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奉天祭祖錄玉牒
跪伏上前,從始祖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太宗盡皆拜了一遍。最後,賈琮又來到隆興帝面前,「兒臣參見父皇。」
那麼,遷哪一個?一般來說,遷祧的就是離自己血緣最遠的哪一個。
足足小半個時辰,賈琮總算是精神一振,因為,這老夫子總算是念到自己了。
賈琮愣了愣,總算是回過神來,這是在喊自己啊…
一眾陪祭的官員也再度拜倒,「參見齊王殿下。」
管介老夫子的話總算是停下,而後,再度喝到,「皇嫡子李褘,上前拜見列祖列宗。」
假如說將來賈琮也要搬進去了,那就要將開國皇帝的爺爺給搬出去放到中殿或後殿,就是這樣一個程序…
不過,在這遷祧制度中,卻是有三個不能遷的,分別就是始祖、太祖、太宗,這便是兩祖一宗。
有句話說得好,「我爹配享太廟!」,這話的威力可比我爹是誰誰誰厲害多了,而這配享太廟,實際上就是死後,能夠hetubook.com.com在太廟的東西配殿之中供奉。
始祖代表的是整個世系的老祖宗,將他遷出去之後整個這一系就沒有了正統性,所以,這個自然是不能動的。
待到三跪九叩之後,隆興帝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上前將賈琮扶起來,「好好好,好皇兒!」
隆興帝和賈琮帶著文武官員一直沿著左側而行,中間的神道之上,有一百二十條金龍戟聳立。
賈琮以及前來的一應陪祭宗親、大臣也盡皆在自己的位置上拜倒在地。
「元平三十一年九月,天降祥瑞,有皇四子誕嫡子名褘(hui),然其幼年劫難,致使潛龍在外…今天佑大乾,皇嫡子李褘回歸正統、認祖歸宗…以此告知諸位列祖列宗…」
各個執事官各司其職,目不斜視。
什麼是遷祧?實際上就是一個皇帝死了以後,從原來供奉的那些牌位中,遷一個出去到後邊兒的大殿中供奉。
總不能www.hetubook.com.com讓一家子爺爺孫子都擠在一塊兒吧?所以,有一個制度便誕生了,便是遷祧制度。
而真正能夠配享太廟的臣子,歷朝歷代也是少之又少,平均下來的話,恐怕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出一個。
前邊兒我們講過,皇家祭祖主要是皇家七廟,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隨著朝代的延綿,死的皇帝多了,正兒八經的七個位置不夠了,這怎麼辦?
管介老夫子抑揚頓挫的聲音高亢而極具穿透力,那詰屈聱牙的字眼一個個蹦出來,讓賈琮聽得大為開眼。
這裏的玉牒實際上就是皇帝世系的家譜,賈琮既然回歸皇室,自然是要重新錄了名冊,至於金冊,相當於賈琮的身份牌,上邊寫著一些漂亮話以及賈琮的出身、年歲、生辰日等等。
不過,這種祝詞倒是也沒什麼新鮮的,基本上就是先行將列祖列宗的事迹盡皆吹噓一遍罷了。
「取玉牒金冊。」管介再度高喊https://m.hetubook.com.com一聲。
配享太廟並非爵位也並非官職,但是卻有無數文臣武將為此而辛勞一生。
跟隨而來的儀仗和禮樂官奏響讚歌,並且有盛大的舞蹈開始伴奏。
隨即,一眾人等三拜九叩,拜罷,管介取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祝版,並開始念誦起來,「太祖高皇帝起布衣、奮萬死,一統天下,創大乾萬世江山,開萬代盛世之宏業…」
另外,這些祭祀的牛羊之類標準極高。比如說牛,必須是頭角端正、健壯、無雜毛的黑牛,也就是說,你若不是牛中的帥哥,連作為祭品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如果賈琮並非皇家子而且還有這等大的功勞,想來等以後混個配享太廟的資格也並不算難,但是,既然是皇家子,他就要朝著前邊兒的正殿努力了。
此地屬於太常寺管轄,其人員眾多,而且設有專門的牛圈、鹿苑等養殖場所,還有一應照顧的差役盡皆不在少數,等皇帝有祭祀需要的時候,太常和圖書寺就會前來挑選祭品,並且在這裏宰殺,而後才會運送到太廟中供奉。
隨後,隆興帝上前,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跪倒在蒲團之上。
隨著眾人的拜倒,鼓樂聲逐漸停止,禮部尚書管介上前,大聲喝到,「拜!」
就比如說現在大乾傳承四世百年,有資格配享太廟的有幾人?只有四王八公中的四王才有資格,哪怕是如同寧榮二府這等頂尖武勛,也根本沒有資格。
這些祭祀的物品極為重要,因此,不能隨意在外面去採購,所以,在太廟向前一直出了皇宮的範圍,專門有一片地叫做『犧牲所』。
除了最前邊兒的享殿之外,後邊兒兩座大殿分別名為『中殿』、『後殿』。
隆興帝高聲喝到,「臣,叩拜列祖列宗。」
上了石階之後,從大殿左門而入,隆興帝上前站在拜位上向北而立,賈琮上前站在隆興帝側後方,一應文武大臣則是站在左右兩側。
這些牌位之前的一應祭品早已經擺放好,賈琮看去,這www.hetubook•com.com祭品主要有牛、彘、鹿、羊、兔等等。
之前引路的那贊引官高聲唱喝到,「奉天祭祖…」
太祖一般是開國皇帝,算是開基祖,這個如果遷出去,這皇帝的正統性也會出現問題,所以,太祖自然也不能遷出去。至於太宗,因為是代表著皇朝延續,若是遷出去也無疑代表著皇帝傳承出現了斷層。
當然,規矩是如此,可是皇位的傳承歷來複雜,所以也出現過很多不同狀況。比如說歷史上大明一朝,朱棣廟號的改變,包括大禮儀之爭,實際上都是為了這太廟中那幾個位置。
因此,除了這老三位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代一代進來,一代一代將血緣關係最遠的老祖宗搬出去(清朝沒有遷祧制度)。
這些祭品數量不少,所以,一般來說祭祀之後,皇家會分賞給一應陪祭的官員吃用。
眾人的正前方,便是七座牌位,正中間的便是李家始祖,左側為開國太祖、右側為太宗皇帝,再往兩側便是追封的開國皇帝的四位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