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孤身欲掃萬山雪 第九十三章 賞航海功

第四卷 孤身欲掃萬山雪

第九十三章 賞航海功

這個時代玉米棒子其實很小。大概也就十幾厘米長。而且上面的玉米顆粒也很小。而紅薯與土豆。也不是太大的。紅薯還有後世的樣貌,只是等比例縮小而已。但是土豆,真是土豆了。
今日一定要兌現。
朱元璋說道:「紡織廠?是你說的所謂工業革命開始那種紡織廠嗎?」
現在宮中,還有朱元璋親自開的幾畝地。一方面,言傳身教,讓子弟們知農耕之艱險。另外一方面,這幾畝土地,也是朱元璋心中一把尺子。無他,不種田的人,永遠不能了解,天氣變化對莊稼的影響。
但是卻沒有人提一句。
方乘風立即會意,說道:「臣有下情上秉。」隨即將黃金的事情,已經方鳴謙的死。說了出來,說道:「臣從美洲帶來,黃金一千五百斤,願獻給陛下。」
一方面,皇帝奪臣下的金銀,這樣做太陋了。另外一方面,就是讓方乘風大胆去炫耀。讓天下人知道,海外到底有什麼。為大明海外移民做鋪墊。
沒有人注意到。
朱元璋說道:「那朕要去看看。」
這才是這些美洲作為真正的用途。否則即便到了後世,小麥與大米這兩樣作為南北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沒有動搖。
朱元璋說道:「好吧。讓下面準備的。高麗那邊出了什麼事情。藍玉敗了?」
但是,朱元璋還是放過了。
朱元璋有些好奇了。說道:「既然沒有打敗仗。那藍玉生什麼氣啊?」
即便在美洲,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是負責種植的。但是他的負責,與朱元璋心中的負責是兩回事,決計沒有親自下地的道理。
朱元璋自然明白何夕的意思,他對方乘風不滿意。但是不管怎麼說,該賞賜總是要賞賜的。說道:「不錯。傳令禮部,追封方鳴謙為橫海侯,子乘風承橫海伯。希望再接再厲,為朝廷效力。」
但是這樣的天氣,在後世並非沒有出現過。但大家都已經不在乎了。
誠然,方國珍之後,溫州方家被打壓得厲害,最大的官,不過是京衛僉事,連指揮使都不是。只能算計是中下層軍官了。可是,即便如此方家上下,也是殷實人家。方乘風是那種從小讀書習武,不下地種田的人。
有幾畝地,什麼時候旱了,什麼時候澇了。不用別人告訴他。他自己就知道。
朱元璋說道:「孝心可嘉,免了。你此番辛苦,就留給你家吧。」
片刻之後,方乘風就說完了。、
其實玉米大代替的並不是小麥,而是高粱與小米。
哪怕方乘風是一個混蛋,既然做了這樣的事情,何夕一定要保證方乘風的高官厚祿。何夕與方乘風一番詳談。對方乘風比較了解。他不是什麼天才,只是算是平平。不過適逢其會而已。甚至在航海這一件事情上,如果他們父親留下的老人。他未必能從美洲回來。
有了這些產物。原本山上林間,那些不能耕種的土和_圖_書地,有了利用的價值。特別是南方。南方氣候濕潤,多是土山。水土流失已經有了。但是並不嚴重。
朱元璋聽著方乘風說話,端詳著這三樣作物。
方乘風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會這樣說,一是高興之極。一千五百斤黃金。幾乎等於二十萬兩白銀,有朱元璋這一句話,就等於過了明面上了。方乘風立即跪下說道;「謝陛下。」
何夕說道;「牛庄這裏,最重要的有三樣,第一是碼頭。陛下剛剛已經看過了。另外一個是田莊。從高麗遷徙的百姓,有萬餘人都安置在牛庄附近。有數個大田莊。而今雖然還沒有產出糧食,但是根基已經打好。再有就是紡織廠。」
朱元璋一愣,也大吃一驚,說道:「怎麼可能?藍玉滅的?那他還生什麼氣?等著升國公便是了。」
何夕說道:「正是。」
何夕說道:「陛下英明,臣的一點小心思,是瞞不過陛下的。」
土豆這個名字,不是沒有來由的。
何夕見狀,說道:「陛下,有幾位老農隨行去過美洲。對這些很是了解,臣以陛下如果有問題可以詢問他。方家父子相繼,為大明橫跨萬里,尋回糧種,並找到了殷商後裔。臣以為當重重有賞。」
在方乘風走後,朱元璋說道:「怎麼樣,朕這個千金市馬骨如何?合不合你的心意。」
「也是因為這些大家族的配合。等永昌侯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動兵了。」
方乘風謝恩之後,退和圖書下自然不用去提。
