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唐,依舊是那個大唐;諦聽:我有一個想法——
崔判是推測。
而地藏王菩薩,此番卻是以自己佛門大菩薩的立場,給出了自己建議……顯然,他是沒打算往這個渾水裡摻和。
但不論是始皇帝的仙丹,還是周穆王與漢武帝的蟠桃,都未能讓他們得以長生……別的天子,那就差得更遠了。
當年收下小玉之後,狐妹與五哥就乾脆將小玉留在了楊府學藝,他們兩個則是返回了萬窟山……小玉也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返回萬窟山與父母團聚。
可當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稍作思量之後,竟然同時點頭,表達了對魏徵之言的認可。
李世民若當真能夠執掌人間帝王權柄三五百年,那麼對於人間的百姓與佛門來說,都將會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二郎真君針對那些動輒為了自己的「愛人」,就罔顧三界安危的仙人,從來都不會手軟,神魂俱滅那都算是便宜了他們。
旁人不清楚他們兩個的本領,但同他們交過手的楊戩可以確信……若是把他們兩個放到封神戰場之上,即便是後來被稱為是「人族第一戰將」的黃天祥,恐怕也絕非是他們兩個的對手。
而無謂的殺戮,對於大唐來說,顯然是個非必要的選擇。
「爹啊……」楊戩向著院子里的楊天佑喊話,「您以後也別教矩兒那些儒家的規矩了,這臭小子是一點沒長進……反而叫小玉學了齊全。」
此言一出,讓現場本就不算融洽的氣氛,再一次陷入了凝結之中。
一個六七左右歲的小郎君,見楊戩回來,當即一躍而起,一個頭向楊戩的懷中撞過去。
眾人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從陰司回到人間,楊戩並沒有第一時間去真君神殿……真君神殿有六耳獼猴與八妹在,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執行力非常高的梅山兄弟從旁協助,已經不用他事無巨細的過問了。
啪!
而這樣的法子,楊戩也沒少用……比如有些神仙私凡下界的,只要沒有危害到三界眾生,他總是睜一隻眼,閉m.hetubook•com.com一隻眼……等對方過完凡間的一生,亦或是在「愛人」壽終正寢之後,才會將他們「做拿歸案」,但也都是盡量從輕發落。
但楊戩是實實在在經歷過封神大戰的人物,「上古人王之實況,我也未曾親眼得見,但崔判所言封神之後的事情……應當就是人族現狀。而天子的壽元,之所以漸漸同尋常人族無差……其實根源上,是天道不允許天子以『修行』亦或是服用天材地寶的方式得長生。」
畢竟習俗與文化不同,除非是動用殺戮這等野蠻手段,否則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做到快速同化。
但不得不說……諦聽這「拖字訣」,確實也有幾分道理。
別說是他們,就算是楊戩……在這個時候也會覺著頭疼。
或許也是因為李世民同樣是紫微大帝化身之一,地藏王菩薩有多「仁慈」,他的建議就有多「嚴格」。
而對付地府來說,人間越是安穩,他們身上的擔子,自然就要小很多。
「不知菩薩對此事,有何見解?」
「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先是念了一聲佛號,而後才向著楊戩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懷,即便是受天道限制不能得長生的天子……似乎也沒必要以『死劫』來針對。」
得……
「魏判請說。」
若非是李世民霎然覺醒,這事兒恐怕還得繼續被忽略下去。
人間的帝國王朝如何執政,其實他們這些神仙還是頗為在意的。
「師父。」
酆都大帝更是說道:「還是魏判有遠慮,此事涉及人族天子……依朕之見,不僅要知會火雲洞,人教的意見,也不能忽視。」
甚至還有不少被打入了無間地獄,永世不得翻身的。
這個稱呼楊戩為「爹」的小郎君,自然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楊府的小公子,二郎真君的獨子。
更何況,李世民還是一個親佛,即便他親近的是三藏聖佛,但對於地藏王菩薩來說,卻也沒有什麼差別。三
https://m.hetubook.com.com藏聖佛,也是佛。幾乎是不給「李世民」留活路的那一種,似乎李世民不在「死劫」之中隕落,都對不起「死劫」這兩個字。
