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七章 一頓肉換來的

第二十七章 一頓肉換來的

鄭相|奸黨對此很是慶幸。
也許是氣氛太美好,也許是鄭靖業的語氣太溫情,皇帝吐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了。鄭靖業也說著自己的煩心事,比如鄭L太方直,腦筋不轉彎,比如鄭琬、鄭瑞有點兒紈絝習性不像苦孩子出身,比如鄭琰不按牌理出牌讓人頭疼。
混蛋!一群大老爺們兒見識還比不過一個丫頭!國以民為本,懂不?
先是引得皇帝擔心他的兒子,更擔心死後太子受了不良影響對兄弟們不好。然後安排御史彈劾其不分嫡立庶,接著,光祿卿後知後覺地叫了起來:「不止這樣,這還是欺君。」涉及爵位承襲問題。
皇帝想翻白眼:「拿一頓肉換來的,你可得好好護好了。」
「可不是!擇師友、選幕僚……」皇帝開始吐槽。他老人家兒女成群,每個人都要配一套班子,還不能弄些「小人」去教壞皇子皇女。好容易選完了,誰知道上崗之後還有不稱職的,再調換。皇帝年輕的時候想孩子想得要死,年老了兒女多得他想發瘋。
皇帝很驚詫,看看鄭琰又看看鄭靖業,大笑出聲:「卿家教得好。」
兩位男士還各得了雙厚襪子,尺寸也合適,很適合在顧益純的住處穿。顧益純的住處古風頗重,進屋就是穿著襪子踩地。
國家對爵位的管理是嚴格的,至少在登記方面是這樣的。不過也沒人閑到天天研究人家的爵位傳承,更多的人愛研究的是世家的家譜,這被稱為「譜學」。既沒人研究爵位登記表,李伯安的事情還真沒幾個人能看出來。
鄭靖業微www•hetubook.com•com笑著安慰皇帝:「諸位殿下本性純良,不會讓您擔心的。」
季繁騎虎難下。終於明白了政治的一條潛規則:有些不想執行的規定,也不說廢除,就這麼拖拖拖,拖到不了了之。正如民間對於女子的要求還是希望三從四德什麼的,但是如果你穿上男裝帶個奴婢上街,大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鄭靖業不客氣地道:「那就好。」
鄭靖業多敬業啊,國家去年收入多少,花銷多少,今年又有什麼樣的預算一一說了出來,最重要的是,鄭靖業表示:「諸王年歲漸長,亦需營建府邸,分派封地。」
給她親娘的就更兇殘了,丫頭親自做了胭脂給她娘用,反正杜氏出門兒有人誇她氣色好,她就說是閨女給做的胭脂的功勞。
「有什麼錯兒啊?」鄭琰沖皇帝翻白眼,「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宰相嘛,不就是天下的廚子?」揮蒼蠅似的沖皇帝擺手。
明白過來也晚了!
李伯安如果沒嫡子,也該過繼其弟的嫡子為嗣,這又涉及到欺騙祖宗、刻薄弟弟。
不看談話地點——大正宮偏,你會以為這是在開家長會。鄭靖業還在擔心:「大郎耿直,五郎性子散漫,臣真怕百年之後做兄長的管他太嚴,兩人拌嘴。」
登基三十余載,開疆拓土、保境安民,文治武功樣樣行,朝中也有許多心腹。一個人在一個位子上呆得越久,他在這個位子上的威信就越高,就能辦出許多破空這個位子界限的事兒來。他,扛得m.hetubook.com.com住!
這樣的東西,皇帝還真是不怎麼稀罕要的,架不住鄭靖業看他就像看土匪,皇帝壓下欲出口的讚揚,忍不住嗆聲了。
鄭靖業心有戚戚焉地點頭:「就怕他們學壞了,真是愁人。」
上手坑了她爹和她先生兩首詩作,依樣畫葫蘆地在白絹上描出形狀來。這對她來說不難,她的字,就是承自這兩位,描起來也有數。然後就是只管用黑線順著筆意往裡面填。一樣地綉了兩件屏風,都是兩頁合扇的擺設屏風,每頁兩尺高、尺半寬,一頁是鄭靖業的楷書、一頁是顧益純的行書。
季繁心裏也是大怒,一群王八蛋,讓我出頭,你們怎麼不跟著附和啊?鄭靖業咳嗽一聲:「復不復舊制,不過聖人一句話的事,為臣子卻要為君分憂的,這一筆錢要從哪裡出?」起身向皇帝躬身道,「臣惶恐,戶部那裡現無這筆款子的。」
「做父母的,總是怕孩子吃虧嘛。」皇帝理解。
當過了幾天,衙門上班了,朝會重開了,御史上書彈劾李伯安的時候,皇帝還沒從子女教育問題上回過神來。御史的上書寫得極巧妙,首先,肯定太子是好的,其次,擔心有小人對太子造成不良影響。然後就是說出了李伯安的事情。
不幸遇到鄭靖業。據他觀察,整個過年期間,太子殿下對某些人禮遇有加,對他卻是不冷不熱,心裏就有了數。咬咬牙,干吧!
