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二十八章 開課之前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二十八章 開課之前

朱升九字訣,奠定了大明江山。但是朱升死得早,後人也沒得到很多蔭蔽,就是因為朱升是自己學出來的。沒有師承。在很多大儒那邊,就是鄉下土鱉。他不在了。弟子也沒有照顧。而今不過一教授而已。
這個院子已經掛上了明鑒堂的招牌。但是內部打掃,很多房間的重新布置了,都是要花費時間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人員的安排。
「你過來上課吧。」
總之,在何夕看來,如果能將這些題目做通,在大明戶部任職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好在劉崧原因協助何夕。這都不是問題了。
「最後一個,我根本沒有聽過,叫姚廣孝,不知是誰家子弟?」
劉崧說道:「看來大人您簡在帝心。陛下想到你前頭了。」
四書五經?葛天工一點基礎都沒有,根本不懂。他也沒有絲毫興趣。至於工匠上的東西,他不覺得何夕懂多少。
何夕說道:「都是誰?你認識嗎?」
對於參与考試的國子監生,何夕其實都想留下。奈何是不可能的。
葛天工其實很滿意,而今他在工部的地位。但是他更知道,有些位置不會留給他的,他一旦放下官位去跟著何夕學習,他在工部的這一切恐怕都不會等他學hetubook.com.com成歸來。更不要說,他因為研製油印機有功,據說賞賜在即。
倒不是有人貪污他們。但是有些賞賜,對他來說是晉陞的前兆。他離開了工部,這些賞賜就僅僅是賞賜了。
何夕自己知道自己,他在經史上底子很薄,甚至不如國子監生。需要當代大儒來撐場子。這是朱元璋為他著想。
不過,雖然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距離開課還有一段時間。
「再有一個叫程汝器是楓林先生的弟子。說起來楓林先生也可惜了。他是沒有師承。否則他的弟子也不會是而今的這個樣子。」
這對何夕來說,已經足夠了。
這房子雖然是前元留下來的。但是工部修繕過,在營造新國子監的時候,一直住在這裏。就類似後世項目部。只是主持國子監的是官員,官員才不會去什麼臨時窩棚。或者說,官員對臨時住所的要求很高。
其次,何夕可不想自己的學說僅僅在這一百多人之中傳播。是有更大的野心的。那麼在國子監附近辦學,何夕想要將國子監生吸引過來的難度降低了很多。
如此一來,葛天工的日子https://m.hetubook.com.com就好過了許多。
劉崧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經不得操勞。正在何夕想從什麼地方找人填坑的時候。劉崧來找他了。說道:「吏部剛剛派人來打了招呼,說先派來三個人助教。」
何夕說道:「這兩日,你就將你的官職交卸了吧。」
不說別的,不能所有的課都由何夕一個人講吧。且不說,何夕在很多事情上要備朱元璋顧問。單單說何夕將現代思想,融入古代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工作量很大。
其實如果讓何夕選擇的話,南京城之中,還有更多適合的房屋。但是最終何夕決定與國子監比鄰而居。原因有很多,首先,監生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們大多都習慣國子監周圍的生活,有些人乾脆是住在國子監提高的宿舍之中。如果太遠了的話,很不方便。
是何夕事業的根基之地。
何夕說道:「助教?三個?我沒有提過啊?」
更讓他絕望的是,他不覺得何夕能教給他什麼。
數千張卷子,何夕與劉崧批改了一兩天終於批改完了。
對於好學生,宋訥自然一個不想放過。而何夕這邊想全部拿下,自然也是不可能。其中免不了討價還價了。
須知和*圖*書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好的交通工具。
「老師。」葛天工說道:「就是這裏了。這裡是原本集慶路留下的破房子,當初修建國子監,工部的人順便將這裏修了一下,作為官吏駐紮的地方。不要看,這裏破,其實是好好修繕過的。與國子監只有一牆之隔。」
雖然明鑒堂而今只有一百多個學生。但是明鑒堂總不能何夕一個人吧。
只是他很明白,他所有東西是從何而來的。何夕的要求,他根本不能拒絕。
一番拉扯之後。國子監多了幾台油印機。明鑒堂的名額也確定了,一共一百二十個名額。其中勛貴子弟不算數,大抵一百六十個人上下。
何夕卻沒有感受到葛天工的心思,此刻的他興緻很高,雖然這裏不過是一個破舊的院子。但是在何夕看來,卻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在教學方面他需要助手的。
何夕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葛天工聽了,不知道該歡喜,還是該沮喪。
何夕點點頭,沒有說話,而是細細這處舊院落。
剩下的國子監監生們大多都在二百分以上。這還是數學太拉成績了。否則他們的分數還能更高。
無數學子緊皺眉頭。包括,練子寧,黃子澄這樣的尖子生。
「最合適和*圖*書不過了。」
也就是練子寧,黃子澄,丁顯,等幾個人。
葛天工很清楚他的榮華富貴是從誰來的。雖然而今葛天工在工部依然是小官,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葛天工是何夕的弟子,不敢怠慢。
人再多。他未必能忙得過來了。
劉崧說道:「有兩個認識,有一個不認識。第一個蘇伯衡,是蘇轍九世孫,名門之後。文章大豪。只是他自信過度,常言不宗法程朱。所以一直在浙江當教授。」
那些老房子都是這樣的,如果一直有人住,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長時間沒有人住,早就房倒屋塌,不成樣子了。
畢竟,劉崧那可是當吏部尚書的人。這一點小問題,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但是何夕再想從國子監要來其他人,卻是不能了。
於是,葛天工有些沮喪地說道:「是。弟子明白。」
何夕聽了,渾身一震。
葛天工說道:「這都是弟子該做的。」
他一離開,這賞賜就要打折扣。
再說,照料明鑒堂的學生,老師。看家護院,等等工作。總不能何夕一個人來做吧。
遇見何夕的事情,都讓葛天工而辦。
面對何夕的數學試卷。
有幾個考到二百七八十分。
他們不是不通數學,九章算術什麼的,他都是學和*圖*書得不錯。但是何夕為了證明數學的實用性。出了大量的應用題。很多還是原題,就是大明財政的原始數據放上去,數目都是非常大的。特別考驗他們的計算能力。
何夕也不願意遠離這塊寶地。
何夕說道:「不是你做錯,而是你做得太好了。讓我於心不忍。你既然叫我一聲老師,我自然要名副其實。明鑒堂之中,我給你掛了一個名字。」
「不錯,」何夕說道:「院子足夠大,將來再修建都可以。天工你有心了。」
所以,房子破雖然破了一點,還算能用。
何夕苦笑地對劉崧說道:「我又要與宋祭酒打擂台了。」
也幸好,新國子監才完工不到一年。這裏去年還住著很多人的。所以房子的人氣沒有跑。即便是上了年紀的房子,也能住人。
葛天工聽了,大吃一驚,跪在地上,說道:「弟子哪裡做錯了,惹得老師不喜,弟子可以改。」
好在考試最終結束了。
其中有六十多個勛貴子弟,大多數都不及格。何夕是百分制,三門課,總共三百分。他們的分數在一百八十分以下。如果可以,這些學生,何夕一個也不想要。
而且國子監這裏,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出沒的不僅僅是國子監。一般外地讀書人入京,也在這裏落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