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只手托出新日月
第三十八章 味道
何夕說道:「你真想在我身邊做事?那就先改個稱呼。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的道理,你應該知道。」
於是,朱雄英一瘸一拐的來到造船廠。直接攔住了何夕,說道:「姑父,你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這一點就不好說什麼了。
似乎何夕聞的時間長了。也不覺得這個味道有多難以接受了。只是他的鼻子還無時無刻的提醒著他,它不喜歡這個。
何夕雖然來到古代,但在伙食上,並沒有受到多少苦。總體上說錦衣玉食,是有些過分了。但是除卻一些特色的事務,比如油炸食品,飲料,還有一些科技與狠活之外,他想吃什麼。就會有什麼。特別是後世已經禁止捕獵的山珍海味,更是吃了一個遍,特別是在遼東,東北虎都吃了好幾頭了。如果放在後世,早就上法制頻道了。
這個官員連忙說道:「味道是有一點不好聞,但是吃完全是沒有問題。真的沒有問題的。這幾日給下面發的都是鹹魚飯,都沒有說什麼。」
朱雄英遠遠的聞見了,強忍著噁心,但是越走越近,這個味道就越濃。朱雄英忍不住說道:「這是什麼味道?」
朱雄英看著何夕,頓時感受
www.hetubook.com.com
到一股無形的壓力,立即說道:「沒有問題。」只是如此一來,這鹹魚的價值,是決計高不了的。
何夕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個官員。這個官員臉色蒼白。不過何夕並沒有追究。何夕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都是抓數字。畢竟數字是不會騙人的。即便用人用數字來騙人,也很容易拆穿的。
畢竟小孩子總是想當大人。而大人都想做孩子。
只是何夕知道,很多人都是看著何夕的臉色做事的。何夕對於很多事務,何夕的喜歡與不喜歡,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整個遼東的風向標。鹹魚好吃不好吃,好聞不好聞,並不重要。但能不能吃,卻是很重要的。
何夕轉過身來,淡淡的看著他。說道:「怎麼你不願意?」
雖然何夕對下面的官員管得比較嚴格,在加上何夕的威信,並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所以遼東官員不敢說沒有人敢貪污,但是絕對沒有大貪污犯的。但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卻不是何夕能改變的。
這個官員一愣,一時間不知道該說吃過,還是沒有吃過。猶豫了一陣子,才說道:「吃過。」
官員對百姓的和圖書威信,是後世無法想象的。
剛剛回到何夕問題的官員,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就是鹹魚的味道。」
雖然朱雄英也知道,何夕是為他好。他此刻好好休息幾日,等傷口好了。下一次騎馬,就不會那麼疼了。但是朱雄英這個年紀,這個生長環境,正是最中二的時代,覺得整個天下就我最厲害那種。
他覺得何夕將他當小孩子來糊弄。
何夕此言一出。身後很多人聞之色變。朱雄英立即說道:「吃這個——」他滿臉的不情願就要溢出來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身邊官員說道:「大人,雖然說從南方請來一些人手,但是很多魚都沒有處理過,各種原因,有很多魚都壞了。」
有人說某些人臭腳丫子的味道,就好像是鹹魚味一般。大概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這種半大不小的孩子,更是想讓別人當自己是大人。
何夕點點頭,說道:「入列。」
朱雄英立即努力站直了,忍著疼痛,躬身行禮,說道:「下官參見大人。」
遼東本來就是文化荒漠。人才稀少。增加了大量用人需求。何夕真要是吃毛求疵,下面就沒有做事的人了。
他決計不能接www.hetubook•com•com受這種好意。
不過,這也正常。
那真是父母官。
何夕淡淡的說道:「具體多少?給我數字。不要說什麼很多,很少這類話。」
何夕說道:「我沒有騙你,只是我的事情很多很多,從來沒有閑著的時候。」
何夕也沒有在意,保持勻速前進,對身邊的人說道:「第一批鹹魚,出現什麼問題嗎?」
不過,這都是在趕工。不僅僅這個在趕工,相距幾十里的鹽場也是剛剛建成的。有鹽用就不錯了。
何夕心中暗道:「看來遼東的官學,要提上日程了。」
掌握自己政務的關鍵數據,這是何夕對自己下屬的要求。
完全說是臭味,那是不對的。但說沒有臭味,更是不對的。是臭味與腥味的結合,再加上海洋的味道,與鹹味一起,就有了這種層次非常豐富,讓人一聞,就覺得噁心的味道。
只是朱雄英並不能理解何夕的苦衷。
何夕走進晾曬鹹魚的地方,與第一線的百姓,交談。並看看剛剛生產出來的海鹽。這些海鹽並不是精鹽,而是粗鹽,何夕甚至能看到裏面的沙土,從這鹽上面,就能看出這鹹魚的味道了。
這種味道怎麼說啊?
何夕站在高處,和-圖-書看著海岸上,一排排,一眼看不道邊的架子,這架子上掛著一串串的鹹魚,都是進行了很簡單的處理。也就是將魚肚子剝開,將內臟取出來,然後裹上鹽巴,掛在這裏受風吹日晒。數日之後,就好了。
所以他完全有資本,不吃這些人東西,即便想吃魚,在海邊,新鮮的海魚多的是,為什麼要吃這些臭魚乾啊。
忽然之間,一股奇特的味道飄了過來。
何夕說道:「今天中午,就吃這個了。」
何夕一看,就知道這個官員沒有吃過。
不過何夕並不在乎他的鼻子喜歡不喜歡,他問道:「你吃過嗎?」
朱雄英頓時咬牙切齒,覺得何夕又是在糊弄他。
看似要求不高,其實不低。
當然了,高麗一國的人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一些死忠於高麗,完全不與大明合作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少數的。
此刻的遼東還沒有一座像樣的學校。但是,已經有了建立學校的基本條件,足夠的書籍,特別是將高麗一國的典籍,收颳了大半。高麗的人才也收颳了很多。
這個官員額頭見汗,說道:「大概五成左右。」
朱雄英立即站在何夕身後,其實何夕身後有很多隨https://www.hetubook.com.com員。有些還是官身。按理來說,朱雄英如果真是新來的,應該站在後面。但是,朱雄英站在何夕身後,其他人立即順延一位,沒有一個人敢廢話。
朱雄英說道:「那你應該帶著我。你不是讓我跟在你身邊做事。」
大量識字,並精通儒學的人,不管放在什麼地方,都是人才。
何夕說道:「那就好。」
最少,遼東大部分官員,在何夕看來,是不合格的。但也沒有辦法。大明人才匱乏,不是一天兩天的。即便南京國子監,以每年千餘人畢業的速度。也不足以填滿整個大明。
而且而今情況,對高麗遺民,也不能一唯用強壓手段,反正高麗已經亡國了。連高麗小朝廷也不在了。似乎也該改變一些手腕了。
更何況,何夕對遼東管理,與大明原本的管理制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太精細了。又多了很多官員需要。
何夕其實也忍得很辛苦。
所以對於這個味道,他也受不了。
他到底是年輕身體好,雖然昨日疼的雙腿都不能行走了。但是第二天依然沒有睡多長時間。很快就起來。只是他起來一看,整個院落都空蕩蕩的。隨即一打聽,何夕已經帶著隨員是視察了。
這種糧食補充,對遼東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