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坐斷東南戰未休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朱宏煜的手段
憑藉祖上餘蔭,他很順利的便混進了朝堂為官。
……
誰敢噁心到他,報仇從來不隔夜!
但這便已經足夠了,最起碼朱宏煜挑不出錯處來。
他一語中的,認為甲申之難發生的最主要原因,為大明朝廷的財政崩潰。
接下來的答卷給朱宏煜的感覺都挺中規中矩的,沒太突出的,可也沒實在看不過眼的。
眾所周知的是,這些人是不用交稅的!
「讓他們這些宗室子,都給太祖皇帝守陵去!」
就比如現在,朱宏煜前腳給他們在孝陵附近分地,讓他們自己種地謀生。
雖然大部分人都用的是繁體字,但字體都很端正,標準的館閣體。
過的肯定比崇禎那倒霉蛋舒服多了!
從朝廷的財政問題,引申到宗室問題,引申到大明的稅賦問題,又引申到土地兼并。
原本的富貴榮華統統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輾轉飄零和風吹雨打!
首先是細數甲申之難發生的原因。
看起來很是賞心悅目!
殿試足足進https://m.hetubook•com•com行了一整天!
朱宏煜沉吟一陣,然後開口說道。
「每人二十畝,就把地分在孝陵附近吧!」
有足夠的錢糧,朝廷就不至於裁撤驛站,使得上下公文無法傳達,地方民亂做大。
這就是朱宏煜的手段了!
可謂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哥,享受了半輩子的榮華富貴。
看完第一個問題的策論,朱宏煜看向了第二個問題。
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樣,只是將話題停留在宗室問題,官員貪腐,黨爭等表層上。
最終導致大明的財政崩潰!
而朝廷要正常運轉,總得有人交稅才行!
「對了,孝陵重地,閑人免進,沒有朕的命令,不允許有任何人隨意進出,你能懂朕的意思嗎?」
……
他除去提出要兵進草原,開發遼東,打通西域外。
為了生存,這些破產的自耕農也開始將自己和土地,打包賣給地主士紳,高高興興的做佃戶去。
從早晨便開始了,直到夜幕降和圖書臨才結束。
至於說其他的事情,都只是邊邊角角的小問題。
王汝賢嘴角抽了抽,心中只能稱讚陛下還是曾經那個他。
但偶爾也有那麼一兩個人,做出的答卷能令朱宏煜眼前一亮。
雖然朱宏煜對這些人很煩,但為了自己的名聲,他還真就不能不管。
破產的自耕農只會越來越多!
揭開糊名,朱宏煜看到了一個很眼熟的名字——方以智!
這些答卷基本上清一色的白話文,分段和句讀也都給標註出來了。
還有就是,他還提出,大明應該廢除海禁,並提倡鼓勵工商發展。
有足夠的錢糧可以補發邊軍欠餉,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也至於讓被欠餉的邊軍加入流寇,找朝廷武裝討薪。
但都是些陳詞濫調,並沒有讓朱宏煜眼前一亮的!
形成了滾雪球效應!
大多數的土地被集中兼并在了少數人手中,如藩王,勛貴,士紳大戶們。
但是吧,朱宏煜作為皇帝,想要教訓一下這些落魄宗室,那是很簡單和*圖*書的。
畢竟孝陵可以風水寶地啊,讓他們在風水寶地附近種地居住,誰能說出半點錯處來?
朱宏煜最欣賞他的,就是他敢將土地兼并的問題給提出來。
他的這些論點,都很符合朱宏煜的心意。
忽的朱宏煜眼睛一亮,被他手頭的一張答卷給驚艷到了。
這個問題他回答的雖然同樣到位,但卻是有些中規中矩了。
知道甲申國難發生,他隨著大批的官員難逃,他的人生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緊接著,朱宏煜翻開了第三個策論的答卷。
這些被迫繳納的賦稅,使得原本可以勉強自足的自耕農也開始大批的破產。
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閑雅甚都!
還提出大明應該將發展的重心也放在海洋上,海陸並重。
不能硬著來!
以至於甲申之難爆發!
論大明下一步之發展方向。
這手段,簡直絕了。
王汝賢抱拳應了一身,然後再次開口詢問道。
明面上朱宏煜就是在照顧這些窮親戚,誰也說不出m•hetubook.com•com半點錯處來!
等到清軍南下,他便輾轉于浙江、福建,兩廣,堅持抗清。
明末的問題,說白了,歸根結底就是財政問題!
「殿下,若有玉碟和宗譜能證明自己宗室身份的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人就會是大明這一場科舉的狀元了!
朱宏煜翻閱著一張張考卷,臉上的表情很輕鬆,嘴角的那一抹笑意,表明他對這些學子的答卷很滿意。
對於殿試的策論三問,都給出了讓朱宏煜眼前一亮的答案。
「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而大明財政崩潰,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土地兼并。
批閱完了所有的考卷,最令朱宏煜滿意的,還是剛開始那一份。
看完他的策論,朱宏煜隨手將答卷放在一旁,同其他人的以做區別。
但實際上,朱宏煜這麼一搞,和把他們都給圈禁在孝陵,沒有絲毫的區別。
細數黨爭的諸多弊端。
作為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
「還是按照原來的規
和圖書矩,給他們分田,讓他們種田自力更生吧!」
此人的答案同樣讓朱宏煜眼前一亮。
自耕農們被迫承擔了,那些被兼并的土地原本所需要繳納的賦稅。
那些學子們才交了卷,離開了身後那座殘破,但很威嚴的宮殿。
在他看來,如果朝廷財政寬裕,就有足夠的錢糧賑濟地方,哪怕是有天災發生,也不至於地方流民做亂,流寇不可治。
後腳就下令孝陵重地,不許任何人隨意出入。
直指根源!
他隨便動些手段,就能讓這些人吃不了兜著走!
惡性循環之下,需要交稅的人越來越少,可是稅賦卻是因為加征三餉而逐年增加。
很顯然,這些學子繼承了儒家學子的傳統藝能,知道對統治者要投其所好。
只是簡單的說了黨爭的弊端,包括因為反對而反對,只顧黨爭不顧做事,將黨爭放在一切前面等……
隨後,一大摞的卷子被送到了朱宏煜面前,由朱宏煜親自過目批閱。
說罷這些,他便抱拳告退,去按照朱宏煜的吩咐做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