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耿炳文吐血

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耿炳文吐血

此刻的耿炳文正在艱難的阻擋瞿能的進攻,聽到宋晟投降的消息,先是不敢相信,後來不得不信,一口老血都噴出來,差點要了跟耿炳文的命。
他如果在軍校任職,將自己家的子嗣都安排進去,將來再軍中也有影響力。再加上子嗣在軍校長大,與軍中最傑出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誰在乎祖輩的恩怨,只會以為自己一家人。
宋晟一叛,關中局面崩盤已經成為定局了。
宋晟的軍隊,自然增加了大量的火器,宋晟自己也仿照新軍更新了很多操練辦法,與作戰準則。但是本質上還是舊軍的底子,或者能說是半新軍,但是決計不能說是新軍。
這對他的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傷害。他只是擔心影響軍心士氣,一直強撐著而已。
對於這個結果他也是很高興的。
他本來就年紀大了,這樣的鏖戰,幾天不合眼,年輕人都撐不住。要知道對面,他要對抗的不僅僅是瞿能這個年輕人,還有一個參謀團,這是一個團隊的。
這些人都要考慮很多事情,最少自己的親族,自己在朝廷之中的影響力,子嗣的未來等等。
這是避免何夕與朱雄英的衝突。也是何夕不得不承認的和_圖_書事情,他在朝廷權謀上,差一點東西,少了一點陰狠毒辣。
唯一的問題是,行軍太快了。將大量後勤物資丟在後面了。
「而且,宋將軍不會以為天下間動搖的人,僅僅宋將軍你吧。先來者賞,後來的人可就——」
宋晟一聽,頓時如醍醐灌頂。
宋晟說道:「我要這軍校有什麼用處?」
大軍一路南下,簡直如行軍一樣根本沒有遇見什麼阻礙。
趙宗壽說道:「宋將軍想以今日投誠之功,在軍中有地位是很難的事情,畢竟各方面得勝的將軍,還要安排人的。我如果給將軍說更多的,那是在騙你。將來兌現不了,將軍能奈何我?我之所以與將軍實話實說,就是想交給朋友,將來也好相處。將軍切莫小看這軍校校長之位,將來天下的將校都會出自軍校,而今軍中乏人,軍校才空缺很多位置。將軍才有選擇的餘地。」
一路上後勤運輸很是艱難。
朱元璋對勛貴大開殺戒,但是對這些人卻是加以籠絡,甚至可以說有這些人在,朱元璋才敢殺了這麼多功臣,天下不出什麼的亂子。這些人才是朱元璋的基本盤。
耿炳文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和圖書前線的戰鬥讓這個七十歲的老者吃不消了。
這就要說何夕的第二個目的。
讓他承受不住的,是宋晟這個人。
而今的軍隊,除卻少部分之外,何夕的影響力是巨大的。而降將過多,將影響何夕對軍隊的控制這一點,之前也說過了。所以何夕寧可讓戰場上多打一些,也不願意將戰場放在戰後的朝廷之上。
趙宗壽沒有說什麼。但是好像什麼都說了。
其實趙宗壽想要開出更多的價碼。但是被何夕拒絕了。
宋晟沉思片刻,點點頭。說道:「不錯。」
所以他勸降的每一個降將,很可能是他未來的大腿,由不得他不仔細。
中國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這也是西北戰場上,屢屢受挫的原因。
宋晟這個人,決計不是一個蠢貨,而且很精明能幹,他既然敢做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權衡利弊過了。
耿炳文與宋晟並不是一天認識,他們共事的事情很長,彼此再了解不過了。所以耿炳文將宋晟當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將他放在最關鍵的位置上。
能不絕望嗎?
趙宗壽說道:「將來不管南京覆滅不覆滅,這天下將是新軍的天下,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知道將軍手中的是新軍還是舊軍?」
那就是壓縮降將在未來的政治地位。
如果單單是這樣的話,還不能讓這個老者承受不住。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何夕不可能保留大量舊軍隊,將來大明軍隊已經確定編製了。最多一百二十萬野戰軍,還有大量二級守軍。
何夕對所有投降的將領,都是原職留用,如果建立新功有新的賞賜,甚至將來他們的軍隊一定會經過整編的,這些話都說在前面。,
梅殷的背叛雖然影響大,但梅殷有特殊的地方,他是皇親國戚,不管是在南京,還是在北京都有關係,但是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
耿炳文身邊並不是沒有幫手。但是這些人根本不能與北京培養出來的參謀團相比。
是有原因的。
趙宗壽看宋晟心動了,接著說道:「宋將軍,其實功勞這一件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宋將軍如果早早來投,幫助朝廷拿下關中,封公或許不行,但是侯伯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些人也是開國功臣的,但是並沒有封爵,擔任高級將領,但是位置上卻又一些低。歷史上朱元璋對功勛大開殺戒底氣,就是這些人的存m•hetubook•com•com在。
對於這些降將,未來都是安排在很多次要崗位上,想要直接領兵不大可能了。
這些人都是他將來的政治資源。
其次,就是耿炳文對眼前的戰場絕望了。
「將來就很難說了。」
自己未必能夠出頭,但子孫後代能夠出頭也是不錯的。
宋晟所部,乃至耿炳文所部,只敢堅守。不出擊,一旦在平原上擺開陣勢,就是傅友德當初與葉沈交戰的仿版,一定會大敗的。
比較鐵路並沒有修到蕭關。
宋晟一降,大軍通往關中的道路豁然開朗。
他了解宋晟,宋晟作為大明的高級將領,其實能代表很多人的。大明有很多這樣的家族,就如宋晟一樣。
趙宗壽說道:「宋將軍,我這是給你量身定做,首先,而今新軍勝過舊軍,宋將軍承認不承認?」
耿炳文能在戰場頹勢的情況,每一步走得很穩,大軍後撤的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可見耿炳文付出了多大的心血。畢竟戰鬥之中,撤退才是最難的事情。
追不上大軍行軍的速度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作為一個西南土司出身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人脈,將來在朝廷上是走不遠的。甚至他現在的地位也很尷尬,根本就是政治掮客,而和_圖_書今在勸降上有功勞,但是將來天下太平之後,自己的位置在什麼地方?他還沒有著落的。
趙宗壽說道:「最大的好處就是安排子嗣融入北京啊。」
七十多歲的耿炳文,承受過很多大事,不會這一件事情就承受不了。他其實已經遇見了關中崩潰。畢竟他之前提出的秦嶺潼關黃河防線,並不是心血來潮。
宋晟苦笑說道:「自然是舊軍。」
這種絕望讓他壓制的病情承受不住了。
趙宗壽說道:「好說好說。」
宋晟深吸一口氣,忽然起身向趙宗壽行禮說道:「我宋家上上下下,就拜託先生了。」
更不要說宋晟在關中多年在各地都有人脈。很多城池根本不用攻打,只要派人傳話,立即有人來投。
他年紀也不小了。將來又是降將,前途已經到頂了。但是他也有後人子孫啊。
宋晟說道:「這也太少了吧。」
那些在戰場上想投降的人,壓價之後,其實大多也會投降的。只是戰場上難免多死一些士卒,只是何夕對此的考慮已經很少了。
當然了,很多人覺得,太苛刻。畢竟很多將領投降給戰場帶來的優勢是巨大的。多給一點好處也是應該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