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八十四章 政府現代化

第一卷 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八十四章 政府現代化

而大明需要多少吏員?這是一個朱元璋不敢想的數字,尋常小縣少說也有一兩百人吧。全國一千多個縣,幾百個府,三百個衛所。再加上中樞各級衙門。
何夕說道:「是中央銀行,他負責印刷多少寶鈔,與回收多少寶鈔。」
何夕說道:「未來貨幣,已經是國家信用貨幣。代表著國家信用。國家有專門的部門管理。任何貨幣上的波動,都會引起注意。」
所謂之牙,就是衙。是衙役的意思。
那就是錢。
「將他們引入吏員體系,用一段時間,更新換代。讓他們成為大明的新鮮血液難道不好嗎?」
各地吏員,簡直如狼似虎,荼毒百姓。雖然這些人權力不大。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卻是權力大到無邊了。根本沒有辦法對抗。
其實,何夕說這些是有邏輯的。
畢竟何夕隨即見識廣博,但是畢竟很多事情沒有經歷過,對大明了解不夠。他制定的計劃,幾乎都寫著不合時宜。
「對。」何夕說道:「吏員之所以被歧視,是他們整體上來說良莠不齊。但是必須。說縣令是親民官,但是真正接觸百姓的是什麼?就是這些吏員。」
畢竟大部分達官貴人,是事先知道寶鈔的貶值的,唯獨普通百姓消息最不靈通。寶鈔貶值的損失大多都會落在這些人身上。
什麼叫不傷民而國庫自足。此物最傷百姓。
「所謂的政府現代化。其實就是對而今朝廷進行大刀闊斧的和圖書改革。」何夕說道:「因為,這一道體制,無法適應未來的發展。」
朱元璋想要的是維持性的政府,而何夕下意思將政府職能與後世政府對等,是一個全能型的。幾乎什麼都管的政府。
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表示,想造反嗎?
在朱元璋看來,這就是一個很好替代科舉的手段。
為什麼?因為大部分官員所謂作為,所謂政績,都是毫無用處的。還需要百姓為他們的作為政績付出代價。
朱元璋一愣,說道:「逢進必考?」
但是在朱元璋看來,不,應該是傳統儒家之中,不生事就是好官。
二十一世紀上貨幣理論可比這個時代豐富太多。估計,他即便給朱元璋解說美國,怎麼用印刷紙幣,這個行當。稱霸全球的。朱元璋決計是不會相信的。
在制度上,朱元璋就沒有想過讓下面的官員做什麼大事。只要將百姓安撫好。教化才是地方官的第一要義。而且地方上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首先朝廷管理能力,官吏分流,其實朝廷之中真正做事的是吏員。而吏員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政治上受到歧視。很多吏員只有犯罪才能有足夠的收入。這一點,陛下應該是知道的。」
朱元璋聽了之後,然不住以手擊股,心中暗道:「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
這個數字是一個天文數字。甚至超過了衛所軍。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官吏一體。和_圖_書讓官員從吏員之中選拔|出|來。讓能真正做事的人。成為大明重臣。」
畢竟在後世,公務員超過了軍隊人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幾乎轉瞬之間,朱元璋就想到一個問題。
元代寶鈔之法,其實就管印不管埋。大量印刷鈔票,甚至還有小面額的。用來代替銅錢交易。而南宋的交子管理上就更科學了。首先一直有回收,一直控制寶鈔價格,當寶鈔價格低了,回在市場釋放大量物資回購,讓寶鈔維持價格。
簡直讓人慾哭無淚。
而明代的寶鈔幾乎是元代寶鈔翻版。
奈何,南宋的戰爭經費太大了。大到足以摧毀這個脆弱的財政體系。
朱元璋一聽這個建議,就直皺眉,說道:「讓吏員當官,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此輩道德敗壞。不直大臣體。」
「要解決吏員問題的。一方面打破官吏之間升職的隔閡。一方面要提高吏員整體的素質。而天下之間,素質最高的就是讀書人。」
而大部分底層讀書人其實很實際的。他們對朱子學,理學,乃至是儒學,並不是太在乎的。什麼道統所在,也不是太在意的。
並不是官吏一體強大的阻力,也不是因為代替科舉帶來的阻力。朱元璋只要下定決心,這些事情都能解決。問題是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
朱元璋說道:「後世管鈔票的部門是什麼?」
