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崩地坼回龍御
第七十四章 申國公入局
申國公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我明白。不在其位,不當其政。」
或許,這個時代很多人,欲求豪門之狗而不可得。但是何夕內心之中,還是一個現代人。內心之中,其實有一根傲骨,如果他在張友直的位置上,決計不可能向任何權貴低頭。
申國公說道:「無他,只是覺得有一個人,比較有意思罷了。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在戰場上是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楊震這樣的好手,我身邊好多人都羡慕無比。」
但是皇帝尚且做不得快意事,何況何夕。
申國公沉思片刻,舉起手中的酒杯,說道:「固所願耳,只是,朝廷規定官員不得在本地經商?這——」
財政上並沒有那麼迫切的希望。
楊震雖然經商,但本質上,是士人,而不是商人。在思考問題上,並不是商人的思維,而是士人的思維。
從那剛剛的徵稅成本來說,而今在北京這裏,之所以徵稅成本這麼低,那是因為,銀行銀票這個體系,已經將很多經營行為都摸清楚了。所以查稅,是很容易查的。
畢竟,何夕是來與申國公合作的。他需要申國公的影響力,https://www•hetubook.com.com畢竟申國公下場了,接下來其他勛貴下場,也就容易多了。有了這麼多勛貴支持,在權力場上,何夕就有底氣了。
就好像現在,何夕在北京建立新規則的時候,給申國公提出要徵收,申國公並不覺得不對,甚至還很贊同。為什麼?因為申國公還不知道用這個辦法,能賺多少錢。所以,他現在能夠在一個中立的範圍之內,去思考去決斷。而海上局面不一樣,大家已經賺錢,朝廷再想去硬分一杯羹,自然是很討人厭的。
甚至,何夕揣測朱元璋而今對勛貴們沒有下手的原因,第一是,朱元璋吸取了歷史上的教訓,因為他殺勛貴太狠,反而有了後遺症,所以該壓制要壓制,卻下手輕了。第二,就是朱元璋覺得,何夕需要這些人的支持。
申國公府有沒有這樣的人?申國公自己都不知道,他才不去管府中管家的人才儲備的。他更喜歡用現成的。在市場上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人,比如張友直。
何夕說道:「好,過幾日,我就讓他去國公府上一趟。」
不可能。
何夕說道:「海上的事情,管我何事?」
這也很正常。
和_圖_書而且,何夕對海上經營也是自己的想法,反正而今大明朝廷雖然財政還比較緊張,但是那是要與誰比,如果崇禎能有這樣的財政狀況,都能幸福的豬叫出來。
何夕送申國公出府之後,心中感慨道:「這也算是一個好開始了。」
值得託付申國公府的生意。
權貴們從不將下面的人當人。
或者說,在申國公看來,張友直其實並沒有拒絕自己的能力。
何夕也想看看這大明的商人,是什麼樣的。也好針對布置,畢竟在何夕看來,權貴資本,僅僅是開始,卻不是未來。
而定好規矩之後執行,即便將來發現要分出一筆錢之後,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
從海關賦稅上,已經抽了一層。再想辦法從這裏面徵稅,且不說,徵收賦稅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單單說,政治上的影響力,就得不償失。
畢竟,勛貴集團是被朱元璋壓制的。
何夕說道:「那就見見吧。」
楊震說道:「大人,張友直這一段時間,一直求見,我都給攔下來了。這一次是不是要見見。」
可以說,第一代勛貴們,從血火之中廝殺出來,這種意思並不強烈。畢竟,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一些內里的東西,是不會改變hetubook.com.com的。但是申國公這樣的二代勛貴們,從小錦衣玉食,而且,明朝勛貴們受到元朝權貴很多影響。
申國公沉思片刻,說道:「何大人,難道海上這些多商號,也是要徵稅的嗎?」
生意做得好壞,無非是權力變現的容易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權力本身。讓他們自己去操持生意,甚至如何夕這般深入自己家生意的權貴,都很少了。
也是何夕覺得自己對不起張友直,否則這一件事情,交代給楊震去辦就行了。何夕也想與這個時代的商人好好聊聊。說實話,何夕還真沒有見過這個時代的商人是什麼樣的。
對於申國公來說,他決定插手這一件事情,最方便的辦法,並不是直接派人重新組建商號,他不耐煩這一件事情。而且,以申國公也沒有多少心力去操持生意。
這也是何夕一直以來的做法,儘可能做加法。而且不是分蛋糕。
何夕說道:「申國公,這一局,可有意乎?」
只是而今,何夕答應見申國公,讓張友直去國公府見他。從本質上,就是讓張友直去給申國公府當狗,當白手套。
即便現在銀票什麼的,也未必是這些商號所使用的主要貨幣,更不要說,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些海上經商的一個個都是豪強。大明朝廷的力量,也是需要依靠這些海商們去執行的。
看似在朝廷大事上,一點話語權都沒有,但其實,他們的話語權是被朱元璋強行壓制的。朱元璋一旦不在了,真正有話語權的是他們才對,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朱元璋對勛貴大下殺手的原因。
當奴才,當奴婢。
何夕聽申國公的話,立即品出了申國公心思。他心中有一些不舒服。
對申國公來說,重要的是選對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何夕拉這些人下場,是在救他們的性命。
人是社會性動物,整個社會對每一個人都好像是羅網一般,不管在羅網的哪一個位置上,都要被羅網的限制,即便是盤踞在羅網正中央的皇帝也是一樣的。
但是可能嗎?
何夕聽了哈哈一笑,說道:「如果申國公不願意也就算了,何必如此搪塞我啊?」
畢竟對權貴們來說,生意不過是權力變現的一種途徑而已。
人對失去的比得到的更敏感。
申國公說道:「不錯。」
是可以放一放。
在申國公看來,張友直本身的意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友直身後的人。也就是何夕同意與否。
何夕聽得不舒服,但卻沒有想過去糾正申https://m.hetubook.com.com國公,
何夕每日公務繁忙,張友直對何夕來說,就是隨手投下一枚棋子,一個被何夕放在風口上的豬,對何夕來說,並不重要。張友直賺了錢,引了勛貴入局。張友直對於何夕已經沒有用處了。見他做什麼?
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
大部分明朝勛貴們,都是泥腿子出身。該怎麼享受,只能看別人。別人是誰?自然是前元的權貴們。而蒙古人是有很重的奴隸思想的。這些二代勛貴們,自然受到影響了。
國家的好處未必是自己的好處,申國公雖然覺得這一件事情,對大明朝廷是很好的。但是他依然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對海上諸多商號徵稅,何夕估計,能再多徵收個幾百萬兩。
申國公說的對,大明朝廷是有這個規定,大明官員不得在任官地置產業等規定。但是這是對一般人來說,其實大部分官員真要辦,是有辦法規避的。更不要說,申國公這樣的身份,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錯誤,一些小問題,根本不算什麼。
申國公說道:「那就多謝何兄了。」
何夕說道:「你說的是張友直?」
但是南洋這些商號,成長的時候,可還沒有銀票。
何夕偏偏不能幫助張友直,反而要幫申國公壓制張友直,這讓何夕內心之中很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