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國天變
第五百一十一章 登陸天津
一時間津門震動,京師震動,北直隸震動,天下震動!
吳明將視線投向南方,似乎是在感嘆,開口說道。
其實吧,這個準備吳三桂早就在做了!
明軍艦隊在殲滅清廷水師之後,動兵炮擊津門,並派出陸戰部隊,進行了嘗試性登陸進攻。
消息傳入京城,滿城震動。
一陣陣微風吹來,鼓蕩船帆的同時,在海面上留下道道漣漪,掀起細微的海浪。
吳三桂沉思一陣,然後開口說道。
清廷天津水師被全殲於水寨之中。
消息傳遞的速度,甚至要比八百里加急更快!
副將沉吟一陣,開口說道。
……
很明顯,他的恐滿症還是沒有好,依舊不願意主動去同清軍主力交手。
「可以!」
「算算行程,大概明日午時,我軍便能看到津門的海岸了!」
不光是吳明,而是整隻艦隊,幾乎所有的水師將領,都是如此的表情。
「武昌府,黃州府是該拿下的!」
他好像只能走長江航道!
一日之後,永曆十九年,臘月初三!
在艦炮的火力掩護下,明軍hetubook.com.com登陸成功,並嘗試對天津發起進攻。
大海上的航行是枯燥的,明軍的水手們無聊極了,有人便開始喂著海鳥玩兒。
面對南下的清軍主力大軍,吳三桂也得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吳三桂如果打定主意,要在清廷和大明兩敗俱傷之後,東下江南。
此次環渤海行動,明軍水師主將姓曾,名學禮。
「快年節了!」
對江南形成威懾!
……
吳應麒尚且年輕,身上還有一股子吳三桂所沒有的銳氣。
吳國貴也是開口說道。
甚至有海鳥停留在甲板上,桅杆上歇腳。
多少年了!
天空中不時有海鳥掠過,一頭扎進海水裡捕魚。
可如今長江上的重鎮,卻是大多被清廷所掌握。
關寧軍大將石國柱開口詢問道。
他湖南填四川的政策,雖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恢復川蜀的民生。
副將郎笑一聲,開口說道。
南下的大清主力大軍,可不會因為他還打著大清的旗號,就把他吳三桂這個大反賊當做自己人。
「萬不能坐www.hetubook.com.com視明軍被南下清軍主力剿滅,然後給清廷逐個擊破的機會。」
在吳三桂拿定主意之後,關寧軍開始調動兵馬,籌備攻伐武昌府,黃州府之事宜。
否則,萬一等到江南事定,吳三桂怕是連順江東下的準備都沒有做好。
「看來今年的年,我等又要在征戰中過了!」
雖然話是這樣說沒錯,但吳三桂所想,更多還是在清軍溯江而上時,他可以在武昌,黃州布置防禦……
吳應麒開口說道。
「王爺,我軍不若此時北上殺入湖北,奪取長江沿岸的武昌府,黃州府等要地,為東下江南做準備如何?」
水手長,管代們也是不以為意,甚至樂於加入其中。
「二弟此言差矣!」
如今王師真的來了,誰能不感慨?!
這兩個選擇,不管吳三桂選哪個,都需要提前做一做準備才行。
「倒不如等清廷和明軍在江南分出勝負之後,我軍以逸待勞,坐收漁利!」
寬闊無垠的汪洋大海上!
明軍的水師艦隊,還在向著津門而去。
甚至,還可以順和-圖-書江南下,取九江府安慶府等要地……
「父王,要我說我們就應該動兵順江南下,配合明軍夾擊清廷的南征大軍。」
天津附近的百姓們,看著那飄蕩在渤海上的明字大旗,以及十二角日月旗,皆是心緒複雜。
畢竟比起地形平坦,水道縱橫的湖南來。
他並不懼怕清軍的兵威!
是配合大明一起同清軍主力交戰,共擊清軍南征大軍?
明軍水師主力殺至津門,清廷天津水師接到警報之後,出水寨迎戰,不敵!
自從明軍的水師進了渤海灣,吳明臉上的凝重就沒有消下去過。
還是坐山觀虎鬥,等大明和清軍在江南戰場分出勝負,他好見機行事?坐收漁翁之利?
吳明站在一條歸他指揮的戰船上,眺望遠處寬闊的大海,開口詢問身邊的副官道。
吳明點點頭,剛有冒頭的厭戰情緒瞬間消失不見,只是點頭說道。
「曾司令有令,雖然清廷天津,登州水師皆孱弱不堪,但還是有巡哨海防之力的。」
「我大軍與其現在動兵去江南和清廷南下主力打個你死我活。」
和_圖_書一度殺至天津城下!
他身後的披風獵獵,臉上滿是凝重之色。
海水碧藍,清澈!
大沽口遇襲,明軍登陸天津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飛快的向京城而去。
吳明點頭,表示自己知曉了。
「以槍炮聲為樂,以韃虜人頭佐酒,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快意的事情嗎?」
嗯,哪怕是麾下諸將皆信心滿滿,吳三桂依舊是老樣子,慫的不行。
同樣是朱宏煜的心腹!
「我們距離天津還有多遠?」
在呂宋收復之後,他便被調入了水師任職,一路行來屢立戰功,現在是大明呂宋艦隊司令官。
所以,石國柱才會提議吳三桂拿下位於湖北境內的武昌府,黃州府等地。
遺民盡陷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以韃虜人頭佐酒,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吳三桂這次倒是讚許的點了點頭。
「有理!」
此次環渤海行動,朱宏煜親自點他挂帥北上,負責行動指揮。
京城內的八旗子弟,人人皆是面露慌張之色。
誰能想到,大清主力南下平叛了,結果明賊卻是趁機走海路殺至了天津,甚和圖書至威脅京師,誰能不懼怕?
「王爺,末將願為前鋒,為王爺克複武昌,黃州等地。」
明軍悍然進攻水寨!
關寧軍在湖南各地下令調集糧草,民夫,全力籌備戰事。
只是,吳三桂臉上的表情還是有些畏懼,一旁的吳應雄像是讀懂了自己父親的心思,開口說道。
吳三桂就算是想要順江東下,道路也是不通的。
自甲申之難以來,大明的軍隊已經多長時間沒出現在北直隸了?
提前為關寧軍退守西南做準備呢。
但熟知他不是對江南戰局感到悲觀,甚至覺得湖南也不可守。
冰天雪地間,煙塵鼓動!
唯一對這些海上的小精靈感到厭煩的,或許只有站在桅杆頂端的瞭望手。
面對浩浩蕩蕩南下的清軍主力,他是敢於主動一戰的。
明顯是川蜀的群山疊盪更加的易守難攻!
「我軍現在已經進入了渤海灣,各船都要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以免忽然遇襲。」
那些不時停留在他身邊,或是在他眼前晃動的海鳥,實在是令他煩不勝煩。
一匹匹塘馬,驛馬,狂奔在天津通往京城的官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