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只手托出新日月
第七章 遼東年關
所以有一件事情不大明白。
黃子澄協作葉旺管理民政。
其實,而今遼東體制很亂的。
他在遼東這兩年,民力用得太狠了。
因為很多東西,是不能算錢的。
何夕很快就讓楊士奇以參政的身份,掌管遼東所有的開支。
楊士奇是何夕從南洋叫過來,而今是參政。前文說過,參政在唐宋很大。但是而今不過是布政使的佐貳官而已,管什麼事情,還要看上面怎麼安排的。
作為遼東最北方。也是遼松運河北段。在不知不覺之中,成為東北的貿易中心。
一到年底,就是小老百姓也要盤盤家底,更不要說,遼東局面了。
何夕毫不猶豫地發出召喚令,將自己夾帶裏面的人都叫過來。楊士奇是其中之一。
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要。
何夕在中間落座,兩側文武官員,並排而坐,牆角之下,放著一排桌子,已經各種賬本。正是要核算這一年總開銷與結餘。盤算他手中有多少錢。
要知道,正是皮毛生意的利潤,誘使某國人西伯利亞的冒險。而今各方面都缺錢的情況之下。
人力枯竭,其他方面就富裕了嗎?
「不過,這些收入都不用想了。我剛剛盤過庫,只有糧和*圖*書食三十多萬石,各色銀子,一萬多兩。寶鈔一千萬貫。銅錢十幾萬貫。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
而今蒙古人比大明慘太多了。一些蒙古權貴未必不想這種默契的和平更久一些。好讓他們舔傷口。
不過平安而今以指揮使身份掌管三千騎兵。也算是步步高升。足以鎮守此地。
故而民力近乎枯竭。
沒錯。因為遼東百姓大多都是軍戶,他們的管理權在軍方。是以即便葉旺將這些事情讓黃子澄來管,黃子澄也只能是協助而已。並負責而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移民安置。與農田水利等。
太平鐵廠生產了大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軍事裝備。單單這一項,就為朝廷省下了巨大的成本,也帶來了巨大的戰鬥力提升。但是這些東西,並不能反映在財務報表之中。或者不能直接反映到上面。
此刻,遼東巡撫衙門之中。
馮勝一心想要北伐,自然要在關鍵位置上安插一個自己人。作為先導。長春堡就是一個這樣的位置。
葉旺管理大軍。
「是。」楊士奇說道:「遼東軍戶屯田。估計總收成一百二三十萬石。不過,能徵收上來的餘糧,不超過二十五萬hetubook.com.com石。給各級官員將士發俸祿都不夠。每年需要朝廷補貼十萬石。如果遇見戰事,翻幾個倍也是有的。」
何夕作為巡撫總管一起。
瀋陽鐵廠與撫順煤礦他們原本也直接供應前線的。不管之前的北伐,還是現在的高麗戰場,所用的都是這裏的產物武器。沒有他們,何夕也不敢承諾供應高麗戰場的消耗。
讓何夕不得不下令,今年冬天除卻必要的防衛之外,取消一切任何,讓遼東上下好好休息一個冬天。明年開春之後。再安排不遲。
南京那邊有什麼變化,何夕並不知道。
遼東是消化不了這些麻布的。遼東百姓需要的是厚實保暖的棉布。而麻布雖然不錯。但更適合南方百姓夏天穿。一時間賣不出去,擠壓在手中也很正常。
這也是市場的問題。
不過,何夕作為大明第一個巡撫,這個官職都是新的,下面的官員就隨著何夕來設了。畢竟何夕上面有人。他只需提出架構,提出人名,報給南京,走一道手續就行了。
楊士奇管理財政,並接管遼東木廠。遼東鐵廠。已經旅順,牛庄以及長春堡的貿易事務。
再有就是葛天工,是各方面技術的總負責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
何夕已經焦頭爛額了。
但是何夕不用盤就知道,遼東局面很不好。
楊士奇朗聲說道:「老師都準備好了。」
但是,在何夕看來更重要的是,由瀋陽鐵廠基礎上誕生的機械製造業。
人力就這樣了。
何夕嘆息一聲,說道:「算了。是我失算了。無須給我遮掩。繼續說吧。」
並不是說葛天工精通所有技術門類,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說葛天工管理著遼東整個技術團隊。
葛天工咳嗽一聲,說道:「是我等無能,辜負老師的信任了。」
蒙古人也是需要這種互通有無的。
長春堡的貿易,異軍突起。
他這一問,讓何夕尷尬之極。
紡織機,縫紉機,水輪機。軸承,各種機械配件的產生。極大地支援了其他方面。但是而今雖然紡織廠生產的麻布已經不少了。但是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買家。還沒有成交大買賣。
「這些僅僅夠明年的口糧。不要替別的了。」
不說別的。即便是已經很成熟的太平鐵廠。也才剛剛收支平衡,這還是因為南洋藩國打仗都喜歡用大明的武器。才算是堪堪回本。
朱元璋給何夕全權。
這裏要提一下長春堡。
先
m.hetubook.com.com是北伐,然後又是打高麗,更不要說各種建設,然後,承接移民。甚至一度有一些小亂子。人畢竟不是機器,就是機器超限度使用,那也是要壞的。
楊士奇說道:「遼東收入有這幾項,首先,各產業的收入,收入最多的是遼東木廠,共賣出大木七萬余根,得糧食五十萬石。除此之外,就是旅順,牛庄,長春堡三地的抽分,有銀兩萬余兩,鈔百萬貫,糧食一十三萬石。再有就是海運糧草。今年一年是兩百萬石。不過,戶部說明了。這是高麗的軍糧,不可以用於遼東。」
這裏不用提。
這是馮勝的意思。
是以今年這些剛剛過來的移民,只要建設好自己的房子,貓冬就行了。
「再有就是遼東本地屯田的餘糧了。」
何夕倒是不擔心,這亂子太大。只是死傷一個,也是遼東的損失不是?
「等等。」葉旺劇烈地咳嗽了幾聲,說道:「大人在遼東建了那麼多廠子,為什麼只有遼東木廠有產出。其他地方?尤其是遼東鐵廠怎麼沒有一點出息?」
葉旺最近病得很厲害。
不,不是的。
此刻,何夕在遼東整個架構是。
何夕不得不承認一點。
何夕說道:「開始吧。」
是的。很多事情和-圖-書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工業化是需要持續不斷的資本投入的。特別是對於重工業來說。想要賺錢,想要回本,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太平鐵廠所生產的武器,都是直接劃撥給兵部,由兵部來分配的。如果從這方面來看,太平鐵廠其實也很賺錢的。他將大明軍隊的軍備錢給賺出來了。
而另外大部分人力的來源,就是高麗移民。這些人在藍玉手下吃大苦,受大罪了。一個個驚魂未定,不好好安撫一下,一個不好,就弄出大叛亂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的緣故,已經缺席了很多次會議了。
總之,除卻之前已經理順的木材貿易線,其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更多。
在此之前,長春堡因為貿易鬧出很多事情來。最後還是黃子澄理順之後,開了榷場。甚至蒙古人也不來攻打了。雖然說,糧食,鐵器,依然是禁止出關。但是其他東西還是能交易的。
而瀋陽鐵廠的情況,與太平鐵廠又不一樣了。
這裏還要提一嘴。駐紮長春堡的已經是平安。
雖然說東北荒涼,但是也不至於沒有一個人。人其實還不少的。大多都在大明與殘元之間來回搖擺騎牆而已。本來是小規模貿易。但是深山老林之中皮毛才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