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一百零九章 敲定大交易
燕王淡然的說道:「在我?」
何夕送燕王離開,但是對何夕來說,燕王的事情辦完了。僅僅代表著完成了一項大任務,並不代表著很多事情都了結了。
因為這個局面,並不是燕王有意如此,而是自然稟賦造成的。
而今的燕國已經是雙頭政治了。
這樣的局面在燕王這裏還好說,無論誰在東邊,他都能壓服。但是他將來不在了,世子繼位,就能壓服嗎?再加上朝廷在,到時候,燕國一分為二都有可能。
如果可以,燕王是斷然不願意將他經營很久的嫩江流域給朝廷的。
燕王說道:「不,北京到西域的鐵路,不是你們應該修的嗎?那只是附加條件,我要的是燕國境內的鐵路。」
因為燕國不可能在漠北駐紮大軍,太消耗國力了。而大明在漠南,在東北的人口密度與經濟實力,天然決定了。優勢在大明。不在燕國。
何夕其實也表示了,這一件事情可以談,但是單單憑藉燕王在這一場大戰之中的籌碼是不行的。
難以承受兼顧雙方的職能。
燕王淡然說道:「你想要什麼?」
燕王說道:「自然是要鐵路。還有自主生產蒸汽機的工廠,全部折價在其中,這hetubook.com.com一件事情,你之前就已經答應我了。」
但是不行。
燕王也沒有在這裏多留,無他,帖木兒在側,燕王不敢離開西域太久,張玉也是良將,但是張玉畢竟不是燕王,在很多事情上,是不能代表燕王決斷的。
甚至燕王覺得,將來一統天下,這朝廷也只會在北京。
先開價,就等於先露出底牌了。
何夕與燕王將這些大關節商量完之後,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他們的事情。自然由他們手下官僚談其中細節,對燕王嫩江那邊的產業進行估價,並對燕王所想要的鐵路進行估價,然後討價還價。
燕國東西萬里。漠北能夠耕種的地方太少了。難以耕種的地方,即便是因為畜牧業發展,能承載更多人口,但是也是有上限的。
甚至在這裏都談不完,要談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最終定稿。
說到底有幾百萬人。雖然而今多婦孺,因為壯丁相當一部分在西域為燕王征戰。
這樣的地方給封國真的合適嗎?
堵的地方就是鐵路,在鐵路上一定要獨立自主的權力,燕國一定要有鐵路,而燕國的鐵路經營權一定是自己的。而放的地方,就是放棄對東北m.hetubook.com.com地區的影響。
第二,也就是之前的理論,大明封國只是在朝廷控制範圍之外封國,而如果大明朝廷在南京,嫩江流域的確是鞭長莫及的地方。但是而今的朝廷在北京。
而燕王提出來,卻讓何夕實在心動。
畢竟時代不一樣了。燕國雖然有遊牧帝國的疆域,但是本質上燕王的政權並不是一個遊牧帝國。
可以說一旦燕國從東北撤出,燕國雖然還有漠北地區,但是漠北地區本質就會成為大明與燕國的緩衝區。這是漠北地區的經濟人口等自然稟賦決定的。
何夕聽燕王這麼一說,也大吃一驚。他也陷入沉吟之中了。
何夕一聽,不由搖搖頭。他明白燕王的算計。
如果沒有鐵路也行。
只是世界上讓人不舒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很多事情要忍。
甚至燕國在朝廷主持之下,一分為二,還是好結果,如果兄弟相殘,禍起蕭牆,可就不好了。
一時間,雙方陷入沉默。
一方面是西域,以燕王為首,另外就是嫩江平原地區,由燕王妃執政,而這樣的局面能夠改變嗎?
燕王這個想法,讓何夕難以拒絕。
「至於你想的廠子,只要西域通了火車和_圖_書,立即送到,否則四哥自己派人去北京拉設備也行。」
而西域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填充,燕王不要說與帖木兒決戰,就是守下來都很難。
因為地理原因,雙方難以聯繫。就只能形成這個局面。
何夕說道:「北京到西域的鐵路?」
燕王當成支持北京的條件就有這個。不過一直拖著沒有兌現。
何夕說道:「我現在只想要南京而已。」
西域最缺少什麼?缺少人口。
燕王沉思片刻,說道:「玉門關外的鐵路暫時不修也可以。至於廠子我會記在心上的。」
玉門關外到哈密這一段鐵路是聯繫西域與中原的交通要道,對中原很重要,對西域更重要,那是西域門戶之地,燕王想要斬斷大明對西域的影響力。最好就是不要這一條鐵路。
燕王在關外的存在,實在是何夕覺得不舒服,直接威脅北京。
燕王也明白這一件事情。
所以,燕王這個想法,是思忖了很久。
時間在何夕這邊。
太荒涼了。
這個問題,並不是核心的主要的問題。
最少西北的亂局,需要何夕親自釐定,才能真正的安堵地方。不像而今亂糟糟的。
而且,燕國在嫩江的經營也是花了很大力氣。
燕王只是在蘭州與何夕,梅殷等一些故人大宴一場,然後就離開蘭州了。
何夕說道:「看四哥開出什麼價碼,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不是。」
強弱如此,燕王只能先出價。說道:「而今局面我估計要常年在西域了,燕王府哪裡的家當,恐怕顧不得了。願意奉還朝廷。不過,這些東西,單單換一個鐵路經營權決計不行。」
但是從大明遷徙人口並不容易,因為這個時代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不要說朝廷不會願意燕王大規模遷徙人口,即便是朝廷同意,大部分大明人都不會想去國外,即便想去,這些人也不會想起西北。
燕王想等何夕開價,何夕卻穩如泰山。
最少何夕任內,沒有謀求對燕國這一塊區域動手的意圖。
但是有了鐵路,北京距離嫩江真的很遠嗎?
何夕也看出來,本質上燕王還是對北京的實力有些畏懼了。所以才想辦法減輕與北京的矛盾,在處理的方式上,有堵有放。
燕王不過是說說而已。
如果有幾百萬口填西域,再加上西域原本的人口,想來也遠遠不到一千m.hetubook.com.com萬。但是足夠支撐燕王與帖木兒狠狠大戰一場,並且可以對西域土地大規模開墾。
燕國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西域國家。對大明邊界線的威脅後撤千余里。
至於轉運不便,反正之前幾千里都能走,而今不過幾百里的路程,已經省了好大的功夫,還有是不行的。
人口難以從外面找,那只有內部挖潛了。
雖然說燕王手中的實力能夠影響到南北之戰,但是北京大勢已成,即便燕王加入南京陣營之中,何夕也不覺得難以應對。無非多打幾年而已。
何夕沉思片刻說道:「四哥除卻鐵路經營權還想要什麼?」
燕國之中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就是嫩江這裏了,雖然與中原的人口密度根本沒有辦法比。但是也相當不錯了。
第三也是西域的現實需要。
一方面是燕國內部的困難。
在燕王看來是不能的。
何夕說道;「好,這一件事情,我答應了。但是有一件事情,要先說在前面,那就是西域很多地方是不好修鐵路的,比如玉門關有很多沙漠。沙塵暴四兄也見識過了,在這些地方修鐵路,恐怕將來會被沙子給淹沒了。最後沒有辦法完工,四哥不要怪我。」
雖然還是邊荒之地,但並不是荒無人煙的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