隊都必須聽從最上層的命令,不允許每一支軍隊擅自行動,徹底解決軍隊可能獨走的隱患。」
政爭最根本的就是軍事鬥爭。
何夕臉色有些尷尬。刻意不去想。所謂的紅袖添香的紅袖是朱元璋的女兒。不去想這一句話之中,有多少老丈人的含量。說道;「回稟陛下,是有一點的。」
朱元璋說道:「說說其他的吧。」
不殺人。這事情是做不成的。
何夕立即將毛先生的代表作給寫了出來。自然是《沁園春和*圖*書雪》。
何夕說道:「陛下,您誤會,軍中依然是主將為尊。只有主將才能有下令。只是將工作分得很細而已。在戰時,主將也可以不聽參謀的。但要記錄在案。事後查明誰是誰非。」
何夕說道:「其實,這種監軍是仿造後世新朝的政務制度。毛先生首創的。在最危急的時候,完成了對軍隊控制,才否極泰來的。」
「軍事現代化,主要有三點。第一野戰軍與屯田兵。將衛所軍降級為屯田兵,將天下軍隊之中優中選優,組建由陛下直接控制的大軍。加強陛下對大明軍隊的掌控,也削弱各家勛貴對軍隊的影響力。」
朱元璋雖然口中說不錯。但是已經否定了何夕這個所謂軍事現代化的想法。
這個制度消弭內患的同時,也不會降低太多戰鬥力。的確是良策。
洪武朝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政治不穩定來說明。
畢竟後世六百年,入朱元璋眼的,唯有毛先生一人耳。余者碌碌不足論。
朱元璋對何夕給他的關於明清史的小冊子,研讀非常深。幾乎上面提到的名字,他都一一揣摩過。而談嘉靖朝,不能不談大禮儀,談大禮儀,不能不談左順門,談左順門,不能不談楊慎。
糧長是官嗎?自然不是。糧長根本沒有俸祿。糧長是吏員嗎?不是,因為糧長並沒有朝廷對吏員的限制。糧長是民嗎?自然更不是。糧長雖然沒有官職,也不是吏員,hetubook.com•com但是有權力啊?
朱元璋問道:「昨天那首不是你寫的吧?」
朱元璋其實並不是太在乎詩詞的,只是見何夕有些緊張,稍稍聊幾句不相干的,緩和一下何夕的情緒。只是提到毛先生,朱元璋立即注意起來的。
這些內容,也是何夕反覆思量得到的結果。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監軍是怎麼回事?軍制之禍,莫過於監軍。重設監軍,還將監軍設到百戶一級。這——」
在新朝之中,各方勢力都想多吃一口。開國勛貴們覺得自己是大明的股東,想要多分一些。但是朱元璋一方面不能容忍這些勛貴犯自己法度,但又不得承認勛貴們勢力是相當大的。要給予優容。
這一次何夕過來,是有一些忐忑的。
所以,關於毛先生的東西,就特別注意。
不過何夕沒有想到。朱元璋首先問的不是何夕的新策的。而是關於昨天那首臨江仙。
想起這些,朱元璋更是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了一群他恨不得掐死的,也見不到的子孫後代,弄得自己不痛快。
「第二,建立總參謀制度。科學治軍。削弱將領對部署的控制能力。」
兵者國之大事。一個弄不過,就狼煙四起了。天下大亂了。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做,就是監軍在歷史上太臭了。唐代太監監軍,幾乎斷送了大唐江山。將士們怨聲載道。
「臣只問一句,這糧長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官,是吏?還是民?」
「陛下英明。」何夕說道:「臣的確沒有這般才華。這是嘉靖朝楊慎晚年作品。」
朱元璋聽了何夕這個問題,一時間也不陷入沉思之中。
何夕對朱元璋的反饋有些迷茫。隨即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其次就是財政現代化。臣知道陛下為百姓著想。將大量官府職能下放到了民間。但是在臣看來,這最不可取。」
對於何夕來說,他也是沒有辦法。為一個國家制定政策,這是多大的事情,何夕哪裡有經驗。自然是從後世抄寫的。不過,何夕僅僅是借了一個名頭。
朱元璋聽了這詞有些不大理解。畢竟朱元璋對後世的了解還是比較少的。並不知道何夕從那裡抄來的。
