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一百零五章 以靜制動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一百零五章 以靜制動

所以,何夕要給實惠?
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
楊寓說道:「舊港封城好些天,根據有些人的說法,舊港一番廝殺,損失慘重。一段時間之內,陳祖義是不會有什麼動作了。」
朱滿說道:「何須租金,這裏送給朝廷了。」
聽到何夕說這些,陸仲亨也興奮起來。
因為他看到了錢。從工部將這些武器搞出來,是費了不少功夫,給了錢的。但是依然如白撿的一樣,畢竟這東西除卻回爐沒有用處,還有倉儲壓力,更不能隨便賣出去。
本來,何夕是想用租借的方式。將新加坡島搞到的手,不過,而今何夕給得太多了。以至於朱滿不在乎那些租金了。
其次,就是話語權。滿刺加王在南洋的地位,不再是僕從國,而是有相當話語權的藩王。
說實話,朱滿眼氣大明軍隊的制式武器,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在南洋也算是一方諸侯,手中也有很多寶刀寶劍。但是在他的收藏之中,也唯有一柄星星鐵打造長劍,能比楊寓手中的長刀更好。
而不是與爪哇結下死仇。
而星星鐵,就是隕鐵。
何夕說道:「只是事情倉促,藩王該有服色。我沒有帶來,只是委屈了https://m.hetubook.com.com王爺了。」
朱滿一愣,說道:「戰船也可以買?」
滿刺加王聽得懂漢語,說不好。同時也不會寫。畢竟漢人作為海商已經活躍在南洋很長時間了。可以說不可忽略。滿刺加王懂一些也很正常。
武器就是實話。
何夕覺得一封詔書,如果能將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小國,死心塌地地投奔大明,那這封詔書就沒有白寫。至於許諾的一些承諾,比起大明得到的利益,還真的算不了什麼。
何夕說道:「舊港情況如何?」
這個身份給滿刺加王帶來很多的好處。
何夕說道:「別人不可以,但是大明郡王是可以的。」
滿刺加王聽了,大喜過望。他立即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小王,謝過大人。」
畢竟大明如日方升,沒有中後期的一些毛病。武器也算精良。保存更是很好。只是大明有了更好的而已,這些武器自己雖然不用了。但是賣給其他國家一樣好用,最少要勝過爪哇自己打造的武器。
讓他吃驚非常。
滿刺加王說道:「一定,一定。」
要知道,在此之前,朱滿可是一點出兵的意圖和-圖-書都沒有,甚至還思量如果大明要自己的出兵怎麼辦?不想深度參与這一件事情,為的就是如果有一天,大明離開了南洋,他還可以想盡辦法,求得爪哇的原諒。
而今作為大明藩王,他自然想讓大明在南洋的勢力越大越好,他好能分一杯羹。他很明白,他即便是藩王,也是假的。想在大明分一些利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南洋卻不一樣,如果大明在南洋僅僅一個據點。他作為大明藩王,並不會有什麼好處。但是大明如果在南洋大舉擴張,那麼他這個藩王,就可以藉助大明的擴張,將他的利益連鎖擴張起來。
然後,就是滿刺加王內部穩定。既然滿刺加王已經是宗室了,那麼他的地位受到大明的保證。如果為子孫後代著想,這甚至比大明提供的安全保證更重要。畢竟,在南洋這個地方,國王也未必能將王位傳給兒子。
而楊寓手中的長刀,卻不是大明第一流的長刀。而即便明軍士卒的長刀,在南洋都能列入寶刀寶劍的行列之中來。
錢?滿刺加雖小,國雖貧,但滿刺加國王,不是缺錢的人。
而在南洋船隻數量多少,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衡量標準之一。
和-圖-書何夕說道:「不勞王爺。而今局面,就是以靜制動。不管爪哇做什麼。我們都不理會。只需做我們的事情就是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這裏修建一座城池,作為南洋水師的主港。也是大軍的駐地所在。」
朱滿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大明的船隻。只是他覺得痴心妄想而已。萬萬沒有想到。居然可以買?
大家重新坐定,才商議起眼前局面了。
朱滿也結結巴巴地說道:「小王可以出兵。」
「郡王,楊寓已經跟你說過了吧。」
所以,朱滿想要一批刀劍,已經很滿足,而今萬萬沒有想到,戰船也能賣。
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互信來。
當然了,不是這些武器不好。
何夕立即回禮說道:「郡王,今後這漢語也需要好好學。」
「大人,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局面?出兵嗎?」
這讓朱滿不可思議之極,甚至是朱滿投向大明的一個重要原因。爪哇鐵在南洋也是有名的。但是爪哇鐵是什麼樣子,朱滿很清楚,給中原刀劍提鞋都不配。
何夕對眼前的局面並不是太吃驚的。
楊寓見滿刺加王完全沒有明白,這封聖旨的意義,立即低聲在滿刺加王耳邊耳語了一番。
美色,和_圖_書這個根本不足以影響國家決策。
畢竟大明制式刀劍甲胄,南洋各國的武備,簡直就不堪一提。而今隨著大明大規模換裝進行之中,有大量武器只有回爐重造的份。
首先,那就是安全保證。這個之前提過了。就不多說了。
朱滿先是一愣,隨即大喜過望。說道:「什麼都可以買嗎?」
反而更多得好處。
但是有大明的保證就沒有問題。
有時候,也不能真的空口白話。雖然說這個藩王頭銜,意義重大。但是畢竟都是虛的,而今朱滿激動非常。但是時間一長,沒有一點實惠。朱滿或許就會清醒過來。
何夕說道:「什麼都可以賣,不過,要看朝廷有沒有了,比如這些刀劍之物,朝廷府庫之中都放不下了,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今一些戰船什麼的。而今軍隊自己都不夠用,必然要先供給各路水師之後,才是各地藩王。那就要等了。」
南洋並不是沒有造船業的。南洋也不是沒有造船所需的木頭。但是南洋的船隻大有一言難盡的感覺。比起阿拉伯大帆船,與大明的福船。南洋船隻就等而下之了。
滿刺加王不再是大明體系之外的人。而是大明體系之內的人。而且是大明體系之內最和-圖-書尊貴的一撥人,那就是宗室藩王。
所以才這麼積極。
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朱滿對大明態度大為轉變,最少不反對大明勢力進南洋了。因為他而今已經是大明的一分子,即便大明進了南洋,他的利益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了。
何夕想來想去,只有保證與互信了。
這本身就蘊含著國力巨大的差距。
大明遠,而爪哇近,爪哇比大明反應快,是理所應當的。甚至在大明軍隊到達南洋之前,滿刺加國都已經不復存在的情況,何夕也是有預案的。而今的局面雖然不能算大好。但顯然不壞。
何夕說道:「那就謝過大王了。不過有些事情,大王或許不知道。我來講解過大王聽,朝廷為了鼓勵藩王出海鎮守。有特別條款,那就是藩王可以向工部購買軍隊制式武器。只要錢到位了。一切都不成問題。」
楊寓先說道;「爪哇西王已經屯兵多人,雖然可以出兵渡海而來。甚至現在可能已經出動了。大人不可不備了。我們用了種種手段遮掩,但是爪哇使臣之死,依然是遮掩不住的。」
滿刺加王,不,大明忠顯郡王朱滿,結結巴巴地說道:「不委屈,不委屈。」更多的話就說不出來了。就要靠通譯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