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布儒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布儒

何夕暗暗點頭,心中暗道:「這裏好像印度啊。」
這些人也是何夕最難以處理的人。
而王儲就是武祿王的母親。
而且支持儒家外傳,或許能起到調虎離山的作用。
何夕膽子瞬間大了許多。
畢竟殺了吧。這些人很難說是壞人。殺一兩個還好,大批殺人,豈不是焚書坑儒,影響太壞了。不殺,這些人是不肯善罷甘休的。讓他們在海外,對大明做出貢獻,也是給儒家做出貢獻。
何夕說一句話,自然有身邊的通譯將話翻譯過去。下面的對話就省筆不提。
而回回教代表的生產力是比印度教要高的。
使臣說道:「這是苦行僧。」
但是在千里之外大明,就堪稱機密了。
何夕也不是沒有見識過。
滿者伯夷畢竟不大。很快何夕就來到了,滿者伯夷的都城。隨即一個宏偉的讓人不能忽略的建築迎面而來,是宏偉的神廟群。一座座神廟龐大無比,各有特色,比起中原寶剎,也不遑多讓。
他雖然微微有些慌,但是堅信自己的判斷。而今是武祿王有求于大明,而不是相反。所以,他鎮定自若,似乎只有他自己站在這裏。忽略了這長時間令人窒息的沉默。
和*圖*書目光如有實質一般。讓何夕喘不過氣來。
只是冷冷地看著何夕,似乎受到武祿王的影響。周圍的侍衛惡狠狠的目光都落在何夕身上,一瞬間,何夕似乎理解了什麼叫作千夫所指,不病自死。
武祿王見狀,心中暗暗一嘆,暗道:「大明人才何其多?」
原因就是武祿王身上有兩國之血脈。
何夕帶著葉沈,王千里等幾十個隨從,跟隨滿者伯夷的使臣離開了三寶壟。嗯,這裏還不叫三寶壟。只是何夕忘記取名字了。
既然印度教在世界的浪潮之中,註定要落伍,何不讓儒家代替回回教成為東南亞,甚至印度很多地方主流意識形態。
不過,何夕也在一路上看到了,正在緊張動員的滿者伯夷王朝。他看得出來,滿者伯夷王朝的一些士卒軍隊,還是相當有精氣神的。當然了,有精氣神不代表能打勝仗。但是如果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那就不要說打勝仗的事情了。
兩個國家合併了。但是並不代表著兩個國家,就真正成為一個國家了。武祿王之所以能上位,在幼年的時候,在權相秉政的情況下,依舊沒有動他。
而只要達成這個目標,大明在https://m•hetubook.com.com南洋,甚至在印度的擴張,那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何夕一問才知道,這都是奴隸。
其實這些消息,在爪哇談不上秘密。
這裏南下不多遠,就來到滿者伯夷王朝的核心區域。
武祿王說道:「你見了我為什麼不跪?」
地面上道路相當不錯。雖然是平整的土路。但是放眼這個時代,這樣的基礎建設,已經是很多國家難以做到的。而何夕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人。
那就是文武兩道一同下手。
何夕指著道路兩旁,一些衣衫襤褸,又黑又瘦的人。說道:「這是什麼人?看上去也不像是乞丐啊?」
最少回回教之中,是蘊含著平等觀念的。雖然是在神的面前一切平等。但是足夠讓很多奴隸為之奮鬥終身了。
何夕說道:「吾乃天子之臣,大國之卿,小國之相,敵體而已。何須跪拜。」
何夕一路上與爪哇使臣交談。終於明白了很多事情。
武祿王可以廢,但是廢除之後,很難有人適合這個位子。
何夕覺得最少要比回回教那一套要好。
武祿王本想看看大明使臣的成色。好在談判之中,佔據優勢。而今看來是不可www.hetubook.com.com能了。
武祿王不再說話了。
何夕走進大殿之中。武祿王坐在自己的黃金寶座之上。
何夕還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發現爪哇有大量的人員沒有動,似乎戰爭與他們毫無關係。
而武祿王的宮殿,就在這神廟之中,或者說,這裏的神廟本身就是宮殿的一部分。而國王是神的後裔,自然是要與神住在一起,類似日本人的現世神的概念差不多。
更有一種金碧輝煌的富豪之氣,卻不是中原佛寺能夠比的。
何夕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他心中暗道:「為什麼不讓一些儒生來南洋傳道?」
儒學並沒有面向未來,而是站在過去。
一想到這一點,何夕忽然渾身戰慄,他似乎看到了大明開拓南洋的最好方式。
到了武祿王這裏也是一樣的。他的正妻也就是王后,並不是尋常人。代表的另外一個王朝的法統。滿者伯夷王者,必須是兩國法統的繼承者。才能坐穩。
如果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何夕,面對這個陣仗。可能會被嚇倒。但是而今的何夕經歷過這麼多陣仗,論起威儀,大明朝廷之上的威儀,比這個還要強。
這麼多年,能在武祿王的震懾之下,不失態的人,武和*圖*書祿王見的不多。何夕是其中最鎮定的一個人。是那種好像真的沒有將整個滿者伯夷王朝放在眼裡。
一瞬間,何夕理解了爪哇之前的很多事情。
只是何夕沒有去過印度。對印度的了解,也是一爪半麟,而且了解的也是後世的印度,這個時代的印度,更是不了解,才有這種錯覺。
無他,在這個時代,在很多人看來,除卻中國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一片黑暗的。唯有中國有文明之光。一般人不到絕境是不想離開中國的。而儒生們在大明活得其實也不錯。
但是並不代表儒學沒有一點價值了。開玩笑,看越南怎麼吊打占城,等一系列印度教國家就知道了。就在提升國力,鞏固國王統治這方面,儒家的意識形態,是有天然的優勢。
比如說,為什麼武祿王必須將王位傳給正妻的子嗣,哪怕是女兒。也不能傳給別人。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滿者伯夷帝國其實是兩個國家合併而成的。
這也算是一舉兩得。
而這幾萬人,都已經是他們的傾國之兵。
滿者伯夷第二任君王娶了另外一個國家的女王,兩個國家合併成了一個國家。
何夕只是微微躬身,說道;「大明使臣拜見滿者伯夷國王m.hetubook.com.com。」
不像戰國的時候,秦國才幾百萬人,就能出兵數十萬之多。是因為大量奴隸的存在。
整個滿者伯夷王朝,有大量的奴隸,甚至有時間舉行祭祀,還需要奴隸血祭。戰爭更是貴族的事情,奴隸們都是私產。一般是不上戰場的。這也是為什麼,爪哇有五百多萬人,在戰鬥的時候,僅僅動用幾萬人。
儒學,是何夕最大的敵人,他鑽研了很長時間。對儒學很是了解。儒學之所以是何夕最大的敵人,不是儒學有多壞。而是儒學並不適應未來的工業時代。
雖然都是印度教,但是雙方還是有很多地方不一樣的。即便後世回回教代替了印度教,但其實也進行了東南亞的本土化。比如不吃豬肉這一項戒律。南洋回回教在執行上,是各有千秋。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這一點上,何夕就看到了爪哇的虛弱,以及回回教之所以在全世界各地戰勝印度教,甚至在印度本土也是如此。就是因為印度教本身,是一個適應奴隸制教派。婆羅門們以神的名義統治國家。
等將來木以當舟了,他們也無力撼動大局了。
願意來異國他鄉傳說學問的。大多都是儒家最忠誠的弟子。是那種為了儒家大義,蹈死不顧的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