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九十章 雙雄會

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九十章 雙雄會

當然了,這數萬人自然不是帖木兒的人。是蒙古人。
說實話,蒙古人已經將火炮帶到了西方,而在幾十年後,西方將產出號稱巨炮的拜占庭大炮。讓拜占庭成為了歷史。帖木兒也不是沒有見過大炮。
特別是火炮。
燕王還是問題更多。因為燕王在西域立足的時間太短了。看似狂飆突進的擴張。奈何西域草原,不是中原,中原地區,即便是無險可守。很多地方也是有城池的。
只是總體上來說。
燕王只能能忍受如此局面。只是與帖木兒對攻,也是燕王難以忍受的。
比如向西征戰,比如征服印度等等。
死了數萬蒙古壯丁之後,帖木兒不得不承認,這小小一座庭州,就是一座鐵城。
只是西域的特殊情況,讓他們的戰鬥與中原的戰鬥不一樣了。
經過了一年的醞釀。
這種的征服,自然在帖木兒身後土崩瓦解。
帖木兒東征其實並沒有下多大的決心。他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大的戰事。甚至覺得今年就能結束,結束之後,他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的。
但是西域上卻不一樣。
讓帖木兒感到十分驚奇。
帖木兒沉默良久說道:「智慧在東方,吾當必生求索啊。今和圖書後向東進攻,才是我方向。」
雖然後果很可能在幾十年後才能顯現出來。
真正讓庭州成為一座堅城的是庭州的武器。火銃,火炮大規模使用。
所以漢人核心是不能損失太多的。
畢竟,他來這裡是救援察哈台汗國,是為小弟出頭。本質上,並沒有準備與燕王血戰到底。
畢竟,他身後的帝國並不是大明,他來之前,也沒有想過進行一場,長達數年的圍城戰,故而,打到這裏,他已經準備尋求體面的結束了。
帖木兒也不可能維持數萬大軍持續攻打庭州的。
就是東方。
進攻的時候,可以狂飆突進。但別人進攻你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易攻難守之地。
燕王看來,他部下之中,由燕王三衛擴建出來的精銳騎兵,對陣這些人,他未必怕了。但是他不能消耗太多。這也是燕國的國情。燕王的統治核心,就是燕王與下面的燕王三衛出身的將領。外面是與他們有聯姻的蒙古人。最外面就是普通蒙古人。
不要看燕王如何對蒙古人好。但是本質上,燕王信任的只有自己人。燕王三衛就是自己人。這些人死傷太多了。燕王自己不擔心,只要他活著下面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沒有敢放肆。但是將來就不好說了。
即便與燕王漢騎對沖,也能打滿十幾回合,死戰不退。
這裡在,燕王的勢力還能分佈在南北兩疆,這裏不在,南疆地區就不是燕王所有了。
不管是不是蒙古人。
只是在用盡權利擴大自己的權勢。帖木兒的戰爭甚至有幾分封建時期的征服戰爭一樣,他所需要的不過是將對手給打服而已。讓他們想自己貢獻兵馬錢財供自己征戰。
哈密吐魯番一帶,估計就會紛紛投降。就好像他們投降燕王一樣。
其實仗打到這裏,帖木兒已經預感到這一場戰事大概要敗了。
是的。燕王為了獲得蒙古人的支持,在很多事情對蒙古人妥協。比如燕王穿蒙古人的衣服,摔跤,家中男丁都與蒙古人聯姻的。但是燕王決計沒有想過讓燕國成為一個蒙古人的國家,他必須是漢人國家。
真要說起來,帖木兒的確是身經百戰。要比燕王厲害多了。他對戰場嗅覺品讀也在燕王之上,他雖然不知道燕王的行動,但是久攻不克,帖木兒已經知道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燕王將燕王三衛折在這裏,即便打贏了帖木兒,https://m.hetubook.com.com也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
只是帖木兒此刻才感受到自己的前進方向。
而讓成為這一座鐵城的根本,不在於城池多高大。
這一件事情如此重要,以至於燕王不敢將這一件事情交給其他人。因為這關係到燕國的生死。
他的聲音沙啞之極,就好像兩塊鐵片在摩擦。說道:「諸位,與我痛飲胡虜血。」
在這一座城池之下,死傷超過數萬。
帖木兒騎在戰馬之上,驅動戰馬,細細看著地面上的炮彈。隨即抬起頭來,看著群山背影之下,有一座城池,在天山襯托之下,看起來是如此之渺小。
燕王還好。他重建了庭州城。雖然這庭州城,在規模上不過一縣城,甚至比漢唐時期的城池都要小一些。但是將大軍輜重全部裝在其中,更是卡住了南北交通的要道。
「是。」同樣沙啞的聲音回答道。
燕王與帖木兒戰事正式打響。
在燕王看來,這些人就是死士,打起仗來那是相當不要命的存在。
燕王親自領兵,他帶著丘福等將領,這些人也算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全部是燕王三衛的老人。而張玉留下守庭州城。
燕王一提韁繩說道:「好。」
庭州並不和_圖_書高大。不過是臨時修建的。甚至放在中原也未必能稱作城池。而且庭州城防也並不完備。連護城河都沒有,只有幾道深深的壕溝而已。
於是,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
燕王在其中艱難跋涉。渾身沙土,嘴唇龜裂,與尋常士卒並沒有什麼區別。
「殿下,找到了。就在五十裡外,就是帖木兒的後勤大營。」丘福也是滿臉黃沙。幾乎是從沙土之中衝出來的。
帖木兒雖然是蒙古人,但是他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或者說,他是穆斯林。他不會將這裏信奉黃教,或者說長生天的蒙古人當做同胞的。而且戰時攻城,讓當地百姓填溝壑,也是蒙古人的習慣。
或者是瓦刺人。是當地草原各部。帖木兒到了庭州城下,第一次進攻損失慘重之後,他立即醒悟,就不再繼續進攻了。而是下令將周圍的百姓全部抓過來。
帖木兒數十萬騎兵與燕王十幾萬步騎,沿著天山南北激戰。
燕王的籌劃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而帖木兒也覺得自己面臨生平最危險的問題。
他們裝備的全部是鎖子甲,外面再有皮甲,作戰的時候,是相當的輕便。而且都是能征善戰的老手,殺人不眨眼的那種。最讓燕王感到棘手的事情,就和*圖*書是這裏面還有一些非常狂熱的穆斯林。
燕王與帖木兒交手數次,對於帖木兒騎兵實力也是很了解的。一句話形容,那就是鐵騎。
於是,即便再多兵馬,也只能分成數路,或鎮守後路,或者管理地方。總之能聚集起來交戰的大軍,不過數萬而已。
數千騎兵在沙漠之中進軍。
只是燕王怎麼可能與帖木兒達成和議?
但是而今庭州的火力密度,卻讓帖木兒有些驚恐。
雪山摩天,黃沙漫地。
幾十萬大軍展開鏖戰,根本不可能,因為後勤根本補給不了。幾十萬大軍,最少需要同等數量的民夫才能上戰場。而在西域,這麼多兵馬根本不可能聚集。
燕王思來想去,下定了決心,他遠涉沙漠。行別人不能行之地,走別人不能走的路,為的就是斷帖木兒的後援。畢竟沒有中亞地區遠遠不斷的後勤支持。
一定要征服東方。
而北疆也很難站住腳跟。
燕王是這樣,帖木兒也是這樣。
中亞作為文明的十字路口,帖木兒有太多的方向可以選擇了。也正因為有太多的方向可以選擇,他每一次進攻,都很難徹底打敗一個對手。
帖木兒已經到了幾十天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