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七十章 遼東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七十章 遼東

其實何夕還有很多沒有說,比如在大明體制之下,管營的種種浪費與驚人的貪污。這些東西總是不好提的。
朱元璋說道:「湯和辦事,朕是放心的。但是湯和開國六公之一,位高權重。朕讓他辦這件小事,不合適。」
朱元璋說道:「你覺得在什麼地方設船廠最好?」
何夕沉思片刻,說道;「那航海侯張赫?」
朱元璋臉色動都沒有動一下,說道:「朕正有此意。你覺得這水師派誰去建設比較好?」
何夕能怎麼說啊?
如果出外的話,何夕本身就想去遼東任職。他對這個任命並不反對。只是有些問題卻需要解決的。
何夕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非臣可以言。」
這兩邊加在一起,就造成了朱元璋看到的樣子。
何夕一愣,心中猛地想起了曹國公之前說的話,這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曹國公哪裡是對他說的。分明是借他的口來勸諫皇帝的。
何夕說道:「臣也是束手無策,這才回京的。」
朱元璋的性格,很多人都知道的。
如果朱元璋不認識海上的力量,他不會這樣想。正是讀過了大航海時代的種種。知道幾艘船就能決定一個王朝的命運。這才有了經和*圖*書營海上的想法。更是因為如此,看見這麼多海上力量都放給所謂的商人們。不,還是武裝商人。
可見陸仲亨這樣的人在勛貴之中,也不在少數。或者說,很多人或許不如陸仲亨那麼貪財。但是有些反應過度了。怎麼樣的反應過度?
朱元璋說道;「其實你的方案與海外貿易的方案大同小異。甚至民間的船隊都有了,你不在寧波這一段時間,寧波成立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海外商號,單單保證金就也到寧波三十萬兩。總計有船隻一百多艘。合計總噸位,三萬多石。真有錢,朕都不知道,他們哪來的這麼多船隻。而今錦衣衛密報,東南幾乎所有船廠都有單子,甚至龍江船廠也有幾艘不在冊的船。」
何夕一愣,說道:「遼東?」
其實,也是朱元璋對海上力量,不能正確地估計。
朱元璋說道:「如果你有一些戰功,我自然讓你做這一件事情,可惜不行。你而今難以服眾。不過,籌備海軍這一件事情,還是你來辦,朕最放心。否則其他人,什麼是戰艦,什麼是商船,估計都弄不明白。」
「第二,即便是為了賺錢。這一件事情也不應該由朝廷經和圖書營。如果朝廷經營,首先是增加船隻。增加人員。一旦將來有些變故。比如鴨綠江兩畔的大木不夠了。這一整套體系都會賠錢。朝廷能隨便裁撤嗎?但是對於商人。根本不用管。」
「第三,這也是培養海上力量的一種。」
不過,說到這裏,朱元璋的意思也表露無遺了。
朱元璋說道:「無妨,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會有別人知道的。」
某些人太瘋狂了。
何夕說道:「父皇,我不想讓朝廷來做,原因有這幾個,第一,目的不能混淆,我們是為了遼東運糧食,而不是賺錢。甚至有可能的話,我們在大木的價格上能再壓一些,甚至賠本賣。但是這裏賠的錢,如何換算成為海運的成本,我們還有得賺。」
何夕說道:「陛下,我自然願意為陛下效力。只是遼東這一攤子事情。我實在放心不下。」
朱元璋既然用海貿,作為交換兵權,或者放棄某些特權的好處。很多人想到首先應該是敬酒不吃吃罰酒。所以,他們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積極地面對。切斷自己與舊部的聯繫,或者乾脆將自己的鐵杆派到船上去。等等。
何夕說道:「陛下覺得,我來做這一和圖書件事情?」
何夕說道:「臣謝過陛下。只是遼東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奇缺。這該怎麼辦?」
雖然都是船,但是船與船是不一樣的。特別是火器的發展,讓戰船的戰鬥力大大提升。而今大部分商船,其實是沒有這樣的力量的。
朱元璋慢條斯理地說道:「放心,朕會調用各方人丁,先填遼東。不過,朕想來,也只有山東東部有些富裕人丁。數量也不會太多。這還是要你想辦法。」
朱元璋的疑心病又犯了。
一部分是真貪財,要錢不要命。一部分是假裝貪財,表示自己要錢不要權。
這種推薦人選的事情,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人了。何夕不想多參与。
朱元璋說道:「不錯。遼東大木既然如此之多,就地取材,是最合適不過了。等明年孩子生了,你就去遼東任職,你想做的事情,自然都可以做了。對了,朕也可以讓你這個弟子給你打一個前站。本來,朕準備在東勝衛設一縣。讓他當縣令,這樣吧,就讓他去當工部遼東木廠主事。怎麼樣?」
他心中越發犯嘀咕。
其實在這個時代,戰艦與商船的間隔從來是很小的。不需要專門設計。戰艦與商船截然不同,那是後www•hetubook•com•com來的事情了。
朱元璋的話語一轉,說道:「只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海上的商船都可以攜帶武器,甚至搖身一變,就是戰船。甚至這些大船要比大明水師的船都大。如果他們有了異心,該怎麼辦?南京可是在長江邊上,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滿清末年,西夷的戰船可就停在南京外面。」
朱元璋說道:「張赫想法老舊,他不可能帶來水師革新戰法。其實在朕看來,張赫其實不大懂打海戰,他只是懂如何帶兵而已。」
而且一些領導者也不需要都懂所有細節。
商船其實也可以當作武裝力量的。而且能夠遠洋的商船,要比在近海的水師船隻要好。這也正常的。
「有些事情朝廷必須要做,但是有些事情朝廷不需要親自去做。比如不管怎麼樣?哪怕海運船隊賠錢。朝廷也應該維繫一支海運船隊。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掌控一定的糧食運輸份額。但不需要全部都自己包辦的。只會讓成本無限地增高。」
遠洋水師自然不是小事。但是在編製上,應該是與長江水師並列。即便有節制沿海水師之權,也不適合湯和來辦。除非直接設立海軍都督府,或者水師都督府總管天下水師,這才https://m•hetubook•com•com是湯和應該擔當的職位。
何夕說道:「陛下,其實這裏也有人心向背。只要朝廷秉承正統,人心歸附。海上區區船隻是算不了什麼的。這些都是朝廷的助力。」何夕偷窺朱元璋的臉色,說道:「如果陛下不放心,其實朝廷可以經營水師。不是而今的海防水師,而是直屬朝廷的遠洋水師。」
其實這也是朱元璋要何夕回來的另外一個原因。
何夕一愣,心中這才明白。朱元璋早有定計。只不過是等何夕自己說出來而已。
何夕心中嘀咕,暗道:「一般這樣說話。都不會只有兩個人知道。」不過朱元璋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何夕也不好推辭了。何夕說道:「臣以為信國公不錯。」
朱元璋說道:「不,你之前說的高麗人口,就很不錯。」
雖然都是邊遠地區。但是一個是地方官,一個是外派京官。更不要說在自己老師麾下做事。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何夕也用一些熟悉的人手。
朱元璋對張赫這評價,何夕一開始覺得有些過分,但是細細想來,未必不合道理。其實戰爭本身就是一套管理學。很多將領,水陸皆能,有時間僅僅是他們懂得怎麼管理一個龐大的團隊,並不是他們都精通其中所有的細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