但他們也沒太過在意,一來是事不關己;二來……其實也怪人間的那些天子們自己不爭氣。
灌江口。
但就聽諦聽接著說道:「這樣一來,便在天庭多商議幾日……所謂天上一天,下界一年,諸位在天上多商議些個時日,說不定李世民自己就壽元用盡,魂歸大地了……到時候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諸位也不必因此耗費心神……畢竟似李世民這樣的帝王,一百個裡難出一個……」
既然是商議,那麼各種意見總是要有的。
「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更是說道:「即便是真要降下死劫……僅憑地府之力,想要針對一個身負帝王之氣,且覺醒人族血脈之力的天子,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然後它腦袋上就挨了一下,地藏王菩薩向在場眾人,尤其是酆都大帝與楊戩,報以歉意的神情,「貧僧管教不嚴,讓諸位見笑了。」
「爹!」
原本吐蕃、突厥等地那些不安分的人,在見到百濟在大唐的鐵騎之下,如此不堪一擊……便也只好老實做人。西域各部就更不用說了,什麼美酒、舞姬,更是毫不吝嗇的向大唐進貢。
因為紫微帝氣的限制,當天子繼位的那一刻起,便算是斷絕了修行之路……即便不是天子,只是擁有皇族血脈,在修行一途上,也是限制重重。
即便是一個初定的「法案」,那也是要得到天道的首肯之後,才能在三界試行。
問題這種離譜的事兒,大聖也真能答應他……
年初,百濟余族叛亂。
而後她這邊兒展顏一笑,師父也笑著按了按她的頭,道:「你啊……跟你說了多少次,總是改不了。」
二郎真君對地藏王菩薩的態度,大約有了一個了解,轉而就看向了一旁的酆都大帝……
在沒有出動薛仁貴的情況和圖書下,李治以邢國公蘇定方為主帥,裴行儉為輔將,輕而易舉的平定叛亂,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不要以為天可汗退位成為了太上皇,你們就可以在私下裡搞什麼小動作。
而隨著李世民的有意推廣,在科舉成功推行的同時,也順勢開啟了武舉……一時間,大唐的朝廷的人才儲備,可謂是空前興旺。
酆都大帝也十分乾脆,他雖然也已經算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但同李世民那種被清除了記憶,且通過六道輪迴投胎的化身還是不同的……他的性情與紫微大帝最是貼合,因此他的立場,同紫微大帝也幾乎保持著一致……
鍾馗正在認真思量對策,而在崔珏想要打破現場的尷尬氣氛時,一旁的魏徵卻忽然開口說道:「真君,小神有一言,或有些不合時宜……但不得不講。」
十殿閻羅紛紛附和。
但如今這個時代,確實也有些不同尋常,不僅僅是李世民自己在人族武道上屢有突破,那王玄策與薛仁貴這兩個狠人,甚至已經直逼當年上古人族的那些頂尖高手的水平。
大聖還在三界的時候,他甚至請過大聖來真君神殿,給那些犯人們講經說法……
聽了楊戩與崔判之言,那些個在人王時代就在地府任職的閻羅們,也反應過來了……原來他們以往對天子不能長生的事情,陷入到了一個誤區之中。
啪!
但他對於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對此事的態度,也表示理解……畢竟各有立場。
「既然此事涉及人族天子……是否應當知會火雲洞的諸位人王?」魏徵的角度,向來刁鑽……此番這般諫言,倒不是他不相信有一半人族血脈的二郎真君……而是單純的作為人,要為人族多爭取一些權益。
至於天材地寶……相比于修行來說,其實這些才是天子與那些諸侯王們,最容易得到東西。
楊戩眼前一亮,這位可是當年的大唐宰輔,與大唐天子李世民還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話,或許會有些行之有效的建議。
雖然這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地方確實是划入了大唐的版圖之中,但對於大唐來說,卻也始終沒有將他們真正的消化,只是在設立都護府的同時,還依舊讓他們保持一定的自治之權。
而「修行」,或許就是除卻人族血脈之力之外的一切能夠以「修行」得長生的修行方式了。
楊戩信手一拍,毫不留情的將他拍在地上……似乎還有些嫌棄。
畢竟是涉及到了天道的事情,怎麼可能讓他們幾個三言兩句就決定下來?
