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路轉溪橋忽不見(一)
人長得艷麗無比,談吐高雅,調弦品竹,詩詞歌賦,無一不精,當即迷倒了不少登徒子。一傳開后,許多宋國士子才俊,紛紛登門拜訪,一時絡繹不絕。
一行行的字,就像一排排不知從哪裡鑽出來的螞蟻,讓李青鸞覺得眼皮子亂跳。
黑體大字,觸目驚心。
在屋子裡轉了幾個圈,李青鸞當即立斷地做出決定,「張公,你趕緊出去打聽下,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
「如此說來,這份書信能被刊登出來,肯定是得到了趙十三的首肯。他這樣做,到底是想幹什麼?如此大張旗鼓,難道不怕北遼國知道,進而阻止我夏國降附宋國?又或許他其實並不想接受我夏國的降附?」
張元慶匆匆離去,李青鸞抬頭看了看天,輕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轉頭對侍女交待:「小青,幫我梳妝打扮。」
李青鸞艷名,原本通過專事報道遼國情況的報紙,已經廣播於開封。「肉身菩薩」、「遼室共臠」等種種香艷故事,在大宋朝野廣為流傳。
「郡主,不好了!」張元慶拿著一份報紙,急匆匆和-圖-書地走進來。
「小青,那位於公子,就是肥得像頭豬,嘴巴臭得像糞坑的那位,他叔叔好像在樞密院軍需署?」
「放一點吧。」李青鸞答道,「這初春百花蜜,是明貴妃送的?」
「郡主,這是投書求見的名帖。」侍女在旁邊輕聲說道,手裡捧著一疊厚厚的名刺。
嘆息了幾句,李青鸞吸了幾口開封城裡溫潤的空氣,裏面還帶著驛館花園裡的芬香。它遊走在李青鸞的體內,輕輕撫慰著她千瘡百孔的身軀。
「郡主,我看不大像。我跟宋國禮部理藩司洽談時,他們欣喜不已。而後趙官家接到稟報后,還特意接見了我,觀其神情,也是高興不已,當即交代他們禮部劉尚書,繼續與我國商談此事的後續細節。」
李青鸞在某一刻心動了。這幾年西夏國危機重重,她殫精竭力,身心疲憊,有時候真想拋下所有的一切。
看著這一疊名刺,李青鸞露出厭惡之色。
「公佈於眾,到時候我們就算反悔也反悔不成?」李青鸞也是疑心重重,「不,沒有那麼簡單。
和*圖*書」
李青鸞喜歡這樣的天氣和空氣,她覺得要比賀蘭山下的興慶府強多了。
去海邊?
侍女遲疑了一下,還是應了下來。
「白糖?宋國的好東西真多啊,都快要讓我們夏國掏空了家底。」
「郡主,臣也不知道。這書信,確實是我國陛下寫給宋國官家的。」
這幾年不辭辛勞地奔走,讓她的身體差了很多,尤其是肺上,時常夜咳,一咳就喘不上氣來。
李青鸞接過報紙,看到上面碩大的標題,一時沒有回過神來。
開封城的天氣,比興慶府要濕潤許多,飄蕩的空氣,也要溫潤些,更多了幾分樹木花草的淡淡辛味,還有人煙氣息。
「是的,郡主前日參加女子自強會的活動時,明貴妃送的。郡主,宋國的貴妃真是英姿颯爽,還有那位德妃,溫婉嫻慧,比我們的……」
說到這裏,她壓低聲音道:「李輔仁,還有張廣順那裡,你都秘密地聯繫一下,讓他們四處去打聽,務必搞清楚,趙官家到底有什麼深意!」
「張公,宋人為何把這個消息刊登出來?」李青鸞轉頭問hetubook.com.com張元慶,語氣里有些驚恐。
「放一邊,這葯太苦了。我——不喜歡苦的東西,吃的太多了。」李青鸞懶懶地答道。
「郡主,我給你加些糖可好?嶺南來的糖,雪白如鹽,很甜的。」
突然聽說她來了開封城,有好事膽大者便上門拜見,一睹真相。
「夏國國主親書向大宋乞降歸附!」
侍女及時收住了後面的字,轉了一句話,「聽說宋國文人迂腐古板,怎麼還允許女子們出來拋頭露面?」
「不見,全部不見。」李青鸞揮一揮手,像是在趕走一群蒼蠅。
「郡主,你何必作踐自己呢?」
可是她拋不下。
接下來是滿滿一篇文字,原封不動地把夏主李乾順對大宋官家,卑辭屈禮的書信,刊登在上面。
李青鸞努力讓自己有點發懵的腦子儘快清醒下來。
說到這裏,李青鸞的眼睛透出鋒芒,「宋國已經開始動員女子出來做事,彌補勞力不足。可見經過兩三年變革,它的國力已經興盛到了何等地步。」
張元慶小心翼翼地說道:「會不會是他們想弄成即成事實?和圖書」
「你以為趙官家把自己的貴妃和德妃派出來拋頭露面,搞這個女子自強會,只是為了討她們歡心嗎?現在的宋國,就像一艘升起大帆、鼓足了風、正破浪疾行的大船,當然需要更多的勞力。財富,是需要靠人來創造的。」
「國敗百事哀,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李青鸞喃喃地說道,臉上無盡的悲哀,一絲堅毅在其中飄零著。
李青鸞一連串的問話,不僅在問自己,也在問張元慶。
侍女歪著頭,不解地問道:「郡主,還有這個道理嗎?」
這幾日,李青鸞覺得身體不適,便閉門謝客。
侍女順手把這疊名刺丟進了廢棄簍里去了。
李青鸞抬起頭,看著開封城晴朗的天,臉色陰晴不定地說道。
「宋國秉承前唐遺風,女子地位並不低。只是現在有些儒生,讀書讀傻了,軍國大事無能為力,就把主意打在了弱女子身上,這也不許,那也不行。只是這些人,已經被趙官家打得找不到北了。」
散開頭髮,細細梳理一番,在結成髮髻。李青鸞靜靜地任由侍女動手,心裏卻在想著事情。
https://www.hetubook.com.com
「郡主,這湯藥正好,不冷不熱。」燕京府的名醫也看過,開了藥方,沒見好轉多少。
興慶府的名醫看過,束手無措。
與趙似交手的以往經驗告訴她,這裏面有大問題。敏銳的她在這看似平常的舉動里,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可是她一時半會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玄機。
「幫我約約他,就說我想與他一起去瓊林苑的櫻花園賞花。」
侍女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轉圜道:「郡主,我給你加些蜂蜜,初春百花蜜,聽說對女子滋補,很有用處。」
她凈了手,端上一碗葯。
開封城的名醫也看過,除了藥方,還給出一個建議。讓她去陽光充足的海邊住上一兩年,有樹有花,看得到大海,讓那裡燦爛溫暖的陽光,含鹽的海風,清除掉肺上的邪毒,很有機會治愈。
在這些所謂的風流雅士眼裡,自己其實跟青樓里的頭牌花魁無異。他們趨之若鶩地追捧,無非就是想藉著自己的艷名揚一揚他們的名聲。
來到開封城后,李青鸞半公開了其西夏國郡主的身份,很快引來一群人。
「是!」
「是的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