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六龍回日起煙塵 第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

第七卷 六龍回日起煙塵

第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

而農業生產的特性,也就農忙的存在。根本不存在借農具的可能。
放在青苗貸上。
何夕說道:「那好,我的意思就是,今後朝廷清丈土地,確定基本農田的不可分割。」
畢竟經營土地不僅僅需要人力。
雖然說何夕已經開發出很的農業機械,這些機械,還是需要人力驅動,但已經讓人的勞動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但是農民置辦這些東西,也是要用錢的。
更重要的是,將整個土地體系資本化,商業化了。
將朝廷面對每一個農戶的收稅,變成了朝廷對一個個公司收稅,成本自然降低了。朝廷對農業的扶持政策,比如青苗費,也可以直接投入其中了。
關乎到自己的實際利益的時候,老百姓都會變成了刁民。很多時候根本不會說理。
何夕說道:「之所以如此,就是讓這一片土地成立公司,從此之後,朝廷直接從這些公司徵收賦稅,而貸款什麼的,也以這些公司為主體,也就好辦多了。而對於一些人家,想要穩定,只需這些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就行了,可以吃分紅。」
對於何夕所言的遼東有,海外有,劉璟並不奇怪。畢竟何夕一直鼓吹海外和-圖-書擴張。劉璟並不奇怪。他甚至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成為何夕這種想法的擁護者了。
大規模推廣這樣的模式,讓勞動力從農業部門抽出來。還能不降低農業生產效率。更是為將來大明的海外擴張,帶來無窮的力量。,
大量勞動力投入到無效的結果之中。
雖然說著一下子是解除不了的,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農業公司的員工與地主的佃戶相差不會太大的。但是時間長了,可就不一樣了。畢竟而今在法律意義上是不一樣的。
何夕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將土地經營的方式改變。
何夕說道:「首先放青苗款的是銀行,不是官府。其次青苗款是要有抵押。」
何夕說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將土地進行一個簡單整理。你在遼東經營多年,而今有足夠的新工具,維持多大面積的土地最方便經營,成本最低。」
那這個就推行不下去。
他其實並不在乎很多人在土地上獲取收益。但問題是,原本佃戶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人身依附關係。佃戶與農奴相差不大,更不要說。單個農戶的能力太小了。只能精耕細作,從hetubook.com.com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因為對於中國農民來說,不用盡一切辦法,非法的合法的乃至暴力,是不會放棄自己的土地的。並不說,土地兼并之中,完全沒有合法的。但是規模一大,非法的帶血就多了起來。
何夕說道:「我現在還在乎什麼惡名不惡名的?青苗法的惡名也好,善名也罷,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在我看來,青苗法之所以失敗,並不是立法本意好與壞,而是執行出了問題。」
劉璟說道:「以土地為抵押?這不好辦吧。」
貸款給農民,讓百姓渡過難關。這就是王安石所謂的青苗法。只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讓新法惡名昭彰。劉璟一聽就知道何夕說的是什麼。
劉璟搖搖頭說道:「老百姓恐怕沒有那麼多想法了。」
後世農村還是很多網路貸款的禁區,這個時代的民風只有更加彪悍。
何夕說道:「自然是合股經營了。」
在此之前的擴展,說是為大明的犁尋找土地,並不正確。因為無論外面有多少土地,也不能落在大明百姓手中,但而今這種改革之後,卻變成了可能。
畢竟,他在遼東和-圖-書看到那麼多能夠開墾的土地,看著這些土地荒者,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感覺自己在犯罪。而各地百姓根本不想外遷,這也是他頭疼的事情。
劉璟沉思了好一陣子,說道:「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想過。但是我想來應該在一百多畝到兩百畝之間。各地情況不一樣,也要具體分析。如果再加上幾頭大牲口。會更多的。」
但問題是,這種投入產出比太小了。也就是所謂內卷。
劉璟說道:「你的意思是?」
而轉變模式之後,成為農業公司之後,第一人身依附關係解除了。
他有些不太明白。
劉璟更迷茫的問道:「這有什麼意義嗎?而且大部分百姓都沒有那麼多土地吧。」
只是他不明白,幾家一起有什麼什麼意思?
還有其他種種好處。但是最大的好處就是將勞動力從土地上抽出來,為工業發展提高力量。
何夕說道:「現在沒有,將來可以有。家鄉沒有,但是遼東有,東北有,海外有。而且即便一家沒有,可以幾家一起有。」
其次,一塊土地數百畝,就由足夠的能力進行多種多樣的經營,獲得利潤要比一小塊土地上精耕細作要得到的更多。m.hetubook.com.com
畢竟你忙的時候,別人也忙。
一家人十幾口人,男女都有。藉助這些先進的工具,能耕種多少土地。
何夕說道:「土地兼并,最大的問題是農業生產的風險,遇見荒年,百姓無法生存,只能賤賣土地,從而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如果銀行為百姓貸款——」
因為劉璟在遼東做的事情,就開荒屯墾,遼東的土地雖然不是無邊無際的。與劉璟手中的人力物力相比,就好像是無邊無際的。
你讓不讓下面有強制的能力。如果有的,銀行一定會成為土地兼并的主力,很多地主都與銀行的某些人合作藉助青苗法來進行土地兼并,不讓下面有這樣強制的權力。
只是比例問題而已。
為什麼說土地兼并是巧取豪奪。
而且劉璟也知道,其實很多地方也有大片荒地的。別的不說,就河北地區就有很大的開荒潛力的。
特別是農民團結在一起的,敢收他們的地,他們就敢殺人,搞出民變來,而這種民變,在封建王朝什麼時候都有,即便所謂太平盛世,一年也有不知道多少次。
工具是不缺的。畢竟有瀋陽鐵廠在。
劉璟說道:「幾家一起有?」
工業需要人,軍隊需要和-圖-書人。但是人從什麼地方來啊?只能從農業上來。但是怎麼從農業上來,也是一個技術問題。畢竟而今糧食生產也是問題。
這種局面之下,劉璟必須儘可能發揮出人力的效力。
劉璟很明白,土地對於百姓意味著什麼。貸款還不上,就要收他們的土地,看上去是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執行起來是非常難的。
何夕說道:「也就是說,今後的土地買賣,必須說一整片土地,幾百畝一起買賣,而不是幾畝幾畝的零敲碎打。」
劉璟說道:「你細細說說,你準備怎麼樣推進青苗法。」
何夕也意思到這一點了。
合股經營自然不是什麼新東西,但是在土地上合股經營,在劉璟看來太麻煩了。
「青苗法?」劉璟打斷何夕的話,說道:「你要重啟青苗法,你可知道青苗法有多少惡名。」
工業發展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
隨著戰事的發展,各地都需要人力物力。
更不要說,朝廷稅收成本也降低了。
這一件事情,問別人肯定不知道。但是問劉璟一定知道。
從此可以用商業資本的邏輯來理解與解釋中國土地問題了。更是對士紳特權的釜底抽薪,這一步只要能夠完成,大明就再也回不到過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