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太深刻
但是在縣委和縣政府沒有決定啟用最緊急方案之前!大堤必須給我穩住了,我已經給部隊溝通了,武警的同志二十分鐘就會趕到……」
為什麼在這麼緊要關鍵的時候,縣委書記譚苗不出面,縣長葉茂嵩不出面,偏偏要曹睿來沖在最前面呢?
這些事情都是從軍分區那邊轉給曹睿的,曹睿把相關情況轉給了宣傳部。
為官一任,有擔當,有作為,敢於冒風險,內心無私念,要做到這種程度其實很難很難。
人民群眾才是創作的源頭活水,曹睿此時此刻對這句話的理解太深刻了……
去年他們在這裏吃了虧,支隊犧牲了一名士兵,關鍵是去年望江遭遇大災,水淹了縣城,老百姓遭遇重創,損失的財產以億來計算。
望江洪水滔滔,關鍵時候怎麼決策,曹睿給的明確答覆是一定要相信政府花重金打造了防汛防洪工程,喊出萬人上堤的口號。
責任大於天,成功了,功勞是領導和*圖*書的,失敗了,曹睿需要承擔責任呢!
曹睿風風火火直奔安溪鎮,路上他就給安溪鎮相關幹部打電話,安溪鎮黨委書記黃建軍在電話那頭撕心裂肺地喊:「請曹書記放心,安溪的大堤我們死命地在加固,大堤垮了,我黃建軍第一個跳進去填坑!」
曹睿一直到中午才吃第一頓飯,吃飯的時候,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怎麼樣解決問題對望江縣的損失最少,怎麼樣組織人抗洪救災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產安全。
望江人在這方面經歷豐富,他們個個都是專家能手,一旦協調好了,士氣高漲了,大家動作整齊劃一,勞動的效率竟然很高。
魏松林也是性情中人,他每一年都會到望江來抗洪,來的次數多了,對這一塊土地他也有很深的感情了。
今年再來,又是這一塊土地,又是同樣的場景,他是什麼心情可想而知。
有幾個低洼處的地方,臨時壘m•hetubook.com.com砌的加固砂石把大水堵在了外面,無數軍民都在行動,為加固加高大堤做努力。
「明白了,曹書記!我讓人全部頂上去,預備役的人也全部頂上去,子彈都打出去,老子不過了……」
有時候並沒有時間過多的斟酌和權衡,決策的時間很短暫。
毛軍就站在曹睿的後面,其實對曹睿的這個選擇他內心並不支持,因為這種方式需要承擔比較大的風險。
這些年經歷的很多事情,像放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浮現,這些場景那麼地真實,那麼地鮮活,激起了他無數的靈感,讓他的創作慾望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加強宣傳工作,越是要宣傳先進,鼓舞士氣,我們黨建黨快九十年了,在長期的鬥爭中,總結了很多豐富的經驗。
曹睿道:「你哭個毛啊!穩住,給我穩住,我半個小時親自趕過來陪你!」
現在曹睿把他們推在前面,和_圖_書讓所有人看到這些人賺了錢,但是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老百姓之前那些不平衡的心理,會因此找到平衡。
曹睿掛了黃建軍的電話,武警支隊那邊的電話過來了。
洪水要翻堤,河堤就壘高,砂石物資往上面運,時間緊急,所有人必須同心協力,組織上面,從部隊到地方,從縣到鄉鎮,從鄉鎮到行政村,然後落實到每一家一戶,大家都要擰成一股繩。
曹睿搞動員,讓工程的老闆站在最前面,這就是個策略!因為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這些工程老闆個個腰纏萬貫,背景關係紮實,他們都是吸政府的血,吸老百姓的血。
要不然,只要一個地方決堤,後續就都會垮……」
天漸漸地亮了,河堤上如同工地一樣,大家幹得熱火朝天!
曹睿掛了魏松林的電話,內心的情緒澎湃,根本無法平靜。
很顯然,那邊的情況很緊急,黃建軍也殺紅了眼了!這種狀況像是打仗一樣,全線都很緊張,www.hetubook.com.com都在調兵遣將。
曹睿現在完全進入了這種狀態,其他的一切個人的榮辱得失都放在後面,關鍵是解決眼前的事情,處理眼前的困難。
可以說是打了敗仗,犧牲了同志,魏松林心中憋著一股子勁兒呢!
曹睿道:「他媽的黃建軍,你填坑有什麼用?我告訴你,安溪是最薄弱的環境,最危險的時候,你們是要做出犧牲的!
曹睿道:「魏隊長,現在局面到了這一步,也沒有什麼藏著掖著的了!再留預備隊也沒有價值了!就這最後的一戰,擋住這一波,後面沒有更強的洪峰過境,我們這一次就算贏了……
然而毛軍終究沒有開口,因為他看得出來曹睿的決心已定,同時他也明白憑曹睿的智商對這些彎彎繞繞也是心知肚明。
曹睿大驚失色,丟掉了碗筷,大喊一聲:「車呢!黃建,開車,去安溪那邊!」
他覺得信手拈來都是作品,隨便寫一個小細節裏面都有精彩而感人的故事。
黃
hetubook.com.com
建軍在電話那頭哭了,道:「曹書記,大堤穩住了,回頭我替安溪全體父老鄉親們給您磕頭!我的身後是三萬多畝良田啊!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都是他們這一年的辛勞啊!洪水還在漲,但是大堤經受住了考驗,巋然不動。
曹睿是個文人,有文人的情結,此時此刻,他就覺得有東西堵在喉嚨裏面,腦海中思緒紛飛,各種念頭交織!
這一次魏松林帶了更多的兵過來,而且動員了更多的預備役,在市裡出發動員的時候,他就講這一次只能打勝仗,絕對不能打敗仗,如果再敗,他魏松林就轉業,再也不幹這個隊長了。
他抓起電話,聽到那邊有人喊:「曹書記,安溪那邊的大堤有狀況!」
如果決堤,這幾萬畝田頃刻間就成汪洋!雖然說政府答應補貼,可是每畝多三百那點補貼,杯水車薪!關鍵是老百姓心裏過不了那一關……」
支隊長魏松林道:「曹書記,我手中就最後的兩個中隊了!是不是都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