「猛將必發於行伍,宰相必起於州部,如果有人能從吏和*圖*書員一步步到了部閣,必然是人才。」
在何夕看來,這是弊端。雖然郭桓混蛋該死的,但是郭桓說的問題並非不存在。各方面的財政開支,都已經被條條框框給劃撥乾淨了。想要做事就要錢,怎麼弄錢?都是問題。
官吏一體的話,那是要給吏員發錢的。
戶部下面各司也沒有專門管的機構。
自然是後者。讓這些讀書人有出路。他們就不會鬧事。
這是朱元璋完全不能接受的。
不過,朱元璋既然不讓說了。何夕自然接著往下面說。何夕說道:「接下來,就是政府現代化。」
這就要問一個問題了。
所以,地方官在財政上受限,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
而且即便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大明素質最高的人群是什麼人?是讀書人?在絕大多數百姓都是文盲的情況下。能識字就已經不錯了。而讀書人不管讀什麼書。都是可用之才。
就好像財政上問題。
這兩者之間,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首先完成軍事現代化,穩定朝局。然後解決財政現代化,從而讓朝廷有更多的可支配資源。然後,才是政府現代化。
何夕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科舉最大的功能是什麼?是拉攏讀書人。給予百姓上升渠道。
在洪武一朝,各方面都缺人。吏員升任官員的有不少人。如果吏員連續九年考績不錯的話,是能當官的。雖然當不了什麼大官。後來科舉興盛和圖書之後。卻再也沒有了。
即便他當了皇帝,好幾次肅清吏治。但是下面到底肅清了幾分。朱元璋也不敢有太樂觀的猜想。
朱元璋對於宋濂這樣有才華,有氣節,但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讀書人是又愛又恨。而如果用這種辦法選拔|出|來的讀書人。在辦事能力上定然沒有說的。而在其他方面估計也沒有那麼執著了。
就何夕而言,在財政上的吐槽,他還能說三天三夜。
在朱元璋看來,也不是輕易能動的。
這也是一個反覆思索的事情。
「陛下。」何夕說道:「如果所有吏員逢進必考,怎麼樣?」
「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而今整個吏員體系,有禮義廉恥可言嗎?或許有一些。但是決計不多。」
什麼是好官?
而今讓讀書人從吏員做起。雖然得罪了很多士大夫。但是拉攏更多的普通讀書人。天下讀書人中。到底是士大夫多,還是普通讀書人多?
何夕說道:「陛下,寶鈔是一門大學問。一般是需要抵押物的。最後的抵押物就是金銀?」
為什麼這麼說?
但是在朱元璋看來,卻不是這樣的。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車前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朱元璋建造而今這一套財政體系,用了好些年,現在說不用就不用了。朱元璋自己就不甘心。地方上沒有財政自主權,對於朝廷到底是弊還是利。
或許寶鈔的事情,能上朝議。和-圖-書但是沒有一個專門負責的機構。朱元璋此刻也覺得,應該有這樣一個機構了。
「如果整個吏員體系的問題不解決。大明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嗎?」
朱元璋對吏員整個團體都是歧視,這與之前,車前店腳牙,無罪也該殺,也是對應的。
原因很簡單。科舉體系需要大量的官職。怎麼可能讓吏員出身的官員侵佔啊?
在何夕看來,是為百姓做主。為百姓謀實惠。
一方面很多東西,朱元璋不是很懂的。他需要補更多的課。另一方面,朱元璋今日不過想從何夕那邊得到一個方向性的概念。具有怎麼做,朱元璋還要自己想。
朱元璋當年四處行乞,見過聽過不少此輩的惡事。
賈似道的公田法,強征江南土地,本質上就是為了填交子的大窟窿。結果維繫不下去了而已。
朱元璋沒有關注前者,反而關注後者。因為大明寶鈔只有一個印刷的機構,寶泉局。至於印刷之後,抱歉,幾乎沒有人管了。是該戶部尚書管?
朱元璋忽然好奇地問,說道:「我記得,你也帶了幾張鈔票。你們那邊鈔票也有抵押物嗎?」
雖然都是崩潰,但是南宋是知道紙幣這東西該怎麼玩,只是完不下去了。而元朝就是赤|裸裸地斂財了。
朱元璋不想聽這個話題了。
朱元璋心中暗道:「中央銀行。」將這個詞記在心中,隨即說道:「不說這個了,繼續往下面說吧。」
而那些士大夫就鬧不出什麼事情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