已經有許多地方,逐漸開始郡縣化了,比如西域的碎葉城,便是第一批試點……甚至已經有了科舉的名額,這就引起了西域各部的爭相效仿。
李世民留給李治的一項基本國策就是,對付這些外族,文化上的征服,要比武力上的入侵,更加有效。
這小郎君也不在意,就十分熟練在地上打了個滾兒,翻身而起……拍拍身上的塵土,笑道:「爹,你今日怎麼白天就回來了?」
因為寸心與母親遊歷三界的緣故,讓楊戩再要一個貼心小棉襖的算盤,暫時落空……但好消息是自己徒弟小玉,一直留在楊府。
而一旁跟著過來的諦聽忽然冒出了一個神奇的想法,然後十分大胆的向楊戩建議道:「下次會談,不如定在天界的真君神殿……」
畢竟一旦起了殺伐,地府總是最忙的一環……而和平發展的三界,少了那些在戰場上橫死的戰魂,他們只需要完成生死簿上既定指標項目就可以了。
徒孫也是孫,不能區別對待。
大唐,依舊是那個大唐。
看來這事兒,一時半會兒是商議不出個結果了。
有些時候,不處理,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很顯然,李治也是這樣做的,並且頗有成效。
「其實不說人王們,就是人族之中那些別的強者,在血脈之力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也能規避掉生死簿之中所記載的陽壽限制。」
況且,看酆都大帝與地藏王菩薩這兩位的態度,顯然是有些靠不住的。
小玉稍慢了一步,等師弟和*圖*書從地上站起來之後,她才來到師父面前,先是向著師父一拜……而後見師父日常把臉板起來,便也把這恭敬的模樣收斂了些……
地藏王菩薩畢竟是幽冥教主,雖然他出身佛門,但他也是佛門之中少有幾位在天庭同樣掛職的菩薩之一。而在楊戩整理的「新天條」之中,就有許多是來自這位菩薩的切實建議,讓他本人也受益匪淺。
也正是因為李唐文武並重的緣故,文武雙全的臣子,那是大有人在。
原本還是想要認真對對待這一場商談的十殿閻羅,在聽到這兩位陰司大佬發言之後,紛紛選擇閉嘴。
首先說話的是崔判,在這方面還是有過一些研究的,而且畢竟是他在執掌「生死簿」,因此也有一定的發言權,「這樣的現象,基本都是在夏商之前……自紂王身死,武王立周之後,人間的天子們以及那些諸侯國的君主,在人族血脈之力的修行上,便逐漸懈怠……一則或許是封神大戰之中,導致人族強者接連隕落,傳承斷絕;二來也有可能是人族血脈之力,經過代代傳承,日漸稀薄,不復上古之威……即便是有些人族高手出世,那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且也很少能夠突破自身壽元的限制。」
他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而自己這個最大限度的寬泛建議,便是與天道「談判」時討價還價的底線。
否則求仙訪道的人那麼多,皇室成仙的不也只有淮南王劉安?
畢竟把人屠戮一空之後,也只能是剩下一片荒蕪之廢地……這顯然不似大唐所求。至於說移民過去……大唐的子民,又有多少真願意背井離鄉的?
嗯?
不過小玉雖然是楊戩的弟子,但平日里玉鼎真人與楊天佑,順便連她一起也就教了。
十殿閻羅陷入了沉默之中。
說到這裏,崔判稍微頓了頓,向著二郎真君解釋一句:「小神畢竟年歲淺薄,這些都是小神通過生死簿之上的記載,斗膽推測……」
楊府。
或是面壁思過,或是貶去神職,又或者乾脆貶下凡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