一般出兵。朱元璋都會派自己的親信將領一同出征。擔任要職。
朱元璋看著這一首詞,反覆推敲,嘆息一聲,說道:「吾不如也。」放在一邊,說道:「最近你一直紅袖添香,有什麼心得體會嗎?」
畢竟,為大明制定一個改革方案,是比較困難的。何夕雖然有跨時代的眼光,但是這樣的工作,也沒有經驗。很多事情,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此刻被召見,就好像是一個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忽然被老師召喚。
就是那位當世完人空一格,在朱元璋看來,也不值一提,就不說打仗了,後世軍事發展,在打仗方面朱元璋也有一些看不懂,但是如何擺m.hetubook.com.com平嫡系旁系的關係,連上海的老虎都打不下去的人。如何能與他朱某人相提並論。
何夕說道:「我認為想要改變大明的面貌,要從四個方面展開。臣稱之四個現代化。」
但是完成這三項改革,從衛所軍之中挑出野戰軍,其實是弱化地方,弱化勛貴,強化朝廷的舉措。剩下的兩項就更不用說,就是徹底讓軍權為朝廷所用。
何夕想了想,說道;「倒是有幾首。明人的詩詞,有于謙的石灰吟。吳梅村的圓圓曲。等。清人有一個納蘭容若特別火,再有就是毛先生詩詞了。」
何夕的用意,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來了。只是有些還看不懂,說道:「這參謀制度,就是加強參軍的權力。將主將所需要負責的事情,分給參軍負責,比如,主將出征,有行軍參謀,後勤參謀。情報參謀,作戰參謀等等。」
朱元璋說道:「說來聽聽。」
而現在的大明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很多戰事上,其實需要的不少,天才們的精彩發揮。需要的是不敗。不敗並不是打勝仗。只要消耗不是太大就能一直打下去。
一說開了。
天下間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與現在的大明比消耗。
朱元璋一聽了,就想起了。他對毛先生平生看得非常細,是作為自己的對照。朱元璋說道:「這監軍要做些什麼?」
朱元璋皺眉,說道:「這樣的軍隊,能打得了仗?軍中最忌令出多門了。」
「也就是主將只需和*圖*書從參謀的方案之中選出來一個就行了。」
何夕說道:「正是。」
何夕說道:「作為主將的副將,負責軍中士氣,記功。直接受上級政務管轄。與主將平級。具體章程還要詳細制定。我現在僅僅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完善。」
「臣知道,如果陛下,魏國公這樣大將帥之才,是不需要這樣制度。但是對於,那些平庸的主將,或許就需要一個參謀體系。這個體系或許限制了天才的發揮,但是也提高了庸才的水準。最重要的是不會兵為將有。」
朱元璋立即會意,心中暗道:「如果有這個制度,土木堡之變,大抵不會有了。最少一些蠢貨,不至於下一些白痴的命令。」
「如此一來,就能限制主將對軍隊的掌控。」
「大明天兵天下無敵,本來不用大做修改。只是衛所制度的隱患,還有開國功臣之間問題在。這兩個問題必然要解決,不然經營數十年,一場戰火毀於一旦。」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不錯。」
因為,何夕根本不明白,在軍事上動刀是多困難的。即便是強勢如朱元璋,也不敢輕易在上面動大動作。在朱元璋看來,如果真要做成何夕想要的那樣,最少要殺三五個勛貴才行。
只是如果朱元璋將心思放在大明權力爭鬥之上,沒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朱元璋說道:「後世還有什麼好詩詞嗎?」
何夕似乎也多了一些自信,說道:「第一個,就是軍事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