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一百二十二章 舊港之約
何夕說道:「姚先生,這一次勞煩你了。」
而椰城,也就是未來的雅加達,在爪哇最西端,而滿者伯夷在東邊,這種天然的距離,也是西爪哇分離傾向的來源。同時,滿者伯夷帝國,以首都為中心,建立了公路網路。
何夕將木匣合上,放在一邊,待會請認識滿者伯夷公主的人來驗看,自然不表了。何夕說道:「西王,何至於此。」
陸仲亨說道:「那好一言為定。」
何夕說道:「那就要椰王吧。」
而且即便有,也未必有人用。
何夕讓楊寓收起來,立即派人送往南京。
這聖旨前文已經說過了,沒有秘書監,內閣,各衙門的附署,只能算是中旨,在大明國內,不具備法律效力。但是在這裏卻是足夠了。真做到了,要聖旨,來,寫一張的地步。
這個公路網路到底怎麼樣?不好說。畢竟這是處於滿者伯夷核心區域,是滿者伯夷王出巡用的道路,不知能與大明的驛道御道相比如何。但是將這個爪哇聯繫在一起的公路網是絕對沒有的。
何夕說道:「叫楊寓來了。」
既然想分化,那麼最後的辦法是給西王一個新名號,讓他失去對滿者伯夷王朝繼承權,與hetubook•com.com法統。同時也失去了繼承爪哇統一版圖的資格。
只是,沒有人注意到。椰王受封的是椰國。而這個椰國到底在什麼地方,現在估計估計沒有人確定。不過這椰城,也就是未來的印尼首都,雅加達。雅加達是回回攻佔之後的名城,含義是勝利之城。
這些小手段,只能錦上添花而已。如果西王真的有能力,再打一邊爪哇,再統一一次爪哇。大明也是沒有辦法的。
比起費盡心思,用腳丈量大半個爪哇的長度。還不如坐船。
何夕說道:「說滿意太過了,不過誠意看到了。大明願意與西王同舟共濟。不過有幾個條件。」
不僅僅是西方殖民者懂得分化,懂得鼓動土著打土著。中國人對異論相攪,分而治之的手段,只會比他們高,不會比他們低。
但是椰王不一樣,他是親身經歷過的。所以他敢斷定,武祿王的船隊,也抵擋不住這樣的水師。再加上他原來殘餘的船隊,只要伏擊到位,就能一戰殺死武祿王。
確定名號之後。
何夕說道:「不是這個價碼?首先,你要在這裏寫一封表章,上表向大明稱臣。只有稱臣之後,我www.hetubook•com•com們才能出手幫你。」
片刻之後,楊寓就來了。何夕將意思給他一說,楊寓揮筆立就,寫了一篇稱臣的表章。西王在上面落款,蓋印。
何夕之前,之所以將楊寓叫過來,就是擔心,上奏與聖旨出自一個人之手,未免有些太滑稽了。這才讓楊寓過來寫。
椰王說道:「一言為定。」
椰王才能在西爪哇自保。
赤道附近風平浪靜的海域,簡直是一根獨木舟都能漂流,航海難度極小,否則,東南亞也不會因為海洋聯繫到一起。爪哇人的造船技術,在大明看來,差太多了。比起回回的大帆船,也是不行。
不過,該有的心思還是有的。
隨即,何夕從一邊的柜子中間,抽出一封空白聖旨。
後來也變成了荷蘭人的巴達維亞。印尼獨立之後,也改成了雅加達。只是,之前更古老的印度教名字,卻沒有人叫了。畢竟,印度教已經不是東南亞的主流。
這也是椰王一定請大明出面的原因。
姚廣孝筆走龍蛇,片刻就寫完了。
這就是歷史。
主要的問題是,而今大明希望看一個統一的爪哇嗎?
西王說道:「我的價碼上一次已經開了。已經盡我所
https://m.hetubook.com•com能了。」
他們或許能承認,自己的水師不如大明。但是決計不承認,自己水師數倍于敵,也打不過大明。
當然了,椰王也知道一戰殺死武祿王,不大現實。但是他需要一場勝利。不管怎麼樣的勝利,因為只有勝利才能凝聚人心,只有勝利才能讓更多的貴族站在自己這邊,也只有戰勝一次武祿王,才能打破武祿王這麼多年的金身。
當然了,或許是西王心思混亂。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也可能是爪哇文化與中國有些不大一樣,這法統與治統的表現方式,不在封號之上。凡是西王沒有什麼表示,直接說道:「我的封地在巽達加拉巴。」最後這五個字,是發音而已。
按理說,這個問題不需要問的。
西王說道:「好。只是我手邊說漢話的人有不少,但是寫奏疏的人並不多。就麻煩何大人了。」
他見識了大明的海戰能力。爪哇水師不是對手,這一點,或許很多爪哇人是不相信的。畢竟,爪哇在大海之中,很多爪哇人從小跟大海打交道,而且爪哇勢力的擴張,也是來自他們對外島一個個征服,靠的是什麼,是船隊,是水師。
何夕一愣,他立即明白了。姚廣孝https://m•hetubook.com•com這麼一問,看似簡單,但其實很有深意的。
爪哇島是狹長的長條狀。
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雖然海戰的時代已經變了。但是有太多的人還沉浸在上一個時代,用上一個時代情況,來揣度這個時代的戰爭。錯誤判斷是很自然的事情。
西王,不,椰王就草草地進行了受封儀式。從此大明出兵大義名分有了。
而對這樣的要求,陸仲亨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下來。動用水師,不用陸軍。就不用深入陸地,爪哇人也無從背刺。在海上,大明還是有優勢的。別的不說,想走,還是隨時能走的。
椰王早就有計劃,說道:「我需要你的船隊,在海上截殺武祿王的船隊。」
只是西王已經做到這種地步了,何夕如果還沒有表示,就太過了。
現在沒有消滅共同的敵人之前,一些想法先按下再說。等將來,各憑本事。西王或許有鬼胎,他何夕也未必沒有智謀。畢竟,即便不提他身後的現代知識,僅僅大明與爪哇在權謀上的積累。何夕也不覺得自己會弄不過西王。
西王說道:「大明滿意嗎?」
大明對異國國王與國名的翻譯,也是千奇百怪。各種都有。比起滿刺加,滿者伯夷,佛郎機和_圖_書,紅毛夷之類的名稱,椰王已經是相當是信雅達了。
隨即有人解釋道:「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椰樹林、椰樹密布的地方,椰樹的世界等等含義。」
姚廣孝文章放在中國算不上一流。但是做翰林寫聖旨足夠了。不過,在此之前有一個問題,姚廣孝問道:「西王什麼封號?」
那時候的主流是回回教。
一切準備就緒了,就要商議具體行動了。
雖然這個大義名分,爪哇人並不在乎,但是朝廷在乎,大內在乎,何夕也要將事情給做全乎了。
西王是滿者伯夷王朝的王儲。自然封滿者伯夷王。但是他殺了公主,他的繼承權是依靠公主得來的。再繼承滿者伯夷王。是名不正言不順。但是這並不是主要的。
真正勝負在戰場之上。
但是應對這種海況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了,這是小手段。
正因為這樣,他原因付出所有來換一場勝利。
於是,爪哇的戰事就此拉開了帷幕。這個南洋霸主,終於在名字面前,添加了一個「前」字,成了南洋前霸主。
因為他們有最天然的道路,那就是大海。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答應。
但是即便如此,有能力下手,有能力安排手段的時候,自然要安排。不就是幾個字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