高麗戰場上這種變化,不僅僅讓藍玉吃驚。連何夕也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幾日不見,這戲法還能這麼玩。只是,在大明這裏不過是一個意外變故。對於鄭夢周等人來說,卻是天崩地坼的局面。
畢竟多收了三五斗,對百姓來說,就已經是非常高興地喜事了。而從高粱小米換成玉米。那可不是多收三五斗那麼多。最少一石。
何夕說道;「臣遵旨。」隨即何夕給方乘風使了一個眼色。
即便方乘風已經撿大個拿了。依然比雞蛋要小一大圈,看上去真的好像從土了挖出來的豆子。
在釜山港的鴻門宴上,鄭夢周最後忠於高麗王朝大臣做了最後的抗爭。鄭夢周自殺。幾百人從死。
朱元璋說道:「牛庄這裏水陸要衝。你在這裡有什麼布置?」
「更不要說。倭國那邊還遣使了。向大明稱臣,請大明封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為日本與高麗國王。陛下,這可是軟硬兼施啊。」
朱元璋如此刨根問底,方乘風哪裡招架的住啊。
朱元璋說道:「你父親也為國而死,著禮部好生治喪。這一段時間。等過了這一段時間,自有你的差事。」
但是不管怎麼說。何夕當初說了封爵之賞。
畢竟,古代的旱情與很多現代人想的不一樣,不是說大河乾涸,小河枯竭,赤地千里,土地乾裂出巴掌大的縫隙。真要出現這種情況,天下早就反了。
方乘風說道;「總計有兩千https://m.hetubook.com.com多斤。」
朱元璋說道:「一半分發給天下布政司,令老農試種,一半分給遼東,北平,南京。遼東這邊,就由你負責。北平那邊要燕王看著辦就行了。」
朱元璋盯著這三樣作物,拿在手中細細品鑒,就好像是在看無價之寶一樣。
莊稼全靠天吃飯。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別的不說,一般來說,從春天到農曆七八月之間,如果沒有幾場大雨,這莊稼很可能要絕收。在古代簡直是天崩地裂一般大事。
畢竟何夕指名道姓的要這個。再加上船上空間很大。自然要多裝一些的。
何夕說道:「陛下,高麗亡國了。」
福建那邊已經有很多梯田的。但是那些不能改造成梯田的山。也可以種植莊稼了。
何夕為方乘風解圍,並不是為了方乘風,而是為了建立航海精神。
無他,朱元璋問得太細了。什麼節氣種最好,要澆多少水。玉米種子要埋多深,一掌,還是幾指,這紅薯可以用藤嫁接嗎?等等等等。簡直是事無巨細。
朱元璋就開始發問了。不過幾句。方乘風就啞口無言了。
但是方乘風不一樣。
何夕說道:「陛下旅途勞頓,不如在這裏休息一下,再去不遲。」何夕見朱元璋根本不在意。只好繼續說道:「最少吃頓飯,而且高麗戰場上的軍情,總是要看一看的。」
何夕說道:「自然沒有。不過。永昌侯也是暴跳如雷。此刻惱怒得想要殺人。」
「至於這良種,總共有多少?」
m.hetubook.com.com何夕這麼賣力為方乘風說話,朱元璋豈能不知道為什麼。自然順勢加碼,說實話,一千五百斤黃金。還是讓朱元璋心中猛地一跳,大明很多賦稅總額,都為未必有這個數目。
何夕說道:「如果是永昌侯做的。他此刻早已報捷了。正因為不是永昌侯做的。他才生氣。之前高麗不請倭國援軍嗎?倭寇援軍有數萬,以倭國九州探題大內義弘為主將,由九州大友家,阿蘇家等數家聯軍。一併出兵。結果到了高麗之後。在釜山的接風宴上。拿下高麗國主,送往日本京都。大內義宏保證高麗各大家族的利益,將高麗剩下的土地分為四國。分別為這一次出征倭國大名所有,至於高麗各大家族都變成了這些大名的家臣。」
而是即便有水,也無法澆地。
至於紅薯與土豆。更是山間地頭都可以種植。
五百年高麗王朝。就這樣沒有了。
無他,種地朱元璋是行家。
在北方很多地方,一畝地的僅僅能收數斗小米而已。高粱更不用說了。不好吃不去少,產量還不如小米的。玉米能代替這些東西,即便玉米的產量沒有後世那麼誇張。也足夠讓百姓的生活有一個很大跨越。
後世我們所看見的很多糧食與蔬菜。都是經過一代代地改良而來的。特別是後世科技發展在農業上,效果非常之顯著。不過,即便如此,這三樣農作物,依然非常之重要。
方乘風答應一聲,立即將種植的手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朱元璋輕輕一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