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孤身欲掃萬山雪
第五十章 葉沈vs李成桂
「李將軍,你為什麼不提前發起進攻,否則這一場大勝,會更輝煌的。」一個和尚渾身金銀,趾高氣昂的訓斥李成桂。
弊端就是這種追擊,就是送客型的追擊,對葉沈根本沒有什麼威脅。對葉沈有威脅的就是李成桂部加入戰場。葉沈與李成桂所部,在戰場上第一次接觸,雙方各有勝負。葉沈不敢再打,李成桂也不敢追擊。
李成桂哈哈一笑,說道:「走,跟我來。」
葉沈想明白這一點,對李成桂擔心少了很多,但是對麾下將士的擔心多了很多。
李成桂留力了。
李成桂帶著自己兒子,與幾個親信家丁,來到俘虜這裏,李成桂一番詢問,立即明白了葉沈所部的成員結構,臉色大變,說道:「你是說,明軍只有千人,數戰之後,只剩下幾百人,剩下的都是女真人,與依附於他們的奴婢?」
更不要說,他麾下所謂的將士,壓根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葉沈帶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勝利打下來,他們才簇擁在葉沈身邊。但是葉沈的不敗金身破了。很多人就有別的想法了。
看似葉沈敗了,但是葉沈也有自己的發現。那就是他發現了李成桂與高麗王之間,並不是那麼親
和*圖*書密無間的。無他,李成桂騎兵數千精銳,雖然甲胄裝備,都弱於明軍,雙方長刀相交,大明這邊,長刀幾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李成桂那邊,就有一個不大缺口。甚至在戰鬥之中,有長刀折斷的情況出現。
在高麗,佛教的傳統根深蒂固。比儒家的影響力大多了,前任大王,也就是王禑的父親,更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提拔了不上僧侶入宮為官,包括已經死掉的,民間傳聞是王禑親生父親的那位,也是一個和尚。
這一道天險將大明軍隊分成兩段,因為渡河的原因,一部分軍隊已經在大同江西岸,一部分軍隊還在大同江東岸。而這個時候,大同江東岸變故陡起。
李芳果搖搖頭說道;「我看得出來,你是搪塞他。」
這個和尚眼睛珠子一轉,光滑的腦門反射著陽光,已經明白了李成桂的用意。
因為女真騎兵沖一次,就散了,幾乎不可能在戰場上再次聚集起來。但是,這一次衝鋒,大有鐵浮圖之威。
這些人不是大明死忠,這個情況之下,自然將自己知道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用親人在對岸的,痛哭流涕的。有臉色蒼白,竊竊私語的,有交m.hetubook.com.com頭接耳,眼神飄忽的。
無他,這一場敗仗。太傷士氣了。
因為葉沈很清楚,李成桂如果拼著本部傷亡一半以上,將葉沈拖在戰場上,或許,葉沈與本部數百明軍,能夠逃走,但是大多少女真人,新附軍,就要交代在這裏了。
眼前這一戰,也能看出來,如果李成桂提前發生襲擊,會有更大的收穫,為什麼僅僅攻擊后隊一千多人?
這個時候,縱然葉沈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隔著江面,對後面的軍隊做出什麼指揮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后隊被數倍的高麗騎兵,包圍,分割。殲滅殆盡。
李成桂暗中拿了一錠金子塞給了和尚,說道:「那就拜託大師了。」
而高麗五衛大軍,號稱十幾萬人,雖然吃空餉的不少。但少說也有八九萬人。
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
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具體的原因,葉沈猜不出來,或許李成桂要對開京方面交代,或者李成桂有別的想法,但是李成桂與開京方面不是一心,卻是明擺著的。
這是李成桂打得束手束腳的原因。
李成桂罕見地失態了。
葉沈想過,殺一個回馬槍,先擊潰一部。但是高麗和圖書人學聰明,步步為營,就好像是裹腳老太太。讓葉沈找不到破綻。而硬破高麗數萬大軍,葉沈也不是神仙。
不過李成桂的確是一員勇將。縱然女真勇士,已經相當厲害了。但是在李成桂手下,沒有一合之敵,也是李成桂的斷後,讓明軍不可能一舉擊潰高麗軍。雙方對峙了半日,交手數次,大家都拿對方沒有什麼辦法。最後葉沈先行撤退。
李成桂不是弱手。但是見此情形,也不敢硬抗,只能退讓。
李成桂恭恭敬敬地說道:「大師,而今最重要的是一場勝仗,大王需要這一場勝仗。至於勝多少,是次要的事情,而且明軍實力強悍。我擔心如果留的人多了,吃不下,反而誤了大事,如果我一個人在這裏,自然是怎麼打都行,但是大師您在這裏,可就不一樣了。」
不知道是不是王禑沒有人可用,這才搞來很多和尚當官。
也是同樣的問題。
李成桂恭恭敬敬將和尚打發了。一邊一直沉默的兒子李芳果說道:「父親,您為什麼要將進攻時間拖后?」
葉沈從開京退下之後,一路向北,就遇見問題了。高麗王氏立國數百年,還是有些人望的,王禑下發的賞格之高,引得當https://m•hetubook.com.com地百姓側目,於是,葉沈遇見很多這樣那樣的攻擊。
和尚暗中掂量了一下,微微一笑說道;「無妨,無妨。」
似乎軍事是最冷酷的算計,而能成為名將,都有一顆相似的冷酷之心。
李成桂面無表情,說道:「我剛剛不是說了。」
下棋叫做手談,因為下棋本身就是一種交流,真正的高手,即便不說過,也能揣度出對方一些心思,而打仗也是一樣的。
之所以如此,就是葉沈所部甲胄太精良,區區四五千人,著甲有一半以上,女真人戰場組織性,還是很差勁,但是武勇卻的確不錯。將女真騎兵,編成重騎,沖高麗騎兵本陣,只有一次機會。
故而,葉沈本部的損失不小。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自從南下以來,葉沈一直秉承著衝鋒在前,斷後在後原則。這一次渡河,葉沈首先渡河,在南岸為大軍開道,後面留下的都是女真人,與新附軍,還有一些傷員。
但這卻是葉沈入高麗以來,第一次敗仗。
葉沈心中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心中暗道:「我的任務,僅僅是拖住高麗,而今任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人能帶回去更好。帶不回去也無望。我帶著本部人馬回去就行了和*圖*書。」
無數高麗騎兵從高粱地中殺了出來。
葉沈與李成桂作為雙方指揮者,對方能做什麼,我要怎麼應對,心中已經過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而對方的舉動與自己的猜想聯繫到一起。有些事情,很容易推斷出來。
葉沈目光有些冷,掃過了所有人。
愣在那裡,好一陣子才回過神來,一揮手,立即有親衛將這些俘虜處決了。隨即傳令下去,尋找真正的明人俘虜。一番查找之後,居然一個也沒有。更令李成桂臉色難看之極。
但是這並不李成桂眼睜睜看著他撤走的原因。
不過,高麗和尚當官也不是沒有先例,阻力並不大。
幾個俘虜立即說道:「是,是,是。」
大同江滾滾西南方向,這是高麗有名的大河,雖然放在中原並不算什麼,但是此刻,也是天險了。
大王派他來督戰。他來就有一場勝仗,豈不是督戰有功,如果因為貪多反而敗了,他臉上也沒有光。他微微一笑,說道:「阿彌陀佛,老訥明白了,多謝李將軍指點,我回去之後,定然會稟報李將軍的功勞。」
在這些人對葉沈動搖的時候,卻不知道葉沈已經準備將他們全部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