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五十五章 遙望遼東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五十五章 遙望遼東

與大明聯繫也僅僅有一條遼西走廊,還有海運而已。
葉旺也是跟隨朱元璋的老人了。但是他是謝再興的部下。謝再興是朱元璋身邊的元老重臣,朱元璋也很器重,謝再興長女嫁給南昌王朱文正,次女嫁給了徐達。但是謝再興叛變投奔張士誠了。
張赫說道:「這——,葉都指揮使,已經來信,在瀋陽等候駙馬大駕。你這樣做的話。我無法向老葉交代。」
雖然說,湯和平定東南,但是海上的賊寇,還真是張赫殺了大半。立下許多功勛。從南洋到東海,甚至一度出現在琉球以東海域。張赫雖然從步卒出身,但是大半功業在海上。
而如今出發的話,那是逆風。
最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海運船隻以旅順口為基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朝廷上對海運一直有反對之聲。主要是從海運浪費,與不可靠等等方面說。如果再加上倭寇,又有了海運不安全。但是張赫而今負責海運,他不僅僅要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自己麾下一萬多兄弟們著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運,也就吃海運的。
可以說戰功赫赫,以至於封侯。而且所封的是航海侯,這個和-圖-書名號,千古之下,也是少有的。
也幸好去歲大破元朝,將漠南草原納入管轄之下,大明通向遼東又多了一條路,那就是出關到大寧,然後繞道遼東。何夕還記得,去歲一戰,遼東都司也出兵了。
這好像是一個死循環了。他抓得越緊。就越有不知道多少人,為了這一件事情冒頭出來。而大海偏偏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環境,延綿數千里的海岸線。想要肅清。他手中的人手,再翻數倍,乃至於數百倍,也是不可能的。
從看到成山角開始,這一段航運就進入最後一段時間了,航線做了微微調整,向旅順口。
山東成山角,就是山東半島最東端。也是這一條航線上能看到少有陸上標記。
張赫或許對背後的經濟原理。並不了解。但是對整個局面,是有所把握的。
只是很多人只看見表面,以為海運真是完美無瑕的解決方案。其實海運最大的優勢,是成本。解開海運內里吧,也有很多不堪言的東西。只是處理事情,不求十全十美。因為如果作為完美主義者。那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了。
m.hetubook.com.com匪一家,越是亂世越是如此。大明剛剛從亂世之中走出來,對於這樣的情況,張赫早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考察了旅順港之後,張赫的任務就結束了。他只需監督著將三十萬石糧食卸下來。然後等季風就行了。而今已經是夏季了。等到秋天北風一起,船隻揚帆而下,不過十幾天就回去了。
國內關係是相當混亂。
張赫說道:「說每一次都會有,過了。但是三五次都會碰見一次。大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我也不是沒有追殺過,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搖身一變,成為高麗水師?」
張赫說道:「你也看了,除非近距離登船,否則這船上到底是什麼人?誰知道。不過一面旗幟而已。而且最近高麗亂的很。他們那些水師,早就無人約束了。做些什麼不是很正常的?」
但是這樣一個人,卻說出這樣喪氣的話。不能不讓人深思。
當然了,這種從中揩油。算是封建王朝的常態。畢竟即便改為漕運也一樣,漕運成為百萬漕丁衣食所系。是萬萬動不得的。
何夕說道:「無妨。想來葉將軍不會說什麼的。張將軍只需借我幾艘船吧。」
何夕也看得出來和圖書,旅順口兩山環報。根本不用做什麼修繕。就有足夠的泊位。就自然條件來說,比寧波,長江口的諸多港口要好上很多,與福建,泉州等港口比,也不落下風。
有些話,是萬萬不能給朱元璋說的。但是張赫其實也意識到,他追殺越急。絞殺力度越大。海上貿易量就越少,單位利潤就越高。其實海運昌盛的時候,就靖海商號那一些貿易量,遠不能有那麼高的利潤。
何夕登岸之後,先步行在港區走了一圈。
何夕說道:「侯爺是水運的行家。豈能不知道,大宗貨物還是通過水運方便。我這一次北上,身負重任。遼河水運總是要看看的。」
而利潤越高,自然會讓人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進行。
漕運與海運都有問題。但海運影響的人少,不過是長江口幾個衛所長期服役而已。影響的人少,所以能廢。漕運影響的人。所以不能廢。
因為從戰略上來看,遼東地區是大明對東方的一個突出部。而今大明遼東都司,僅僅有遼河流域幾個衛所而已。北邊是納哈出的北元遼陽行省。東邊是態度莫名的高麗王朝。
塘沽港,也就是未來的天津港。何夕並沒有過去。但是天津港畢竟太出名了https://m.hetubook.com.com。他可是記得天津乃是海河的出海口。估計劉家港的問題,天津港也存在。只是看看如何解決吧。
比如每一艘船壓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其實何夕很想知道,從長江口到遼東,到底夾帶什麼比較賺錢。但是他畢竟代表皇帝。他怕問多了,這位張侯爺,一著急,一生氣,一誤解,讓他沉海了怎麼辦?
逆風行船,非一兩個月不行。如此算來,還不如在這裏等一等。回去之後貓個冬,就要籌備明年春天的海運了。一年兩趟在海上跑,其實也是很辛苦的。
旅順港口小肚子大。裏面有很大的空間,看上去只有利用率不足。並沒有劉家港的問題。當然了,有利也有弊。旅順港似乎沒有泥沙淤積隱患。而旅順港並不是河港。
時間長了,何夕對大明朝廷越發了解,就越知道,誰可以拿捏,誰不可以拿捏。比如葉旺這位老將軍,就是那種可以拿捏的。因為他的底子很虛。
何夕頓時明白,那就是不上報。
在寓意上實在不好。
於是,奏明皇帝。朱元璋下令改名為旅順口。
何夕一愣,說道:「高麗水師,不是倭寇嗎?」
一直是北方良港,自然條件非常好。
「什麼?」張赫說道:「你https://m.hetubook.com.com要換船從遼河逆流而上,去瀋陽?為什麼走這一條路。從旅順到瀋陽,是有驛路的。大人只需乘坐馬車,不過十幾天就能到瀋陽,一路兵丁護送,不會出問題的。但是遼河之上,卻不好說了。」
不過,何夕將旅順口,乃至旅順口附近金山衛等可以作為備用港口的地方,一一視察之後。最終下了一個決定。
何夕也就沒有與張赫多談深入東西。
何夕問道;「此事上報朝廷嗎?」
何夕說道:「這樣的事情,每一次都海運都會有嗎?」
這也是今年往遼東大量運輸糧食的原因之一。
何夕再次感覺到遼東都司不容易。
從此定名。一直流傳後世。
旅順口這個名字,而今才不過十年。洪武四年,馬雲,葉旺兩位將軍,從山東蓬萊渡海,在旅順口登陸。當時,旅順口名為獅子口。與馬雲的名字翻忌諱。豈不是馬投獅子口。
或許,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可笑?
張赫沉默不言。
何夕忽然想起,而今朝鮮還不是朝鮮,而是高麗王朝,似乎還與北元眉來眼去。高麗王朝,一直與元朝關係密切。朝鮮女人在北元當皇后。高麗王朝,與北元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而今北元不在了,高麗王朝統治也有一些維持不下去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