其實世家找他訴苦,也不是把寶押在了他的身上,明擺著的,皇帝連自家人的爵位承襲都壓下去了,他還管你什麼hetubook•com•com世家!這位皇帝與以往的皇帝都不同,自古皇帝不長壽,活過五十歲的都算是燒了高香了,在位能超過二十年的都是神人。這位倒好,從小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上馬能砍人,下馬能罵人,活到如今六十歲了,還有心情抱著如花似玉的小老婆。
皇帝是不可能答應的!答應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還要掏自己的腰包。不幹,堅決不幹!皇帝的手撫上一份摺子,這是前兩天遞上來的,對於京畿地區收成的擔憂——今年冬天沒下雪。
要麼就是把世家的要求暫緩,要麼就是剋扣軍餉、賑災款、皇帝的用度……反正,必與一項有衝突。季繁也光棍了起來。反正他只是要給世家一個交待,或者說,一種姿態。那他就上書唄,辦事的又不是他!
這也不怪季繁,名士有名士的做法,官吏有官吏的門道。初時看著花團狂錦簇,誰知道裏面一團爛泥?先是沒僚屬,招聘人手吧,都是要靠推薦的,全都是使得不順手的人。再說議政,他又沒個具體業務,也就是個備諮詢,事事發表一點意見就是不讓他插手去辦。御史罵人還有個職責所在呢,他就是個看戲的。
顧益純也把屏風擺到書房,閑時賞玩而已。顧鼐沾了他叔祖的光,近距離觀摩了鄭靖業的楷書,心道,鄭靖業精明一世,可惜孫子器量不如乃祖。又想鄭琰,可惜出身不好,若是生在世家,有這樣的鍾靈毓秀,不定是什麼樣的美事呢。看一回,嘆一回。
鄭靖業沒有把屏風藏著掖著,皇帝很自然就知道了這件事和-圖-書情,自認是一位藝術愛好者的皇帝表示想要看看這門新工藝,順便把鄭琰拎來說話,不排除當面侵犯人家的知識產權,問明了工藝流程下令皇家作坊去仿製的可能。屏風帶來了,小女孩的手筆,綉工不見得有多精妙,勝在創意,還勝在底稿是兩位書法大家寫的。
李伯安登台很正常,官沒了,親生兒子的世子位也沒了,皇帝橫插一杠子,親自過問了過繼事宜。太子又折一條臂膀。
鄭靖業的目光一直盯著女兒邁出門檻兒沒跌倒才收回來:「陛下見笑了。」
然而,讓鄭靖業萬萬想不到的是,季繁卻以此為突破口,請求恢復舊制。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爵位的承襲越來越困難,讓人不得不鋌而走險。好好的一個家族,因為沒有嫡子,祖宗拚命換回來的爵位就收回了,一大家子就少了一份俸祿,實在對不起這些有功之臣。
「丫頭就是拿這個換了燉肉?」皇帝眼前擺著架屏風,正是鄭靖業得到的新年禮物,此時鄭靖業用防賊一樣的眼神看著皇帝,皇帝也不計較,「我就是看看,又不搶你的。」
鄭靖業連說慚愧,皇帝對鄭琰道:「看也看過了,做得很不錯,貴妃很想你,去昭仁殿玩吧。」
極其雅緻!鄭靖業把這屏風擺到書房,連政敵來了都要贊一贊這屏風真雅緻、做得有創意,鄭靖業一高興,燉肉就燉肉吧。
皇帝驚愕,旋即道:「也就是你這般養孩子,」看向鄭琰,「你要記得你父親的好,不要總想著吃!」這又說起鄭琰的宰相論來了。
倒是想得周到。
季繁在下面說hetubook.com.com得動情,朝上立著的一大半的人面露慘色。是啊,人家努力工作換來的爵位,萬一老婆命不好生不齣兒子來,庶子也是子,憑什麼不讓人家襲爵啊?這不白乾了么?很多人家的爵位在建國之初可真是拿命拼來的。
季繁一直在操辦這件事情鄭靖業是知道的,季繁自入朝以來,還真沒辦過什麼大事。原因也簡單,鄭靖業本來就是攛掇著皇帝把這老頭兒弄來當活招牌的,沒打算讓他幹啥實事,也就沒分給他具體任務。鄭靖業已經挖下了坑讓季繁跳,不意季繁的行動力實在成問題。
眼看著這個老傢伙跳到坑裡,鄭靖業心裏如何不暢快?
季繁要真是個傻子,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這樣大的名頭。即使老了,腦子久不動有些銹了,磨了這些時日也醒過味兒來了。
可是季繁一開始進京就昏了頭,先插了一隻腳進去,跟世家走得太近,還TMD答應了人家。他初時是沒有料到鄭靖業會薦他為官,現在爬到牆上下不來了,為了名士的名頭記,他也要提上一提的,總不能言而無信,季繁還要這個臉皮。他心裏對這些讓他出頭的人也是恨得不行,挖坑的鄭靖業倒讓他給忘了。
鄭靖業淡定地道:「做人家父親的,給女兒燉鍋肉吃有什麼。」
驚愕之後,鄭靖業肚裏偷笑,依舊在他的坐位上坐得挺直。世有三公與皇帝「坐而論政」的說法,表示皇帝對大臣的尊重。故而宰相是有個坐兒的,這個待遇,皇子諸王都沒有。後來這官制改而又改,但是這個尊重大臣的規定還是變,不過人數上一直有所增減而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